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吳文仁(2002),「ISO/TS 16949相關資訊」,品質月刊,38(8),頁83。
2.李少濠(2004),「淺談精密鍛造技術的過去及未來」,鍛造,13(2),頁4-7。
3.卓國榮(2016),自行車零件業研發專案管理之探討,逢甲大學碩士論文。4.林恆勝(2002),「鍛造鋁合金汽車零組件之應用」,鍛造,11(3),頁47-52。
5.梅德鐘(2009),智慧型專案管理之研究,淡江大學碩士論文。
6.許源泉(2003),鍛造學-理論與實習,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台北。
7.許源泉(2010),塑性加工學,二版,全華圖書股份有限公司,新北。
8.陳文輝(2002),「兩千零二年版ISO/TS 16949技術標準淺介」,品質月刊,38(3),
頁75-76。
9.陳文輝(2002),「從ISO/TS 16949談全球佈局」,品質月刊,38(4),頁91-92。
10.黃興達(2008),生產件批核程序應用於手機產業−以手機組裝業為例,中原大學碩士論文。
11.楊東昇、莊壁合、張燦勳、莊文淵(2019),「自行車傳動零件熱間鍛造技術與模具開
發」,鍛造,28(1),頁12-17。
12.楊錦洲(2011),「統計製程品管是必備的」,品質月刊,47(3),頁43-44。
13.楊麗伶(2009),「十四年後改版的APQP有什麽新面貌?」,品質月刊,45(2),頁
18-21。
14.楊麗伶(2009),「讓MSA發揮最大功效」,品質月刊,45(11),頁54-58。
15.劉昱廷(2021),圖解失效模式分析(FMEA)與實務運用,元神館,新北。
16.蔡尚穎(2008),結合實驗設計與統計製程管制改善生產製程−以A公司為例,屏東科技大
學碩士論文。
17.蔡承達(2006),APQP管理模式結合Teamcenter系統在汽車零組件產業應用之研究,臺
北科技大學碩士論文。
18.鄭瑋弘、黃興祝(2016),「製造系統之經濟改善−由失效模式與系統動力觀點」,明新
學報,42(2),頁37-56。
19.謝新言(2009),利用MSA分析晶圓半導體代工廠的量測系統−以P公司為例,中原大學碩
士論文。
20.羅皓平(2018),「風險管理工具簡介−失效模式與效應分析」,品質月刊,54(3),頁
1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