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52.90.181.205) 您好!臺灣時間:2024/03/19 18:18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鍾靜宜
論文名稱:台灣地區教育、職業地位取得之性別差異與變遷--女性主義觀點
指導教授:周祝瑛周祝瑛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政治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學系
學門:教育學門
學類:綜合教育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1999
畢業學年度:87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19
中文關鍵詞:教育取得職業地位取得性別女性主義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21
  • 點閱點閱:1272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9
本項次級研究(secondary study)係以台灣地區社會變遷基本調查資料第三期第二次的資料進行分析,旨在探討教育與職業地位取得之性別差異與變遷,透過女性主義觀點的檢視,體現近代台灣地區社會變遷的趨勢。
本研究所使用的工具計有:台灣地區社會變遷基本調查第三期第二次問卷與Trieman的「國際職業聲望量表」,共計擇用有效樣本2198人進行分析,並利用迴歸分析、多變量共變數分析(MANCOVA)等統計分法,進行模式之檢證。主要發現如后:
一、 兩性的教育取得具有性別差異,惟其差距日趨降低;而教育總年數因隨時間變遷的漸次提增,為兩性在教育 取得的共同趨勢。 在同一人口年輪教育取得的性別差異比較中,男性較女性具有教育取得的優勢,尤其在 1967年以前出生的人口群中更為顯著。然而在教育取得的變遷中,教育取得的愈佳化,是一無性別差異的共 同趨勢,亦即兩性的教育取得均日趨提昇。
二、 兩性的職業地位取得具有性別差異,尤其在職業收入上更甚顯著。
在同一人口年輪職業地位取得的性別差異比較中,男性較女性具有職業地位取得的優勢。尤其兩性職業收入 的差異,在1967年以前出生的人口群中更是明顯。而職業聲望的性別差距,在1967年以後出生的女性人口群 中,即便其職業收入與男性的差異已大幅減低,但因其從事的職業結構,反使其職業聲望居處劣勢。惟就女 性職業地位取得的變遷而論,在時間的嬗變中,女性的職業聲望與收入均已大幅的提昇。
三、教育取得對職業地位取得的影響,具有兩性的性別差異。
在同一人口年輪的性別差異比較裡,男性的教育取得對其職業地位取得的影響甚於女性,故而在女性教育程度亦漸趨提昇之際,教育取得對女性職業地位取得的助益,相對於男性是較低的,故而教育水準的提昇,將會是女性社會地位提升的必須,但其未必能成為社會地位晉升的最佳途徑。惟女性的教育取得,在社會變遷的氛圍裡,對其職業聲望的助益是較有利的,因教育的取得將有助於其在主流職業結構中從事較專業、職業聲望較高的工作。
研究者根據研究結果與討論,提擬若干建議,以為未來職業地位取得之性別研究之參酌。
目錄
第一章緒論
第一節研究動機…………………………………………………1
第二節研究目的…………………………………………………4
第三節研究問題…………………………………………………5
第四節 重要名詞解釋……………………………………………5
第二章理論基礎與文獻探討
第一節社會主義女性主義概論…………………………………7
第二節台灣地區教育擴張與職業結構的發展…………………14
第三節教育取得及其相關研究…………………………………19
第四節職業地位取得及其相關研究……………………………32
第三章研究設計
第一節研究架構…………………………………………………47
第二節研究假設…………………………………………………48
第三節資料來源與限制…………………………………………48
第四節原始資料的初步處理過程………………………………50
第五節基本假設驗證過程………………………………………55
第四章研究結果與分析
第一節樣本特質分析……………………………………………59
第二節各人口年輪男女性在教育取得的差異情形……………65
第三節各人口年輪女性在教育取得的差異情形………………69
第四節各人口年輪男女性在職業地位取得的差異情形………71
第五節 各人口年輪男女性其教育取得對職業地位取得的差異
情形………………………………………………………82
第五章討論、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討論………………………………………………………85
第二節 結論………………………………………………………92
第三節 建議………………………………………………………94
參考文獻 ……………………………………………………………97
附錄
附錄一總樣本相關係數表………………………………………105
附錄二國際職業聲望量表………………………………………106
附錄三 研究問卷…………………………………………………118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分
刁筱華譯 (1996)。女性主義思潮,(Rosemarie Tong著)。台北:時報文化。
文崇一、張曉春 (1979)。職業聲望與職業對社會的實用性。在台灣人力資源會議報告,12月,623-645。台北:中 央研究院經濟學研究所。
王得睦、陳宇嘉,張維安 (1986)。教育結構變遷與教育機會均等。在瞿海源、章英華(編),台灣社會與文化變遷( 頁353-377)。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王燦槐 (1998)。子女年齡與數目對婦女勞動力運用程度的影響。中央大學社會文化學報,6期,1-15。
中國人權協會 (1995)。中華民國台灣地區八十四年度人權指標報告。台北:中國人權協會。
行政院主計處編 (1993)。台灣地區婦女婚育與職業調查報告。
行政院主計處編 (1999)。中華民國台灣地區人力資源統計年報。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編 (1994)。女性勞工統計。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編 (1997)。婦女勞動狀況調查報告。
行政院內政部統計處編 (1998)。中華民國八十七年臺灣地區婦女生活狀況調查報告。
考試院 (1996)。女性公務人員人數成長情形。
李元貞 (1990)。現代女性的工作與感情。台北:社會大學文教基金會。
李明譯 (1990)。社會不平等、社會階層化與社會流動。台北:桂冠。
李建興 (1989)。社會變遷與教育發展。台北:幼獅文化事業。
李錦旭譯 (1989)。資本主義美國的學校教育。台北:桂冠。
吳聰賢、謝雨生 (1988)。農村青年人力資源運用、就業結構及改換工作意願之變遷研究。行政院青輔會人力研究 報告之五十八。
林文達 (1983)。教育機會公平性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學報,48期,87-115。
林玉體 (1987)。台灣教育面貌四十年。台北:自立晚報。
林佳瑩譯 (1986)。台灣的婦女與工業。丁庭宇、馬康莊(編),台灣社會變遷的經驗-一個新興的工業社會(頁117-135) 。台北:巨流。
林忠正 (1984)。就業問題。在楊國樞與葉啟政(編),台灣的社會問題(頁463-486)。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林美和 (1995)。婦女教育政策篇。中國國民黨中央婦女工作會(編),婦女政策白皮書(頁34-99)。台北:中國國民黨 中央婦女工作會。
林美和 (1997)。兩性教育問題及其改革策略。社會教育學刊,26期,1-13。
林清山 (1988)。多變項分析統計法。台北:東華書局。
林清江 (1980)。國中畢業生升學與就業意願之影響因素。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集刊,22期,129-188。
林鐘雄 (1987)。台灣經濟發展四十年。台北:自立晚報。
范晴 (1996)。當代社會主義女性主義。在顧燕翎(編),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頁179-214)。台北:女書文化。
俞智敏、陳光達、陳素梅、張君玫譯 (1995)。女性主義觀點的社會學。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孫清山、黃毅志 (1996)。補習教育、文化資本與教育取得。臺灣社會學刊,19期,95-139。
教育部 (1998)。中華民國教育統計。
高淑貴 (1985)。男女兩性職業選擇之比較研究。婦女在國家發展過程中的角色研討會論文集(頁357-387)。台北:台 灣大學人口研究中心。
高淑貴 (1986)。影響職業聲望之個人特質:性別、年齡、教育程度和職業聲望相關性之探討。人口學刊,9期, 171-191。
馬信行 (1998)。臺灣鄉鎮市區社會地位教育投資的影響。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彙刊:人文及社會科學,8(4), 596-615。
姜得勝 (1998)。社會變遷中「教育機會均等」實踐可能性之研究。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協會、中國教育學學會(編), 社會變遷中的教育機會均等(頁219-282)。台北:揚智文化。
陳玉璽 (1992)。台灣的依附發展:依附型發展及其社會政治後果-台灣個案研究。台北:人間出版社。
陳寬政 (1980)。結構性社會流動影響機會分配的過程。人口學刊,4期,103-126。
陳寬政 (1988)。教育機會的變遷與分配-一個經驗調查的分析。中國論壇,26(6),60-63。
陳舜芬 (1991)。光復後台灣地區高等教育設校政策之探討。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專書(27), 205-237。
章英華、薛承泰與黃毅志 (1996)。教育分流與社會經濟地位:兼論對技職教育改革的政策意涵。行政院教育改革 審議委員會:教改叢刊AB09。
張晉芬 (1995a)。綿綿此恨,可有絕期?--女性工作困境之剖析。劉毓秀(編),台灣婦女處境白皮書:1995年(頁 145-180)。台北:時報文化。
張晉芬 (1995b)。台灣地區產業性別職業隔離的現象、成因和影響。國科會專案研究(NSC82-0301-H001-068)
張晉芬、黃玟娟 (1997)。兩性分工觀念下婚育對女性就業的影響。劉毓秀(編),女性‧國家‧照顧工作(頁227-251) 。台北:女書文化。
張晉芬 (1998)。職場中的性別歧視與就業歧視之認定。第三屆全國婦女國是會議論文集。台北:台北市政府。
游鑑明 (1989)。日據時期台灣的女子教育。國立台灣大學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傅偉勳 (1995)。女性主義。台北:立緒文化出版。
黃毅志 (1989)。台灣地區民眾社經地位取得過程。私立東吳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毅志 (1990)。台灣地區教育機會之不平等性。思與言,28(1),93-125。
黃毅志 (1992)。臺灣地區教育對職業地位取得影響之變遷。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74期,125-162。
黃毅志 (1994)。社經背景與地位取得過程之結構機制:教育、社會資本及文化資本。私立東海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博 士論文。
黃毅志 (1995)。台灣地區教育機會不平等性之變遷。中國社會學刊,18期,243-273。
黃毅志 (1997)。職業、教育階層化與子女管教:論Kohn的理論在台灣的適用性。台東師院學報,8期,1-26。
黃毅志 (1998)。教育階層、教育擴充與經濟發展。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報,28期,25-55。
費景漢、曹添旺與賴景昌 (1982)。性別歧視與工資不平均度之研究。
第二次社會指標研討會論文集(頁159-185)。台北:中央研究院三民主義研究所。
楊國樞 (1978)。惡補與平等。教育資料文摘,1(1),84-85。
楊國樞與葉啟政 (1984)。升學主義下的教育問題。在楊國樞與葉啟政(編),台灣的社會問題(頁357-384)。台北:巨 流圖書公司。
楊瑩 (1988)。台灣地區教育擴張過程中不同家庭背景子女受教育機會差異的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 博士論文。
楊瑩 (1995)。教育機會均等--教育社會學的探究。台北:師大書苑。
劉邦典 (1991)。台灣產業結構的改變與六年國建產業的發展的調整策略。臺灣銀行季刊,42(3),1-19。
蔡青龍 (1985)。戰後台灣教育與勞動力發展之性別差異。婦女在國家發展過程中角色研討會論文集(頁279-310),台 灣大學人口研究中心。
蔡淑鈴與文崇一 (1985)。性別與社會流動:台灣之實證研究。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60期,121-147。
蔡淑鈴 (1986)。職業隔離現象與教育成就:性別之比較分析。中國社會學刊,11期,61-91。
蔡淑鈴與瞿海源 (1988)。性別與成就抱負:以台大學生為例。中國社會學刊,12期,135-168。
蔡淑鈴與瞿海源 (1989)。主客觀職業量表之初步建構。中央研究院三民主義研究所叢刊,25期,477-516。
蔡淑鈴、瞿海源 (1992)。台灣教育階層化的變遷。國家科學委員會彙刊:人文及社會科學,2(1),98-118。
鄭同僚 (1987)。教育成就對社會流動的影響。教育與心理研究,10,20-35。
薛承泰 (1994)。家庭背景與教育成就:學位取得的決定因素。國科會專案研究(NSC82-0301-H002-064-T)
薛承泰 (1996)。影響國初中後教育分流的實證分析:性別、省籍、與家庭背景的差異。臺灣社會學刊,20期, 49-84。
薛承泰 (1997)。中下階級或工人階級?主觀階級認同的社經基礎。中央研究院調查研究,3期,5-49。
謝小芩 (1991)。性別與教育機會-以兩所北市國中為例。國科會專案研究(NSC80-0301-H007-11-Q)
謝小芩 (1995)。教育:從父權的複製到女性解放。在劉毓秀(編),台灣婦女處境白皮書:1995年(頁181-218)。台北 :時報文化。
謝小芩 (1998)。性別與教育期望。婦女與兩性學刊,9期,205-231。
謝雨生 (1990)。台灣勞動力人口組成變遷對勞力未適當運用的影響。人口學刊,13期,59-82。
謝雨生 (1994)。台灣社會地位取得之城鄉差異及變遷。發展與不平等:大陸與台灣之社會階層與流動(頁381-428)。 香港: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所。
謝臥龍與駱慧文 (1995)。婦女研究在台十年發展過程中婦女及教育相關議題之回顧與省思。婦女研究十年-婦女人 權的回顧與展望研討會論文集(頁1-32)。台北:台灣大學人口研究中心。
顏敏娟與葉秀珍 (1997)。台灣地區「教育與職業不相稱」階層化變遷之研究:1979至1996。國立中正大學學報, 8(1),37-71。
瞿海源編 (1996)。台灣地區社會變遷基本調查計劃-第三期第二次調查執行報告。台北: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 。
嚴祥鸞 (1996a)。兩性工作平等制度的實質基礎:解構社會文化和制度的性別隔離現象。在歐美兩性工作平等制度 之比較研究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歐美文化研究所。
嚴祥鸞 (1996b)。台灣勞動市場性別化分工的解析,1951-1994。勞資關係論叢,5期。
嚴祥鸞 (1996c)。社會結構建構的工作性別不平等:加拿大與台灣比較。在第一屆加拿大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 北:政治大學。
嚴祥鸞 (1999)。台灣勞動市場性別化分工的回顧與展望。第四屆全國婦女國是會議論文集。台北:台北市政府。
貳、英文部分
Alexander,K.L.&Entwisle,D.R.(1994).The gender gap in math:its possoble origins in neighborhood effects.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59,822-838.
Antler,J.(1982).Culture service and work : changing ideals of higher Education for women , In Perun,P.(ed). The Undergraduate Woman,15-41.Lexington , Mass : Lexington , Mass.
Ballantine,J.H.(1993).The socilogy of education:a systemic analysis.New Jersey:Prentice Hall.
Baron,J.N. and William,T.B.(1980).Bringing the firms back in:stratification segmentation and the organization of work. American Sociology Review, 45,739-765.
Benavot,A.(1989).Education,gender,and econimic development:a cross-nation study.Sociology of Education,62,14-32.
Bell,D.(1973).The coming of post-industrial society:a venture in social forecasting.New York:Basics Books.
Blau,P.M. and Duncan,O.D. (1967).The american occupation structure. New York:Wiley.
Boudon,R.(1974).Educational opportunity and social inequality :change prospects in western society . New York:Wiley.
Bourdieu,P(1977).Cultural reproduction and social reproduction.In Karabel , J. and Halsey,A.H. (eds).Power and Ideology in Education. New York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Chang,C.H.(1992).Historical trends in the equality of educational opportunuty in Taiwan.經濟論文叢刊,20(1),23-50.
Clark,B.R.(1962).Educating the Expert Society , San Francisco: Chandler.
Classidy,T. and Lynn,R.(1991).Achievement motivation,educational attainment,cycles of disadvantage and social competence:Some logitudinal date. 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 61(1),1-12.
Clogg,C.,et al.(1990).Laber market experiences and labor force outcomes:A Comprehensive framework for analyzing labor force dynamics.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 95,1536-1576.
Collins,R.(1971).Functional and conflict theories of educational stratification.American Sociology Review, 36,1002-1019.
Davis,K.and Moore,W.E. (1945).Some Principles of Stratification. American f Sociology Review , 10,242-249.
Elder,G.H.(1969).Appearance and education in marriage mobility, American f Sociology Review , 43,510-533.
Featherman,A.S.and Moore,W.E. (1962)Industrialization and industrialism:convergence and differentiation,in transaction of the
fifth world congress of socieology.Wsshington,D.C:International Sociological Association.
Featherman,D.L and Hauser,R.M.(1978).Opportunity and change , New York:Academic Press.
Freeman,J.(1995).Women : A feminist perspective , Mountain View , CA : Mayfield Publishing.
Gerber,T.P. and Hout,M.(1995).Educational stratification in Russia during the soviet period.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01(3),611-660.
Grusky,D.B.(1983).Industrialization and the status attainment process:the thesis of industrialism reconsidered.Sociology Review, 48,494-505.
Hannan,M.T et al.(1990).Sex and sector differences in the dynamics of wage growth in the federal republic of Germany. American Sociology Review, 55,694-713.
Hauser,R.M and Featherman, D.L.(1976).Equality of schooling:trends and propects. Sociology of Education,49,99-120.
Hauser,R.M.,Tsai,S.L.,and Sewell,W.H.(1983).A model of stratification with response error in social and psychological variables. Sociology of Education,56,20-46.
Jagger,A.M.(1983).Feminist politics and human nature. Totowa, N.J: Rowman &Litlefield.
Jenck,C.S.,L.Perman. and L.Rainwater.(1988).What is a good job?a new mwasure of labor market success.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93,1322-1357.
Krymkowski,D.H.(1991).The process of states attainment among men in Poland,The U.S.,and weat Germany. American Sociology Review, 56,46-59.
LeTendre,G.K.(1991).Educational decision ,family background and tracking in the Japanse middle school.ED:341559.
Lin,N.and D.Yauger.(1975).The process of occupational status achievement:A
preliminary cross-national comparison.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81,543-562.
Lockheed,M.E.,Fuller,B.&Nyirongo,R.(1989).Family effects on students'' achievement in Thailabd and Malawi. Sociology of Education , 62,239-256.
Lo,A and Shieh,V.(1992).A study from an educational persepective to investigate sex equality in the classroom between teacher and students at elementary school level in kaohsiung Taiwan.Paper presented at The World Council for Curricalum and Instruction, The WCCI Trieannial.
Mare,R.D.(1981).Change and stability in educational stratification.American Sociology Review, 46,72-87.
Marjoribanks,K.(1987).Ability and attitude correlations of academic achievement:family-group differences. Journal of Education
psychology,79(2),171-178.
Marjoribanks,K.(1990).Sibling variables correlates of children''s academic achievement:family-group difference.Psychological Report,67,147-154.
Michelson,R.A.(1989).Why does jane read and write so well?the anomaly of women''s achievement , Sociology of Education ,
62,47-63.
Mincer,J.&Polachek,S.(1974).Family investments in human capital:earnings of Woman. Journal of Economy,82:S76-S108.
New York State Education Dept.,Albany(1993).Equal opportunity for women.Regents Policy Paper and Action Plan for the 1990''s.
Albany,N.Y:The Author.ED:361255.
Ollenburger and Moore(1992).Feminist approach to the study of woman.Engleood Cliff,N.J:Prentice Hall.
Parsons.T.(1970).Equality and Inequality in modern society,or social stratification revisited. In E.O.Laumann.(ed).social stratification :
research and theory for the 1970''s ,.Indianapolis,Ind:Bobbs-Merrill-Company.
Polachek,S.W.(1981).Occupational self-selection:a human capital approach Sex dofferences in occupational structure.Review of Economic and Ststistics,63,60-69.
Post,D.(1994).Educational stratification , school expansion and public policy in Hong Kong , Sociology of Education ,67(2),121-138.
Psathas,G.(1968).Toward a theoey of occupational choice for woman. Sociology and Social Research,52:253-267.
Renzetti,C.M. and Curran,D.J.(1992).Women , men and society , Boston, MA : Alley and Bacon.
Rosenfeld,R.A.(1980).Race and sex differences in career dynamics, American Sociology Review, 45,583-610.
Sewell,W.H.and Shah,V.P.(1967).Socioeconomic stutus,intelligence,and attainment of higer eduvation.Sociology of Education,40(1),1-23.
Sewell,W.H.(1971)Inequality of opportunity for high education. American Sociology Review, 36,793-809.
Sewell,W.H.,R,M.Hauser.(1980).The Wisconsin logitudinal study of social and pcychological factor in aspirationa and achievemenys,Research in Sociology of Education and Socialization,1,59-101.
Shu,X. and Marini,M.M.(1998).Gender-related change in occupational aspirations , Sociology of Education,7(January),44-68.
Skeggs,B.(1989).Gender differences in education , In I.Reid and E.Stratta(ed.) , Sex differences in Britain , England : Grower.
Smith,H.L.and Cheung,P.P.L.(1986).Trends in the effects of family background on educational attainment in the Phillines.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 91(6),1387-1408.
Stinchcombe,A.L(1979).Social mobility in industrial laber markets.Acta sociologica,22,217-245.
Stromquist,N.P.(1989).Determinants of educational participation and achievement of women in the third world:a review of evidence and a theoretical critique.Reviews of Educational Research,59(2),146-183.
Stromquist,N.P.(1990).Gender inequality in education : accounting for women''s subordination. B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 Education ,11(2),137-153.
Stromquist,N.P.(1995).State policies and gender equity:comparative Perspectives.Paper presented at the Second Annual Missouri Symposium on Research and Educational Pilicy,Univ.of Missouri-Columbia,30-31.
Tong,R.(1989).Feminist thought:A Comprehensive.London:Routledge.
Treiman,D.J.(1970).Industrialization and social stratification, In E.O.Laumann.(ed).social stratification : research and theory for the 1970''s , Indianapolis,Ind:Bobbs-Merrill-Company.
Treiman,D.J.and K.Terrell(1975).The role of education in status attainment:a comparision of the united states and Great Britain.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 81,563-583.
Treiman,K.J.(1977).Occupational prestige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New York:Academic Press.
Tsai,S.Y.(1984).Sex and gender stratificationL:A review of Literature.中國社會學刊,8,223-239.
Tsai,S.L.,H.Gates and H.Y.Chiu(1994).Schooling Taiwan''s Women :Educational Attainment in the Mid-20th Century .Sociology of
Education,67(October),243-263.
Tsai,S.L and Mai,C.C. (1998).Earning Inequality in Taiwan:1980-1992 ,Taiwan.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Science Councul. ROC(C) ,8 (4),706-718.
Tsay,R.M(1996).Who Marries Whom?The Associations Between Wives'' and Husbands'' Educational Attainment and Class in Taiwan.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Science Councul,ROC(C) :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6(2),258-277.
Tuana,N.and Tong,R.(1995).Feminist and Philosophy.US:Westview Press.Vice.Sue.
Wang,C.H.(1996).The change of force utilization patterns in Taiwan (1978-1994) , Journal of Cultures and Society , 3,43-76.
Zhou ,X., Moen,P. & Tuma,N.B. (1998).Educational Stratification in Urban Chain:1949-94 .Sociology of Education,71(July),199-222.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嚴祥鸞 (1996b)。台灣勞動市場性別化分工的解析,1951-1994。勞資關係論叢,5期。
2. 薛承泰 (1997)。中下階級或工人階級?主觀階級認同的社經基礎。中央研究院調查研究,3期,5-49。
3. 黃毅志 (1995)。台灣地區教育機會不平等性之變遷。中國社會學刊,18期,243-273。
4. 謝小芩 (1998)。性別與教育期望。婦女與兩性學刊,9期,205-231。
5. 黃毅志 (1992)。臺灣地區教育對職業地位取得影響之變遷。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74期,125-162。
6. 鄭同僚 (1987)。教育成就對社會流動的影響。教育與心理研究,10,20-35。
7. 謝雨生 (1990)。台灣勞動力人口組成變遷對勞力未適當運用的影響。人口學刊,13期,59-82。
8. 蔡淑鈴 (1986)。職業隔離現象與教育成就:性別之比較分析。中國社會學刊,11期,61-91。
9. 劉邦典 (1991)。台灣產業結構的改變與六年國建產業的發展的調整策略。臺灣銀行季刊,42(3),1-19。
10. 黃毅志 (1998)。教育階層、教育擴充與經濟發展。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報,28期,25-55。
11. 薛承泰 (1996)。影響國初中後教育分流的實證分析:性別、省籍、與家庭背景的差異。臺灣社會學刊,20期, 49-84。
12. 陳寬政 (1988)。教育機會的變遷與分配-一個經驗調查的分析。中國論壇,26(6),60-63。
13. 高淑貴 (1986)。影響職業聲望之個人特質:性別、年齡、教育程度和職業聲望相關性之探討。人口學刊,9期, 171-191。
14. 黃毅志 (1990)。台灣地區教育機會之不平等性。思與言,28(1),93-125。
15. 林美和 (1997)。兩性教育問題及其改革策略。社會教育學刊,26期,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