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10.239.12) 您好!臺灣時間:2024/03/29 20:16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高子洵
研究生(外文):Tzu-Hsun Kao
論文名稱:原住民數位典藏網站易用性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A Usability Study on Aboriginal Websites of Digital Archives Program in Taiwan
指導教授:林素甘林素甘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Su-Kan Lin
口試委員:賴玲玲陳書儀
口試委員(外文):Ling-Ling LaiShu-Yi Chen
口試日期:2016-06-14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資訊與圖書館學系碩士班
學門:傳播學門
學類:圖書資訊檔案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6
畢業學年度:104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53
中文關鍵詞:原住民網站數位典藏易用性
外文關鍵詞:Aboriginal WebsitesDigital ArchivesUsability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
  • 點閱點閱:722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由於原住民文化的重要性,政府推動許多與原住民相關的數位典藏計畫,而計畫為達到與社會大眾互動之目的,多以網站方式呈現。然而,目前有關原住民數位典藏網站的相關研究甚少。因此,本研究的目的為藉由了解使用者的網站經驗,對原住民數位典藏網站提供具體改善意見,讓網站設計者以此為基礎,改善和建置更符合使用者經驗的設計,進而提升網站資訊的使用傳播效益。
本研究著重於設計原則的概念,首先透過易用性檢核表、易用性測試、訪談與SUS評量表,來了解使用者遇到的問題與困難及專家的看法。再透過網站介面設計,分析整體原住民數位典藏網站的設計現況與問題,最後再提出改善建議。
改善建議如下:
1.重新審視原住民數位典藏網站元素的設計
2.加強原住民數位典藏網站的輔助或協助等回饋訊息或指引
3.讓搜尋結果的呈現能更加明確
4.網站應持續進行易用性測試,以更加符合易用性設計原則


Because of the importance of Aboriginal culture, government promote many related Aboriginal Digital Archives program, plans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public and social interaction, and more sites presented in a way. However, the current research related to Aboriginal Websites of Digital Archives is little. Therefore,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understand the user''s experience of Aboriginal Digital Archives Websites and provides specific improvement suggestions to web designers as a basis to adjust and build a site with better consistent user experience design, and thus enhance the use of information dissemination website benefits.
This study focuses on the concept of general principles for interaction design, first through usability checklist, usability testing, interviews and SUS rating scale, to understand the views of experts and users experiencing problems and difficulties. Then through the website interface design, analysis the design of the overall status and the problem of Aboriginal Websites of Digital Archives, then give suggestions for improvement.
Suggestions for improvement as follows:
1. re-examine Aboriginal Digital Collections Web site design elements.
2. Strengthening and other auxiliary or assist feedbacks or guidelines for Aboriginal Websites of Digital Archives.
3. Optimizing the search results, can be presented more clearly
4. The site should be continuous usability testing, conforming usability general principles for interaction design.


目次 i
表目次 iii
圖目次 v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4
第三節 名詞解釋 4
第二章 文獻探討 5
第一節 數位典藏概況 5
第二節 原住民數位典藏計畫 11
第三節 易用性研究 16
第三章 研究設計 32
第一節 研究範圍與對象 32
第二節 資料蒐集方法 37
第三節 資料分析 46
第四節 研究架構與流程 46
第四章 資料分析 49
第一節 網站設計 49
第二節 臺灣原住民族數位典藏知識入口網 62
第三節 原住民數位典藏網站 91
第四節 小結 118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32
第一節 結論 132
第二節 建議 137
參考書目 140
附錄一 易用性檢核表 146
附錄二 易用性測試紀錄表單 151

表2-1 NIELSEN易用性評估方法 21
表2-2 不同階段時期/對象適用的評估方法 23
表2-3 各學者提出之設計原則 31
表3-1 原住民數位典藏網站彙整 33
表3-2 受測者之基本資料表 37
表3-3 專家資料表 38
表3 4 操作任務 41
表3 5 系統易用性尺度評量表 43
表3 6 原住民數位典藏網站易用性評估項目 45
表4-1-1 各網站首頁放置之圖片情形 54
表4-1-2 各網站出現最新消息的情形 55
表4-1-3 各網站提供智慧財產權聲明的情形 57
表4-1-4 各網站提供網站地圖的情形 58
表4-1-5 各網站提供全站搜尋的情形 59
表4-1-6 各網站提供影片播放的情形 60
表4-1-7 受測者個人的感受度分數 61
表4-2-1 專家在一致性檢核項目之填答統計 63
表4-2-2 受測者在一致性檢核項目之填答統計 63
表4-2-3 專家與受測者在一致性檢核項目之看法比較 64
表4-2-4 專家在可讀性檢核項目之填答統計 68
表4-2-5 受測者在可讀性檢核項目之填答統計 68
表4-2-6 專家與受測者在可讀性檢核項目之看法比較 68
表4-2-7 專家在與真實世界的關聯性檢核項目之填答統計 76
表4-2-8 受測者在與真實世界的關聯性檢核項目之填答統計 76
表4-2-9 專家與受測者在與真實世界的關聯性檢核項目之看法比較 76
表4-2-10 專家在能見度檢核項目之填寫統計 80
表4-2-11 受測者在能見度檢核項目之填寫統計 80
表4-2-12 專家與受測者在能見度檢核項目之看法比較 81
表4-2-13 專家在學習性檢核項目之填答統計 84
表4-2-14 受測者在學習性檢核項目之填答統計 84
表4-2-15 專家與受測者在學習性檢核項目之看法比較 85
表4-2-16 專家在操控自由檢核項目之填答統計 86
表4-2-17 受測者在操控自由檢核項目之填答統計 86
表4-2-18 專家與受測者在操控自由檢核項目之看法比較 86
表4-2-19 專家在錯誤預防檢核項目之填答統計 89
表4-2-20 受測者在錯誤預防檢核項目之填答統計 89
表4-2-21 專家與受測者在錯誤預防檢核項目之看法比較 90
表4-2-22 專家在錯誤復原檢核項目之填答統計 90
表4-2-23 受測者在錯誤復原檢核項目之填答統計 91
表4-3-1 各網站導覽列在頁面的位置 91
表4-3-2 各網站的頁面背景設計 93
表4-3-3 各網站的圖示、按鈕及符號在各頁面的一致性 95
表4-3-4 各網站的內容語言 95
表4-3-5 各網站功能性圖示的色彩搭配 97
表4-3-6 各網站搜尋用關鍵字在搜尋結果的反差程度 98
表4-3-7 各網站中其他網站連結在頁面的位置 98
表4-3-8 各網站功能性圖示在頁面的位置 100
表4-3-9 各網站檔案下載功能位置 101
表4-3-10 各網站關閉視窗功能在頁面的位置 102
表4-3-11 各網站分類類目標題(名稱)的明確性 103
表4-3-12 各網站的功能性圖示表現方式 104
表4-3-13 各網站的檔案下載功能表現方式 105
表4-3-14 各網站關閉視窗功能表現方式 105
表4-3-15 各網站提供明確的回饋訊息或指引之情形 107
表4-3-16 各網站提供麵包屑導航列之情形 108
表4-3-17 各網站提供說明頁面內容的標題之情形 109
表4-3-18 各網站在點選連結的顏色處理 110
表4-3-19 各網站提供引導學習網站使用的相關資訊或文件的情形 110
表4-3-20 各網站的前後頁自由切換功能與表現方式 112
表4-3-21 各網站的回首頁功能表現方式與位置 113
表4-3-22 各網站的進階搜尋功能 114
表4-3-23 各網站搜尋結果的排序機制 115
表4-3-24 各網站提供不同語言版本的情形 116
表4-3-25 各網站要求使用者點擊「確認」或「取消」選項的訊息之情形 117
表4-3-26 各網站在提供指引改錯的錯誤訊息之情形 118

圖2-1 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 11
圖2-2 設計週期中可能進行評估的階段 19
圖2-3 績效評估模組 20
圖3-1 臺灣原住民族:數位典藏知識入口網首頁 35
圖3-2 NIELSON易用性測試人數曲線圖 36
圖3-3 易用性尺度評量表總分數六等級感受度 43
圖3-4 研究架構概念圖 47
圖3-5 研究流程圖 48
圖4-1-1 臺灣原住民族數位典藏知識入口網首頁圖片 50
圖4-1-2 臺灣原住民族數位典藏知識入口網首頁的內容和連結 51
圖4-1-3 臺灣原住民族數位典藏知識入口網首頁的資訊區塊 51
圖4-1-4 臺灣原住民族數位典藏知識入口網的最新消息 55
圖4-1-5 「原舞者」:臺灣原住民族文化展演影音數位典藏的最新消息 55
圖4-1-6 臺灣民族誌數位影音典藏的公告資訊 56
圖4-1-7 臺灣原住民族數位典藏知識入口網的智慧財產權聲明 56
圖4-1-8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數位典藏網站的智慧財產權聲明 57
圖4-1-9 國立臺灣博物館原住民數位典藏計畫成果網站的網站地圖 58
圖4-1-10 「原舞者」:臺灣原住民族文化展演影音數位典藏的首頁 60
圖4-1-11 原音之美-臺灣原住民音樂數位典藏計畫首頁 61
圖4-1-12 SUS總分數六等級感受度 62
圖4-2-1 臺灣原住民族數位典藏知識入口網的計畫說明頁面 64
圖4-2-2 臺灣原住民族數位典藏知識入口網的最新消息頁面 65
圖4-2-3 臺灣原住民族數位典藏知識入口網首頁之重要連結 66
圖4-2-4 臺灣原住民族數位典藏知識入口網搜尋結果視窗 67
圖4-2-5 臺灣原住民族數位典藏知識入口網首頁上方導覽列 69
圖4-2-6 臺灣原住民族數位典藏知識入口網:檔案和關閉視窗的圖示過小 70
圖4-2-7 臺灣原住民族數位典藏知識入口網回首頁功能 71
圖4-2-8 臺灣原住民族數位典藏知識入口網的功能性圖示 72
圖4-2-9 臺灣原住民族數位典藏知識入口網的功能性圖示位置 73
圖4-2-10 臺灣原住民族數位典藏知識入口網的孫大川搜尋結果 73
圖4-2-11 臺灣原住民族數位典藏知識入口網的檔案下載圖示 74
圖4-2-12 臺灣原住民族數位典藏知識入口網首頁的相關連結 75
圖4-2-13 臺灣原住民族數位典藏知識入口網的檔案下載圖示 78
圖4-2-14 臺灣原住民族數位典藏知識入口網:GOOGLE地圖圖示 79
圖4-2-15 臺灣原住民族數位典藏知識入口網的拼板舟搜尋結果 82
圖4-2-16 臺灣原住民族數位典藏知識入口網的麵包屑導航列 83
圖4-2-17 PCHOME線上購物的排序機制 88
圖4-3-1 「原舞者」:臺灣原住民族文化展演影音數位典藏的導覽列位置 92
圖4-3-2 順益臺灣原住民博物館-2008數位典藏計畫成果網站的導覽列位置 92
圖4-3-3「原舞者」:臺灣原住民族文化展演影音數位典藏網站的頁面背景 93
圖4-3-4 千千岩助太郎數位博物館的頁面背景 94
圖4-3-5 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博物館(文物館)的頁面背景 94
圖4-3-6 臺灣原住民族數位典藏知識入口網的頁面背景 94
圖4-3-7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數位典藏的圖示 95
圖4-3-8 千千岩助太郎數位博物館網站 96
圖4-3-9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數位典藏網站 96
圖4-3-10 臺灣原住民族數位典藏知識入口網 96
圖4-3-11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數位典藏網站的功能性圖示 97
圖4-3-12 原音之美-臺灣原住民音樂數位典藏計畫的功能性圖示 97
圖4-3-13 臺灣民族誌數位影音典藏網站的搜尋結果 98
圖4-3-14 國立臺灣博物館原住民數位典藏計畫成果網站的相關連結 99
圖4-3-15 臺灣民族誌數位影音典藏網站的相關連結 99
圖4-3-16 臺灣民族誌數位影音典藏網站的功能性圖示 100
圖4-3-17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數位典藏網站的功能性圖示 100
圖4-3-18 國立臺灣博物館原住民數位典藏計畫成果網站檔案下載表現方式 101
圖4-3-19 臺灣原住民族數位典藏知識入口網檔案下載表現方式 101
圖4-3-20 順益臺灣原住民博物館-2008數位典藏計畫成果網站檔案下載表現方式 101
圖4-3-21 蘭嶼原住民媒體資料庫的關閉視窗功能位置 102
圖4-3-22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數位典藏的關閉視窗功能位置 102
圖4-3-23 千千岩助太郎數位博物館的關閉視窗功能位置 102
圖4-3-24 原音之美-臺灣原住民音樂數位典藏計畫的分類類目標題(名稱) 103
圖4-3-25 順益臺灣原住民博物館-2008數位典藏計畫成果網站的分類類目標題(名稱) 103
圖4-3-26 「原舞者」:臺灣原住民族文化展演影音數位典藏的功能性圖示 104
圖4-3-27 臺灣原住民族數位典藏知識入口網的功能性圖示 104
圖4-3-28 蘭嶼原住民媒體資料庫的關閉視窗 106
圖4-3-29 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博物館(文物館)的關閉視窗 106
圖4-3-30 臺灣原住民族數位典藏知識入口網的關閉視窗 106
圖4-3-31 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博物館(文物館)的搜尋結果頁面 107
圖4-3-32 國立臺灣博物館原住民數位典藏計畫成果網站的搜尋結果頁面 107
圖4-3-33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數位典藏的搜尋結果頁面 107
圖4-3-34 千千岩助太郎數位博物館的麵包屑導航列 108
圖4-3-35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數位典藏的麵包屑導航列 108
圖4-3-36 順益臺灣原住民博物館-2008數位典藏計畫成果網站的麵包屑導航列 108
圖4-3-37 臺灣原住民族數位典藏知識入口網的麵包屑導航列 108
圖4-3-38 「原舞者」:臺灣原住民族文化展演影音數位典藏的頁面 109
圖4-3-39 蘭嶼原住民媒體資料庫的頁面 109
圖4-3-40 原音之美-臺灣原住民音樂數位典藏計畫的連結 110
圖4-3-41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數位典藏的網站的使用手冊 111
圖4-3-42 原音之美-臺灣原住民音樂數位典藏計畫的操作說明 111
圖4-3-43 文(數)字型 112
圖4-3-44 圖示型 112
圖4-3-45 混合型 112
圖4-3-46 原音之美-臺灣原住民音樂數位典藏計畫的回到首頁設計 113
圖4-3-47 順益臺灣原住民博物館-2008數位典藏計畫成果網站回到首頁設計 113
圖4-3-48 臺灣民族誌數位影音典藏回到首頁設計 113
圖4-3-49 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博物館(文物館)的進階查詢 114
圖4-3-50 蘭嶼原住民媒體資料庫的進階檢索 114
圖4-3-51 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博物館(文物館)網站搜尋結果的排序機制 115
圖4-3-52 臺灣民族誌數位影音典藏網站搜尋結果的排序機制 115
圖4-3-53 原音之美-臺灣原住民音樂數位典藏計畫網站搜尋結果的篩選機制 115
圖4-3-54 臺灣民族誌數位影音典藏網站的中英文網站切換 116
圖4-3-55 蘭嶼原住民媒體資料庫網站的中英文網站切換 116
圖4-3-56 國立臺灣博物館原住民數位典藏計畫成果網站的錯誤預防 117
圖4-3-57 臺灣民族誌數位影音典藏網站的錯誤預防 117


Bangor, A. (2009). Determining what individual SUS scores mean: Adding an adjective rating scale. Journal of Usability Studies, 4(3), 114-123.
Bolick, C. M. (2006). Digital Archives: Democratizing the doing of histor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cial Education, 21(1), 122-134.
Fang, X. & Salvendy, G. (2003). Customer-centered rules for design of e-commerce web sites. 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 46(12), 332-336.
Genuis, S. K. (2004). Web site usability testing: A Critical tool for libraries. Feliciter, 50(4), 161-164.
Harms, I. & Schweibenz, W. (2001). Evaluating the usability of a museum web site. Pittsburgh, PA: Archives & Museum Informatics. (ERIC ED 482074)
http://www.ukoln.ac.uk/about/
Horton, W. (1994). The Icon book: Visual symbols for computer systems and documentation. New York, NY: John Wiley & Sons.
ISO 9241 Part11 (2015). Retrieved from http://www.userfocus.co.uk/resources/iso9241/part11.html
Jeng, J. (2005). Usability assessment of academic digital libraries: Effectiveness, efficiency, satisfaction, and learnability. Libri: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ibraries and Information Services, 50(2/3), 96-121.
Krug , E. (不詳). Canada digital collections: Sharing the Canadianidentity on the Internet. Retrieved from http://www.collectionscanada.gc.ca/015/002/015002-2170-e.html
Krug, S. (2014). Don’t make me think, revisited: A Common sense approach to web usability. Berkeley: New Riders.
Lee, A.(2013年11月18日)。十大易用性原則 [部落格文章]。檢自http://blog.akanelee.me/posts/160115-top-ten-usability-principles
Morville, P. (2005). Ambient findability. Sebastopol: O’Reilly Media, Inc.
Morville, P. & Rosenfeld, L. (2007). Information architecture for the World Wide Web. Sebastopol: O’Reilly Media, Inc.
Nielsen, J. (1993). Usability engineering.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Nielsen, J. (1995). 10 Usability heuristics for user interface design. Retrieved from http://www.nngroup.com/articles/ten-usability-heuristics/
Nielsen, J. (2000a). Designing Web usability: The Practice of simplicity. Indianapolis: New Riders Publishing.
Nielsen, J. (2000b). Why you only need to test with 5 users. Retrieved from http://www.nngroup.com/articles/why-you-only-need-to-test-with-5-users/
Nielsen, J. (2007). Do government agencies and non-profits get ROI from usability?. Retrieved from http://www.nngroup.com/articles/government-non-profits-usability-roi/
Nielsen, J. & Loranger, H. (2006). Prioritizing web usability. Berkeley: New Riders.
OCLC(2015). Digital archive. Retrieved from http://www.oclc.org/digital-archive.en.html
Nielsen, J. & Loranger, H.(2008)。設計好網站的黃金準則(張亮譯)。台北市:精誠資訊股份公司。(原著出版年:2006)
Preece, J. (1993). A Guide to usability: Human factors in computing. England: Addison-Wesley.
Rubin, J. (1994). Handbook of usability testing: How to plan, design, and conduct effective tests. New York: Wiley.
Rubin, J. & Chisnell, D. (2008). Handbook of usability testing: How to plan, design, and conduct effective tests. Indianapolis: Wiley Publishing.
Shneiderman, B. & Plaisant, C. (2004). Designing the user interface: Strategies for effective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Boston: Pearson/Addison Wesley.
Sprengers, J. (1999). Objective evaluation of likely usability hazards - Preliminaries for user testng. Retrieved from http://abeleto.nl/pdf/objective-evaluation-websites-19990000.pdf
Tan, W., Liu, D. & Bishu, R. (2009). Web evaluation: heuristic evaluation vs. user testi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dustrial Ergonomics, 39(4), 621-627.
The Library of Congress (1998). Digital Libraries Initiative. Retrieved from http://memory.loc.gov/ammem/dli2/
The Library of Congress (2009). World Digital Library. Retrieved from http://www.wdl.org/en/about/
Tognazzini, B. (2014). First principles of interaction design. Retrieved from http://asktog.com/atc/principles-of-interaction-design/
UKOLN (2013). About UKOLN. Retrieved from http://www.ukoln.ac.uk/about/
UNESCOM (1996). Memory of the world. Retrieved from http://www.unesco.org/webworld/memory/memory.htm
Ward, J.L. & Hiller, S. (2005). Usability testing, interface design, and portals. Journal of Library Administration, 43, 155-171.
Zhang, P. & M, G. von Dran (2000). Satisfiers and dissatisfiers: A Two-factor model for website design and evaluation.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51(14), 1253-1268.
中央研究院民族所數位典藏(2012)。臺灣原住民數位典藏。檢自:http://www.ianthro.tw/handbook/4448
王梅玲、劉吉軒、陳起行、吳姵瑩(2010)。從政治大學數位典藏建置與應用探討智慧財產管理與機制。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48(2),149-173。
王汎森主持(2008)。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97第四季基準報告。台北市: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王汎森主持(2012)。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101第一季基準報告。台北市: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王鼎銘(2003)。藝術教育與網路新思維。美育,134,27-32。
王薇婷(2009)。應用使用者測試與啟發式評鑑於提升網站使用效能之探討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新北市。
江蕙英(2003)。臺灣原住民數位典藏計畫書目資料庫的規劃與建立。佛教圖書館館訊,34,46-65。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文化園區管理局(2006)。原住民族數位典藏現況調查及芻議書。檢自:http://www.tacp.gov.tw/PhotoData/PIC961221.pdf
池谷義紀(2008)。Web+設計黃金則:讓人留連忘返的網站設計關鍵(林蕙如譯)。台北市:旗標出版公司。(原著出版年:2008)
吳同頂(2005)。『全球華文網路教育中心教學資源管理系統』之使用性評估(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北市。
吳樹華(2009)。圖書館異質資源整合檢索系統之使用者介面評估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宋思齊(1999)。數位博物館任遨遊。檢自:http://resource.blsh.tp.edu.tw/science-i/content/1999/00040352/0010.htm
李依玲、蕭純如、林菁(2008)。數位典藏網站連結調查與學生適用性評估。科技博物,12(2),71-89。
林巧敏、范維媛(2013)。數位典藏資訊網易用性評估:以人文社會科學相關領域中綱計畫成果資訊網為例。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39(1),46-63。
林芳伶、柯皓仁(2012)。表演藝術團體導入數位典藏之研究。國立臺南大學藝術研究學報,5(2),49-82。
林芳穗、江怡蒨(2012)。臺灣原住民線上展覽網站首頁意象之研究。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50(1),75-102。
林信成(2010)。開放式數位典藏系統之研究。台北市:文華圖書館管理。
林素甘、吳思頤(2014)。臺灣數位典藏發展初探。在2014年第十二屆海峽兩岸圖書資訊學學術研討會。天津南開大學商學院,天津市。
范紀文、何建明、李德財(2001)。從典藏資料交換角度探討Metadata設計與標準化問題。新世紀數位圖書館與數位博物館趨勢研討會。
孫式文(2010)。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第四分項數位典藏與學習之學術與社會應用推廣計畫--子計畫二、學術應用與文化傳佈(NSC 99-2631-H-004-003)。台北市:國立政治大學新聞學系。
徐典裕(1999)。數位化博物館之建構與經營管理。博物館學季刊,13(1),43-51。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2012)。臺灣原住民民族誌標本典藏數位化子計畫。檢自:http://digimuse.nmns.edu.tw/da/about-us/
許峻誠(2011)。數位典藏藝術類網站頁面之使用者經驗研究。藝術教育研究,22,79-103。
陳和琴(2001)。Metadata與數位典藏之探討。大學圖書館,5(2),2-11。
陳雪華(2002)。中國大陸數位典藏重要計畫介紹。檢自:http://www2.ndap.org.tw/newsletter06/news/read_news.php?nid=975
項潔(2004)。數位典藏經驗分享。檢自:http://km.moc.gov.tw/epaper/002/%E6%95%B8%E4%BD%8D%E5%85%B8%E8%97%8F%E7%B6%93%E9%A9%97%E5%88%86%E4%BA%AB_930624.pdf
項潔,陳雪華(2003)。數位博物館大觀園。台北市:遠流。
黃朝盟、趙美慧(2001)。.com的策略規劃與設計。台北市:商鼎文化。
楊朝涵(2002)。國外數位典藏的發展?。檢自:http://www2.ndap.org.tw/newsletter06/news/read_news.php?nid=966
資策會FIND(2015)。2013年12月底止臺灣上網人口。檢自http://www.find.org.tw/market_info.aspx?k=2&n_ID=8341#
臺灣大學典藏數位化計畫(2011)。臺灣大學人類學系典藏文物數位化計畫。檢自:http://www.darc.ntu.edu.tw/newdarc/darc/about_mant.jsp
劉翠溶(2008)。TELDAP中文簡介2008-2009。台北市: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辦公室。
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資料室(2003)。國外數位典藏計畫簡介。檢自:http://proj1.sinica.edu.tw/~ndaplib/no4_9208/no4.4.htm
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計畫百科(2013a)。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檢自:http://wiki.teldap.tw/index.php/%E6%95%B8%E4%BD%8D%E5%85%B8%E8%97%8F%E5%9C%8B%E5%AE%B6%E5%9E%8B%E7%A7%91%E6%8A%80%E8%A8%88%E7%95%AB#.E6.A9.9F.E6.A7.8B.E8.A8.88.E7.95.AB
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計畫百科(2013b)。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檢自:http://wiki.teldap.tw/index.php?title=%E6%95%B8%E4%BD%8D%E5%85%B8%E8%97%8F%E8%88%87%E6%95%B8%E4%BD%8D%E5%AD%B8%E7%BF%92%E5%9C%8B%E5%AE%B6%E5%9E%8B%E7%A7%91%E6%8A%80%E8%A8%88%E7%95%AB#.E7.9B.AE.E6.A8.99.E8.88.87.E7.AD.96.E7.95.A5
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計畫百科(2013c)。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博物館數位典藏計畫。檢自:http://wiki.teldap.tw/index.php?title=%E5%9C%8B%E7%AB%8B%E6%94%BF%E6%B2%BB%E5%A4%A7%E5%AD%B8%E6%B0%91%E6%97%8F%E5%8D%9A%E7%89%A9%E9%A4%A8%E6%95%B8%E4%BD%8D%E5%85%B8%E8%97%8F%E8%A8%88%E7%95%AB
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計畫百科(2013d)。國立臺灣博物館原住民文物典藏數位化計畫。檢自:http://wiki.teldap.tw/index.php?title=%E5%9C%8B%E7%AB%8B%E8%87%BA%E7%81%A3%E5%8D%9A%E7%89%A9%E9%A4%A8%E5%8E%9F%E4%BD%8F%E6%B0%91%E6%96%87%E7%89%A9%E5%85%B8%E8%97%8F%E6%95%B8%E4%BD%8D%E5%8C%96%E8%A8%88%E7%95%AB
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計畫百科(2013e)。臺灣原住民文化園區館藏文物數位典藏計畫。檢自:http://wiki.teldap.tw/index.php?title=%E5%8F%B0%E7%81%A3%E5%8E%9F%E4%BD%8F%E6%B0%91%E6%96%87%E5%8C%96%E5%9C%92%E5%8D%80%E9%A4%A8%E8%97%8F%E6%96%87%E7%89%A9%E6%95%B8%E4%BD%8D%E5%85%B8%E8%97%8F%E8%A8%88%E7%95%AB
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計畫百科(2013f)。蘭嶼原住民媒體資料庫建置與數位典藏計畫。檢自:http://wiki.teldap.tw/index.php?title=%E8%98%AD%E5%B6%BC%E5%8E%9F%E4%BD%8F%E6%B0%91%E5%AA%92%E9%AB%94%E8%B3%87%E6%96%99%E5%BA%AB%E5%BB%BA%E7%BD%AE%E8%88%87%E6%95%B8%E4%BD%8D%E5%85%B8%E8%97%8F%E8%A8%88%E7%95%AB
歐陽誾、林姿妙(2002)。兒童學習網站評鑑工具之發展-預測階段。台南師範學報,35,155-179。
蔡永橙、黃國倫、邱志義等(2007)。數位典藏技術導論。台北市:台大出版中心。
謝銘洋、趙義隆、陳曉慧(2008)。數位典藏之保護與授權加值應用相關法律問題探討。藝術教育研究,16,77-106。
謝建成、劉至逢(2009)。大學圖書館網站使用性評估之探討。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47(2),163-198。
魏澤群(2007)。優使性2.0(Usability 2.0)網站經驗設計與使用者研究。台北市:網奕資訊科技。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