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中文文獻:
1、丁志遠(2001),《裁員風暴:企業與員工的保命聖經》,台北,生智文化。
2、毛治國(2003),《決策》,台北,天下雜誌。
3、王國才(2009),「組織變革下對國軍醫院衛材管理之研究-以三軍總醫院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元智大學管理研究所。4、方志耕,劉思峰,朱建軍,胡明禮(2009),《決策理論與方法》,北京:科學出版社,1-2。
5、方世榮編譯、Gary Dessler著(2007),《現代人力資源管理》,台北:華泰文化。
6、田超亞(2004),「組織人力精簡對留任員工之態度及行為之研究—以國軍醫院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元智大學管理研究所。7、江岷欽,林鐘沂(1995),《公共組織理論》,國立空中大學。
8、江錦樺(2001),「人格特質與組織文化之適配性對工作績效之影響-以高科技F公司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9、吳定、鄭勝分、李盈盈(2005),《組織發展應用技術》,台北:智勝,8-9。
10、吳美蓮,林俊毅(1997),《人力資源管理-理論與實務》,台北:智勝文化。
11、吳統雄(1985),「態度與行為之研究的信度與效度:理論、應用、反省」,民意學術專刊,夏季號,29-53。
12、李青芬、李雅婷、趙慕芬(1994),《組織行為學》,第六版,華泰書局。
13、李茂興譯、Stephen P. Robbins著(2001),《組織行為(原書精華版第六版)》,台北,揚智文化。
14、李紹廷譯、Stephen J. Hoch,Howard C.Kunreuther,Robert E.Gunther著(2004),《決策聖經》,台北,商周出版。
15、李中興、方至民(1994),「以關鍵作業流程為核心」,《戰力生產力雜誌》,20-29。
16、何道全(2004),《決策-企業管理的心臟》,台北,大拓文化。
17、杜岐旺(2001),「國民小學組織變革與學校效能相關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18、邱毅(1999),《變革:恐龍型組織的再造》,台北:中華徵信所,1-2。
19、邱皓政(2002),《社會與行為科學的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SPSS中文視窗版資料分析範例解析》,五南圖書公司。
20、林建煌(2005),《行銷管理第三版》,台北:華泰。
21、林忠農(1999),「軍事組織再造工程之理論與實際-以波斯灣戰爭後美國陸軍再造工程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政治作戰學校政治研究所。22、洪嘉文(1997),「領導形態與工作滿意關係之實證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
23、高一中譯、Stuart E.Johnson Martin C.Libicki Gregory F.Treverton著(2005),《國防決策的新挑戰與新工具》,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
24、高坤林(2006) ,《陸軍通信電子資訊學校七十週年沿革史》,龍潭:聯勤北部印製廠。
25、許士軍(1994),《管理學》,台北:東華。
26、張善智、謝馥蔓譯(2000),《組織行為》,臺北:學富文化。
27、張正霖(1997),「國民小學全面品質教育、學校組織氣氛與學校效能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台北市立師院國民教育研究所。
28、張仕宏(2004),「組織變革認知與員工工作壓力及組織承諾關聯性之研究─以三家國防機構合併案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中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29、張肇宏(2000),「組織精簡策略對留任員工組織行為影響之相關性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私立靜宜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30、張惠蓉(2001),「購併後存續與消滅公司員工對工作壓力知覺與組織承諾差異性之研究-以證券公司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31、張峰銘(2002),「薪資制度、組織承諾與工作績效關係之研究~以鍋爐製造業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
32、張文菁譯、Leugh L.Thompson著(2009),《組織行為》,台北,台灣培生教育。
33、國防大學(2000),《國軍軍語辭典(八十九年修訂版)》,龍潭:聯勤北部印製廠。
34、國防部國防報告書編纂委員會(2000),《中華民國八十九年國防報告書》。台北:國防部。
35、國防部國防報告書編纂委員會(2002),《中華民國九十一年國防報告書》。台北:國防部。
36、國防部國防報告書編纂委員會(2009),《中華民國九十八年國防報告書》。台北:國防部。
37、國防部史政編譯局 (2001) ,《科技變革與戰爭的未來》,龍潭:聯勤北部印製廠。
38、國防部(2005),『「精進案」第一階段執行狀況及第二階段規劃情形』專案報告,立法院第六屆第一會期。
39、陳重亨譯、Alan Barker著(2004),《決策ㄧ本通-聰明作決策的6大祕技》,台北,臉譜出版。
40、黃彩霖(2003),「醫院行政人員的人格特質、工作壓力、工作投入、專業承諾及工作績效之相關性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南華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41、黃文啟譯、Elinor Sloan著(2010),《軍事轉型與當代戰爭》,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
42、莊旭英(2004),「國防人力資源開發之研究-以校級軍官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中華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43、莊惠敏(2002),「醫院護理人員工作價值觀與工作投入關係之研究-以基督教醫院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行政管理研究所。44、陸玉珠(2009),「轉換型領導、工作滿意度與志願士兵留營意願之關聯性-以陸軍北部地區單位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元智大學管理研究所。45、湯曜明(2003),九十二年國防部國父紀念月會講話稿。
46、曾祥穎譯、Theo Farrell Terry Terriff著(2005),《軍事變革之根源─文化、政治與科技》,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
47、劉玉玲(2001),《組織行為》,台北:新文京。
48、劉芳君(2003),「組織精簡對留任員工之態度和行為及組織績效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49、廖春文(2000),《組織變革思潮對教育行政理論建構與實踐影響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50、榮泰生(1998),《組織行為學》,台北:五南。
51、蔡進興(2005),「組織精簡對員工工作態度與工作績效影響之研究-以兵科整併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元智大學管理研究所。52、趙傳恆(2005),國防組織兵力精減目標下憲兵戰力轉型方向與策略之研究。
53、簡方忠(2001),「環境變遷與組織變革之研究-以日本鐡道JR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私立大葉大學事業經營研究所。
54、謝安田(1992),《企業管理》,台北:五南。
55、鍾作賓(2006),「組織精簡對員工工作態度與工作績效影響之研究-以某一公立區域及教學醫院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元智大學管理研究所。網路資料:
1、MBA智庫百科(2010)。領導決策。2010年12月20日,取至MBA智庫百科網址http://wiki.mbalib.com/zh-tw/%E9%A2%86%E5%AF%BC%E5%86%B3%E7%AD%96
2、帥化民(2005)。國防體制再造。2005年1月6日,取自軍機處上書房,國防論壇網址http://www.ans.org.tw/detail_page.php category=03&sub_category=2&tid=195
3、陳新民、戴政龍、蔡政廷(2002),「企業精神與國防組織再造」,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國政研究報告,憲政(研)091-044號。URL:http://www.npf.org.tw/PUBLICATION/CL/091/CL-R-091-044.htm
B、英文文獻:
1、Alderfer,C.P.(1972), A Critique of Salancik and Pfeffer’s Examination of Need-satisfaction, New York:Free Press.
2、Burns,J.M. (1978), Leadership ,New Yor:Harper& Row.
3、Bennis,W. and B. Nanus (1985), Leaders: The Strategies for Taking Charge,NY:Harper and Row.
4、Bass,B.M. (1985), Leadership and Performance beyond Expectation, New York:Free Pree.
5、Bass,B.M. and B.J. Avolio (1994), Improving Organizational Effectiveness Through Transformational Leadership, Thousand Oaks,CA:Sage.
6、Campbell, J.P.,M.D. Dunnette, E.E. Lawler and K.E.Weick (1991), Managerial Behavior Performance and Effectiveness, New York:McGraw-Hill.
7、Fiedler,F.E. (1967), A theory of Leadership Effectiveness, New York: McGraw-Hill.
8、Greenberg, J. and R.L. Cohen (1991), Equity and Justice in Social Behavior, Academic Press, New York,NY.
9、Greenberg, J. & Bacon, R. A. (1995). Behavior in organizations:Understanding and managing the human side of work. NJ: Prentice-Hall.
10、Hoppock,R. (1935), Job satisfaction, New York:Harper.
11、Herzberg, F.,B. Mausner and B. Snyderman (1959), The Motivation to Work, N.Y.:Johnson Wile and Sons.
12、Homans,G.C. (1961), Social Behavior:Its Elementary Forms,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 World.
13、Hersey,P. and K.H. Blanchard (1977), Management Organizational Behavior,3nd edition, Englewood Cliffs, N.J.:Prentice-Hall. Publishers.
14、Hellriegel, D., Slocum, J. W., & Woodman, R. W. (1989).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5th Edition. NY : West Publishing Co.
15、Hanson, E. M. (1996).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nd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4TH Edition. Boston: Allyn and Bacon.
16、Owens, R. G. (1995).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in education. Boston: Allyn and Bacon.
17、Robbins’(1992) workaholism Battery.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and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 75: 357-68.
18、Robbins, S. P. (2003).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10th Edition. NJ: Prentice-Hall.
19、Steers, R. M. & Black, J. S. (1994).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5th Edition. NY: Harper Collins College Publishers.
20、Tomasko, R.M.(1991),“Downsizing-Reshaping The Corporation For The Future”,《企業減肥》,台北:卓越文化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