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李力行,薛嘉慶,1981,對擺線針輪行星減速器擺線輪齒形修正方式的分析方法,東北工學院學報,Vol.26,No.1,第33-45頁。
[2]何衛東,李力行,李欣,2000,機器人用高精度RV減速器中擺線輪的優化新齒形,機械工程學報,Vol.36,No.3,第51-55頁。
[3]張世安,2002,擺線針輪行星傳動中擺線輪最佳修形量的分析與計算,機械科學與技術,Vol.21,No.6,第906-908頁。
[4]關天民,2002,擺線針輪行星傳動中擺線輪最佳修形量的確定方法,中國機械工程,Vol.13,No.10,第817-820頁。
[5]李力行,許洪基,何衛東,侯東海,劉忠海,2007,“齒輪手冊”第2板上冊,第八篇擺線針輪傳動,第1-54頁,機械工業出版社。
[6]于磊,2011,高精度RV用擺線輪的修形研究,天津大學機械工程學系,碩士學位論文。
[7]牛林林,2013,擺線輪修形技術及有限元素分析,河北工業大學機械工程系,碩士學位論文。
[8]趙錚,2014,RV320工業機器人減速器中擺線齒廓的修形,機電設備,Vol.3,第32-35頁。
[9]鄭宇軒,2014,具齒形修整之擺線減速機受力分析研究,國立台灣大學機械工程學系,碩士學位論文。[10]林昇踴,2017,擺線針輪齒型修整支探討,國立虎尾科技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11]Zhong-Yi Ren , Shi-Min Mao , Wen-Chao Guo , Zheng Guo , 2017 , Tooth modification and dynamic performance of the cycloidal drive , Mechanical Systems and Signal Processing 85(2017)857-866.
[12]Douglas C.Montgomery,實驗設計與分析,黎正中,唐麗英編譯,高立圖書有限公司。
[13]王鈺棟,金磊,洪清泉,HyperMesh&HyperView應用技巧與高級實例,機械工業出版社。
[14]白金澤,LS-DYNA理論基礎與實例分析,科學出版社。
[15]精密控制用高剛性減速機技術資料集,Nabtesco。
[16]林士淵,2016,E-Bike馬達模態分析及最佳化,國立虎尾科技大學,碩士學位論文。[17]陳富明,2012,LED照明設計最佳化,國立虎尾科技大學,碩士學位論文。[18]于開平,周傳月,潭惠丰,2002,HyperMesh從入門到精通,科學出版社。
[19]王煥定,焦兆平,2002,有限單元法基礎,高等教育出版社。
[20]王莉樺,2003,面齒輪過切之研究,國立虎尾科技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1]MatWeb, http://www.matweb.com。
[22]維基百科, https://zh.wikipedia.org/wiki/摩擦系數。
[23]吳翔宇,2015,氣動工具衝擊塊幾何設計,國立虎尾科技大學,碩士學位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