吳文騰(2014),公司治理對公司經營績效的影響,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財富與稅務管理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學位論文,高雄市。呂明燕(2021),現金增資、現金減資之宣告效果與營運績效,國立高雄科技大學財務管理系學術論文,高雄市。
林士鋒(2010),台灣上市上櫃公司現金減資研究,國立中正大學財務金融所學術論文,嘉義縣。
林立人(2014),公司成長性與公司治理對現金減資宣告股價之影響,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會計系學術論文,雲林縣。
林有志、陳筱平(2011),現金減資之宣告效果,淡江大學會計學系學術論文,新北市。
林淑霞(2023),公司治理評鑑制度與機構投資人之關聯性研究,國立臺中科技大學會計資訊系碩士班學術論文,臺中市。武良政(2017),公司治理評鑑系統對企業盈餘管理行為之影響,國立中正大學會計與資訊科技研究所學位論文,嘉義縣。
花于婷(2021),公司治理評鑑結果對公司價值與公司經營績效之影響效果分析,銘傳大學財務金融研究所在職專班學位論文,臺北市。
洪玉珊(2016),公司治理評鑑結果對股價之影響,輔仁大學會計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學位論文,新北市。康謦迪(2020),現金增資宣告效果之分析:市場擇時與過度自信,國立高雄科技大學金融資訊研究所學位論文,高雄市。
莊宗憲(2007),「公司治理機制與公司績效之多元化研究」,東吳經濟商學報,第57期,第1-27頁。
許祖維(2019),公司治理、機構投資人會增強企業投資對公司價值之影響,東吳大學國際經營與貿易研究所學位論文,臺北市。
許聯誠(2018),公司治理、資訊透明度與公司績效,大同大學事業經營研究所學位論文,臺北市。
許聯誠(2018),公司治理、資訊透明度與公司績效,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大同大學事業經營學系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台北市。陳有序(2019),公司治理評鑑結果、董事會特性與公司績效關聯性之探討,國立政治大學會計研究所學位論文,臺北市。
黃馨誼(2011),企業減資對股價及經營績效影響之研究,東吳大學企業管理學系學術論文,臺北市。
楊芳瑜(2007),公司減資返還股款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會計學研究所學術論文,臺北市。
廖坤榮(2005),「臺灣基層金融經營管理弊端與改革探討:「公司治理」的新思維」,空大行政學報,第16期,第1-40頁。
劉秀美(2015),現金增資宣告效果與公司治理關聯性之研究,國立雲林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研究所學位論文,雲林縣。
劉承禹(2020),企業減資宣告對股價短中長期報酬之影響,國立中正大學財務金融學系碩士在職專班學術論文,嘉義縣。蔣宛陵(2010),公司治理與現金增資宣告市場反應之關聯性研究,國立臺灣大學會計學研究所學位論文,臺北市。
鄧金虎(2016),減資對股票報酬率之影響 台灣股巿的實證,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金融系金融資訊碩士在職專班學術論文,高雄市。鄭揚耀(2015),Tobin’s Q與公司治理對創新能力之影響:以台灣上市櫃電子業為例,國立中正大學財務金融學系研究所學術論文,嘉義縣。
蕭安庭(2017),公司治理、公司績效與企業社會責任績效之關聯性,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財富與稅務管理研究所學位論文,高雄市。
蕭亭妤(2017),公司治理對現金增資後公司長期績效之影響,南臺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研究所學位論文,臺南市。
賴璟茹(2017),實施現金減資其公司成長及公司治理對股價的影響,國立交通大學管理學院財務金融研究所,新竹縣。
薛德興(2018),台灣上市櫃公司辦理現金減資對股價異常報酬之影響,國立成功大學財務金融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學術論文,臺南市。謝書平(2016),公司減資型態、公司治理與績效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會計研究所學位論文,高雄市。
韓世正(2015),上市公司現金減資和彌補虧損減資效應之分析,國立臺灣大學國際企業學研究所學術論文,臺北市。
藍亞凡(2018),國內上市企業現金減資宣告效果及影響因素之探討,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財務金融技術學系學術論文,彰化縣。
魏于筌(2023),公司治理、財務績效與董監薪酬之研究,東吳大學會計學系研究所學術論文,臺北市。
Patton, A., & Baker, J. 1987. Why won’t directors rock the board?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65(Nov-Dec): 10-18.
Baliga, B. R., Moyer, R. C., & Rao, R. S. 1996. CEO duality and firm performance: What’s the fuss?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7: 41-53.
Dahya, J., Lonie, A. A., & Power, D. M. 1996. The case for separating the roles of chairman and CEO: An analysis of stock market and accounting data. Corporate Governance: An International Review, 4: 71-77
Bagnoli M., R. Gordon, and BL. Lipman, “Stock Repurchase as a Takeover Defense,” The 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Vol.2,No.3 (1989): 423-443.
Stephens, C., and M. Weisbach, “Actual Share Reacquisitions in Open- Market Repurchase Programs,” Journal of Finance, Vol.LIII, No.1, (1998): 313-333.
Vermaelen, T. 1981. Common stock repurchases and market signalling: An Empirical study.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9 : 139-183.
Hogan C. and D. Jeter 1998, "The information content of restructuring charges: A contextual analysis", Working paper, Vanderbilt University.
Lyon, J.D., B.M. Barber and C.L. Tsai (1999).Improved Methods for Tests of Long-Run Abnormal Stock Returns. Journal of Finance, 54(1), 165-201
Yermack, D. 1996. Higher market valuation of companies with a small board of directors.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40: 185-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