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文部份
王昭正(譯)(2001)。John R. Kelly著。休閒導論(Leisure)。臺北市:品度。
法務部(2001)。全國法規資料庫。2011年7月10日取自
http://law.moj.gov.tw/LawClass/LawContent.aspx?PCODE=H0020040
朱俶儀(2003)。國民中學教師之生活型態與休閒參與之研究-以臺北市為例。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江麗美(譯)(2001)。Gerard Hargreaves著。有效壓力管理(Stress management)。
臺北市:智庫。
行政院政風處(2007)。公務人員申領強制休假補助費應有的認知。政風電子報,
171。2011年7月2日取自:
http://homepage.vghtpe.gov.tw/~ged/listn/171page1.pdf
行政院人事行政局(2001)。公務人員週休二日實施辦法。2011年7月10日取自
http://www.cpa.gov.tw/ct.asp?xItem=4930&CtNode=233&mp=4
行政院人事行政局(2001)。行政院暨所屬機關公務人員休假改進措施。2011年
7月10日取自http://www.cpa.gov.tw/mp4.html
吳依宸(2006)。公立幼稚園教師兼任行政工作合理性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縣。
吳明隆 (2006)。結構方程模式-SIMPLIS的應用。臺北:五南。
吳麗華(2007)。國小級任教師內外控信念與社會支持對身心健康影響之研究:
以教師工作壓力為中介變項(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縣。
吳晨妤(2006)。臺北縣國小教師工作壓力與工作滿意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社會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李德仁(2009)。認真休閒者之潛水休閒利益。北體學報,18,99-110。李玉惠(1998)。國民小學女性校長工作壓力與社會支持需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臺北市。
李玫玲(2004)。兒童英語教師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質性研究-以台南地區為例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市。
李文題(2001)。國中教師的代間流動及影響其休閒參與之因素研究(未出版之
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台中市。
李菁菁(2003)。公立國小附設幼稚園兼行政職務教師工作壓力之研究-以台北縣為例(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花蓮師範學院,花蓮縣。
周文慶(2009)。雲嘉地區國小教師休閒參與、休閒滿意度與工作滿意度之相關
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縣。
周子敬 (2006)。結構方程模式(SEM)-精通LISREL(初版)。臺北市:全華。
周子敬(2007)。統計套裝軟體-精通SPSS。臺北市:全華科技。
林心怡(2010)。教師工作壓力與工作滿意度關係之研究-以彰化縣幼稚園為例。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臺中市。
林怡菁(2009)。花蓮縣公立國小附設幼稚園兼任行政職務教師工作壓力與職業
倦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林佳蓉(2001)。老人生活滿意模式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體育學院,臺中市。
林冠州(2010)。嘉義縣國小教師工作壓力與休閒滿意度之關聯性研究(未出版
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體育學院,桃園縣。
林連聰、歐聖榮、陳思倫(2011)。休閒遊憩概論。臺北市:五南。
林惠鈴(2007)。犯罪熱點、休閒參與與青少年偏差行為之相關研究-以台灣士
林地方法院受保護管束之青少年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
,臺北市。
邱皓政 (2005)。量化研究法(二)-統計原理與分析技術(初版)。臺北:雙葉書廊。
邱朋潭(2008)。臺南市警察人員休閒參與與休閒阻礙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
士論文)。國立台東大學,臺東市。
施敏雄(2009)。苗栗縣公立幼稚園園長工作壓力、因應策略及其合理性之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柯政利(2008)。教師休閒參與、休閒滿意度與工作壓力之相關分析-以彰化縣國
民小學教師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大葉大學,彰化縣。
洪鈺娟(2005)。加護病房護理人員工作壓力、壓力反應與因應策略之研究(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學院,高雄市。
紀成進(2011)。臺中市國民中學教師兼任行政工作人員工作壓力、休閒參與及
休閒阻礙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逢甲大學,臺中市。
孫謹杓(2006)。北部技專校院教師休閒需求、休閒參與及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桃園縣教育局特幼科(2011)。桃園縣公立幼稚園行政組織及職員編制基準。2011
年7月10日取自http://www2.jhjhs.tyc.edu.tw/eduskd/XgShow.php?ts=93
桃園縣教育局特幼科(2011)。桃園縣立案幼稚園。2011年7月10日取自
http://media.tyc.edu.tw/eduskd/newweb/index.asp
高俊雄(1993)。休閒參與體驗形成之分析。戶外遊憩研究,4(6),1-12。高俊雄(1999)。運動員休閒參與、休閒利益與自覺訓練效果之比較研究。戶外遊憩研究,12(3),43-62。
高俊雄(2002)。運動休閒事業管理。臺北市:志軒。
高懿楷(2005)。基隆市基層警察人員休閒參與現況和休閒阻礙之研究(未出版
之碩士論文)。大葉大學,彰化縣。
張孝銘(2005)。觀光客探索性運動觀光參與體驗之研究。建國科大學報:人文類,24(3),119-138。張春興(1977)。心理學概要。臺北市:東華。
張育成(2009)。臺北市國民小學教師兼任行政職務者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研
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台北市。
張春居(2003)。志工的休閒活動與工作投入關係之研究─以救國團為例(未出版
之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臺中市
張宮熊(2002)。休閒事業管理。臺北市:揚智。
張維玲(2007)。宜蘭縣公立國小附設幼稚園教師兼行政工作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市。
教育部(2006)。教師請假規則。2011年7月10日取自
http://edu.law.moe.gov.tw/LawContent.aspx?id=FL039129
教育部(2011)。電子辭典。2011年7月10日取自http://www.edu.tw/e_dictionary.aspx
教育部(2011)。各級學校名錄。2011年7月10日取自
http://www.edu.tw/files/site_content/b0013/faraway_new.xls
教育部(2012)。托兒所及幼稚園改制幼兒園辦法。2012年3月2日取自
http://gazette.nat.gov.tw/EG_FileManager/eguploadpub/eg018004/ch05/type1/
gov40/num14/Eg.htm
梁玉芳(2004)。彰化地區國中教師休閒活動參與和休閒阻礙因素之探討(未出
版之碩士論文)。大葉大學,彰化縣。
梁坤茂(2000)。高雄市國中教師參與休閒性社團及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
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莊勤昇(2010)。國民小學兼任行政職務教師工作壓力與休閒參與之研究-臺北
市士林區及北投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吳大學,臺北市。
莊淑灣(2005)。中部地區國民小學主任工作壓力與因應方式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師範學院,臺中市。
許耀文(2010)。工作壓力、休閒參與與身心健康關係之研究-以雲嘉地區幼教
師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雲林縣。
郭生玉(1994)。影響教師工作心厭因素之分析研究。教育心理學報,27,63-79。郭峰偉(2000)。國中教師工作壓力與教師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臺南市。
陳中雲(2001)。國小教師休閒參與休閒效益與工作滿意之關係研究(未出版之
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陳世志(2002)。矯正機構基層戒護管理人員的工作壓力、工作滿意與工作倦怠
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市。
陳佩汝(2002)。臺北地區托兒所保育人員工作壓力與工作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
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陳柏青(2008)。國小教師休閒參與、工作壓力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
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雲林縣。
陳素惠(2003)。我國綜合高中教師工作壓力與因應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科技大學,臺北市。
陳艷麗(2003)。臺南縣、市大專教師休閒參與型態、休閒活動參與項目滿意度
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
陳昭郎(2005)。休閒農業概論。臺北市:全華。
陸洛(1994)。職業壓力指標探討。高雄:高雄醫學院、行政院勞委會。
黃淑嫆(2004)。幼稚園教師工作壓力及其因應策略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師範學院,臺南市。黃仲明(2007)。新竹市國小教師休閒態度、休閒參與與休閒滿意度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楊有財(2004)。台南縣國民小學校長工作壓力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
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葉兆祺(1999)。國民小學實習教師工作壓力因應方式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師範學院,臺中市。
葉龍源(1998)。國民小學主任工作壓力與因應方式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師範學院,台中市。
詹美春(2003)。國小特殊教育教師工作壓力及因應方式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師範學院,臺中市。
趙傑夫(1988)。我國臺灣地區國民中學校長工作壓力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師範學院,臺中市。
劉雪貞(2004)。國民中學校長工作壓力與其因應策略:十二位校長之訪談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劉泳倫(2003)。基層消防人員休閒參與、工作壓力與工作滿意之相關研究(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雲林縣。
蔡芳梅(2005)。國民中學校長工作壓力及其因應策略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縣。
蔡孟翰(2001)。中年教師覺知教育改革壓力、工作價值觀與生涯發展需求之關
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蔡宏進(2009)。休閒遊憩理論。臺北市:五南。
鄭志成(2008)。工作壓力和休閒活動參與對國小教師身心健康之研究──以屏
東縣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亞洲大學,臺中縣。
鄭媛文(2005)。桃園縣國小資源班教師工作壓力與工作滿意度相關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原大學,桃園縣。
鄭順璁(2001)。大學生生活型態、休閒動機與休閒參與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
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
鄭健雄、王欣眉、黃宜瑜(2006)。大學生休閒生活型態與憂鬱程度關係之研究。運動與
遊憩研究。1(1),43-63。
黎士鳴(譯)(2008)。John W. Santrock著。心理學概論(Psychology Essentials)。
台北:美商麥格羅.希爾國際。
盧美貴(2005)。幼兒教育概論(第二版)。臺北市:五南。
謝菊英(2002)。高屏區國小女姓校長工作壓力與社會支持之研究(未出版之碩
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市。
聶孟玲(2004)。在職進修者工作壓力與休閒行為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以國
立空中大學學生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佛光人文社會學院,宜蘭縣。
藍采風(2003)。全方位壓力管理。臺北市:幼獅。
蘇維杉(2002)。現代休閒活動參與之社會學分析。台東師院學報,13 (下),77~106。蘇國興(2004)。台北市國小教師工作壓力、運動行為與身心健康之相關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台北市。
蘇祝永(2010)。臺東縣國小兼任組長教師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研究(未出版
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縣。
二、英文部份
Albertson, L. M., & Kagan, D. M. (1987). Occuptional stress among teachers.
Journal of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 Education, 21(1),69-75.
Alison, L. K., & Berthesen, D. C. (1995). Preschool teacher’s experiences of
stress. Teaching & Teacher Education, 11 (4), 345-357.
Bagozzi, R. P., Yi, Y. & Phillips, L. W., (1991) “Assessing Construct
Validity in Organizational Research,”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36
(3)pp.421-458
Cooper, C. L., & Travers, C. J. (1996). Teachers under pressure: Stress in the
teaching profession. New York: Bantam Books.
Coleman, D. (1993) Leisure and Health: The Role of Social Support and
Self-Determination.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25, 10-15.
Fornell, C., & Larcker, D. F. (1981). Evaluating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s
with Unobservable Variable Variables and Measurement Error,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18(1) , 39-50.
Godbey, G. (1994). Leisure in your life: An exploration. State College, PA:
Venture Publishing.
Hair, J. F., Black, B., Babin, B., Anderson, R. E., & Tatham, R. L. (2010)
Multivariate Data Analysis: A Global Perspective, New Jersey, USA.
Hall, J. K. (1991). Relationships of workstress measures foremployees with the
same job. Work & Stress, 5 (1), 29-35.
Hyson, M. (1984). Playing with kids all day: Job stress i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 In J. F. Brown (Ed.), Administering programs for young
children ,(pp5l-58). Washington, D.C.: NAEYC.
Johannes, S. (1996). Adverse health effects of high-effort/low-reward
conditions.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Health Psychology, 1(1), 27-41.
doi: 10.1037/1076-8998.1.1.27
Johnson, J. V., Hall, E. M., & Theorell, T. (1989) Combined effects of job
strain and social isolation on cardiovascular disease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in a random sample of the Swedish male working population.
Scandinavian Journal of Work, Environment & Health, 15(4), 271-279.
Kyriacou, C., & Sutcliffe, J. (1978a). Model of teacher stress. Education
Studies, 4, 4-6.
Kyriacou, C., & Sutcliffe, J. (1978b). Teacher Stress :Prevalence, Sources and
Symptoms. 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 Psychology, 48(6),159-167.
Litt, M. D ., & Turk, D. C. (1985). Sources of stress and dissatisfaction in
experienced high school teachers.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78
(3),178-185.
Moracco, J. C., & Mcfadden, H. (1982). The counselor´s role in reducing
teachers-stress. The Personnel and Guidance Journal, 61, 549-552.
Nash, J. B. (1960). Philosophy of Recreation and Leisure. Dubuque, Iowa:
William C.Brown Company.
Nunnally, J. C. (1978). Psychometric Theory,2nd ed. New York: McGraw-Hill.
Ragheb, M. G., & Breard, J. G.,(1982). Measuring Leisure Attitude.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14 (2), 128-140.
Ragheb, M. G. & Griffith, C. A. (1982). The contribution of leisure
participation and leisure satisfaction to life satisfaction of older
persons.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14(2), 155-167.
Salisbury, W. D., Chin, W. W., Gopal, A., & Newsted, P. R. (2002). Better
Theory Through Measurement: Developing A Scale To Capture Consensus On
Appropriation, 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 13(1), 91-103.
Theorell, T., & Karasek, R. A., (1996) Current issues relating to psychosocial
job strain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research.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Health Psychology, 1(1), 9-26. doi: 10.1037/1076-8998.1.1.9
Tellenback, S., Brenner, S. D., & Lofgren, H. (1983). Teacher stress:
Exploratory model building.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Psychology, 56,1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