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王新衡(2015) 2014日本文化政策施政報告中文摘譯。民104年10月30日,取自:http://tacps.tw/【國際專文評析】2015日本文化政策評析。
〔02〕方敘潔 (2014)。文化創意產業:未來20年全球最大經濟發展引擎。民109年05月31日,取自:https://is.gd/LeqVZl
〔03〕文化部 (2021)。2020年台灣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年報。民110年07月06日,取自:https://taicca.tw/article/3fe3fd2a
〔04〕文化部 (2019)。2019台灣新創生態圈大調查報告:台灣新創需加強國際化整備提升創業家精神與能力。民109年05月05日,取自:https://is.gd/7YHmAF
〔05〕文化部 (2018)。國內外文化產業訊息及趨勢分析雙月報。107年第3期,6月號。
〔06〕今周刊 (2020)。誰說50歲的薪水,一定高過30歲!很多人不知道:○歲後的平均薪資,就和社會新鮮人差不多。民109年05月08日,取自:https://reurl.cc/0OeKmM
〔07〕古永嘉、楊雪蘭(譯)(2018)。企業研究方法第十二版。台北市:麥格羅希爾。(Donald R. Cooper, Pamela S. Schindler, 2014)。
〔08〕朱元鴻(張苙雲)(2000)。文化產業:文化生產的結構分析。台北市:遠流
〔09〕行政院 (2011)。藝文政策間接補助機制規劃之研究。陳雅琴,藝文政策間接補助機制規劃之研究。藝文政策間接補助機制規劃之研究,臺北市。
〔10〕行政院 (2019)。107年國人赴海外工作人數統計結果。民109年05月05日,取自:https://is.gd/Kv6wZV
〔11〕李佩珍、許安琪、郭良文 (2004)。文化創意商品的品牌經營策略研究 - 以幾米為例。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12〕李亮 (2015)。大學生創業恐懼影響因素的實證研究。大連海事大學工商管理碩士論文,未出版,遼寧省。
〔13〕卓國雄、盧俊宏 (2005)。中文版表現失敗評估量表之修訂研究:探索性和驗證性因素分析。大專體育學刊,2,111-123。
〔14〕卓國雄 (2008)。家長式教練領導行為、選手害怕失敗與成就目標關係之研究。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桃園市。〔15〕林俊廷、卓國雄 (2011)。以社會學習的觀點看父母期望、父母教養方式對學童運動選手。成大體育學刊,43卷2期,43-55。
〔16〕美感經濟與風格社會 (2011)。新經濟,新策略: 英國創意產業的新方向。民109年05月31日,取自:https://is.gd/ziNxy0
〔17〕商業週刊 (2013)。30歲,這些事...再做就丟臉了!。民102年09月01日,取自:https://reurl.cc/Q3oYNb
〔18〕張芬芬(2010)。質性資料分析的五步驟:在抽象階梯上爬升。初等教育學刊,35,87-120。
〔19〕張愛聆 (2013)。新世紀日本酷文化之內涵及其軟實力應用。國立成功大學政治經濟研究所學位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20〕張毓涵、胡敬涵(2014)。 全球文創部落格英國創意產業的發展。民109年5月30日,取自:https://is.gd/gXyDCP
〔21〕張帆 (2018)。創業恐懼、社會支持與大學生創業準備行為的關係研究。廣西大學教育經濟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中華人民共和國廣西壯族自治區。
〔22〕陳耀棋 (2009)。運動員運動行為調節、流暢經驗、失敗恐懼相關之研究。國立臺灣體育大學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23〕陳信璋 (2014)。觀光餐旅相關系所研究生創業阻礙與創業意向之研究。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觀光與餐旅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24〕陳木村 (2016)。世界各國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概況(一)。民109年05月13日,取自:https://is.gd/MDCDA4
〔25〕馮冠超 (無日期)。從日本文創看台灣未來發展。民109年05月03日,取自:https://is.gd/X9a9bI
〔26〕黃筱婷、何采盈、柯孟君及宮翊(2021)。文化創意工作者之社會支持及創業恐懼對創業意圖影響之研究。國立虎尾科技大學休閒遊憩系。未出版,雲林縣。
〔27〕經濟部中小企業處 (2021)。109年度全球創業觀察調查計畫。民110年06月09日。取自:https://reurl.cc/02OKvY
〔28〕廖世璋 (2011)。文化創意產業(藝術設計)。巨流圖書公司。
〔29〕廖佩玟 (2015)。從量化與質化研究信效度探討社會科學領域的研究品質。中華科技大學學報,(62),69-88。
〔30〕臺灣產業研究 MOOK 3 (張苙雲)(2000)。文化工業—因繁榮而即將作廢的類概念。文化產業:文化生產的結構分析。台北市:遠流。頁 11-45。
〔31〕劉雪 (2017)。論創新創業的心理恐懼及壓力應對。《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3,113-114。
〔32〕鄭雲卿 (2020)。大學生失敗恐懼、後設認知策略與學業拖延之相關研究。淡江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北市。〔33〕賴意潔、蔡坤宏 (2015/05)。研討會主持人 (賴意潔、蔡坤宏),主觀規範與創業意圖的關係:整合分析。提升競爭力與經營管理學術研討會,10屆。國立臺北大學。
〔34〕謝如梅、黃曉琳 (2013)。女性創業意圖與行動之關聯性研究:害怕失敗及創業知識為調節變數。商略學報,5卷3期,頁187-202。
〔35〕羅愛雁 (2010)。淺談中國、英國與台灣之文化創意產業。民109年01月08日,取自:https://is.gd/1tIDX4
〔36〕羅舒羽 (2018)。旅遊體驗中感質服務之探討–以女性旅日被包客為例。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未出版,雲林縣。
〔37〕Cacciotti, G., Hayton, J. C., Mitchell, J. R., & Giazitzoglu, A. (2016). A reconceptualization of fear of failure in entrepreneurship. 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31(3), 302-325.
〔38〕David Throsby (2008): The concentric circles model of the cultural industries, Cultural Trends, 17:3, 147-164
〔39〕Ekore, J. O., & Okekeocha, O. C. (2012). Fear of Entrepreneurship among University Graduates: A Psychological Analysi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nagement, 29(2), 515-524.
〔40〕Sam, S. S. & David, L.,& Christopher M. S. (2009). Coping With the Effects of Fear of Failure: A Preliminary Investigation of Young Elite Athletes. Journal of Clinical Sports Psychology, 3,73-98
〔41〕Wyrwich, M., Sternberg, R., & Stuetzer, M. (2019). Failing Role Models and the Formation of Fear of Entrepreneurial Failure: A Study of Regional Peer Effects in German Regions. Journal of Economic Geography, 19(3), 567-588.
〔42〕UNCTAD
(2010).
Creative
Economy
Report.
Retrieved
from:https://unctad.org/en/pages/PublicationArchive.aspx?publicationid=946
〔43〕UNESCO
(2013).
Creative
Economy
Report.
Retrieved
from:https://en.unesco.org/creativity/publication/creative-economy-report-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