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文部分
王文科(2000)。教育研究法。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王永福(2008)。不同類型公務員貪瀆犯罪之特性及影響因素之調查研究。國立臺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碩士論文。王怡心、周靜幸(2010)。政府單位之治理機制-內部控制與稽核。主計月刊,650,頁12-20。何瑞玲、鄭淑婷(2011年12月1 日)。假印章請款 女巡佐4年A1358萬。自由時報。
吳吉平(2006)。違建拆除人員之貪瀆行為與防制策略之研究-以臺中市為立。私立逄甲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吳芝儀,李奉儒譯(2008)。Patton, Michanel Quinn.著。質的評鑑與研究。嘉義:濤石文化事業公司。
吳素鑫(2008)。台中市區公所會計人員內部控制與審核之探討。東海大學公共事務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巫雅琳(2008)。公務機關出納管理內部控制機制之研究-以臺北市稅捐稽徵徵處為例。銘傳大學公共事務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李政賢(譯)(2009)。Irving Seidman(著)訪談研究法。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孟維德、蔡田木(2009)。以地方政府為型模,建置廉政風險預警機制及具體防制措施之研究。台北縣政府政風處委託研究報告。
林天祐(2005)。教育研究倫理準則。教育研究月刊,132,頁70-86。林慶隆(2010)。建構公部門內部控制架構。內部稽核,72,頁4-13。
施炳煌(2004)。中央行政機關實施內部控制制度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胡佳吟(2004)。公務員貪污犯罪影響因素之研究。國立臺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碩士論文。胡奇玉(2010)。公務員職務犯罪特性及歷程之研究-以利用職務上機會詐取財物為例。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韋伯韜(2005)。強化政府內部控制機制與內部審核之研究。行政院主計總處委託研究報告。
徐宗國譯(2000)。質性研究概論。台北:巨流出版社。
馬秀如(1999)。內部控制、內部稽核及內部審核範圍之探討。主計月報,87(5),頁26-33。高淑清(2009)。質性研究的18堂課:揚帆再訪之旅。台北:麗文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崔海恩、吳富堯、王承宗、陳楊正光(2011)。作業風險管理指南。高雄:凱林國際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許一娟(2012)。探討「內部審核」更名之芻議。主計月刊,683,頁 23-33。許春金(2010)。人本犯罪學。台北:三民書局。
許春金(2010)。犯罪學。桃園:中央警察大學。
陳高燦(2010)。臺北市政府推動內部控制制度之回顧及展望,主計月刊,650,頁28-32。
曾國鐘(2005)。國立大學出納管理內部控制機制之研究-以屏東師範學院為例。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黃重寅(2005)。公務員採購犯罪之研究。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黃淑媛(2006)。健全政府內部稽核制度之探討。主計月刊,610,頁55-58。黃富源、范國勇、張平吾(2012)。犯罪學新論。台北:三民書局。
黃慶裕(2012)。淺談設計政府內部控制制度。主計月報,683,頁18-22。
監察院(民91)。監察院公報,第2382期,中華民國九十一年八月十二日,(九一)院台內字第O九一一九OO五二O號。
蔡田木(2013)。公務員貪瀆犯罪影響因素之實證研究。發表於第二屆應急管理論壇研討會,銘傳大學、行政院災害防救辦公室、內政部消防署、河南理工大學共同主辦,桃園(2013年5月31日)。
蔡穎玲(2008)。貪污犯罪形成歷程探討。台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碩士論文。鄭丁旺(2012)。推動強化政府內部控制發展策略之研究。行政院主計總處委託研究報告。
蕭家旗(2010)。政府財政內控機制與實務運作。研考雙月刊。34(3),頁111-115。蕭家旗(2010)。精進內審與政府財務內控。內部稽核。頁22-26。蕭家旗(2012)。會計人員內部控制認知程度對達成目標之影響。主計月刊,681,頁76-82。
賴森本(2002)。強化內部控制功能提振政府治理績效。主計月刊,562,頁28-40。
賴森本(2012)。政府內部控制的保鮮劑-操守及倫理價值觀。內部稽核,頁22-31。二、英文部分
Marshall, C., & Rossman, G.B. (1995). Designing Qualitative Research (2ened). New Deilhi, London:Sage.
Rorty, R. (1980). Philosophy and the Mirror of Nature, Oxford: Blackwell.
Babbie, E. R. (2004). The Basics of Social Research. CA: Wadsworth Publishing.
Berg, B. L (1998).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for the Social Sci-ence, Boston: Allyn&Bacon.
Fontana, A., &Frey, J. H. (1998). Collecting and interpreting qualitative materials, London:Sage Publ ICations.
Whyte,W.F.(1984).Learning from the field: a guide from experience. Newvury park: Sage.
Shaughnessy, J. M. (1992). Research in probability and statistics, In D. A. Grouws (Ed.),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Mathematics Teaching and Learning, Macmillan Publishing Company, New York, 465-494.
三、網站部分
財政部網站,http://www.mof.gov.tw,上網日期:2013年4月4日。
行政院主計總處網站,http://www.dgbas.gov.tw,上網日期:2013年9月15日。
中華民國內部稽核協會網站,http://www.iia.org.tw,上網日期:2013年9月21日。
世界內部稽核組織網站,http://www.theiia.org,上網日期:2013年9月21日。
COSO委員會網站,http://www.coso.org,上網日期:2013年9月28日。
財團法人會計研究發展基金會,http://www.ardf.org.tw,上網日期:2013年10月27日。
司法院網站,http://jirs.judicial.gov.tw,上網日期:2014年3月3日。
臺北市政府主計處網站,http://www.dbas.taipei.gov.tw,上網日期:2014年4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