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部分
BBC中文網(2005)。英女孩因成功拯救海嘯遊客獲獎。2014 年5 月25 日擷取自:http://news.bbc.co.uk/chinese/trad/hi/newsid_4230000/newsid_4230500/4230524.stm
方吉正(1998)。教師信念研究之回顧與整合-六種研究取向。教育資料與研究,20,36-44。王美華(2005)。國小慈濟教師教學信念與教學行為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王恭志(2000)。教師教學信念與教學實務之探析。教育研究資訊,8(2),84-98。丘昌泰(2000)。災難管理學-地震篇。臺北市:元照。
伍偉英(2009)。南部四縣市國小教師對綠色能源教學信念與教學行為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江毓琪(2013)。桃園縣國小英語教師教學信念與教學效能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行政院(2009)。行政院第3150 次院會決議。2013 年7 月23 日擷取自:http://www.ey.gov.tw/News_Content.aspx?n=4F2A6F26A44C68AC&sms=FF87AB3AC4507DE3&s=2AB74CC6256648C2
行政院(2012)。災害防救白皮書。臺北市:行政院。
吳正成(2005)。臺東縣國民小學教師教學信念與實踐之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市。吳明隆(2011)。SPSS統計應用學習實務:問卷分析與應用學習實務。新北市:易習圖書。
吳松樺(2002)。教師教學信念之個案研究:以國小一年級教師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師範學院,臺中市。吳雪華(2008)。臺北市國小教師運用臺北市政府消防局防災科學教育館實施防災教育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吳燿任(2007)。我國國中與國小學生防災素養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李文正(2011)。新北市「校園防災行動方案」階段成果與展望。新北市教育季刊。創刊號,45-52。李佳燕(2011)。國小教師人權教育教學信念與教學行為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市。李東霖(2010)。臺北縣國小教師資訊融入教學之信念與教學行為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李洋(2013)。聯合國:本世紀自然災害直接損失已達2.5萬億美元。中國新聞網 。2013 年10 月10 日擷取自http://www.chinanews.com/2013/05-16/
4822923.shtml
李瑜霏(2004)。國民小學教師之建構式教學信念及教學行為之研究:以數學科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李麗君(2005)。師資培育課程暨授課教師因素與師資生教學信念關係之研究。彰化師大教育學報,8,1-26。李麗娟(2005)。南部地區國小教師防災教學信念與教學行為之研究─天然災害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沈連魁(2007)。幼兒體能教師教學信念及有效教學表現之研究(未出版的博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災害防救法(2000)。2013 年8 月20 日擷取自:http://law.moj.gov.tw/LawClass/
LawContent.aspx?PCODE=D0120014
防災教育數位平臺(2013)。http://disaster.edu.tw/ndex.htm。臺北市:教育部。
林秀梅(2001)。國民中學防震教育課程概念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國立臺灣大學,臺北市。林明瑞、孔崇旭、楊鈞嵐(2012)。101年度校園師生防災素養檢測計畫。教育部:資訊及科技教育司。
林俊全(2003)。防災科技教育改進計畫。教育部92-95年度防災科技改進計畫。國立臺灣大學,臺北市。
林美(2009)。多媒體教材輔助防災教育教學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林清財(1990)。我國國民小學教師教育信念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林進材(2004)。教學原理。臺北市:五南。
林榮美(2009)。高雄市國小教師鄉土語言教學信念與教學行為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邱婉婷(2006)。從課程取向探討國民小學英語教師使用英語教科書教學信念與教學行為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縣。金玉堅(2011)。我國推動防災教育策略變革與脈絡分析。臺北市災害防救深耕計畫研討會,345-353。
洪順男(2007)。南部四縣市國小教師對綠色消費教學信念與教學行為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孫志麟(2001)。教師自我效能與教學行為的關係-實徵取向的分析。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學報,14,109-140。徐毓謙(2011)。國小教師海洋教育教學信念與教學行為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高強華(1993)。論信念的意義﹑結構與特性。現代教育,7(30),74-89。張丸浩(2012)。教師教學信念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統合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臺科技大學,臺中市。張芳全(2013)。統計就是要這樣跑。臺北市:心理。
張春興(2003)。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基礎。臺北市:東華。
張婉如(2010)。個案教師推動環境教育之教師信念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靜宜大學,臺中市。張雅筑(2005)。桃園縣國民小學教師教學信念與教學行為知覺之關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師範學院,臺北市。張廣義(2005)。國民小學教師在教學關聯資本、教學信念、班級經營策略以及教學行為表現現況分析與探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縣。張慧芩(2012)。國民小學教師閱讀教學自我效能與閱讀教學行為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教育部(2000)。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綱要。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04a)。防災教育白皮書。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04b)。防災教育宣導手冊-國中小學生適用。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11)。教育部防災科技教育歷年成果冊(92-99年)。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12)。101年度國家防災日各級學校(含幼兒(稚)園)地震避難掩護演練實施計畫。教育部學生事務及特殊教育司。
教育部(2013)。102年度國家防災日各級學校及幼兒園地震避難掩護演練實施計畫。教育部學生事務及特殊教育司。
教育部電子報(2011)。日本文部科學省推動「防災教育」。2013 年10 月10 日擷取自:http://epaper.edu.tw/ windows.aspx?windows_sn=8978
梁鳳珠(2011)。臺南市國民小學教師教學信念與教學效能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梁鳳珠(2012)。教師教學信念之影響因素分析。教育研究論壇,3(2),157-172。許民陽(2005)我國地震防災教育現況。2005臺灣活斷層與地震災害研討會論文集,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37-46。
許民陽(2006)。我國目前防災教育現況及未來防災教育規劃。第十屆臺灣地理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49-182。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系。
許孟琪(2007)。南投縣國小教師教育信念及其生命態度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縣。許孟琪、蔡明昌(2009)。國小教師教育信念及其生命態度關係之探討。教育心理學報,41(1),91-109。陳盈霖(2005)。探究臺灣中小學教師對於天然災害防災知識與態度素養調查(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陳淑櫻(2011)。彰化縣國小教師天然災害防災素養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陳雅妏、劉淑惠、陳碧祺(2011)。臺灣坡地防災教育融入國小課程之研究。課程與教學季刊,14(4),117-144。陳瑩甄(2010)。國小補救教學教師教學信念與教學行為關係之研究-以嘉義縣一所國小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陳藝分(2011)。高雄市國民小學教師自我效能感與有效教學行為(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曾英傑(2008)。國小體育教師教學信念與師生行為之分析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縣。
曾瑞星(2011)。防災教育政策執行之研究--以國民小學防災科技教育深耕實驗專案計畫學校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玄奘大學,新竹市。湯仁燕(1993)。國民小學教師教學信念與教學行為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馮綉雯(2002)。國民小學教師教學信念與教學效能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縣。
黃彥嵐(2011)。中小學教師防災素養暨師資培育機制之探討-以南投縣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南投縣。黃郁青(2007)。國民小學語文領域教師知識信念與教學行為關係之研究─以臺中市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海大學,臺中縣。黃慶芳(2006)。國小教師教學信念與有效教學行為之相關研究-以臺南縣、市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黃儒傑(2002)。國小初任教師教學信念、教學成敗歸因及其有效教學表現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新北市地區災害防救計畫(2013)。2013 年9 月21 日擷取自:http://www.dsc.
ntpc.gov.tw/new/
新北市政府教育局(2013)。學校資料。2013年11月15日引自:http://www.ntpc.
edu.tw/_file/2052/SG/25532/D.html
楊淑惠(2011)。臺北市國小六年級學童防災教學成效之研究-以臺北市及基隆市防災教育館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葉欣誠(2003)。我國各學習階段防災教育之規劃與推動計畫期中成果報告。臺北市:教育部。
葉欣誠(2007)。各學習階段學生與中小學教師防災素養調查規劃計畫期末報告。高雄市: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葉欣誠、呂文銘、林吳銑、俞佳瑩、陳枋諴、莊育禎、莊慧鈴、曾玉如、游忠豪(2004)。我國防災教育課程發展與規劃之研究。2004年中華民國環境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579-587。
葉欣誠、劉湘瑤、蔡慧敏(2009)。我國師生防災素養檢測與成效評估研究。臺北市:教育部。
葉金裕(2002)。國民小學教師有效教學行為之研究-以澎湖地區國小教師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師範學院,臺南市。葉連祺、王春展、林松濬(1997)。「教師信念問卷」(PTQ)之簡介。教育資料文摘,39(2),21-27。甄曉蘭、周立勳(2001)。國小教師自然科學教學信念之調查。國民教育研究學報,7,215-241。劉孟芬(2012)。桃園縣國民小學教師個人背景與品德教育教學信念及教學行為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銘傳大學,桃園縣。劉威德(1999)。教師教學信念系統之分析及其與教學行為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劉威德(2002)。教師教學信念系統與教學行為關係之研究。中州學報,15,171-186。劉曜源(2001)。國小美勞科教師教學信念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潘立超(2010)。臺南縣國小六年級學童颱風與水患防災知識、態度與行為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蔡杏慧(2008)。臺北市國小教師地震防災素養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蔡佩芳(2009)。高雄市國小教師思考風格與教學行為、班級氣氛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鄭安棋(2012)。南投縣國小教師防災素養、防災教學信念及防災教學行為之研究—以天災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康寧大學,臺南市。鄭淵全(1995)。自學班與普通班教師教學行為比較研究。教育學刊,11,379-405簡紅珠(1998)。教師教學決定、內涵、思考歷程與影響因素-兼談如何改進教學決定技能。課程與教學季刊,1(4),43-56。藍雪瑛 (1998)。教師教學信念之意義及功能。和平學報,1,65-72。顏銘志(1997)。國民小學教師教學信念、教師效能與教學行為之相關研究。屏東師院國民教育研究所論文集,1,263-294。魏明通(1997)。防災教育與校園災害管理。臺灣教育,554,2-10。羅吉君(2012)。國小民俗體育獨輪車運動教師教學信念與教學行為之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大學,桃園縣。羅瑩顏(2007)。臺中縣國中小教師天然災害概念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花蓮教育大學,花蓮縣。譚至皙(2002)。臺灣中部地區國小教師對自然災害的防備態度及因應行為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師範學院,臺中市。蘇冠榮(1999)。從教師信念與理論閱讀心得檢視Rogers 人本教育理論與教學實務的連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蘇苓娟(2009)。高雄縣國小教師品格教育教學信念與教學行為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蘇素慧(2002)。國小教師對九年一貫課程數學領域教學信念與教學行為及相關問題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縣。蘇益生(2004)。高雄市國小教師e-Learning 教學信念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英文部分
Barksdale, M. A., & Thomas, K. F. (1993). Eight teachers’ reported pedagogical dependency on basal readers. The Elementary School Journal, 94(1), 49-67.
Bennet, N. (1976). Teaching style and pupil progress.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Borich, G. D. (1996). Effective Teaching Methods. (3rd ed). New Jersey: Prentice-Hill, Inc.
Brousseau, B. A., & Freeman, D. J. (1988). How do teacher education faculty members define desirable teacher beliefs?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 4(3), 267-273.
Clark, C. M., & Peterson, P. L. (1986). Teachers’ thought processes. In M. C. Wittrock(Ed.)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teaching. (3rd Ed.). New York : Macmillan.
Creative Research Systems (27 November 2013). Re: Sample Size Calculator [Online forum comment]. Retrieved from http://www.surveysystem.com/sscalc.htm
Cronbach,L. j., & Snow, R.E. (1977). Aptitudes and Instructional Methods:A Handbook for Research on interactions. New York: Irvington Publishers.
Fishbein, M., & Ajzen, I. (1975). Belief, attitude, intention and behavior: 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research. Reading, Mass.:Addison-Wesley
Irena, Kuzborska. (2011). Links between teachers’ beliefs and practices and research on reading. Reading in a Foreign Language, 23(1),102-128.
Kagan, D. M. (1992). Implications of research on teacher belief. Educational Psychologist, 27(1), 65-90.
Lavonen, J., Jauhiainen, J., Koponen, T. I., & Kurki-Suonio, K. (2004). Effect of a long-term in-service training program on teachers’ beliefs about the role of experiments in physics educ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 26(3), 309-328.
Sigel, I. E. (1985). A conceptual analysis of beliefs. In I. E. Sigel(Ed.), Parental belief systems: The psychological consequences for children. (pp. 345-371). Hillsdale, NJ : Erlbaum.
Smith, K. E. (1993). Student teachers'' beliefs about developmentally appropriate practice: Pattern, stability, and the influence of locus of control. Early Childhood Research Quarterly, 12 (2), 221-243.
Tabachnick, B. R., & Zeichner, K. M. (1984). The impact of the student teaching experience on the development of teacher perspectives.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 35(6), 28-35.
The World Bank (2005). Natural Disaster Hotspots - A Global Risk Analysis. Retrieved from http://www.earth.columbia.edu/news/2005/story03-29-05.html
Wehling, L. J., & Charter, JR. W. W. (1969). Dimensions of teacher beliefs about teaching process. American Educatinal Research Journal, 6(1), 7-29
Whitehead, P. (1996). National hazards education: a question of Implementation Strategies,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 on Teaching about Hazards and Disasters, the Cromwell Press in Great Britain, 1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