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中文部分
王保進(1997)。大學評鑑模式(二)-品質保證制度。載於劉漢強(編),大學評鑑(257-196頁)。臺北:五南。
王保進(2003)。高等教育品質的理念與實際。臺灣教育,619,頁38-49。王秀槐(2006)。我國大學近年來新設系所分布型態與集中趨勢之研究。高等教育,1,頁111-148。王如哲(2009)。台灣高等教育發展的迷思與契機。臺灣教育,659,頁35-38。
丘昌泰(2005)公共政策。臺北:巨流。
江岷欽(1999)。政府再造與顧客導向的服務理念。載於Robert T. Golembiewski、孫本初、江岷欽(編),公共管理論文精選I(39-66頁)。臺北:元照。李任初(1992)。新自由主義-宏觀經濟的蛻變。臺北:臺灣商務。
吳定(1999)公共政策(全)。臺北:中華電視公司教學部。
吳定(2009)公共政策。臺北:五南。
吳清山(2003)。知識經濟與教育發展。臺北:師大。吳清山、王令宜(2007)。我國大學評鑑:挑戰、因應策略與發展方向。課程與教學季刊,10,頁15-30。吳清山(2010)。高等教育評鑑議題之研究。臺北:高等教育。
吳瓊恩、李允傑、陳銘薰(2006)。公共管理。臺北:智勝。
吳政達(2008)。臺灣面臨人口減少的時代:高等教育之政策分析。發表於公共政策論壇,財團法人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基金會、國立政治大學主辦,台北(2006年12月2日)。
李宗勳、范祥偉(2001)。以「總量管制」推動政府業務委外經營的理論與作法。考銓季刊,25,頁101-113。何雅玲(2004)。我國技職校院系所總量管制政策之研究。未出版。國立台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沈秀春、黃哲彬(2009)。析論新自由主義及其對教育行政衝擊與因應。教育趨勢導報,33,頁123-130。周祝瑛(2003)誰捉弄了台灣教改。臺北:心理。周祝瑛(2005)。新自由主義對高等教育之影響-以紐西蘭為例。教育研究月刊,136,頁148-158。林靜玟(2007)。政府員額總量管理與彈性運用的現況與發展。人事月刊,257,頁67-70。洪裕宏(2004)。學術資本主義與學術人文主義-臺灣學術卓越政策的深層省思。當代,203,頁16-27。孫志麟(2004)。教育政策與評鑑研究-追求卓越。臺北:學富文化。
孫本初(2009)。新公共管理。臺北:一品文化。
席代麟、陳朝建、鄭錫鍇(2009)。中央政府跨機關員額管理機制之研究。行政院人事行政局委託研究計畫,已出版。
教育部(1995)。中華民國教育報告書-邁向二十一世紀的教育遠景。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5)。教育部提升英語能力系列叢書-雙語教育詞彙。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高教司(2000)。91學年度起大學增設、調整系所採總量管制方式。高教簡訊,114,頁1。
教育部秘書室(2000)。教育部重要措施(2000年5月份及6月份)。教育資料與研究,35,頁116-120。
教育部秘書室(2001)。教育部重要措施(2001年3月份及4月份)。教育資料與研究,39,頁76-84。
陳漢強(1997)。大學評鑑之哲學省思。載於劉漢強(編),大學評鑑(3-22頁)。臺北:五南。
陳伯璋(2005)。台灣高等教育的發展與改革。載於陳伯璋、蓋浙生(編),新世紀高等教育政策與行政(3-38頁)。臺北:高等教育。
陳曼玲(2006)。重視個別差異與自我改進機制-系所評鑑五年計劃正式啟動。評鑑雙月刊,1,頁11-14。
陳曼玲(2008)。學者疾呼:評鑑「大學評鑑與退場結合」政策。評鑑雙月刊,14,頁44-45。陳德華(2008)。台灣高等教育面面觀。臺北:文景。
張芳全(2000)。教育法規。臺北:師大。
張建成(2002)。批判的教育社會學研究。台北:學富。
張鈿富(2006)。教育概論。臺北:三民。
張念中(2008)。員額總量管理實施情形及展望。人事月刊,274,頁30-35。莫家豪、羅浩俊(2001)。市場化與大學理治模式變遷:香港與臺灣比較研究,教育研究集刊,47,頁329-361。莊清寶(2006)。大專校院招生名額總量管制預期效益與指標建構之研究。未出版。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教育行政組碩士論文,臺北。曾憲文(2001年,8月31日)。經發會共識建立許可制,國土開發將採總量管制。中國時報,第6版。
黃政傑(2001)。大學教育改革。臺北:師大。
黃政傑(2008)。評鑑別一味歸責學校。師代月刊,498,頁8-13。
黃政傑、張嘉育(2010)。我國大學系所評鑑之問題分析與改進方向。教育政策論壇,13,頁43-76。
楊國賜(1998)。高等教育改革與國家發展。教育研究集刊,23,頁1-21。楊國賜 編(2001)。大學教育政策白皮書。臺北:教育部。
楊瑩(2005)。高等教育的品質保證。臺灣教育,632,頁13-20。楊瑩(2006)。我國大學評鑑制度實施之探討。載於黃乃熒(編),教育政策科學與實務(231-281頁)。臺北:心裡。
楊雲明(2007)。總體經濟學。臺北:智勝。
楊智傑(2009)。大學系所評鑑對私人講學自由之侵害。台灣法學雜誌,130,頁50-70。葉至誠、葉立誠(2002)。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臺北:商鼎。
葉至誠(2006)。教育社會學。臺北:威仕曼文化。
詹家宜(2008)。新自由主義論對師資培育開放政策之影響。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84,頁157-166。
劉昊洲(1995)。公立大專院校教師員額設置之探討。人事月刊,122,頁56-64。劉曉芬(2004)。學術資本主義下高等擴張的省思-以技職校院增設系所為例。發表於海峽兩岸高職(技職)教育研討會,建國科技大學主辦,彰化(2004年11月4-5日)
劉維琪(2006)。認可vs. 排名。評鑑雙月刊,1,頁4-5。潘慧玲(2005)。教育評鑑的回顧與展望。臺北:心理。
戴曉霞(1999)。市場導向及其對高等教育之影響。教育研究集刊,42,頁233-254。戴曉霞(2001)。全球化及國家/市場關係之轉變:高等教育市場化之脈絡分析。教育研究集刊,47,頁301-328。戴曉霞(2002)。高等教育市場化-臺、中、港趨勢之比較。臺北:三民。
蘇錦麗(1997)。高等教育評鑑理論與實際。臺北:五南。
鄺海音(2007)大學評鑑辦法一月發布實施。評鑑雙月刊,5,頁59-61。
貳、外文與翻譯本部分
Anthony Giddens(2001). 失控的世界-全球化與知識經濟時代的省思(陳其邁 譯)。臺北:時報文化。
David Held, Anthony Mcgrew, David Goldblatt, Johnthan Perraton(2007). 全球化趨勢與衝擊:全球化對政治、經濟與文化的衝擊(沈宗瑞、高少帆、許湘濤、陳淑鈴 譯)。臺北:韋伯。
Jan-Erik Lane(1997)Public Sector Reform: Rational, Trends and Problems. Hampshire: Macmillan.
Owen E. Hughes(1994)Public Management and Administration.:An Introduction. New York: St. Martin’s.
OECD(1996)The Knowledge-Based Economy. Paris: OECD.
Slaughter, Sheila and Larry L. Leslie(1997)Academic capitalism: policies, and the entrepreneurial university. Baltimore and London: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Trow, Martin(1973). Problems in the transition from elite to mass higher education. Paris: Berkeley.
Thomas L. Friedman(2000). 了解全球化:凌志汽車與橄欖樹(蔡繼光、李振昌、霍達文 譯)。臺北:聯經。
Ulrich Beck(1999). 全球化危機(孫治本 譯)。臺北:臺灣商務。
W. Lawrence Neuman(2002). 當代社會研究法-質化與量化途徑(王佳煌、潘中道、郭俊賢、黃瑋瑩、邱怡薇 譯)。臺北:學富。
參、網路資料
中華民國總統府(2002)。政府改造委員會第四次委員會議。2010年6月14日取自
http://www.president.gov.tw/php-bin/prez/shownews.php4?Rid=6859
中央社(2009a)。大考錄取率97.14%,缺額6802人雙創新高,2009年11月17日取自YAM天空新聞NEWS,網址:
http://n.yam.com/cna/garden/200908/20090807225424.html
中央社(2009b)。大學錄取名額不降,民國110年缺額破10萬,2009年11月17日取自YAM天空新聞NEWS,網址:
http://n.yam.com/cna/garden/200910/20091012530311.html
太平洋新聞網(2009)。赴陸投資房地產開發業,適度開放。經濟部近日公布相關辦法,採開放態度,然仍強調大陸房產有走向泡沫化風險。2009年11月17日取自
http://www.pacificnews.com.tw/shownews.php?postnewsid=1&titleid=6728
內政部(2010)。內政統計月報,2010年6月13日取自
http://sowf.moi.gov.tw/stat/month/list.htm
行政院(2004)。中央行政機關組織基準法。2010年6月14日取自
http://www.ey.gov.tw/ct.asp?xItem=22290&ctNode=271&mp=1
行政院(2005)。中央政府機關總員額法草案總說明。2010 年6月14日取自
www.ey.gov.tw/public/Attachment/20050311175842310.pdf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1995)。教育鬆綁的理念、原則與項目。2010年6月14日取自
http://www.sinica.edu.tw/info/edu-reform/farea8/j04/09.html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1996)。第4期諮議報告書-第六節有關高等教育的綜合建議。2009年12月1日取自
http://www.sinica.edu.tw/info/edu-reform/farea2/tsy4_3-6.html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2000)。外國人工作管理及外籍勞工政策,2009年11月17日取自
www.evta.gov.tw/files/89/1-2.doc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2007)。推動空氣品質總量管制,還我清新空氣。2009年11月17日取自http://www.epa.gov.tw/ch/artshow.aspx?busin=228&art=2007091615221954&path=6619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2010)。就業市場統計指標。2010年6月14日取自 http://www.cepd.gov.tw/m1.aspx?sNo=0012631
林俊彥、張嘉育、羅欽煌(2001)。技專校院增調所系科班作業改進方案,2010年5月25日取自國立教育資料館專案研究報告全文/索摘系統,網址:
http://192.192.169.230/cgi-bin/edu_project/d_display?home=index&path=/ap/edu_project/toc&sysid=000001044&qval=%C1%60%B6%71%BA%DE%A8%EE&phonetic=0&fuzzy=0&password=&ori_db=&search_field=abstract;
周祝瑛(2002)。全球化潮流中的台灣高等教育。2010年5月1日取自
http://www3.nccu.edu.tw/~iaezcpc/C-The%20trend%20of%20globalization%20of%20higher%20education%20in%20Taiwan.htm
陳映竹(2009)。把關參觀品質,故宮採總量管制,2009年11月17日取自YAM天空新聞NEWS,網址:
http://n.yam.com/bcc/life/200906/20090602791871.html
教育部(1998)。大學暨獨立學院增設所系作業要點(廢止),2009年12月8日取自
http://edu.law.moe.gov.tw/LawContentDetails.aspx?id=GL000244&KeyWordHL=&StyleType=1
教育部(2008)。重大教育發展歷程。2010年6月14日取自http://history.moe.gov.tw/policy.asp?id=7
教育部高教司(2001),大學增設、調整系所班組及招生名額採總量發展方式審查作業要點,2009年12月8日,取自
http://www.nuu.edu.tw/~secretary/jpg/law/prule3.htm
教育部高教司(2003a)。93學年度公、私立大學校院增設、調整系所班組核定情形說明。2009年12月6日取自
http://www.news.high.edu.tw/monthly153/content02.asp#title02
教育部高教司(2003b)。大學增設、調整系所班組及招生名額採總量發展方式審查作業要點,2009年12月8日,取自
http://www.ntnu.edu.tw/aa/download/a.doc
教育部高教司(2004)。94學年度大學校院增設調整系所班組及招生名額總量提報作業說明。2010年12月6日取自
www.fgu.edu.tw/~secretary/word/index/index-news/index-new-158.doc
教育部高教司(2005)。大學增設、調整系所班組及招生名額採總量發展方式審查作業要點,2009年12月8日,取自
http://www.nchu.edu.tw/~planning/law/rules941226.doc
教育部高教司(2006)。大學增設、調整系所班組及招生名額採總量發展方式審查作業要點,2009年12月8日,取自
http://www.edu.tw/files/regulation/B0029/950601.doc
教育部高教司(2008)。大學增設、調整系所班組及招生名額採總量發展方式審查作業要點,2009年12月8日,取自
http://www.edu.tw/files/regulation/EDU01/970103.doc
教育部高教司(2009)。大學總量發展規模與資源條件標準,2010年6月28日取自
http://www.edu.tw/files/bulletin/B0065/980514%E5%A4%A7%E5%AD%B8%E7%B8%BD%E9%87%8F%E7%99%BC%E5%B1%95%E8%A6%8F%E6%A8%A1%E8%88%87%E8%B3%87%E6%BA%90%E6%A2%9D%E4%BB%B6%E6%A8%99%E6%BA%96%EF%BC%88%E9%83%A8%E5%8B%99%E6%9C%83%E5%A0%B1%E6%9C%83%E5%BE%8C%E7%89%88%EF%BC%89.doc
教育部統計處(2010a)。教育統計年報(99年版)。2010年1月2日取自
http://www.edu.tw/statistics/publication.aspx?publication_sn=1434
教育部統計處(2010b)。大學聯招(指考)錄取率。2010年1月2日取自
http://www.edu.tw/files/site_content/B0013/overview09.xls
教育部法規會(2010)。大學法,2010年7月2日取自
http://edu.law.moe.gov.tw/LawContentDetails.aspx?id=FL008606&KeyWordHL=&StyleType=1
許立一(2003)。解構公共行政當中管理主義的後設敘事。2010年6月14日取自國政研究報告,網址:http://old.npf.org.tw/PUBLICATION/IA/092/IA-R-092-018.htm
黃乃熒、何金針、周柏廷(2005)。教育改革對於高職學校經營衝擊之研究。2010年6月14日取自
http://www.cer.ntnu.edu.tw/gcss/paper/94(4).pdf
詹中原(2006)。新公共管理發展歷史系絡之初探。2010年6月14日取自國政研究報告,網址:
http://www.npf.org.tw/post/2/2153
謝蕙蓮(2007)。《大學生素質低落》交大校長:20年後大學倒一半。2010年6月14日取自聯合新聞網,網址:
http://mag.udn.com/mag/campus/storypage.jsp?f_MAIN_ID=12&f_SUB_ID=31&f_ART_ID=78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