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文部分:
中央警察大學(2008)。安全管理研究中心提社會安全治理之策略。2011.11.29網址:http://smc.cpu.edu.tw/files/11-1095-2770.php
中華技術季刊(2005)。7月號第67期,中華顧問工程司。
中興工程顧問社(1995)。隧道管理標準作業之研究。交通部國道高速公路局。
王朝煌、簡賢文(2005)。雪山隧道重大災害救援指揮標準作業程序建立。交通部台灣區國道高速公路局北區工程處。
王進輝(1998)。公路隧道運送危險物品之風險研究。國立中央大學土木工程學系碩士論文。王曉明(2006)。安全管理理論架構之探討。風險社會與安全管理學術研討會,頁15~24,中央警察大學主辦,政大公企中心。石富元(2006)。雪山隧道演習成果報告。
石富元(2008)。大量傷患事件的緊急救護與醫療之關鍵問題探討。
交通部(2001)。大規模災變之公路系統防救災規劃與修復策略研究。
交通部(2007)。國道五號雪山隧道公路事故暨整體防救災應變計畫(通行大客車及小型車適用)修正版。
交通部台灣區國道高速公路局。2012.04.06網址:http://www.freeway.gov.tw/Publish.aspx?cnid=610&p=120
交通部台灣區國道新建工程局(1992)。高速公路隧道監控設施設置準則及行車事故因應措施之研究。
交通部台灣區國道新建工程局(1995)。意外災害緊急應變計畫書。財團法人中興工程顧問社。
交通部國道新建工程局(2004),長公路隧道安全管理。行政院災害防救委員會公共安全管理白皮書:1-114。
交通部運輸研究所(1996)。人因工程與長隧道照明之關係研究與測試。
朱延年(2005)。公路長隧道防災管理之研究。中華大學營建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朱延智(2000)。危機處理的理論與實務。台北幼獅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朱愛群(2002)。危機管理-解讀災難謎咒。台北五南出版公司。
行政院災害防救委員會。2012.03.13網址:http://www.ndppc.nat.gov.tw/show/showkids.aspx?pid=12
何志宏、徐國均(1995)。建構專家系統從事公路事件管理標準作業程序之評估研究-以北二高之公路隧道事件管理為例。中華民國運輸學會第10屆研討會。
何岫璁。如果隧道不能通了該怎麼辦─談公路隧道的結構防火。中華民國消防設備師(士)協會理事長。2011.11.02網址:http://www.arch.net.tw/modern/month/367/367-1.htm
何煖軒(2003)。高速公路隧道群段速率控制策略之研究。中華大管理研究所博士論文。吳芝儀,李奉儒譯(2008)Patton, Michanel Quinn.著。質的評鑑與研究。嘉義:濤石文化事業公司。
吳俊瑩(2006)。雪山隧道大客車火災事故救援策略之研究。中央警察大學消防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吳品蓉(2007)。長公路隧道消防安全設備設置必要性之研究-以雪山隧道為例。中央警察大學消防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吳健生(2004)。北宜高速公路雪山隧道成立消防隊評估及救災指揮體系方案研擬。交通部臺灣區國道高速公路局北區工程處。
吳健生、周健捷(1998)。公路隧道安全設施準則研訂。交通部台灣區國道新建工程局。
吳健生、俞裕中(2006)。建立公路隧道安全評估方法。臺灣公路工程第32卷第13期。吳健生、洪玉美(1995)。公路隧道交通控制系統規劃研究。中華民國運輸學會第十屆論文研討會。
吳健生、婁自強(2004)。北宜高速公路雪山隧道成立消防隊評估及救災指揮體系方案隧道交控電腦輔助規劃系統之研究。交通部國道高速公路局北區工程處。
吳健生、郭富森(2000)。公路隧道通風與交通控制整合研究。八十八年電子計算機於土木水利工程應用研討會。
李人岳(2004)。我國災害應變體系之研究(2000~2003):以決策的觀點分析。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碩士論文。李宏徹、簡賢文、陳發林、熊光華(2004)。長隧道災害應變及救援作業探討-以北宜高速公路雪山隧道為例。岩石力學與工程學報。
李宗勳(2006)。災害弱點管理-危機反恐新視野。刑事雙月刊。
李宗勳(2008)。網絡社會與安全治理。台北:元照出版社:68。
沈子勝(2006)。隧道火災緊急救援滅火設施研究。交通部國道新建工程局。
沈子勝、簡賢文、何三平(2008)。公路隧道消防安全設備設置規範草案期末報告,交通部臺灣區國道新建工程局委託研究案。
沈子勝、簡賢文、鍾基強、何三平(2006)。隧道火災緊急救援滅火設施之研究。交通部臺灣區國道新建工程局。
災害防救法,全國法規資料庫入口網站。2011.11.08網址:http://law.moj.gov.tw/
周胤德、忻元發、張世忠(2004)。從近年國內外之重大公路長隧道事故探討隧道營運管理安全設施策略。臺灣公路工程,第30卷第7期:2-13周胤德、湯輝雄、忻元發、陳進發、張世忠(2006)。由阿爾卑斯山法、義隧道連續重大火災事故探討公路長隧道之安全與管理。臺灣公路工程,第三十二卷第八期:2~22。林昇德(2000)。我國緊急災難管理機制建立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林豐博、蘇振維(2009)。國道五號雪山隧道車流特性之研究。運輸計畫季刊,第38卷第1期:85~120。邱裕鈞、張凱羚、黃彥斐、吳佩珊(2004)。公路長隧道事故救援策略之多準則決策模式-以雪山隧道為例。交通安全與執法國際研討會。邱豪磊(2003)。台灣公路隧道安全管理與風險評估之研究。中華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邱毅(2000)。現代危機管理。台北偉碩文化公司。
俞裕中(2005)。公路隧道安全評估方法與應用-以雪山隧道為例。中央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洪玉美(1995)。公路隧道交通控制電腦輔助規劃系統之發展。國立中央大學土木學系碩士論文。
唐雲明(2011)。危機管理的概念。銘傳大學社會與安全管理學系,學期100-1。
夏保成、張平吾(2010)。台灣警察學術研究學會,公共安全管理概論:3-26。
孫本初(1996)。危機管理策略之探討。人事月刊,第22卷第6期:17-29。殷鼎棋(2006)。隧道公路容量推估與分析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翁君灝(2010)。長公路隧道重大事件之營運持續管理研究-以國道五號雪山隧道為例。淡江大學運輸管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馬士元(2001)。整合性災害防救體系架構之探討。台北: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博士班博士論文。高淑清(2008)。質性研究的18堂課:首航初探之旅。高雄:麗文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國道高速公路局北區工程處行控中心雪山隧道脫困完全手冊(2006)。
國道高速公路局交通管理組雪山隧道宣導網頁。2011.11.8網址:http://www.freeway.gov.tw/Publish.aspx?cnid=610&p=1152
國道新建工程局。2012.03.13網址: http://www.freeway.gov.tw/content/%E9%9B%AA%E5%B1%B1%E9%9A%A7%E9%81%93/hsuehshan2.htm
張世忠(2003)。東西快速道路漢寶草屯線E407-2標八卦山隧道機電與安全系統概述。台灣公路工程,第30卷第3期。張榮助(2002)。長公路隧道火災事故救援作業規劃之研究-以北宜高速公路雪山高速公路為對象。中央警察大學消防科學研究所。
許文章(2006)。兩岸災害防救應變體系及運作之比較。世新大學行政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許敦淵(2006)。高快速道路隧道影像事件偵測系統績效評估之研究。中央警察大學交通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郭富森(1998)。公路隧道通風與交通控制整合研究。國立中央大學土木工程學系碩士論文。郭聰誠(2006)。雪山隧道自動撒水設備滅火性能分析之研究。中央警察大學消防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陳子敬(2006)。出國報告:參訪法國至義大利白朗峰(Mont Blanc)和瑞士聖哥達(St. Gotthard)長隧道之交通管理報告。內政部警政署國道公路警察局。
陳弘毅(2007)。火災學。台北鼎茂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陳建忠、簡賢文等(2004)。建築物防火避難安全性能驗證技術手冊。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陳建智(2006)。以實證醫學基礎確立急診動態及疾病特定檢傷分類與病患照護品質之關係成果研討會。
陳參奇(2008)。固定式滅火設備對雪山隧道大客車火災下游避難安全影響之分析。中央警察大學消防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發林、熊光華、簡賢文(2002)。北宜高速公路雪山隧道災害應變及救援標準作業程序建制。交通部台灣區國道新建工程局。
陳進發、郭拱源(2003)。赴歐洲公路長隧道機電與防災設施研習心得。台灣公路工程,第29卷第10期。章光明(2006)。建構安全管理機制之研究。風險社會與安全管理學術研討會:25~38。中央警察大學。曾大仁等(2005)。出國報告:歐洲長隧道公路安全設施及災害防護參訪報告。交通部台灣區國道新建工程局。
曾偉文(2002)。防火安全工程評估工具:燃燒動態模擬。消防月刊。湯輝雄、張世忠(2005)。東西向快速公路漢寶草屯線E407-2E 標安全及偵測系統之規劃與設計。台灣公路工程,第31卷第9期:13-19。馮焱明(2003)。北宜高速公路雪山隧道避難聯絡通道設置間距研究。國立海洋大學河海工程學系碩士論文。黃承傳、藍武王、陽幼文(1992)。高速公路隧道安全與監控設施設置準則之研究。中華民國運輸學會第七屆論文研討。
黃俊能(2008)。安全管理概論教學計劃表。中央警察大學警察政策研究所。
黃盈琇(2007)。公路長隧道交通控制策略評估-以雪山隧道為例碩士論文。黃新福(1992)。危機管理之研究—從組織層面來探討。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楊幼文(1991)。高速公路長隧道路段車輛偵測器與車行橫坑設置間距之研究。國立交通大學交通運輸研究所碩士論文。楊冠雄、吳健生(1995)。公路隧道機電及交通監控整合研究。交通部台灣區國道新建工程局。
溫世浩(2007)。災害現場救援大批傷患分類的方法。災害學。
虞義輝(2011)。安全管理與社會:20-26。銘傳大學安全管理系。
詹中原(1993),英美國際危機管理體系-決策組織與過程:2-4。美國外交與危機處理。
詹中原(1999)。地震性政策與共受風險-非線性社會系統觀之分析。人事月刊,第29卷,第6期:11-23。詹中原(2004)。危機管理-理論架構。台北:聯經出版社。
廖訓銓(1999)。危機處理。
劉少民(2007)。長隧道交通執法策略之研究-以雪山隧道為例。中央警察大學交通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劉順政(2004)。都市的災害管理機制研究-臺北市搜救隊組織結構設計原則分析。銘傳大學公共管理與社區發展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劉鈺文(2005)。長公路隧道火災事故用路人疏散方案績效評估-以雪山隧道為例。國立中央大學土木工程學系碩士論文。德國道路交通協會(FGSV)(1994),公路隧道設施及運轉準則(RABT)。
歐洲長隧道公路安全設施與災害防護參訪報告。2012.02.22網址:http://www.ceci.org.tw/book/68/68bk13.htm
蔣偉寧、何志宏、陳惠國(1994)。整合性隧道管理控制系統之建立研究。交通部台灣區國道新建工程局。
蔡武忠(2008)。雪山隧道大貨車火災消防搶救策略之研究。中央警察大學消防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蔡武忠、張賢龢、沈子勝(2009)。火場人員安全管理制度。中央警察大學災害防救學報第9卷第2期。蔡揮政、藍武王(1995)。高速公路隧道事故處理標準作業程序之研究。國立交通大學碩士論文。蔡肇鵬(1992)。高速公路隧道交通安全與防災設施之研究。中華民國運輸學會第7屆論文研討會。
蔡肇鵬(1994)。台灣北部區域高速公路交通管理系統整合工程概論。營建知訊 第144期:25-38。鄭美華(2003)。危機管理機制建立之研究。通識研究集刊,第4期:193-224。開南管理學院通識教育中心。鄭美華(2003)。危機管理機制建立之研究。開南管理學院通識研究集刊第4期:193-224。鄧子正(2000)。從都市消防救災探討緊急應變之組織及其運作。國立交通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蕭力愷(2007)。長公路隧道大客車火災大量傷患緊急醫療救護對策之研究-以雪山隧道為例。中央警察大學消防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蕭富元、陳錦清、羅國峰(2005)。公路隧道目視檢測評估方法之探討與應用。台灣公路工程,第32卷第2期。戴國仰(2003)。地方政府重大災害危機管理之研究-以華航大園空難及桃芝風災為例。國立東華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謝東岳(1994)。隧道照明影響駕駛人因素與行車安全之研究。成功大學交通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謝景祥(2006),公路長隧道危機管理機制之研究-以臺七十六線八卦山長隧道為例。逢甲大學碩士論文。簡俊能、王銘亨、兵界力(1999),高速公路隧道群(區)車流及行車事故特性分析。道路交通安全與執法研討會:307~321。
簡賢文(1998)。公路隧道防災及救援之探討。交通部台灣區國道新建工程局。
簡賢文(1998)。特殊空間(如公路隧道)消防救災問題之探討。第二屆全國防災學術研討會。
簡賢文(1999)。公路隧道火災防救專題研究。台北:鼎茂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簡賢文(2000)。公路隧道火災防救專題研究。鼎茂出版社。
簡賢文(2003)。公共安全管理白皮書之長公路隧道安全管理白皮書。內政部消防署。
簡賢文(2004)。長公路隧道安全管理標準作業程序範例。中華顧問工程司。
簡賢文(2005)。公路隧道大規模火災緊急應變及救援策略模式之研究:公路隧道火災緊急應變及救援標準作業程序之建制(I)。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簡賢文(2006)。公路隧道大規模火災緊急應變及救援策略模式之研究:公路隧道火災緊急應變及救援標準作業程序之建制(Ⅱ)。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簡賢文(2006)。恐怖活動攻擊隧道空間之救援策略分析-以雪山隧道火災為例。恐怖主義與國家安全學術研討暨實務座談會。
簡賢文(2006)。恐怖活動攻擊隧道空間之救援策略分析-以雪山隧道火災為例。恐怖主義與國家安全學術研討暨實務座談會。
譚宇隆(2009)。八卦山公路長隧道緊急應變之研究。東海大學碩士論文:19-36。蘇光偉等(2005)。東西向快速公路漢寶草屯線八卦山隧道災害應變及救援標準作業程序委託建制工作期末報告。臺北,交通部公路總局。
蘇家彥(2006)。隧道火災於自動撒水系統動作後之避難環境分析。中央警察大學消防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蘇家彥, 沈子勝, 簡賢文(2005)。自動滅火系統應用於公路隧道火災之初探。中央警察大學災害防救學報第6期。二.西文部分:
Alan E., Vardy, Safety in Road and Rail Tunnels, Thi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Nice, France, 9-1 March (1998).
Anders Lonnermark,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ires in Tunnels, Doctoral Thesis, Department of Fire Safety Engineering, Lund Institute of Technology,Lund University, (2005).
Bari, S. etc., “Simulation of Smoke from a Burning Vehicle and Pollution Levels Caused by Traffic Jam in a Road Tunnel,” Tunnelling and Underground Space Technology, (2005).
Bergqvist, A., “What Can Fire Brigade Do about Catastrophic Tunnel Fires,”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Catastrophic Tunnel Fires, p20-21, (2003).
BSI Standards, Draft British Standard Code of Practice for the Application of Fire Safety Engineering Principles to Fire Safety in Buildings, Panel FSM/-/5 and Technical Committee FSM/24 , Fire Safety Engineering, London, UK, (1994).
Charters, D., “Who needs a fire safety strategy”, Tunnel Management international, p25-27 (1998).
Daller, J., “Tunnel Safety Engineering in Transportation Tunnels”, ic Consulenten, Austria (2002).
Tetzner Dieter, (2005). ”European Tunnel Test –Methodology and Assessment.” DMT, Meeting CEDR Paris.
Egelhaaf, M. etc., “Motor Coach Fires - Analysis and Suggestions for Safety Enhancement,” DEKRA, (2005).
European Tunnel Assessment Programme (EuroTAP), Tunnel Audit Final Report, 2007.
EuroTest (2005). ” EuroTAP Tunneltest List of Criteria 2005.”, EuroTAP, ADAC.
Ferrer, J.C., “Recommendations of the Group of Experts on Safety in Road Tunnels”, Economic Commission for Europe United Nations, UK (2001).
Geir Jensen, “Wayfinding in Heavy Smoke: Decisive Factors and Safety Products Findings Related to Full Scale Tests,” InterConsult Group - ICG, May (1998).
Gigliotti R, Ronald J. (1991). Emergency Planning for Maximum Protection. New York:Butterworth-Heinemann。
Hammarström, R. etc., “Fire Safety in Buses-Bus and Coach Fires in Sweden and Norway,” SP Swedish National Testing and Research Institute, 2006.
Ingason, H., “Heat Release Rate Measurements in Tunnel Fires,”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Fires in Tunnels,(1994).
McGrattan, K., et al., Fire Dynamics Simulator (Version 5) Technical Reference Guide, 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 and Technology, (2008).
Ota, Y., “The Present Status of Safety Systems for Road Tunnel”, 17th China-Japan Technical conference for china Society of Engineers, Taiwan (1996).
Ota, Y., and Horiushi, K.,“An Analysis of Thermal Environment for Road Tunnel in the Incidence of Fire” , Chiyoda Engineering Consultants Co., Japan (2002).
PIARC, Systems and Equipment for Fire and Smoke Control in Road Tunnels, (2007).
RABT, “Guidelines for the Equipment and Operation of Road Tunnels” Research Society for Road and Traffic, Germany (1994).
Weger, D. et al., “Road Tunnel Risk Assessment in the Netherlands - TunPrim”, ESREL 2001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Netherlands (2001).
Yamada, N. and Ota, Y. “Safety Systems for the Trans-Tokyo Bay Highway Tunnel Project”, Tunneling and Underground Space Technology, p3-p12 Vol.14 No.1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