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專書著作
王懷隱 [宋],《太平聖惠方》,(香港:華夏出版社,1999)。 王冰編註 [唐],《黃帝內經素問》,(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63)。 王肯堂 [明],《醫學津梁》,(台北:力行書局有限公司,1986)。 王肯堂[明],《證治準繩》,(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圖書館數位典藏,1602)。 王濤[唐],牛步兵主編,《外台秘要》,(中國:人民軍醫出版社,2007)。 王國瑞 [元],《扁鵲神應針灸玉龍經》,(北京:中醫古籍出版社,2008)。 王清任 [清],《醫林改錯.論小兒半身不遂》,(北京大學圖書館掃描本,1830)。 王宗岳[清],《太極拳經》,(中國:山西科技出版社,2008)。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編著,《振興醫院50周年口述歷史回顧下篇》,(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18)。 中醫研究院、廣東中醫學院合編:《中醫名詞術語詞典》,(香港:商務印書館,1975)。 曲黎敏編,《黃帝內經》,(中國:福建科學技術出版社,2009)。 朱橚[明]等主編,《普濟方》,(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59)。 江瓘 [明]、江應宿編,《名醫類案》,(台北:宏業書局,1994)。 呂不韋[先秦],《呂氏春秋.達鬱》,(台北:華志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21)。 朱震亨 [元],《丹溪醫集》,(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5)。 李昉 [宋],《太平御覽》,(北京:中華書局,1962)。 李政育,《五十二病方》,(新北市:元氣齋出版社,2017)。 李梴 [明],《醫學入門》,(中國: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1999)。 李榳[明],《醫學入門》,(中國:山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13)。 李經緯、余瀛鰲、歐永欣,《中醫大辭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5)。. 李用粹[清],《證治匯補》,(北京:中國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 汪訒庵[清],《醫方集解》,(台南:利大出版社,1984)。 李中梓[明],《醫宗必讀》,(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5)。 李東垣[金],《脾胃論》,(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9)。 周春才編,《黃帝內經靈樞篇》,(新北市:旭昇圖書有限公司,2017)。 周海平主編,《黃帝內經大辭典》,(北京:中國北京出版社,2008)。 周子幹[清],《慎齋遺書》,(中國: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1987)。 吳謙 [清],《禦纂醫宗金鑒》,(中國:山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11)。 吳昆 [明],《醫方考》,(中國: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1985)。 吳有性 [清],《溫疫淪》,(新加坡:南洋出版社,2020)。 吳鞠通 [清],《溫病條辨》,(中國:貴州教育出版院,2010)。 吳鞠通 [清],李長秦、孫守才主編《全注全譯溫病條辨》,(中國:貴州教育出版社,2010)。 李時珍 [明],《本草綱目》,(香港:華夏出版社,1999)。 李杲[金],《脾胃論》,(上海:第二軍醫出版社,2012)。 沈金鰲 [清],《幼科釋謎》,(中國:人民軍醫出版社,2012)。 林昭庚,《中西醫病名對照大辭典》,(台北:衛生福利部國家中國醫藥研究所,2004)。 林珮琴 [清],《類證治裁》,(北京:中國中醫藥科技出版社,1997)。 林之翰 [清],《四診抉微》,(北京:中國中醫藥科技出版社,2011)。 忽思慧 [元],《飲膳正要》,(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89)。 馬臺原、張隱庵 [明],《黃帝內經素問靈樞合編》,(台聯國風出版社,1981)。 夏禹鑄 [清],《幼科鐵鏡》,(中國:北京大學圖書館掃描本,1987)。 孟景春、王新華主編,《黃帝內經素問譯釋》,(台北:文光圖書有限公司,2016)。 張仲景 [漢],《金匱要略》,(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64)。 張鶴騰 [明],《傷暑全書》,(臺北:台灣大學圖書館掃描本,1623)。 林禹彤,《跛腳的扮裝:論喬治.戈登.拜倫於拜倫熱與《畸人變形記》的身體展演》(高雄:國立中山大學,2016)。 姚廣孝[明],《永樂大典:小兒證治十四 981卷》,(康有為收藏掃描本:1408)。 秦越人[戰國],《難經通解》,(西安:三秦出版社,2001)。 徐春甫 [清],《古今醫統大全.幼幼匯集上》,(北京:北京大學圖書館掃描本,1556)。 徐春甫 [清],《古今醫統大全集要》,(中國:遼寧科技出版社,1978)。 高濂 [明],《遵生八牋》,(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7)。
孫思邈 [唐],《千金方》,(香港:和平圖書有限公司,2018)。
孫思邈 [唐],《千金食治》,(北京:中國商業出版社,1985)。
孫思邈 [唐],《備急千金要》,(台北:國立中國醫藥研究所,1980)。
孫一奎 [明],《孫一奎醫學全書.赤水玄珠》,(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1999)。
馮楚瞻[清],《馮氏錦囊秘錄.評傷寒論》,(香港:中文大學圖書館掃描本,1722)。
許浚[朝鮮],《東醫寶鑒》,(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1998)。
張璐 [清],《本經逢原》,(香港:華夏出版社,1999)。
張雷編著,《馬王堆漢墓帛書五十二病方集注》,(北京:中醫古籍出版社,2017)。
張志聰校註,《黃帝內經靈樞》,(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2)。
張從正[金],《儒門事親》,(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4)。
莊綽 [宋],《西方子明堂灸經》,(中國:上海中醫學院出版社,1989)。
陶弘景 [梁],《名醫別錄輯校本》,(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86)。
張雷編著,《馬王堆漢墓帛書五十二病方集注》,(北京:中醫古籍出版社,2017)。
張介賓 [明],《類經》,(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上冊),1965)。
張介賓 [明],《類經》,(北京:中國:北京學苑出版社,2005)。
張介賓 [明],《景岳全書》,(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1996)。
張舜徽,《漢書藝文志通譯》,(中國: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
張景岳[明],《景岳全書.小兒則》,(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7)。
張仲景[漢],《金匱要略》,(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64)。
陳文中 [宋],《小兒病原方論》,(南京:中醫藥大學掃描本,1254)。
陳敬廷主編 [清],《康熙字典:1716/1827年重刊》,(北京:中華書局,2007)。
陳無擇 [宋],《三因極一病證方論》,(中國:浙江大學圖書館掃描本,1171)。
陳會 [明],《神應經》,(北京:中醫古籍出版社,2008)。
葉天士[清],《臨症指南醫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
喻昌 [清],《醫門法律》,(北京:中醫古籍出版社,2002)。 彭菲菲譯,《君王、疫疾、世界史》,(台北:城邦(馬新)出版集團,2021)。 虞摶 [明],《醫學正傳》,(北京:中國中醫古籍出版社,2002)。 黃承昊 [明],《折肱漫錄》,(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6)。 葉桂.薛雪 [清],《溫熱論.濕熱論》,(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7)。 程杏軒 [清],《醫述》,(中國:安徽科學技術出版社,1981)。 華佗[三國],《五禽戲》(台灣:北投大展出版社,2018)。 萬全 [明],《萬氏家傳養生四要》,(中國: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1984)。 萬全[明],《幼科發揮》,(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 巢元方 [隋],《諸病源候論》,(香港:中文大學圖書館數位典藏版,610)。 巢元方等編纂 [隋],《諸病源候論校注》,(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1)。 巢元方[隋],《諸病源候論:小兒雜病諸候》,(北京:中國醫藥出版社,2011)。 曾世榮[元],《活幼口議》,(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5)。 蔣寶素 [清],《問齋》,(上海:中醫藥大學出版社出版點校本,1993)。 漢語大辭典編輯委員會編纂,《漢語大辭典》,(中國:四川辭書出版社,1964)。 漢語大辭典委員會編纂,《漢語大辭典》,(中國:上海辭書出版社,1993)。 黃承昊 [明],《醫宗撮精》,(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6)。 董汲 [北宋],《小兒斑疹備急方論》,(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7)。 甯方剛,《醫學史2》,(台灣:台北大雁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7)。 劉昉 [宋],《幼幼新書.病源形色》,(北京:中醫古籍出出版社,1981) 鄭奠一[清],《瘟疫明辨》,(中國:北京大學圖書館掃描本,1957)。 鄭惠卿編集[宋]:《編集諸家嬰兒病證幼幼方論》,(中國:人民衛生出版社,1987) 鄭婷尹,《小兒麻痺患者合併症風險之探討》,(台北:台北醫學大學,2010)。 劉昉[宋],《幼幼新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87)。 劉奎[清],《松峰說疫》,(中國:北京大學圖書館掃描本,1758)。 魯伯嗣 [明],《中醫古籍珍本集成.兒科卷:嬰童百問》,(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4)。 錢乙[宋],《小兒藥證直訣》,(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22)。 謝玉瓊[清],《麻科活人全書》,(中國:北京大學圖書館掃描本,1957)。 羅竹豐主編,《漢語大辭典》,(四川:漢語大辭典出版社,1986)。 蔡宛如主編,《藥食同源》,(新北市:楓書坊文化出版社,2021)。 聶尚恒[明],《活幼心法》,(香港:中文大學數碼典藏版,1572)。 戴元禮[明],《推求師意》(中國: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1984)。 龔廷賢 [明],《萬病回春》,(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84)。 龔廷賢 [明],《壽世保元》,中國: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59)。 龔信[明],《古今醫鑒》,(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4)。 權依經,《五運六氣詳解與應用》,(中國:甘肅科學技術出版社,2008)。
二、文獻、期刊、報紙
丁淑敏、李慶雲,<小兒麻痺的再認識>《健康世界》(1982 ) 田雨、薛軼燕、蘇勵,<痹證必有瘀> 《陝西中醫》(2006) 吳名波、沈鷹,<淺談朱丹溪對痺症之貢獻>《天津中醫藥》(2008 ) 吳牛勇、盧延旭、劉媛,<小兒麻痺後遺症的針灸治療>《針灸臨床雜誌》(2002 ) 青松、雄嘎瑪堅參、小旺堆,<藏醫治療16例癱瘓型小兒麻痹症中期的臨床觀察>《中國民族民間醫藥》(2012) 周文傳,<小兒麻痺患者骨盆傾斜與脊椎側彎之關聯性>《中華民國物理治療學會雜誌》(1988) 林郁芯,<從和刻本導覽談起─以《史記・扁鵲倉公列傳》與《五藏論》為例>《故宮文物月刊》(2015) 秦泗河,<美國小兒麻痹後發綜合症研究現狀介紹>《傷殘醫學雜誌》(1995) 時桂芬,<推拿治療小兒麻痹症後遺癥>《按摩與導引》(2006) 梁妃儀、蔡篤堅,<烏腳病與小兒麻痺症的隱喻在台灣>《中外文學》(2003) 張章,<遏制小兒麻痹症還需組合拳>《前沿科學》(2014) 陳秋芬,<小兒麻痺後期之症候群>《當代醫學》(1986) 劉維、吳晶金,<淺析丹溪痹證辨治特色> 《天津中醫藥》(2012) 趙錫武,<急性脊髓灰質炎(小兒麻痹症)中醫治療經驗介紹>,《上海中醫藥雜誌》(1959) 褚大由、李方鬱,<小兒麻痹症後期綜合癥>《中國骨科雜誌》(1996) Joan M.Walker.<九十四年度會員大會專題座談會(二)身心障礙與身體活動相關議題>《物理治療》(2005)
三、網路資源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無日期):《六元正紀大論篇》71卷。取自:https://ctext.org/wiki.pl?if=gb&chapter=821504。(民111年1月17日檢索)。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無日期):《素問玄機原病式》。取自:https://ctext.org/wiki.pl?if=gb&chapter=125640。(民111年01月12日檢索)。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無日期):《溫疫論.序》。取自:https://ctext.org/wiki.pl?if=gb&res=693843。(民111年1月20日檢索)。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無日期):《溫疫論.下卷》。取自:https://ctext.org/wiki.pl?if=gb&chapter=888889。(民111年1月20日檢索)。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無日期):《靈樞.九針十二原》。取自:https://ctext.org/huangdi-neijing/jiu-zhen-shi-er-yuan/zh。(民111年3月2日)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無日期):《素問·舉痛論》。取自:https://ctext.org/huangdi-neijing/ju-tong-lun/zh。(112年7月5日檢索)。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無日期):《溫病條辨.卷6·解兒難》。取自:https://ctext.org/wiki.pl?if=gb&chapter=567323。(民111年7月5日檢索)
中國哲學書電子計畫(無日期):《莊子.養生主》。取自:https://ctext.org/zhuangzi/nourishing-the-lord-of-life/zh2。(民111年7月15日檢索)。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無日期):《黃帝內經.痿論》。取自:https://ctext.org/huangdi-neijing/wei-lun/zh。(111年7月15日檢索)。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無日期):《溫病條辨.卷6·解兒難》。取自:https://ctext.org/wiki.pl?if=gb&chapter=567323。(民111年7月5日檢索)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無日期):《黃帝內經.靈樞》吾不能察其幼小。取自 :https://hainve.com/humanity/101933.html。(民112年3月5日檢索)。
中醫中藥網(無日期):明代名醫-劉純《短命條辯》。取自:https://www.zhzyw.com/zyxx/mymy/m/156161619GGD9F2JC0GF3EB2.html。(民112年5月28日檢索)。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無日期):《素問.生氣通天論》。取自:https://ctext.org/huangdi-neijing/sheng-qi-tong-tian-lun/zh。(民112年1月2日檢索)。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畫(無日期):《春秋繁露.王道通三》,取自:https://ctext.org/text.pl?node=23000&if=gb&show=parallel。(112月1月16日檢索)。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無日期):《陰陽書》,53卷。取自:https://ctext.org/wiki.pl?if=gb&chapter=399574#p1295。(112年5月15日檢索)。
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無日期):宋.歐陽修,《送楊寘序》,取自:https://www.chinesewords.org/poetry/72404-673.html。(112年05月21日檢索)。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畫(無日期):《醫醫病書》,取自:https://ctext.org/wiki.pl?if=gb&res=968926。(112年5月25日檢索)。
中文百科全書(無日期):<趙錫武治療急性期小兒麻痺症>。取自:http://cht.a-hospital.com/w/%E5%8A%A0%E5%91%B3%E8%91%9B%E6%A0%B9%E8%8A%A9%E8%BF%9E%E6%B1%A4。(民111年7月15日檢索)。
百度百科(無日期):陳獻章(1428年-1500年)廣東新會縣人,遷居白沙鄉,世稱白沙先生稱。取自:https://baike.baidu.hk/item/%E9%99%B3%E7%8D%BB%E7%AB%A0/2308772。(民111年2月1日檢索)。
百度百科(無日期):明.龔延賢(1522-1619)攝養詩。取自:https://baike.baidu.hk/item/%E6%94%9D%E9%A4%8A%E8%A9%A9/21497787。(民111年9月2日檢索)。
百度百科(無日期):嬰兒潮(baby boom)係指1946年至1964年出生美國人,逐漸步入老年之際,仍深陷如夾心餅乾的年代,有更多比例在經濟上同時資助老爸老媽以及成年子女。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zh-tw/%E5%AC%B0%E5%85%92%E6%BD%AE。(民111年8月3日檢索)。
《康熙字典》網上版(無日期):痺字。取自:https://www.kangxizidian.com/v1/。(民111年8月21日檢索)。
維基百科(無日期):Werner Sombart. 德國歷史學家,思想家、哲學家。取自: https://en.wikipedia.org/wiki/Werner_Sombart,(民2022年8月3日檢索)。
維基百科(無日期):Thomas Midgley Jr.(1889-1944),美國機械工程師與化學家,研發四乙基鉛和氟利昂聞名於世。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zh-tw/%E6%89%98%E9%A9%AC%E6%96%AF%C2%B7%E7%B1%B3%E5%9F%BA%E5%88%A9。(民112年05月05日)
維基百科(無日期):鐵肺是協助脊髓灰質炎和重肌無力症等喪失自主呼吸病人的醫療設備。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zh-tw/%E9%90%B5%E8%82%BA。(民111年8月3日檢索)。
科技新報(無日期):2022年夏,小兒麻痺捲土重來?!。取自:https://technews.tw/2022/08/02/polio-come-back/。(民2022年8月2日檢索)。
國家地理雜誌(無日期):小兒麻痺症的歷史,以及為何捲土重來。取自:https://www.natgeomedia.com/environment/article/content-4934.html。(民111年8月21日)。
醫砭電子書(無日期):《景岳全書》。取自:https://yibian.hopto.org/shu/?sid=67717。(民111年7月1日檢索)。
醫學百科電子書(無日期):《醫原》。取自:https://www.theqi.com/cmed/oldbook/book235/b235_18.html。(民111年7月5日檢索)。
醫學百科電子書(無日期):三焦。取自:http://cht.a-hospital.com/w/%E4%B8%89%E7%84%A6。(111年12月25日檢索)。
醫學百科電子書(無日期):《證治匯補》,卷1,提綱門.中風。取自:http://p.ayxbk.com/images/d/db/%E8%AF%81%E6%B2%BB%E6%B1%87%E8%A1%A5.txt。(民112年2月25日檢索)。
四、英文著作
Alfred Jay Bollet MD,“Plagues and Poxes:The Impact of Human History on Epidemic Disease”. Demos Publications(Jan,1987),pp.108.
Andrei Gromyko, “memories” Hutchinson New York,(May,1989),pp.5-6.
Daniel, T.M. Robbins, FC.eds,“A history of poliomyelitis. Polio. Rochester” New York University of Rochester Press,(1997),pp.5–22. Gareth Williams, “Paralysed with Fear: The Story of Polio-A Plague from Nowhere”.Palgrave Macmillan published,(2013),pp.15-39. Hugh E. Evans, “The Hidden Campaign.FDR’s Health and the 1944 Election”. Routledge New York (Jun,2002),pp.60.
Hans Schadewaldt(Hrsg.), “Die Rückkehr der Seuchen”Köln:Aulis-Verlag Deubner, (Jan, 1966),pp.10-11.
Hans Schadewaldt(Hrsg.):Die Rückkehr der Seuchen.Köln(1994),pp.10-11.
Hewitt, John Gibson Lockhart, “Memoirs of the Life of Sir Walter Scott”, 2nd ed.,(1839), pp.70-100.
Ikram, S. Dodson, A. “The mummy in ancient Egypt”. London: Thames and Hudson. (1988),pp.45-67.
Laura Spinney, “Pale Rider. The Spanish Flu of 1918 and how it changed the world”.New work( 2017), pp.4.
Lipourlis, D. Hippokrates,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 Thessaloniki:Zitros,(2001),pp. 45-346.
Robertson, Fiona. “Disfigurement and Disability: Walter Scott’s Bodies”. Otranto.co.uk.(9 My,2014).
Steven Lomazow, Erich Fettmann , “FDR’s Deadly Secret”. Public Affairs New York , (Jan,2009),pp.133.
Taylor & Francis,“A History of Manipulative Therapy” The journal of manual and Manipulative Therapy,15(2007),PP.3-4.
五、英文期刊
Cone, TE. “Was Sir Walter Scott's Lameness Caused by Poliomyelitis?”. Pediatrics., 51:1(1973),pp. 33.
Daniel, T.M. Robbins, FC.eds.,“A history of poliomyelitis”. Rochester, New York: University of Rochester Press,(1997),pp.5–22. Rogers, Naomi, “Silence has its own Stories': Elizabeth Kenny, Polio and the Culture of Medicine”Social History of Medicine ,21:1(2008), PP.145-161.
Rida A,“A Dissertation from the early eighteenth century, probably the first description of poliomyelitis” Journal of Bone Joint Surg, 44:B(Aug,1962),pp.735–740.
.Melnick JL,“Current status of poliovirus infections” Clin Microbiol Rev, 9:3(1996),pp.293–300.
Panteliadis C.P. Panteliadis, P. Vassilyadi, F. “ Hallmarks in the history of cerebral palsy: from antiquity to mid-20th century”. Brain Dev,.35:2.(2013),pp.83–93. Pearce, JMS. “The emperor with the shaking head. J Roy Soc Med. 93:3(2000),pp.33–39. Panteliadis, C.P. Vassilyadi, P., “Cerebral Palsy: A Historical Review”. In: Panteliadis, C. (eds) Cerebral Palsy. Springer, Cham. (2018) Rogers, Naomi,“Silence has its own Stories': Elizabeth Kenny, Polio and the Culture of Medicine”Social History of Medicine ,21:1(2008), PP.145-161.
Rice E. “The emperor with the shaking head. Claudius movements disorder”,Journal of Royal Soc Med,93:1(2000), pp.96–203. Taylor & Francis,“A History of Manipulative Therapy” The journal of manual and Manipulative Therapy,15(2007),PP.165-174.
Trevelyan, B. Smallman-Raynor, M., Cliff A., “The spatial dynamics of poliomyelitis in the United States: from epidemic emergence to vaccine-induced retreat” 1910–1971”. Ann Assoc Am Geogr.95:2(2005),pp.268–296. Wilson, Daniel J., “Braces, Wheelchairs, and Iron Lungs: The Paralyzed Body and the Machinery of Rehabilitation in the Polio Epidemics”Journal of Medical Humanities, 26:2/3(2005),PP.173-190.
六、英文網路資源 New World Encyclopedia (no date), In: Poliomyelitis. http://www.newworldencyclopedia.org/entry/Poliomyelitis. (Retrieved Aug 21,2022)
STATNEWS (no date),In: Poliomyelitis.https://www.statnews.com/2022/07/21/n-y-state-detects-polio-case-first-in-the-u-s-since-2013/.(Retrieved 21 July 20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