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部份
1.丁常賀(2019),「天然酒市場品牌定位之研究-以尚賀酒廠為例」,亞洲大學碩士論文。2.尼爾﹒瑞德里(Neil Ridley)、蓋文﹒D﹒史密斯(Gavin D.Smith)-中心翻譯團隊(2018),「我愛威士忌」,中心有限公司。
3.多明妮可.傅菲(Dominque Faufelle)-邱惠佩譯(2018),「微醺,威士忌」,山岳文化。
4.李政賢(2004),「橡木片於酒精溶液熟成過程中之成份含量變化」,大同大學碩士倫文。5.村上春樹(2004),「如果我們的語言是威士忌」,臺北市:時報文化。
6.吳惠萍(2005),「威士忌風味館」,臺北市:東光國際文化。
7.吳培瑋(2019),「大專學生茶類飲料消費行為之研究」,嶺東科技大學碩士論文。8.邱德夫(2018),「威士忌學」,臺北市:寫樂文化。
9.徐荷雅(2020),「稀少性如何影響購買意圖 以聯名產品為例」,國立台北大學碩士論文。10.麥可‧傑克森, 明尼克‧羅斯克羅, 蓋文‧史密斯- 姚和成譯(2011),「麥可傑克森麥芽威士忌品飲事典」,積木出版。
11.葛瑞格.克拉克、蒙特.畢爾-吳郁芸譯(2020),「文豪們的私房酒單」,臺北市:麥浩斯。
12.林一峰(2020),「執杯大師的威士忌酒時風味學」,新北市:幸福文化。
13.陳氏明線(2014),「台灣咖啡飲料的選擇研究」,國立高雄科技大學碩士論文。14.陳柏妃(2013),「看不見的手如和端起生命之水-台灣威士忌市場運作的經濟社會學分析」,東吳大學碩士論文。
15.陳佩霜(2010),「品牌知覺購買動機與購買決策之研究-以啤酒為例」,康寧大學碩士論文。16.盧敏雄(2003),「結合層級分析法與德菲法建立航太企業投資評估模式」,國立成功大學碩士論文。17.賴泰全(2010),「影響品牌建立之關鍵要素-以單一麥芽威士忌在台灣市場為例」,輔仁大學碩士論文。18.駱韋綱(2013),「產品稀少性透過獨特性需求和從眾行為對知覺價值與購買意願之影響」,真理大學碩士論文。19.謝霈賢(2018),「VIVINO 葡萄酒評論網站上,紅酒口感與香氣對於消費者滿意度之研究-以價格、品牌形象、來源國形象為干擾變項」,輔仁大學碩士論文。20.簡禎富(2005),「決策分析與管理」,雙葉書廊。
21.鄧振源與曾國雄(1989),「層級分析法(AHP)的內涵特性與應用(上)」,中國統計學報,第27卷第6期,頁1-20。
1.Piggott(2016). Whisky, whiskey and bourbon: Composition and analysis of whisky, Encyclopedia of Food and Health, pp. 514-518.
2.Saaty, T.L. (1980).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planning, priority setting, resources allocation. New York: McGraw.
3.Saaty, T.L. (1980).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planning, priority setting, resources allocation. New York: McGra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