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部分
全國法規資料庫(2012)。《幼兒教育及照顧相關法規》。取自2015年1月7日http://law.moj.gov.tw/index.aspx
全國教保資訊網(2012)。《幼兒教育及照顧相關法規》。取自2015年1月7日http://www.ece.moe.edu.tw/?p=531
吳清山、林天祐(2005)。教育研究。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62,178。
李飛瑩(2009)。台北縣市國民中學兼任總務行政職務教師工作壓力及因應策略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邱皓政(2011)。結構方程模式:LISREL/SIMPLIS的原理與應用(第二版)。臺北市:雙葉。
邱懷萱、李麗日(2012)。教師工作壓力與自我效能感之相關研究─以苗栗縣國民小學教師為例。區域與社會發展研究,3,193-244。汪慧玲、沈佳生(2010)。托兒所教保員對融合教育因應方式之研究。幼兒保育學刊,8,101-122。汪慧玲、沈佳生(2011)。托兒所教保員專業信念之研究。正修學報,24,127-144。汪慧玲、沈佳生(2012)。幼兒園教師教導特殊幼兒產生的困擾及因應策略之研究。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學報,29(1),37-66。林心怡(2011)。教師工作壓力與工作滿意度關係之研究~以彰化縣幼稚園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臺中市。林世賢(2011)。幼稚園教師人格特質與工作壓力之研究—以臺北市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林芳菁(2008)。幼兒教師工作壓力與離職傾項之研究-以台南地區為例。屏東教育大學學報,23,65-100。
林怡菁(2010)。花蓮縣公立國小附設幼稚園兼任行政職務教師工作壓力與職業倦 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林秀芬(2011)。臺中縣公私立幼稚園教師工作壓力與健康情形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林美玲(2013)。新北市幼兒園教師工作壓力、休閒調適策略與幸福感之關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聖約翰科技大學,新北市。林清江(1999)。與教師在一起進行教育改革。師友月刊,380,40-41。
林惠彥、陸洛、陸昌勤(2014)。人際壓力與工作滿足及身心健康之關聯:以華人因應策略為調節變項。商略學報,6(1),57-72。林靜香(2013)。公立幼兒園教保服務人員知覺幼托整合政策與其執行影響因素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銘傳大學,臺北市。周子敬、彭睦清(2005)。國內大專院校教師工作壓力及工作滿足感模式。教育心理學報,36(3),201-219。周子敬(2005)。抽樣方法。臺北市:全華。
周子敬(2006)。結構方程模式(SEM)-精通LISREL。臺北市:全華。
周子敬(2007)。統計套裝軟體:精通SPSS。臺北市:全華。
周子敬(2015)。多變量課程整理。2015年4月10日取自http://moodle.mcu.edu.tw/
周佩諭(2011)。幼托整合下師資制度的合理公平性。台灣教育評論月刊,1(1), 54-57。
周美慧、翁福元、李瑞金、鐘芳玲(2013)。從教育公平檢視臺灣幼托整合政策。幼兒教育年刊,24,49-65。洪婷琪(2011)。學前教師工作壓力、工作滿意度與幸福感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洪福財(2012)。「邁向幼托整合成功之道-幼兒園師資的整合與蛻變」學術研討會紀實。幼兒教育,308,4-7。
洪福財(2012)。幼兒園教保服務實施準則。幼兒教育,307,4-7。
高嘉慧(2006)。托兒所保育員面對壓力之因應策略及其相關研究。華岡農科學報,18,127-146。秦嘉瑩(2013)。新北市公立幼兒園教師工作倦怠與工作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銘傳大學,臺北市。翁麗芳(2012)。從臺灣史觀點論台灣幼兒教育的發展。教育資料與研究,104,1-26。凃柏原、曾瑞譙(2010)。臺南縣私立幼托園所教保人員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相關之研究-以結構芳誠模式分析。幼兒教育,300, 45-62。
張春興(2006)。張氏心理學辭典(重訂一版)。臺北市:東華。
張春興(2009)。現代心理學。臺北市:東華。
張秋發(2013)。國中教師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研究--以台中市豐原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縣。張凌瑜(2008)。幼兒園已婚女教師工作壓力與家庭生活滿意度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張毓紜(2014)。學前特殊教師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調查研究-以中部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市。張綉佳(2011)。國幼班代理教師壓力型態及因應策略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張榮芳(2014)。公立幼兒園教保員職場幸福感、工作滿意度之相關研究-以臺南市公立幼兒園教保員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張嘉茹(2009)。台北縣國民小學教師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張衛族、孫良誠(2011)。臺北市公幼教師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研究。臺北市:臺北市政府教育局。
莊淑雅(2013)。公立幼兒園教保員之工作壓力與工作滿意現況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臺中市。莊博文(2009)。國小小型學校兼任行政業務教師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亞洲大學,臺中市。郭美逢(2010)。高雄縣市國民小學閩南語兼任教師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學師範大學,高雄市。閔玉平(2011)。保育人員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研究--以新北市托兒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臺北市。許沛缃(2013)。保服務人員知覺幼兒園長轉型領導、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關係(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臺中市。
許耀文(2010)。工作壓力、休閒參與與身心健康關係之研究-以雲嘉地區幼教師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雲林科技大學,雲林縣。陳秀珍(2007)。學前教育教師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以普通班的融合教育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臺中市。陳勉福(2008)。南投縣幼托整合後私立幼兒園所教師工作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中科技大學,臺中市。陳家政(2013)。新北市國小教師知覺教學視導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銘傳大學,臺北市。
陳惠玲(2011)。桃園縣公立國小高年級生學童氣質與挫折容忍力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銘傳大學,臺北市。陳碧珠(2010)。屏東縣國民中學教師工作壓力與情緒管理關係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市。黃玉萍(2013)。屏東縣國小社會領域教師工作壓力與教學幸福感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市。黃永寬、賴駿朋(2013)。幼兒運動遊戲教師工作壓力來源及情緒管理方式之研究。幼兒教育年刊,24,175 - 201。黃春梅(2009)。公私立幼稚園教師工作壓力與壓力管理策略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黃秋萍(2009)。探討台南地區幼稚園教師工作壓力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南科技大學,臺南市。黃雅蘭(2013)。嘉義縣國小教師工作壓力對身心健康影響之研究-兼論休閒參與的調節效果(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臺中市。黃國龍(2009)。高職綜合職能科特教組長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黃寶園 (2009)。工作壓力對工作滿足、職業倦怠影響之研究:統合分析取向。教育心理學報,40(3), 439-462。葉子明、楊健炘、白凢芸(2011)。彰化縣國小教師工作壓力、壓力因應方式與職業倦怠之關係研究。工作與休閒學刊,2(2), 125-138。楊倩華(2010)。臺北市公立幼稚園教師工作壓力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劉秀鈴(2011)。桃園縣國民中學資源班教師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劉秀鳳(2009)。特殊教育學校教師工作壓力、因應策略與職業倦怠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臺科技大學,臺中市。
劉姿絹(2013)。高中職身心障礙資源班教師工作壓力及因應策略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劉淑茹(2007)。台中縣市私立幼兒園園所長工作壓力及因應策略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歐慧敏、曾玉芬(2009)。學前教師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相關研究。幼兒教育研究,1,141-178。鄧瑋婷(2010)。三位公立幼稚園教師工作壓力及其因應策略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銘傳大學,臺北市。潘正德(譯)(2000)。壓力管理Comprehensive Stress Management(原作者:Jerrold S. Greenberg)。臺北市:心理。
潘淑珍(2009)。幼兒教師工作壓力與工作倦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靜宜大學,臺中市。鄭青青(2013)。國小附設幼兒園教保員制度的爭議。臺灣教育評論月刊,2(1),82-84。
鄭孟忠、顏士程(2012)。我國幼托整合之師資合流研究。幼兒教育,307,14-27。
錢玟妤(2014)。臺南市公立國小附設幼兒園教師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盧玫瑰(2009)。南投縣國小附設幼稚園教師工作壓力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盧美貴(1995)。幼兒教育概論。台北市:五南。
蕭芳華(2011)。會診幼兒教育及照顧法。師友月刊,533,16-21。謝明耀(2011)。北部地區高級中學輔導教師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謝淑珺(2010)。花蓮地區幼稚園教師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簡楚瑛(1995)。正視學前教育的地位-學前教育問題初診。教改通訊,5,7-10。羅秀麗(2012)。幼兒園教保員知覺心理契約、所長行政支持與其親師互動之關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臺北市。羅瑞鳳(2012)。新北市公立幼兒園教師兼任主任的工作壓力、社會支持與工作滿意度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輔仁大學,新北市。羅錦絨(2009)。臺北市私立幼稚園園長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蘇祝永(2010)。台東縣國小兼任組長教師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市。 外文部分
Alison, L. K., & Berthelsen, D. C. (1995). Preschool teachers experiences of stress. Teaching & Teacher Education, 11(4), 345-35. doi:10.1016/0742-051X(94)00038-8
Aldwin, C. M. (2007). Stress, coping and development: An integrative perspective (2nd ed.). NY: The Guilford Press.
Auerbach, S. M., & Gramling, S. E. (1998). Stress management psychological
foundations.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
Beehr, T. A., & Newman, J. E. (1978). Job stress, employee health, and organizational
Effectiveness:A facet analysis, model and literature review. Personnel Psychology,
31, 665-699. doi:10.1111/j.1744-6570.1978.tb02118.x
Collins, S. (2008). Statutory social workers: Stress, jog satisfaction, coping, social support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British Journal of Social Work, 38(6), 1173-1193. doi:10.1093/bjsw/bcm047
Cunningham, J. B. (1997). The stress management sourcebook. Los Angeles, CA:
Lowell House.
Curtis, A. J. (2000). Health Psychology. Boston, MA: Routledge.
Elwyn. T. (2002). Teacher Education. Stylus Publication Inc.
Gmelch, W. H. (1983). Stress for success:How to optimize your performance. Theory
into practive, 22(1), 7-14. 10. doi:1080/00405848309543031
Hair, J. F., Black, W. C., Babin, B. J., & Anderson, R. E. (2010). Multivariate Data Analysis (7th ed.). Upper Saddle River, NJ: Prentice Hall.
Hendriks, A. H. C., De Moor, J. M. H., Oud, J. H., Savelberg, M. M. H. W., & Bargeman,
W. H. (2000). Sources and determinants of job stress among employees working in
therapeutic toddler classes in Dutch rehabilitation centr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Disability, Development and Education, 47(2), 155-169. doi:10.1080/713671110
Jamal, M. (1990). Relationship of job stress and type-A behavior to employee’s job
satisfaction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psychosomatic health problem, and
turn-over motivation. Human Relations, 43(8), 727-738. doi: 10.1177/001872679004300802
Kleinke, C. L. (1998). Coping with life challenges. Belmont, CA: Wadsworth.
Kyriacou, C., & Sutcliffe, J. (1978). A model of teacher stress. Educational Studies,
4(1), 1-6. doi:10.1080/0305569780040101
Lazarus, R. S., & Folkman, S. (1984). Stress, appraisal and coping. NY: Springer
Lazarus, R. S. (2000). Toward better research on stress and coping. American
Psychologist, 55(6), 665-673. doi:10.1037/0003-066X.55.6.665
Manning, G., Curtis, K., & McMillen, S. (1999). Stress: Living and working in a changing world. Duluth, MN: Whole Person Associates, Inc.
Marianne, P., & David, P. B. (1997). Job satisfaction among America’s teachers Effects of workplace conditions, background characteristics, and teacher compensation. Statistical Analysis Report by Deportment of Education.
McCare, R. R . (1984). Situational determinants of coping responses: Loss,threat, and challeng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46(4),919-928. doi: 10.1037//0022-3514.46.4.919
McGrath, J. E. (1976). Stress and behavior in organizational. In M. D. Dunnette (Ed.), Handbook of industrial and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 Chicago, IL: Rand McNally.
Michelle, W., & Irvine, G. (2004). Teaching in mainstream and special schools: are the stresses similar or different? British Journa of SpecialEducation,31(3),157-162. doi:10.1111/j.0952-3383.2004.00347.x
Moracco, J. C., & McFadden, H. (1982). The counselor ’s role in reducing teacher stress. Personnel and Guidance Journal, 61(9), 549-552. doi: 10.1002/j.2164-4918.1982.tb00719.x
Pervin, L. (1983). Characterristics of staff burnout in mental health setting. Hospital & Community Psychiatry, 28, 233- 237. doi:10.1192/bjp.bp.108.060871
Pithers, R.T. (1995). Teacher stress research: problems and progress. 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65(4), 387-392. doi:10.1111/j.2044-8279.1995.tb01160.x
Selye, H. (1956). The stress of life. NY: McGraw-Hill.
Stanford, S. C., & Salmon, P. (1993). Stress: From Synapse to Syndrome. London: Academic Press.
Taylor, S. E. (1999). Health Psychology. Boston, MA: McGraw-Hill.
Tellenback, S., Brenner, S., & Löfgren, H. (1983). Teacher stress: Exploratory model
building.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Psychology, 56(1), 19-33. doi: 10.1111/j.2044-8325.1983.tb00106.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