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34.203.221.104) 您好!臺灣時間:2024/03/29 04:25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林進森
論文名稱:雲林縣家庭所得分配之研究1979-2000
指導教授:洪福聲洪福聲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中正大學
系所名稱:國際經濟研究所
學門: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門
學類:經濟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2
畢業學年度:90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63
中文關鍵詞:所得分配Gini係數六輕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0
  • 點閱點閱:304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摘 要
所得分配一直是一個很重要的經濟議題,其均等與否亦為社會福利之指標。台灣地區之所得分配似乎比世界其他各國地區相對來得平均,惟自1980年以來,整體所得分配卻轉趨不平均,而雲林縣之所得分配狀況及趨勢又為何?台塑麥寮六輕設廠期間,雲林縣之所得分配情形是否出現重大變化?這些皆為吾人撰寫本文的主旨。
本文研究所使用的資料來源為1979年至2000年行政院主計處家庭收支調查報告之年度原始資料,並以Gini係數與Oshima指數為衡量家庭所得分配不均度之指標,運用因素分解分析及群體分割分析,進行雲林縣家庭所得分配之實證研究,獲致之主要結果為:雲林縣Gini係數及Oshima在1993年之前亦呈現逐漸上升的趨勢,且在1994年之前其數值皆大於台灣地區;而自1994年起不均度轉趨下降,且除1996年外,其所得分配之不均度皆低於台灣地區。另雲林縣在1991年台塑麥寮六輕廠宣佈設廠至1993年這段期間,家庭可支配所得分配趨向更不平均,而自1994年開工至1999年量產之建廠期間,所得分配之不平均確實有所改善,由此觀之,六輕設廠期間雲林縣家庭所得分配情形確實出現重大轉變。另採因素分解分析之結果為:無論採用Gini係數或Oshima指數,各要素所得不均度佔家庭所得不均度的比重,以受雇人員報酬最高,產業主所得次之,而財產所得及其他所得最低,此與台灣地區之實證結果相同。而採群體分割分析之實證結果為:整體而言,農業部門所得分配之不平均度小於非農業部門及家庭總所得分配之不平均度,與台灣地區之結果吻合,而非農業部門所得分配之不平均度高於家庭總所得分配之不平均度,與台灣地區兩部門之不平均度皆低於家庭總所得分配之不平均度有所差異。
目 錄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及目的…………………………………………1
第二節 研究架構…………………………………………………3
第二章 文獻回顧…………………………………………………8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資料說明 …………………………………15
第一節 研究方法 ………………………………………………15
一、衡量所得分配不平均度之指標 ……………………………15
(一)Lorenz曲線及Gini係數 ……………………………………15
(二)Oshima指標 …………………………………………………18
二、影響家庭所得不均度的原因之分析方法 …………………18
(一) 依所得來源分解家庭所得不均度之因素分析……………18
1、Gini係數的分解………………………………………………19
2、大島指數的分解………………………………………………20
(二) 家庭所得不均度時間變化趨勢的因素分析………………21
1、Gini係數的變化………………………………………………21
2、大島指數的變化………………………………………………22
(三) 群體分割分析………………………………………………22
第二節 資料來源及說明...……………………………………24
第四章 雲林縣家庭所得不均度之趨勢的實證研究 …………25
第一節 雲林縣與台灣地區家庭所得分配情形及比較分析 …27
第二節 依所得來源分解家庭所得不均度之實證結果 ………29
一、Gini係數的分解 ……………………………………………29
二、大島指數的分解 ……………………………………………31
第三節 家庭所得不均度時間變化趨勢之實證結果 …………33
一、Gini係數的變化 ……………………………………………33  
二、大島指數的變化 ……………………………………………34
第四節 群體分割分析之實證結果 ……………………………34
第五章 結論 ……………………………………………………59
參考文獻 …………………………………………………………63
參考文獻
Kuznets, S. (1955), “Economic growth and income inequality,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45, 1-28.
朱雲鵬(1990)〈1980年與1986年台灣所得分配的因素分解分析〉,
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
第三卷第一期,145—167。
江莉莉(1994)〈人口轉型,年齡結構與所得分配-理論與台灣的實證研究〉,台灣大學經濟研究所博士論文。
林金源(1997)〈家庭結構變化對台灣所得分配及經濟福利分配的影響〉,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第九卷第四期,39—63。
邱忠榮(1998)〈家戶大小對所得不均度及社會福利的影響〉,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陳逸玲(1991)〈1976年至1989年台灣所得分配變化之家戶大小及因素分解分析〉,中國文化大學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慧圈(1997)〈影響台灣所得分配之因素的探討-兼論台灣的財富分配〉,中正大學國際經濟研究所博士論文。
曹添旺、楊文山、麥朝成、與林忠正(1994)《貧富差距問題-社會及經濟層面探討》,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編印。
曹添旺(1996)〈台灣家庭所得不均度的分解與變化試析:1980-1993〉,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第八卷第二期,181—219。
張守鈞(2001)《個體經濟理論與應用》下冊二版,台北:全英出版社,460—462。
邊裕淵(1979)〈台灣所得分配之研究〉,《中央研究院三民主義研究所叢刊(1)》。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