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
王一芝(民94)。創意天龍,管理八部。遠見雜誌,229,342-353。
王世璋(民94)。國小校長轉型領導、學校組織學習與學校組織創新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王如哲(民89)。知識管理與學校革新。教育研究集刊,45,35-55。王如哲(民91)。知識經濟與教育。臺北市:五南。
王秀燕(民92)。臺北縣市國民小學女性校長轉型領導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王念湘(民93)。創意學習環境的營造經營。王文科(主持人),因應知識經濟時代學校多元經營內容的探討。面對新世紀學校創意經營,國立嘉義大學。
王保進(民90)。知識經濟時代下之教育省思。教育資料與研究,41,17-25。毛連塭(民87)。激發組織創造力,提升國家競爭力。創造思考教育,8,1-5。中華創意發展協會(無日期)。InnoSchool 2005全國學校經營創新獎。民94年3月30日,取自:http://www.ccda.org.tw/。
白麗美(民87)。國民小學校長領導風格與教師工作動機關係之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吳天方、王怡詠(民92)。知識經濟與學校經營。教育資料與研究,54,103-110。吳百祿(民91)。願景領導的探討。學校行政雙月刊,21,3-11。吳明烈(民91)。知識管理與學習型組織。教育資料與研究,45,49-61。吳明清(民90)。教育向前跑–開放教育的教育改革。臺北市:師大書苑。
吳明隆(民93)。知識經濟時代對學校創新經營的啟示。學校行政雙月刊,31,134-146。吳思華(民93)。從製造臺灣到知識臺灣。載於應小端(譯),創新。臺北市:天下文化。
吳思華(民94)。知識經濟要以創新為引擎。天下雜誌,315,40。吳素菁(民93)。學校創新經營之研究-以四所國民小學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吳清山(民85)。教育發展與教育改革。臺北市:心理。
吳清山(民91)。知識經濟與教育發展。初等教育學刊,12,1-18。
吳清山(民94a)。學校行政研究。臺北市:高等教育。
吳清山(民94b)。學校創新經營方案之建構。中等教育,56(3),4-26。
吳清山、林天祐(民92)。教育小辭書。臺北市:五南。
吳清山、林天祐(民94)。教育新辭書。臺北市:高等教育。
吳靖國(民92)。創新教學如何可能?從創造意涵哲學思維談起。載於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教育研究所(主編),創新教學理論與實務(49-79頁)。臺北市:師大書苑。
吳靜吉(民94)。現今台灣教育的醒思-從創意談起。教育研究月刊,133,107-116。
李安明譯(民92)。教育行政學:理論、研究與實際。(原作者:Wayne K. Hoy 和 Cecil G. Miskel)。高雄市:麗文。(原著出版年﹕2001年)。
李昭瑢、張成秀譯(民83)。企業創意力-激發生生不息的組織智慧。(原作者:Authur B. VanGund)。臺北市:遠流。(原著出版年﹕1992年)。
李政宏(民93)。臺北市國民小學校長轉型領導與學校教育品質管理之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李芳齡、李田樹譯(民93)。創新者的解答。(原作者:Clayton M. Christensen & Michael E. Raynor)。臺北市:天下遠見。(原著出版年﹕2003年)
李芳齡譯(民94)。創新者的修練。(原作者:Clayton M. Christensen & Scott D. Anthony & Erik A. Roth)。臺北市:天下遠見。(原著出版年﹕2004年)
李茂興、李慕華和林宗鴻譯(民85)。組織行為。(原作者:Stephen P. Robbins)。臺北市:揚智文化。
李瑞娥(民93)。國民學校終身學習文化、組織學習、組織創新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李錫津(民90)。校園的價值領導。師友,408,36-39。
宋秋儀譯(民95)。組織領導學。(原作者:G. Yukl)。臺北市:華泰文化。(原著出版年:2002年)。
余佩珊譯(民93)。使命與領導。(原作者:Peter F. Drucker)。臺北市:遠流。(原著出版年﹕1990年)。
林天祐(民88)。全面品質管理與學校行政革新。現代教育論壇,4,113-118。
林合懋(民84)。學校主管與企業主管轉型領導之比較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林合懋(民90)。國民小學校長的成就目標、終身學習經驗、轉型領導與其多元智慧學校經營理念之關係。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林明地(民91)。校長學-工作分析與角色研究取向。臺北市:五南。
林明地(無日期)。學校的創意經營。民94年4月30日,取自:http://192.192.169.101/93/930522/02.pdf
林明地、楊振昇和江芳盛(譯)(民89)。教育組織行為。(原著者: Robert G. Owens)。臺北市:揚智文化。
林虹妙(民93)。臺北市高職學校創新經營之調查研究。國立臺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林珈夙(民85)。校長領導風格、教師創意生活經驗、教學創新行為與學校效能之關係。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林啟鵬(民92)。我國高級職業學校組織創新影響因素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林筱瑩(民94)。臺北市國民中學創新經營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林義屏(民90)。市場導向、組織學習、組織創新與組織績效間關係之研究:以科學園區資訊電子產業為例。國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高雄。施君蘭(民94)。中崙高中圓了比爾蓋茲的夢。天下雜誌,326,210-211。
施建生(民94)。偉大經濟學家-熊彼得。臺北市:天下遠見。
胡瑋珊譯(民93)。企業創新的螺旋。(原作者:野中郁次郎和竹內弘高)。臺北縣:中國生產力公司。
姚欣宜(民93)。臺北縣國民小學學校支持創新經營與學校創新氣氛之研究。國立臺北師範學院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洪榮昭、呂易芝(民94)。學校創新經營者的成功特質:以鼻頭國小張信務校長為例。中等教育,56(3),54-69。
徐韶佑(民90)。國民小學校長轉型領導與教師服務士氣關係之研究-以臺北市、臺北縣及桃園縣為例。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行政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徐愛婷譯(民94)。2010大趨勢。(原作者:P. Aburdene)。臺北市:智庫。
秦夢群(民90)。教育行政-理論部分(2版)。臺北市:五南。
郭雄軍等(民92)。「假日學校-漁光遊學」之轉型經營方式。臺灣教育,622,18-23。
張仁家、林虹妙(民94)。高職學校創新經營的內涵與策略比較。2005第三屆創新與創造力研討會,國立政治大學。
張玉台(民94)。學校創新之研究-以台中市一所國民中學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張易書(民88)。國中校長轉型領導、教師開放型/封閉型人格與學習型組織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張明輝(無日期)。催化領導與學校行政。民94年4月30日,取自:http://web.ed.ntnu.edu.tw/%7Eminfei/artical/ artical(schooladmin)-3.html。
張明輝(民91)。學校經營與管理研究。臺北市:學富。
張明輝(民92)。卓越校長的關鍵能力。社教雙月刊,114,15-19。張明輝、顏秀如(民94)。學校創新經營的意涵與實施計畫。中等教育,56(3),25-52。
張忠謀(民93)。永遠思想年輕。天下雜誌,309,202-205。
張昭仁(民90)。國小校長轉型領導、互易領導與學校組織學習能力關係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張家宜、李怡禎(民91)。全面品質管理應用於高等教育行政之實證研究,教育研究資訊,10(1),29-54。
張輝政、洪榮昭(民92)。從高級中學學校經營創新策略談促進民間參與公共建設─以國立三重高中游泳池為例。第二屆教育領導與發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51-170。
張德銳(民83)。淺談教育組織革新。竹縣文教,9,4-16。張德銳(民88)。現代教師在學習型學校應扮演的角色。教育資料與研究,27,13-16。張德銳(民89)。我國中小學學校組織變革的新方向。初等教育學刊,8,279-296。
張慶勳(民90)。國小校長轉化、互易領導影響學校組織文化特性與組織效能之研究。高雄市:復文。
張慶勳(民92)。校本文化領導的理念與實踐。教育研究月刊,111,36-48。陳今珍(民94)。學校本位創新經營之研究。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陳秋政(民94)。「創意」概念研究之初探與比較。研習論壇月刊,51,11-19。陳景蔚譯(民93)。價值領導。(原作者:P. Cohan)。臺北市:天下雜誌。(原著出版年:2004年)。
陳龍彬(民89)。臺灣省中區國小校長轉型領導、互易領導與教師同僚專業互享學習關係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梁丁財(民91)。國民小學校長轉型領導與教師工作滿意度關係之研究。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教育部(民91)。創造力教育白皮書。臺北市:作者。
郭進隆譯(民83)。第五項修練。(原作者:Peter M. Senge)。臺北市:天下文化。(原著出版年﹕1990年)。
黃杉錦(民93)。企業文化、領導型態與組織創新之關係研究─以金融控股公司之(中部)銀行為實證。國立中正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黃宗顯(民93)。平衡計分卡的基本觀念在學校創新經營上的應用。教育研究月刊,124,52-58。黃柏勳(民93)。國民中小學校長轉型領導、學校組織氣候與教師組織公民行為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黃傳永(民87)。校長轉型領導與家長參與學校教育之研究。國立東華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黃瓊容(民93)。國民小學組織學習與組織創新之相關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單小琳(民90)。老組織的變革與創新經營。民94年4月30日,取自http://www.knjc.edu.tw/admin/secretary/doc/老組織的變革與創新經營.pdf。
莊立民(民90)。組織創新模式建構與實證之研究---以臺灣資訊電子業為例。國立成功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莊淇銘(民93)。就是要你學會創意。臺北市:天下遠見。
楊幼蘭譯(民93)。如何做好創新管理。(原作者:R. Luecke)。臺北市:天下遠見。(原著出版年﹕2004年)。
楊瑪利(民94)。忠厚的外表,顛覆的心。天下雜誌,315,126-132。
楊雅真(民93)。國民小學校長領導風格與教師教學效能關聯之探討─以桃園縣國民小學為例。私立元智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楊夢華、鄒雲華譯(民93)。創新力。(原作者:Stephen J. Gould等)。臺北市:寶鼎。(原著出版年﹕2002年)。
齊若蘭譯(民91)。從A到A+。(原作者:J. Collins)。臺北市:遠流。(原著出版年﹕2001年)
葉玉珠(民94)。創意發展:生育乎?養育乎?。教育研究月刊,133,63-76。臺北市政府教育局編著(民93)。精緻教育-優質學校經營手冊。臺北市:作者。
廖春文(民84)。廿一世紀教育行政理論理念。臺北市:師大書苑。
廖裕月(民87)。國小校長轉化領導型式與領導效能之研究:以北部四縣市為例。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廖勝能(民90)。學校組織氣氛與知識管理關係之研究。國立臺南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鄭福妹(民95)。偏遠地區小型學校創新經營之研究-以臺北縣特色學校方案參與國小為例。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鄭燕祥(民92)。教育領導與改革新範式。臺北市:高等教育。
劉雅菁(民87)。國民小學校長運用轉型領導之研究。國立臺灣 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戴維儂譯(民94)。創新管理。(原著者:Robert S. Kaplan)。哈佛管理實踐,2,36-48。
蔡文燕譯(民93)。領導與領導力。(原作者: Peter M. Senge)。民94年8月1日,取自: http://www.cko.com.cn/web/ experts/senge/20041116/78,1011,0.html。
蔡純姿(民94)。學校經營創新模式與衡量指標建構之研究。國立台南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南。蔡進雄(民89)。轉型領導與學校效能。臺北市:師大書苑。
蔡進雄(民92)。臺灣地區中小學校長轉型領導實徵研究之回顧與前瞻。教育與資料研究,54,54-61。
蔡菁芝(民92)。教育行政領導。載於林天祐(主編),教育行政學(151-181頁)。臺北市:心理。
賴士葆(民93)。競爭力來自於創新。載於楊夢華、鄒雲華(譯),創新力。臺北市:寶鼎。
謝文全(民93)。教育行政學。臺北市:高等教育。
謝文豪(民93)。學校變革領導。教育研究月刊,119,66-79。簡文娟(民87)。組織創新氣候評鑑量表之建立-以高科技產業為實證研究對象。國立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濮世緯(民85)。國小校長轉型領導、教師制握信念與教師職業倦怠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濮世緯(民92)。國小校長轉型領導、學校文化取向與學校創新經營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魏秋宜(民87)。組織創造力理論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魏惠娟(民93)。學習型的學校規劃與實踐:一個學校的經驗。研習資訊,21(1),13-19。蕭富峰、李田樹譯(民91)。創新與創業精神。(原作者:Peter F. Drucker)。臺北市:臉譜。(原著出版年﹕1984年)。
蘇艷文(民85)。創新矩陣策略分析模式之研究─以宏碁電腦公司為個案研究。國立交通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Avolio, B. J., Kahai, S. S. & Sosik, J. J. (1998). Leadership style, anonymity, and creativity in group decision support systems: The mediating role of optimal flow.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J601435).
Bass, B. M. (1985). Leadership and performance beyond expectation. New York: Macmillan.
Bennis, W. & Nanus, B. (1985). Leaders: The strategies for taking charge. New York: Harper & Row.
Behling, O. & McFillen, J. M. (1996). A syncretical model of charismatic/transformational leadership . Group and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21, 163-191.
Cheng, Y. C. (2002). The principle and practice of educational management. Leadership and Strategy, 2(4), 51-66.
Cuttance, P. (eds.). School innovation: Pathway to the knowledge society. Retrieved March 30, 2005, from: http://www.dest.gov.au/NR/rdonlyres/02A63A32-B977-485C-A814-ECD9C043690A/4510/report.pdf.
Dee, J. R., Henkin, A. B. & Pell, S.W. J. (2002). Support for innovation in site-based-managed schools: Developing a climate for change. Educational Research Quarterly, 25(4), 36-49.
Droge, M. & Shrader-Harvey, E. (2002). Learning environments designed for the occupants: Three case studies of innovative elementary school designs.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473978).
Earley, P. & Weindling, D. (2004). Understanding school leadership. London: Paul Chapman.
Earl, L. S. & Wayne, V. J. (2002). Transformational leadership: Principals, leadership teams, and school culture.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468519).
Fullan, M. (1985). Change processes and strategies at the local level. The Elementary School Journal, 85(3), 391-421.
Fullan, M. (2002). The Change Leader.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A539585).
Fung, A. C. W. (1992). Management of education innovation: The “six-A” process model.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354590).
Geijsel, F., Van den Berg, R. & Sleegers, P. (1999). The innovative capacity of schools in primary education: a qualitative study. Qualitative Studies in Education,12(2), 175-191.
Hallinger, P. (2003). Leading educational change: Reflections on the practice of instructional and transformational leadership. Cambridge Journal of Education, 33(3), 330-351.
Hendersh, S. M. (1996). An exploratory search for how an elementary principal’s transformational leadership practice promote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Cincinnati.
Jantzi, D. & Leithwood, K. (1996). Toward an explanation of variation in teacher's perception of transformational school leadership.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Quarterly, 32, 5l2-538.
Jantzi, D., Leithwood, K. & Yu, H. (2002). The effects of transformational leadership on teachers' commitment to change in Hong Kong. Journal of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40(4), 368- 389.
Jensen, C. L. (1995). A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ransformational leadership and school climate. Dissertations Abstracts International, 56(9), 33-94.
Kouzes, J. M. & Posner, B. Z. (1997). The leadership challenge. San Francisco, CA: Jossey-Bass.
Lawler, J. J., Owang, P., Shi, k. & Walumbwa, F. (2004). The role of collective efficacy in the relations between transformational leadership and work outcomes.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and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 77, 515-530.
Leithwood, K. (1993). Contributions of transformational leadership to school restructuring .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ED367061).
Leithwood, K. (1994). Leadership for school restructuring.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Quarterly, 30(4), 498-518.
Mcgrattan, R. J. (1997).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rsonality traits and transformational leadership among North Carolina elementary public school principals.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East Tennessee State University.
Merriam-Webster Online Dictionary. (none date). Innovation. Retrieved March 29, 2005, from http://www.m-w.com/cgi-bin/dictionary? book=Dictiona ry&va=innovation.
Patreese, I. (1997). Leadership behavior of principals in inclusive educational settings. Journal of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35(5), 411-427.
Robbins, S. P. (1996). Organization behavior: Concepts, controversies and applications.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
Rodgers, D. H. (1994). Perceived transformational leadership of elementary principal in effective schools. 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 54, 28-34.
Sergivanni, T. J. (1990). Value-added leadership: How to get extraordinary performance in schools.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Sharma, R. (2001). Innovation in schools: Identifying a framework for initiating, sustaining and managing them.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453598).
Valdez, G. (2004). Technology leadership: Enhancing positive educational change. Retrieved March 29, 2005, from http://www. ncrel.org/sdrs/areas/issues/educatrs/leadrshp/ le700.htm.
Watt, D. (2002). How innovation occurs in high schools within the network of innovative schools. Retrieved March 30, 2005, from http://www.schoolnet.ca/nis-rei/documents/pdf/FINAL_REPORT_How_Innovation_Occurs.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