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高雄市政府捷運工程局,2015,高雄環狀輕軌捷運建設(第二階段)統包工程-機關
需求書,高雄市政府捷運工程局高雄輕軌第二階段公告,1月,高雄。
[2]. 李應雄,2006,軌道運輸系統保證作業探討,中華技術期刊,72期,頁102-113,
8月。
[3]. 周德利、林建華、游可欣,2015,輕軌計畫委託營運及維修之招標機制-以高雄環
狀輕軌為例,中華技術期刊,106期,頁114-123,4月。
[4]. 林宜信、劉崑玉、許家豪,2016,台灣高鐵系統獨立驗證與認證機制回顧,中華技
術期刊,112期,頁214-227,10月。
[5]. 簡聖民、江照雄、李妍彧、張哲端,2017,輕軌號誌系統及道路交通號誌整合探
討,中華技術期刊,113期,頁124-135,1月。
[6]. 蘇宗林、鐘朝聖、丁肇勤、王紹弘、張思明,2022,南迴鐵路電氣化號誌電子聯
鎖系統切換實務,中華技術期刊,134期,頁101-107,4月。
[7]. 施媺媺、廖俊榮、黃世明,2018,全線無架空線輕軌系統之營運特性,中國工程
師協會會刊,91卷,4期,中國工程師會,頁102-124,8月。
[8]. 高雄環狀輕軌第二階段,進度公開專頁
https://mtbu.kcg.gov.tw/KaohsiungMetro/ApprovedRoutes/LightRail
[9]. 李仕勤,2001,輕軌行經號誌化獨立路口號誌控制之研究,國立中央大學土木工
程研究所,碩士論文。
[10]. 余信旻,2018,有條件優先號誌控制策略之研擬-以高雄市輕軌為例,國立成功
大學交通管理科學系,碩士論文。
[11]. 徐喬琦,2018,輕軌優先號誌最佳偵測器位置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
研究所,碩士論文。
[12]. 張誠,2019,B型路權下輕軌號誌控制策略之比較研究,淡江大學運輸管理學系
運輸科學,碩士論文。
[13]. 陳怡婷,2019,輕軌優先號誌時制補償方法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研
究所,碩士論文。
[14]. 楊惠閔,2020,雙計軸系統應用實例探討,國立高雄科技大學電子工程系,碩士論文。
[15]. 劉之瑀,2022,輕軌優先號誌策略選擇流程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
系,碩士論文。
[16]. 黃敏軒,2022,輕軌系統優先號誌及C型路權對道路車流之影響評估,國立臺灣
大學土木工程學系,碩士論文。
[17]. 鄭丞皓、邱裕鈞,2022,長幹道之號誌聯鎖模式-整合路口分群與續進,中華民
國運輸學會運輸學刊,第34卷,第四期,頁311-340,12月。
[18]. 許添本等,2000年,VISSIM與NETSIM於國內應用的飽和流量驗證比較分析,中
華民國運輸學會,第15屆學術論文研討會論文集,頁97-106,12月。
[19]. 許添本、陳雅琳,2019,高雄輕軌沿線交叉口安全評估之研究,中華民國運輸學
會運輸學刊,第31卷,第二期,頁205-230,6月。
[20]. 賀新、陳烱宗、林敏俊、劉昭堂,2015,高雄輕軌「安全營運、幸福接軌」中國
工程師學會會刊,88卷,6期,頁81-92,12月。
[21]. 林逸羣、吳培瑛、徐筱晴、卓悌琨,2018,系統保證於軌道工程之應用,中國工
程師學會會刊,91卷,5期,頁67-78,8月。
[22]. 曾啟鵬、林根勝、楊惇惠、周祖德,2022,臺鐵電務智慧化-以68站號誌聯鎖系
統更新案為例,中國工程師學會會刊,95卷,1期,頁105-115,3月。
[23]. 吳義隆、林永盛、蔡榮禎、倪睿謙、管啟旭、朱傳熙、張尚瑜,2023,高雄捷運
四線齊發,綠色運輸時代啟動,中國工程師學會會刊,96卷,1期,頁13-42,3
月。
[24]. 鍾志成、孫千山、李治綱、陳一昌、吳熙仁,2011,國外鐵路風險管理實務,中
興工程季刊,110期,頁13-25,1月。
[25]. 鍾志成,2014輕軌無架空線供電技術之發展,中興工程季刊,112期,頁3-13,
1月。
[26]. 交通部運輸研究所,2007,輕軌與公車捷運系統納管之研析(II),11月。
[27]. 許書耕、邱雅莉、巫柏蕙,2013年,行車管制號誌變換時段設計之理論與實務,
交通部運輸研究所,6月。
[28]. 黃笙玹等編著,2020年,輕軌系統容量分析暨應用研究(1/2)-A、B型路權容量模
式構建,交通部運輸研究所,7月。
[29]. 黃笙玹等編著,2021年,輕軌系統容量分析暨應用研究(2/2)-A、B型路權容量及
可靠度分析,交通部運輸研究所,7月。
[30]. 高雄捷運公司,高雄捷運全球資訊網,營運系統圖
https://www.krtc.com.tw/KLRT/guide_map
[31]. 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2023,”第02893章V6.0號誌”,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
施工綱要規範,7月,台北。
[32]. Chang, J., Talas, M., & Muthuswamy, S. (2013). Simple methodology for estimating
queue lengths at signalized intersections using detector data.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Record, 2355(1), 31-38.
[33]. Ahmed, B. (2014). Exploring new bus priority methods at isolated vehicle actuated
junctions.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rocedia, 4, 391-406.
[34]. An, C., Wu, Y. J., Xia, J., & Huang, W. (2018). Real-time queue length estimation using
event-based advance detector data. Journal of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 22(4),
277-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