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文文獻
1.李孟哲(2013),內部控制制度為成功企業管控之探討-以B公司為研究對象,國立中央大學管理學院高階主管企管碩士論文。2.林柄滄(2005),內部稽核理論與實務(第五版),中華民國內部稽核協會。
3.祝毓秀(2012),化學品公司存貨管理對策之研究-以中小企業W公司進口原料為例,國立台灣科技大學工業管理系EMBA碩士論文。4.馬秀如譯(1998),內部控制-整體架構,財團法人中華民國會計研究發展基金會。
5.張秀梅(2010),製造業生產及存貨循環內部控制制度之個案研究:以企業風險管理模式為基礎,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會計學系企業高階管理碩士論文。6.張碩毅、阮金聲、張麗敏、李幸容、侯惠娟(2018,6月),產品生命週期管理系統開與實證:以汽車零組件製造商之協同設計為例,電子商務學報,第20卷 第一期,頁65~98。
7.曾美分(2014),中小企業ERP系統內部控制機制建構-以某機械個案公司為例,國立中正大學會計與資訊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
8.戴春福、謝明瑞(2008),中小企業的內部控制與內部稽核問題之探討,空大學訊,頁107~114。
9.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2002訂定發布,2014年修正發布),公開發行公司建立內部控制制度處理準則。
10.經濟部中小企業處(2019),「2019年-中小企業白皮書」。
11.國際財務報導準則委員會基金會,國際會計準則公報第二號。
二、英文文獻
1.American Institute of 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s (1949), Statement of Auditing Standard No.16:The Independent Auditor’s Responsibility for the Detection of Errors or Irregularities. New York:AICPA.
2.American Institute of 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s (1958), Statement of Auditing Standard No.29: Illegal Acts by Clients. New York:AICPA.
3.Committee of Sponsoring Organization of the Treadway Commission (1992), Internal Control-Integrated Framework, New York:COSO.
4.Committee of Sponsoring Organization of the Treadway Commission (2004), Addendum to “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 Integrated Framework”, New York:COS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