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1.毛遠誠,(1995),影響高科技產業經營績效之研究─以半導體產業為例,國立成功大學企管所碩士論文。2.王炯能,(2006),人力資本與組織財務績效關係之探討,國立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3.江宏福,(2020),中美貿易戰對台灣高科技產業的中美投資與經營績效之影響,台南應用科技大學國際企業經營系碩士班論文。4.吳佳穎,(2001),台灣資訊電子產業研究發展活動與公司經營績效之研究,國立交通大學科技管理所博士論文。5.吳佳穎,洪志洋,(2000),台灣資訊電子產業研究發展活動與公司經營績效之研究,國立交通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6.吳建頤,(1999),董事會規模對公司價值的影響,國立中正大學財務金融研究所碩士論文。7.李俊憲,(2014),台灣生技醫療產業經營績效分析:資料包絡分析法之應用,國立屏東商業技術學院國際企業所碩士論文。8.李哲銘,(2016),研發支出,內部董事持股比率與公司績效間關係之研究,國立臺北大學經濟學系學位論文。
9.李馨蘋,莊宗憲,(2007),公司治理機制與公司績效之實證研究,東吳經濟商學學報 (57),1-27。
10.李馨蘋,黃啟倫,(2007),股權結構,關係人交易與公司績效,In: 中華管理評論國際學報。
11.林宛瑩,汪瑞芝,游順合,(2012),研發支出,內部董事與經營績效,In: 會計審計論叢。
12.林泉源,(2009),銀行業股權結構對經營績效,財務績效與股價之影響,輔仁管理評論,16(2),43-75。
13.姚志泯,(2001),「費城半導體指數與美光股價對台灣電子股的影響」,淡江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4.洪振義,江啟正,蕭宇君,(2016),股權結構,財務比率與總體經濟因素對公司績效關係之研究─以台灣銀行業為例,全球商業經營管理學報(8),69-78。
15.葉松茂,(2018),光電業者經營績效之評估-運用資料包絡分析法,國立臺灣海洋大學航運管理學系碩士論文。16.陳秋禎,(2008),台灣半導體產業公司治理變數與經營績效之關聯性分析,實踐大學財務金融與保險研究所碩士論文。17.陳弘哲,(2013),公司治理,突破式創新與經營績效關係之研究-以台灣半導體產業為例,東海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18.陳祐如,(2018),應用資料包絡法評估台灣半導體製造業經營績效之研究,國立交通大學管理科學系所碩士論文。19.陳威膨,(2019),探討企業社會責任對企業經營績效之影響-以企業規模,負債比率,資產週轉率為調節變項,朝陽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台灣產業策略發展博士班學位論文。20.黃雅苓,(1999),研究發展支出與經營績效關係及其費用化之控討-以台灣上市公司之電子業與非電子業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會計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1.楊志龍,(2018),研發,專利對公司經營績效之影響: 以台灣高科技產業為例,交通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學位論文。
22.郭誌堅,(2003),影響台灣半導體製造業經營績效因素之研究,真理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3.郭素珍,(2013),公司治理對經營績效之影響-生命週期之觀點,亞洲大學國際企業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4.劉曉,俞夢盈,何桂娟,(2016),護士用老年糖尿病患者口腔保健知信行問卷的編制及信效度評價,護理學報。
25.錢思敏,(2011),股權獲利誘因與公司經營績效關係之研究,國立臺灣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博士論文 。26.薛秀正,(1996),台灣地區公民營銀行績效比較之研究,中正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7.聶建中,林彩梅,姜健,(2017),企業社會責任之於公司經營績效受企業規模大小不同之變化影響,多國籍企業管理評論,11(1),39-58。
28.闕廷諭,許峰睿,陳育成,(2014),公司經營績效之探討: 考慮公司治理與股權結構的影響,商學學報 22,67-86。
29.顏旭良,(1998),台灣高科技產業經營績效評估與其資源配置特性之關係研究-以新竹科學工業園區為例,國立成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30.蘇志豪,(2005),公司重建策略效能之分析,淡江大學產業經濟學系碩士班學位論文。 二、英文部分
1.Baird, I. S., & Thomas, H. (1985). Toward a contingency model of strategic risk taking.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0(2), 230-243.
2.Bassi, L. J., & Van Buren, M. E. (1999). Valuing investments in intellectual capita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 18(5-8), 414-432.
3.Baysinger, B., & Hoskisson, R. E. (1989). Diversification strategy and R&D intensity in multiproduct firms.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32(2), 310-332.
4.Baysinger, B. D., Kosnik, R. D., & Turk, T. A. (1991). Effects of board and ownership structure on corporate R&D strategy.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34(1), 205-214.
5.Berle, A., & Gardiner, C. (1932). Means, The Modem Corporation and Private Property, New York: Commerce Clearing House. In: Inc.
6.Bryan, D. M., Tiras, S. L., & Wheatley, C. M. (2002). The interaction of solvency with liquidity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bankruptcy emergence. Journal of Business Finance & Accounting, 29(7‐8), 935-965.
7.Griliches, Z. (1981). Market value, R&D, and patents. Economics letters, 7(2), 183-187.
8.Grossman, R. J. (2000). Measuring up: Appropriate metrics help HR prove its worth. HR magazine, 45(1), 28-35.
9.Jensen, M. C., & Meckling, W. H. (1976). Theory of the firm: Managerial behavior, agency costs and ownership structure.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3(4), 305-360.
10.Jensen, M. C., & Ruback, R. S. (1983). The market for corporate control: The scientific evidence.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11(1-4), 5-50.
11.La Porta, R., Lopez‐de‐Silanes, F., & Shleifer, A. (1999). Corporate ownership around the world. The journal of finance, 54(2), 471-517.
12.McGuire, J. B., Sundgren, A., & Schneeweis, T. (1988).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firm financial performance.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31(4), 854-872.
13.McWilliams, A., & Siegel, D. (2000).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financial performance: correlation or misspecification?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1(5), 603-609.
14.Morck, R., & Yeung, B. (1991). Why investors value multinationality. Journal of Business, 165-187.
15.Salancik, G. R., & Pfeffer, J. (1978). The external control of organizations: A resource dependence perspective: New York: Harper & Row.
16.Salancik, G. R., & Pfeffer, J. (1980). Effects of ownership and performance on executive tenure in US corporations.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23(4), 653-664.
三、網路資源
1.人人焦點,(2021),探索性因子分析
2.中華民國海關進出口統計。
3.台經院產經資料庫。
4.台灣股市資訊網。
5.經濟日報,(2021),蔡力行 : 台灣半導體業有三大優勢。
6.經濟部統計處。(2021),我國半導體設備產值可望連續9年創新高。
7.孫明德,陳世憲,(2017),台灣製造業全球布局現況與趨勢。(產業雜誌)
8.數位時代319期12月號《解析台灣半導體奇蹟!》封面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