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內政部警政署,2006。95年警政統計年報第40輯,臺北:內政部警政署。
內政部警政署,2008。警政工作年報,臺北:內政部警政署。
內政部警政署,2009。警察實務-98年基層佐警常訓教材,臺北:內政部警政署。
內政部警政署,2010。警察實務-99年基層佐警常訓教材,臺北:內政部警政署。
內政部警政署,2012。警察實務-101年基層佐警常訓教材,臺北:內政部警政署。
內政部警政署督察室,2009。《靖紀專案考核計畫》98年8月4日修正生效。臺北:內政部警政署。
內政部警政署政風室,2008。《政風室簡介表》(2008年1月)。臺北:內政部警政署。
內政部警政署政風室,2009。《政風調查研析資料》(2009年3月)。臺北:內政部警政署。
內政部警政署督察室,2008。《督察室當前重點工作表》(2008年10月)。臺北:內政部警政署。
內政部警政署督察室,2008。《執行「靖紀專案第二期」成效檢討與分析》。臺北:內政部警政署。
內政部警政署督察室,2009。《執行「靖紀專案第五期」成效檢討與策進》。臺北:內政部警政署。
內政部警政署督察室,2009。《93年1月至98年1月警察人員違法及所觸犯罪名、法條、移送人數含機關別統計表》(2009年3月)。臺北:內政部警政署。
內政部警政署統計室,2009。《93年至97年間警察人員違法移送起訴案件統計表》(2009年2月)。臺北:內政部警政署。
孔令晟,1995。大戰略通論,臺北:好聯發行。
王玉民,1993。紐約市警察局莫飛局長應用管理理論肅貪成功案例,中央警官學校警學叢刊,24(2):頁45-57。王淑慧,2003。警察形象認知及行銷策略之研究,行政暨政策學報,37:頁119。王寬弘、朱金池、胡盛光、莊德森、章光明、陳明傳、張政藤、黃翠紋、楊永年、廖有祿、蔡震榮、鄭善印、顏世錫、蔣基萍,2001。警察行政,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江岷欽,1998。行政官僚貪污防治之研究:臺灣省政府所屬政風機關之實證研究,臺北: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江振茂,1986。台灣省警察分局長領導型態之實證研究,中央警官學校警學叢刊,66:頁13-31。李金田,2002。建立警察風紀危機管理制度之研究,元智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李美華等(譯),Earl Babbie 著,1998。社會科學研究方法(The Practice of Social Research),臺北:時英出版社。
李青芬、李雅婷、趙慕芬編譯,2002。組織行為學,臺北:華泰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李湧清,1995。論警察分駐所與派出所的問題與難題,中央警察大學警學叢刊, 25(4):頁33-54。周勵志,警察壓力分析,內政部委託研究,2000。
吳中立,1998。向不可能任務挑戰,臺北:元氣齋出版社。
吳芝儀、李奉儒(譯),Michael Quinn Patton著,1999。質的評鑑與研究,臺北:桂冠圖書公司。
吳定,1998。行政學,臺北:國立空中大學。
吳學燕,1990。「論警察文化」,中央警官學校警政學報,17:頁105-118。何灣嵐,2005。主管信條,臺北:聯經出版公司。
林山田、林東茂,1990。犯罪學,臺北,三民書局。
林本炫、齊力,2003。質性研究方法與資料分析,嘉義:南華大學教社所。
林信雄、謝宏滿,2002。影響我國警政機關刑案匿報因素之探討,中央警察大學警學叢刊,32(4):頁75-108。林鍾沂,2005。行政學,臺北:三民書局。
林筠軒,2006。臺灣貪污犯罪形成模式之初探性研究,元智大學資訊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林淑馨,2010。質性研究-理論與實務,高雄:巨流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洪鳳美,2005。國中老師轉型領導風格,班級氣氛與學習動機關係之研究-以臺北縣市為例,臺北:銘傳大學碩士論文。范麗娟,1994。「深度訪談簡介」,戶外遊戲研究, 7(2):頁25-35。施嘉文,2010。警察人員貪污犯罪之研究,臺北:國立臺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碩士論文。俞文釗,1993。管理心理學,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胡佳吟,2004。公務員貪污犯罪影響因素之研究,臺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碩士論文。胡幼慧編,200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臺北:巨流圖書公司。
高淑清,2000。質的研究方法,高雄:麗文文化有限公司。
翁萃芳,2003。「警察人員工作價值觀-一個初步調查」,中央警察大學警學叢刊,33(4):頁107-138。章光明,2000。警察業務分析,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黃富源、何春乾,2005。警政主管領導問題研究-以部屬的觀點探討,中央警察大學警學叢刊,36(1):頁63-86。黃富源、范國勇、張平吾,2012。犯罪學新論(修訂三版),桃園:臺灣警察學術研究學會。
黃瑞琴,1999。質的教育研究方法,臺北:心理出版公司。
黃英忠,2001。現代管理學,臺北:華泰圖書公司。
黃啟賓,2005。警察職務犯罪之研究,桃園,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博士論文。黃重寅,2005。公務員採購犯罪之研究,桃園,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許士軍,1990。管理學,臺北:東華書局。
許春金,1998。警察行政概論,臺北:三民書局。
許春金,2007。犯罪學,修訂五版。臺北:三民書局。
許春金、孟維德,2002。警察組織與管理,臺北:三民書局。
梅可望,2000。建立優質警察文化,台灣區域發展研究院。
梅可望,2001。警察學原理,桃園:中央警察大學。
梅可望,2008。警察學原理,臺北,臺灣警察專科學校。
張金鑑,1989。行政學典範,臺北:中國行政學會。
張潤書,2006。行政學,臺北:三民書局。
曾浚添,2005。警察人員風紀問題及防制對策之研究-以台北市為例,嘉義: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博士論文。
曾浚添,2009。警察機關督察業務理論與實務,桃園:中央警察大學。
陳立中,1991。警察行政法,作者自行出版。
陳瑞仁,警察績效評比的七大惡果,自由時報,88年6月29日,第2版。
陳德禹,1993。行政管理,臺北:三民書局。
楊永年,1999。警察組織剖析,桃園:中央警察大學。楊永年,2005。警察組織行為,桃園:中央警察大學。楊明輝,2007。警察職務犯罪預防機制之研究,臺北,臺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楊源明,2005。刑事警察組織再造之研究,桃園,中央警察大學行政警察研究所。
廖勇凱、楊湘怡,2007。管理學-理論與應用,臺北:智勝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臺北:心理出版公司。
蔡憲卿,2004。我國警察貪腐成因與防治策略研究,發表於《第三屆政府與公共事務碩士在職班論文研討會》,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政治系主辦。
臺北市政府警察局,2005。94年度民意調查報告,臺北:異視股份有限公司。
臺北市政府警察局,2006。95年臺北市警務統計年報,臺北:臺北市政府警察局。
劉玉玲,2005。組織行為,臺北:新文京開發出版公司。
鍾燕宜、林福珍、陳益增,2007。員警工作投入與勤務規劃型態對工作績效之影響,中央警察大學警學叢刊,37(6):頁179-200。二、英文部分
Benson, Michael L./ Simpson, Sally S.(2009). White-Collar Crime: An Opportunity Perspective. Rutledge.
Borman, W. C. and Motowidlo, S. J.(1993). Expanding the criterion domain to include elements of contextual performance. Jossey-Bass, San Francisco.P.71-98。
Campbell, J.P.(1990). Modeling the performance prediction problem in industrial and organization psychology. In Dennett M.D. & L.M. Hough(Eds.), Handbook of industrial and organization psychology (2nd ed.), Palo Alto, CA:Consulting Psychologists Press, I:P.687-732.
Cascio, W. F.(1991). Applied psychology in personnel management(4th ed.), NJ: Prentice-Hall.
Hirschi,Travis (1969). Causes of Delinquency.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Krishnan, B. C.;Netemeyer, R. G.;and Boles, J. S.(2002). Self-efficacy, competitiveness, and effort as antecedents of salesperson performance. Journal of Personal Selling & Sales management,22(4);P.285-295.
Marshall, T. E.;Byrd, T. A.;Gardiner, L. R.;and Rainer, R. K., Jr.(2000). Technology acceptance and performance:An investigation into requisite knowledge. Information Resource Management Journal, 13(3);P.33-45.
Moore, M. H. and Braga, A. A.(2003).Measuring and improving police performance:The lessons of compstat and its progeny. Policing,26(3); P.439-444。
Schermerhorn, J. R.;Hunt, J. G.;and Osborn, R. N.(1998). Basic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New York:John Wiley & Sons,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