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Bhattacharyya, A., Lovell, C. K., & Sahay, P. (1997). The impact of liberalization on the productive efficiency of Indian commercial banks.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98(2), 332-345.
2. Caprio, G., Laeven, L., & Levine, R. (2007). Governance and bank valuation. Journal of Financial Intermediation, 16(4), 584-617.
3. Dickey, D. A., & Fuller, W. A. (1981). Likelihood ratio statistics for autoregressive time series with a unit root. Econometrica: Journal of the Econometric Society, 1057-1072.
4. Engle, R. F., & Granger, C. W. (1987). Co-integration and error correction: representation, estimation, and testing. Econometrica: journal of the Econometric Society, 251-276.
5. Granger, C. W., & Newbold, P. (1974). Spurious regressions in econometrics. Journal of econometrics, 2(2), 111-120.
6. Mercieca, S., Schaeck, K., & Wolfe, S. (2007). Small European banks: Benefits from diversification? Journal of Banking & Finance, 31(7), 1975-1998.
7. 王友慶. (2006). 金融產業結構行為與績效之研究-以台灣金融控股公司為例. 長榮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 (博) 學位論文, 1-85.
8. 李育真. (2010). 本國銀行風險管理與財務危機對財務績效之影響. 虎尾科技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學位論文 , 1-81.
9. 李忠翰. (2011). 多角化與收入結構對銀行經營效率的影響. 臺北大學經濟學系學位論文, 1-107.
10. 李雅琦. (2012). 銀行資產結構及總體經濟因素對財務績效之影響. 臺北大學國際財務金融碩士在職專班學位論文, 1-74.11. 李沃牆, 李喬銘, & 林瀼縈. (2015). 銀行流動性風險與經營績效之非線型關聯分析-縱橫平滑移轉迴歸模型之應用. 中原企管評論, 13(1), 71
96.
12. 洪瑞生. (2010). 逾放比及覆蓋率與銀行業經營績效之關聯性. 淡江大學財務金融學系碩士在職專班學位論文 , 1-56.13. 洪靜婷. (2012). Basel III 流動性風險架構對本國銀行監理之實證評估. 清華大學計量財務金融系學位論文, 1-69.
14. 姜麗智, & 胡聚男. (2019). 探討我國銀行業淨利差, 非利息收入占比與獲利穩定性之關係. 經濟論文 , 47 (1), 75-123.
15. 周淑鈴. (2006). 台灣金融控股公司轄下之銀行經營效率分析. 財務金融學系(所)碩博士論文16. 林靚怡. (2014). 台灣銀行業財富管理之發展策略-以波特五力分析為基礎. 淡江大學管理科學學系企業經營碩士在職專班學位論文, 1-85.17. 林筱鳳. (2017). 財務經營績效與信用風險因子相關性分析. 商業現代化學刊 , 8 (3), 307-325.
18. 郭敏華, & 紀鈞中. (2000). 亞洲金融風暴前後外資投資行為暨報酬差異之探討. 管理評論, 19(1), 81-118.
19. 郭榮. (2007). 銀行併購風潮對台灣金融市場之影響. Economic Research, 8, 159.
20. 徐偉閔. (2010). 台灣儲蓄率之總體計量研究. 臺灣大學經濟學研究所學位論文, 1-79.
21. 張庭瑜. (2007). 銀行理財手續費收入決定因素之研究. 政治大學行政管理碩士學程學位論文, 1-66.22. 張朝鈞. (2014). 臺灣銀行業獲利因素之研究─ 兼論國際金融業務分行 (OBU) 對銀行發展之影響, 國立中山大學財務管理學系研究所出版論文.
23. 黃江川, 孫嫚萍, & 張雅婷. (2015). 本國與外商保險公司獲利能力影響因素之探討. 財金論文叢刊, (23), 66-77.
24. 彭盛謀. (2016). 台灣銀行業財務績效對資產品質指標之研究. 中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學位論文 , 1-53.
25. 黃兆銘. (2017). 國際化程度與營運規模對臺灣銀行業經營績效成長之影響探討. 交通大學管理學院經營管理學程學位論文 , 1-61.
26. 鄭王燦. (2007). 我國不同類型公營銀行民營化之比較研究. 淡江大學公共行政學系公共政策碩士在職專班學位論文, 1-292.27. 劉秀玲, & 鄭鴻章. (2010). 金控公司架構與非利息收入業務對台灣銀行業經營效益與風險之影響. 台灣金融財務季刊 , 11 (3), 1-31.
28. 蔡翼仲. (2012). 銀行不良債權回收與資產品質, 管理績效及獲利能力間之關聯性. 淡江大學國際企業學系碩士在職專班學位論文 , 1-54.29. 薛文義, & 成之約. (2007). 公營銀行員工對民營化之認知與態度分析: 以某公營銀行為例. 政大勞動學報, (22), 1-33.
30. 陳瑞璽, & 王琳祿. (2014). 盈餘管理目標及影響因素-臺灣銀行產業之實證. International Journal , 6 (2), 089-104.
31. 陳奕中. (2015). 金融海嘯後金控子銀行獲利之實證分析. 臺灣大學經濟學研究所學位論文 , 1-50.
32. 陳志韋. (2016). 商業銀行經營績效相關指標之關聯性探討. 中山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研究所學位論文, 1-61.
33. 賴冠宇. (2017). 台灣民營金控子銀行國際化程度與獲利性之實證分析. 臺灣大學經濟學研究所學位論文 , 1-41.
34. 陳菀婷. (2017). 台灣金融產業結構, 行為與績效之實證研究. 朝陽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系學位論文, 1-89.
35. 謝文馨. (2009). 台灣地區銀行經營績效之分析-以泛公股銀行與民營銀行為例, 國立交通大學管理學院財務金融組碩士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