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書籍
余為政 黃玉珊,《動畫電影探索》,台北市:遠流,2000。
余為政,《動的藝術畫的電影》,國立台南藝大學,2004。
余為政、Phillip George,《新媒體•新藝術》,國立台南藝大學,2004。
何政廣,《現代藝術魔術師畢卡索》,台北市,藝術家出版,1996。佐藤秀峰,《醫界風雲》,台北市,尖端出版,2003。
徐立功、井迎瑞、黃建業,《電影辭典》,台北市:電影資料館,1996。
焦雄屏,《歌舞電影縱橫談》,台北市:遠流,1993。
畢卡索,《畢卡索藝術的秘密》,台北市,志文出版社,1975。
傻呼嚕同盟,《動漫2000》,台北市,藍鯨出版,2001。
鄭在勝,《科學音樂會》,台北市:新視野,2004。
蘇珊•朗格,《情感與形式》,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6。
藍祖蔚,《奧斯卡獎作曲家的故事》,台北市:商周,2003。
Anima Mundi,《Animation Now》,Italy,Taschen,2004。
Edward F. Fry,《立體派》,台北市,遠流,1991。
Lcuis D.Giannetti,《認識電影》,台北市:遠流,2000。
Michael Barrier,《Hollywood Cartoons》,New York,Oxford,1999。
Pierre Daix,《畢卡索生命與藝術》,台北市,麥田出版,1998。
Robert Stam,《電影理論解讀》,台北市:遠流,2002。
Susan McClary,《陰性終止-音樂學的女性主義批評》,台北市:商周,2003。
William Benzon,《腦內交響曲-從認知科學與文化探討音樂的創造及聆賞》,台北市:商周,2003。
Yehudi Menuhin,《我最愛讀的音樂故事》,台北市,丹青圖書。
二.期刊
林德惠,(淺談音樂治療),《藝術觀點》,第25期,2005.
吳疊,(音樂創作的另類思考-聲音的數學原理與構思),《藝術觀點》,第25期,2005.
舒正光,(音樂治療作為一門學科之可能),《藝術觀點》,第25期,2005.
三.電子資料
迪士尼動畫王國,幻想曲,http://disney.wretch.cc/index.htm。
宮崎駿卡通世界,On Your Mark www.csie.nctu.edu.tw/~thtsao/Miyazaki/index_old.html。
精品畫廊世界現代藝術名畫欣賞http://yinhe2000.nease.net。
傳奇再現,解讀羅大佑(上),馬世芳、吳清經,http://web.cenet.org.cn。
Acme Filmworks,Gianluigi Toccafondo,Acme Film ,Gianluigi Toccafondohttp://www.acmefilmworks.com。
A-Ha挪威樂團相關資料,http://hey.to/a-ha/。
Buzzco Associates,(it was...)Nothing at all,www.buzzco.com。
Wins of Change,http://cdisco.virtualave.net/ACostandinos/arc.htm。
四.影片
迪士尼,《幻想曲》(Fantasia),美國,1940。
迪士尼,《汽船威利號》(Steamboat Willie),美國,1928。
迪士尼,《米奇音樂會》《The Band Concert),美國,1935。
迪士尼,《為我譜上樂章》(Make Mine Music),美國,1946。
迪士尼,《旋律時光》(Melody Time),美國,1948。
迪士尼,《白雪公主》(Snow White),美國,1937。
迪士尼,《幻想曲2000》(Fantasia 2000),美國,2000。
迪士尼公司與皮克斯動畫工作室主導《海底總動員》(Finding Nemo)。
Alan Parker,《迷牆》(The Wall),英國,1982。
Bruno Bozzetto,《新幻想曲》,義大利,1976。
George Dunning、Peter Max、Heins Edelman《黃色潛艇》(Yellow Submarine),1967。
John Cameron Mitchell,《搖滾芭比》(Hedwig and the Angry Inch),美國,2001。
Takashi,《Winds of Change》,美國,1978。
Steve Barron,《Take On Me》,美國,華納唱片公司,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