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02.90.91) 您好!臺灣時間:2024/03/29 06:35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葉宇萱
論文名稱:手工藝創作者、創意市集與國家政策—以西門紅樓創意市集為例
指導教授:胡綺珍胡綺珍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大眾傳播研究所
學門:傳播學門
學類:一般大眾傳播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1
畢業學年度:99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01
中文關鍵詞:手工藝創作者創意市集國家政策文化創意產業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25
  • 點閱點閱:5459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1034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7
自2004年起陸續有許多創意市集活動在台灣各地發起,對創作有興趣的人也在同時參與這場盛會,然而創意市集到後期其熱潮逐漸衰退,手工藝創作者也面臨了挑戰。不同於國外市集活動的發展是奠基於居民日常生活之中,台灣創意市集則是以空降的方式,由民間團體發起,依靠一股由下至上的方式帶動,發展的時間很短暫但卻迅速擴張,相較於國外則顯得過於表層及不穩定,但這樣的市集對於手工藝創作者而言仍具有重要的存在價值。加以台灣政府近年來大力推動文化創意產業,也開始注意到創意市集及手工藝創作者存在的重要性,並開始著手進入創意市集的領域。因此研究者除了將研究對象聚焦在手工藝創作者身上外,也嘗試瞭解當公部門的資源進入創意市集後,原本由下而上的草根活動會產生怎樣的轉變。
據此本研究提出三大研究問題,研究問題一:創意市集進入台灣後的轉變,以及深處其中的手工藝創作者其勞動特性為何?又對於手工藝創作者而言,創意市集存在有何意義?研究問題二:創作者聚集後演化的文化聚落,會促使周邊產生新的文化氛圍,形塑不同的風貌,又這樣的因素作用在文化古蹟上,對於其空間產生的影響為何?研究問題三:在政府推動文創產業發展的脈絡下,文化古蹟與創意市集的結合和政府政策的關連為何?從手工藝創作者、創意市集到其地理空間的發展,國家政策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又對手工藝創作者而言,國家政策的介入對其勞動狀況是否有所助益?
經過研究後發現,創意市集對手工藝創作者而言,不僅是他們嶄露頭角的舞台,且其自身已經從過去邊緣、小眾的發想,蛻變為一個公部門重視的場域。而手工藝創作者與傳統勞動者相比,自主性相對提高,強調滿足、成就感等情感回饋,但其實仍無法完全逃離勞動異化的命運,只能挾帶自身文化資本嘗試對異化勞動的命運採取反抗,並以自己的方式掙扎,找尋自我出路。手工藝創作者進駐於此,讓西門紅樓恢復活潑、歡愉的氣氛,雖創意市集這個空間是為了販售商品而存在,但創作者獨特、手工的作品,降低了商業氣息的比重,打造西門紅樓等於創意聚集之地的想像。對於公部門而言投入創意市集活動則是實施文化治理的手段之一,並且藉此獲得政治的與經濟層面的績效。
目錄
第壹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創意市集與我 1
第二節 研究背景 4
第三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7
第貳章 文獻探討 10
第一節 文化創意產業在台灣的推展 10
一、 什麼是文化創意產業 10
二、 台灣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 11
三、 文化創意產業與創意市集 12
第二節 手工藝創作者的勞動 13
一、 異化的概念 13
二、 非物質勞動與情感勞動 14
三、 文化勞動的特性 15
四、 文化勞動的狀態 16
第三節 勞動與國家 19
一、 人力資本 19
二、 文化地理 20
三、 國家政策與文創產業人才 21
四、 文化治理 23
第參章 研究方法 25
第一節 研究設計 25
一、 深入訪談法 25
二、 參與觀察法 25
第二節 研究範圍界定與研究對象 26
一、 研究範疇界定 26
二、 訪談對象 29
第肆章 創意市集與手工藝創作者在台灣 33
第一節 創意市集在台灣發展的脈絡 33
第二節 手工藝創作者的勞動狀態 42
一、 想要反抗異化的一群 42
二、 包裹在糖衣下的真實面 45
三、 邊緣崛起至進入市場的想像 49
第三節 創意市集存在的意義 50
第四節 小結 55
第伍章 創意市集、手工藝創作者與國家政策的交會 57
第一節 三方匯集的西門紅樓 57
一、 國家政策的作用 57
二、 市場的輪轉 59
三、 古蹟再利用與手工藝創作者的互惠 61
第二節 國家介入創意市集得到的效益 64
一、 政治層面 65
二、 經濟層面 68
第三節 公部門舉辦的創意市集 71
一、 不瞭解創意市集的本質,缺乏辦活動的經驗 72
二、 體制僵化,缺乏效率 75
三、 場地與經費限制,無法擴大範圍 77
四、 國家介入後與民辦創意市集的差異與關係 78
第四節 小結 80
第陸章 結論 82
第一節 回應研究問題 82
一、 回到創意市集與手工藝創作者 82
二、 創意座落後的西門紅樓 83
三、 國家政策介入的所得的效益與影響 84
第二節 手工藝創作者的美麗與哀愁 84
一、 從非法到合法空間的收編 85
二、 在逐夢與現實之間 86
三、 深層文化培育取代短期文化活動 87
第三節 研究限制與建議 88
參考文獻 90
附錄 手工藝創作者訪談題綱 100

表目錄

表3-1 西門紅樓的更迭 27
表3-2 訪談對象簡介 29
表3-3 訪談對象的分類 32
表4-1 2005年前非法與合法的市集活動 36
表4-2 2005-2007年間企業與公部門主辦的創意市集活動例舉 37
表5-1 與紅樓發展相關的政策與法規 58

圖目錄

圖1-1 創意市集中的商品(飾品與吊飾) 6
圖1-2 創意市集中的商品(皮雕與玩偶) 6
圖1-3 創意市集中的商品(彩繪與輸出商品) 6
圖3-1 舊時西門紅樓與周邊環境 27
圖3-2 西門紅樓再利用區塊圖 28
圖4-1 台灣創意市集發展演變 34
圖4-2 創意市集轉變時間軸 40
圖4-3 手工藝創作者的勞動狀態 56
圖5-1 西門紅樓南北廣場配置 64
圖5-2 國家介入創意市集後所得之效益 71
圖6-1 CUBBISH在2010年簡單生活節中製作的充氣公仔 87
圖6-2 創作者發展的三大類型 87
中文部分:
EJay(2010)。〈帳棚下,為彼此的勇氣加溫,讓有夢的自己被看見〉,《簡單文摘》。上網日期:2011年4月20日,取自http://simplelife.streetvoice.com/simplereading/ripple_event_09.html
Pay J(2006)。〈創意市集—中場休息〉。上網日期:2010年3月6日,取自http://blog.roodo.com/nanhai/archives/2117778.html
小果農(2006)。(上市的創意—南海藝廊創意市集),《藝術家》,62[4]︰180-189。
小樹 口述(2010)。〈給下一個世代的音樂想像〉。StreetVoice講座筆記。葉宇萱 紀錄。5月16日。
中央社(2008)。〈從創意市集到獨立品牌,創意人缺的是什麼?〉。上網日期:2010年3月6日,取自http://tnews.cc/Newscon1_4048.htm
公民新聞平台(2007)。〈當創意市集不再創意〉。上網日期:2009年1月12日,取自http://www.peopo.org/trackback.php?id=5220
文化建設委員會(2004)。〈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計畫〉。上網日期:2010年9月1日,取自http://web.cca.gov.tw/creative/page/main_01.htm
文化建設委員會(2008)。〈文化資產保存法〉。上網日期:2011年4月8日,取自http://www.cca.gov.tw/law.do?method=find&id=30
文化建設委員會(2010)。〈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法〉。上網日期:2010年9月1日,取自http://www.cca.gov.tw/law.do?method=find&id=247
文建會文化創意產業推動服務網(2008)。〈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法草案〉。上網日期:2010年9月1日,取自http://www.tyccc.gov.tw/_admin/_upload/community/commculture/7/file/%E6%96%87%E5%8C%96%E5%89%B5%E6%84%8F%E7%94%A2%E6%A5%AD%E7%99%BC%E5%B1%95%E8%8D%89%E6%A1%88.pdf
文建會地方文化館(2006)。〈地方文化館計畫〉。上網日期:2011年4月5日,取自http://superspace.cca.gov.tw/ct.asp?xItem=7729&ctNode=394&mp=1
日下公人(1994)。《無摩擦的輸出—文化產業的國際化之路》(新.文化產業論)(倪心一譯)。台北:錦繡。
王文科(1986)。《教育研究法—教育研究的理論與實際》。台北:五南。
王文科、王志弘編(2002)。《質的教育研究—概念分析》。台北:師大書苑。
王志弘(2003)。〈台北市文化治理的性質與轉變,1967-2002〉,《台灣社會研究季刊》,52:121-186。
王志弘(2005)。〈記憶再現體制的構作:台北市官方城市書寫之分析〉,《中外文學》,33[9]:9-52。
王志弘(2011)。〈創意何為?室內設計師的勞動與倫理〉,「2011文化研究學會年會:嘿山寨,慮消費:生態、科技與文化政治」,真理大學,1月9日。
王怡穎(2004)。《創意市集》。台北:田園城市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王怡穎(2005)。《創意市集Ⅱ玩心大發》。台北:田園城市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王俐容(2005)。〈文化政策中的經濟論述:從菁英文化到文化經濟?〉,《文化研究》,1:169-195。
王恩涌(1993)。《文化地理學導論—人、地、文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王振寰(2002)。〈權力與政治體系〉。王振寰、瞿海源編,《社會學與台灣社會》(頁213-337)。台北:巨流。
王婉嘉(2010年,2月4日)。〈彩虹下的百年容顏—西門紅樓〉,《台灣光華電子報》。上網日期:2011年4月19日,取自http://enews.url.com.tw/sinorama/56444
王湘涵(2005)。《文化創意產品特質之分析研究》。世新公廣所碩士論文。
台北市文化局(2007)。〈96新世代文創午茶—「創意市集高峰會」座談重點記錄〉。上網日期:2010年8月13日,取自http://team.culture.gov.tw/frontsite/cms/contentAction.do?method=viewContentDetail&iscancel=true&contentId=MjUxMg==
台北市文化局文創藝站(2008)。〈玩創意,瘋市集:看創意市集的演進〉。上網日期:2009年1月12日,取自http://www.culturalindustry.org/subartdetail.php?id=42
台北市都市更新處(2006)。〈西門市場更新及再利用案〉。上網日期:2011年5月4日,取自http://www.uro.taipei.gov.tw/ct.asp?xItem=1005342&ctNode=12896&mp=118011
台灣經濟研究院(2003)。《推動文化創意產業之系統服務規劃研究報告》。行政院文建會。
安芷嫻、鄒依倫(2008)。〈想像力串起世界—城市創意幕後推手 跳脫常規激發多元能量〉,《卓越雜誌》,292:78-81。
朱俐穎(2008)。《手感如何經濟—台灣創意市集的消費經營與其問題》。台大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江家華(2006)。〈手工創意觀察‧創意市集再掀手工熱潮〉,《誠品好讀月報》,72:56-59。
西門紅樓(2009)。〈館所歷史〉。上網日期:2011年5月30日,取自http://www.redhouse.org.tw/Content/PublicContent.aspx?id=4242
西門紅樓(2011)。〈西門紅樓創意市集報名辦法與規定〉。上網日期:2011年7月8日,取自http://www.redhouse.org.tw/redhouseSysUpDoc/UpDownDoc/redhouse/%E5%89%B5%E6%84%8F%E5%B8%82%E9%9B%86%E8%81%AF%E7%9B%9F/%E4%B8%83%E6%9C%88%E4%BB%BD%E8%A5%BF%E9%96%80%E7%B4%85%E6%A8%93%E5%89%B5%E6%84%8F%E5%B8%82%E9%9B%86%E5%A0%B1%E5%90%8D%E8%A1%A8.doc
余國棟(2006)。〈創意市集成台灣人才寶庫〉。上網日期:2010年6月28日,取自http://magazine.sina.com/chinatimesweekly/1498/2006-11-07/ba23000.shtml
吳佩芸(2008)。《台灣創意市集發展與價值以整合平台觀點分析》。政大企管所碩士論文。
吳牧青(2006)。〈市集,誰的創意與歡樂?—不同世代,消費選擇外的選擇〉,《破報》。上網日期:2011年01月12日,取自:http://posts.tw/node/42
吳牧青(2007)。〈搖滾問題多 簡單生活就好?〉,《破報》。上網日期:2011年01月12日,取自http://posts.tw/node/315
宋世祥(2010)。〈文創空間的生命史:從創意市集、創意園區到創意街區〉。上網日期:2010年8月20日,取自http://www.cci.org.tw
李仁芳(2007)。〈「美力」燎原—2006,美學經濟盛世醞釀中!〉,《誠品好讀月刊》,73︰48-50。
李永豐(2004)。《劇場開門紅樓有夢,紅樓劇場古蹟在利用執行報告》。台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明璁(2009)。〈去/再領域化的西門町:「擬東京」消費地景的想像與建構〉,《文化研究》,9:119-163。
李芝瑩(2008)。《台灣創意市集主辦單位創意分為形塑之研究—以四個創意市集主辦單位為例》。師大美術系碩士論文。
李思薇(2003)。《文化事件中的停駐與遊走—以城市節慶彌拼台北的文化生活圖像》。台大建築與城鄉所碩士論文。
李國盛(2006)。〈吹吹西洋風CAMPO創意市集〉,《台灣光華雜誌》,31[6]:40-41。
李鳳鳴(2006)。〈有創意的夢更美—2006第四屆牯嶺街書香創意市集盛況〉,《藝術家》,63[1]︰174-181。
李錡(2006)。〈街頭新勢力—談台灣「創意市集」的興起〉,《藝術欣賞》,2[10]:4-8。
李濤(2006)。《人力資本投資與城市競爭力》。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杜曉苑(2005)。《從文化創意產業的特性初探圖文書之產製》。交大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兔牙小熊(2006a年,11月5日)。〈最HOT的發燒書 創意市集書店同樂會〉,《聯合報》,E4。
兔牙小熊(2006b年,11月5日)。〈創意市集現象台灣熱起來〉,《聯合報》,E4。
林乃文(2009)。〈點子的競技場。創意的嘉年華—創意市集的崛起與前景〉,《文化快遞》,112:19-21。
林富美(2006a)。〈當新聞記者成為名嘴:名聲、專業與勞動商品化的探討〉,《新聞學研究》,88:43-81。
林富美(2006b)。《台灣新聞工作者與藝人—解析市場經濟下的文化勞動》。台北:秀威資訊科技。
林曉微(2009)。《西門紅樓創意市集民眾參與動機與滿意度研究》。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文化產業學系暨藝文產業設計與經營碩士論文。
邱政彰(2008)。《台灣創意市集品牌行銷模式之研究》。國立台北科技大學創新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誌勇、廖淑雯、劉柏君(2004)。〈自滿的狂歡與虛幻及其之後:論台灣文化產業〉,《當代》,200:116-123。
侯謹瑜(2005)。《台北地攤達人》。台北:滾石文化。
姚欣進(2004)。《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與世界資本主義》。台北:巨流。
胡幼慧編(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
胡雁婷(2009)。《次文化創意產品與設計:以台灣網路文化創意產品為例》。雲科大設計運算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松田(2008)。《突現論與都市發展—以西門市場(紅樓)為例》。台北大學:不動產與城鄉環境學系碩士論文。
張莉聆(2010)。《部落客達人獲利模式與中介機制運作之探討》。世新大學新聞所碩士論文。
張鐵志(2007)。〈台灣搖滾音樂祭—2006,獨立音樂的發電機〉,《誠品好讀》。73:54-56。
許嘉猷(2004)。〈布爾迪厄論西方純美學與藝術場域的自主化—藝術社會學之凝視〉,《歐美研究》,34[3]︰357-429。
郭彥廷(2007)。《創意市集中文化創意商品之研究—以北投創意市集規劃為例》。台藝大工藝設計學系碩士論文。
陳一姍(2006)。〈創意市集—未被尋化的世代創造力〉,《台灣工藝》,26︰1-3。
陳衍(2006)。〈創意市集—新一代工藝創作〉,《台灣工藝》,26︰11-15。
陳韋綸(2008年,10月16日)。〈張燈結彩,異同尋歡—追溯一段紅樓同志聚落的脈絡〉,《破報》。上網日期:2011年04月19日,取自http://posts.tw/node/1108
陳學明(1996)。《文化工業》。台北:揚智文化。
黃孫權、成露茜(2008)。〈文化產業、文化治理與地方認同—以台灣新興的嘉年華為例〉,《城市與設計學報》,18:23-35。
黃海鳴(2006)。〈南海藝廊與牯嶺街的再生運動—從2006牯嶺街書香創意市集談起〉,《藝術家》,63[1]︰182-187。
黃偉婷(2008)。〈創意,瘋市集︰看創意市集的演進〉。上網日期:2009年1月12日,取自http://www.culturalindustry.org/subartdetail.php?id=42
黃瑞茂、蕭立虹(2002)。《文化空間創意再造:閒置空間再利用國外案例》。台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楊佳真(2007)。《文化資產的活化與再利用—以紅樓劇場為例》。師大政治所碩士論文。
經濟日報(2007年10月16日)。〈文化創意產業未來新勢力〉,《經濟日報》,A16。
廖珍瑩(2008)。《創意市集之設計策略研究》。銘傳設計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漢寶德、劉新圓(2008)。〈閒置空間再利用政策之檢討〉,《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上網日期:2011年,6月1日,取自http://www.npf.org.tw/getqr/4332
劉昌德(2004)。〈科技與文化工作者:網路與相關數位科技對台灣漫畫家勞動過程的影響〉,《傳播與管理研究》,4[1]︰35-58。
劉雯婷(2004)。《「華山藝文特區」之藝文生態及社會關係探析》。東吳社會學系碩士論文。
劉維公(2003)。〈為什麼我們需要創意文化園區?〉,《今藝術》,128:102-105。
劉維公(2006)。《風格社會》。台北:天下。
鄭秋霜(2006年5月20日)。〈創意市集就在你身邊〉,《經濟日報》,C1。
鄭秋霜(2007a)。〈把握三創原則,讓創意變生意〉,《經濟日報》。上網日期︰2010年4月30日,取自http://blog.sina.com.tw/mok_mba/article.php?pbgid=44433&entryid=573390&comopen=1
鄭秋霜(2007b)。《好創意,更要好管理》。台北︰三采文化。
鄭秋霜(2007c年3月3日)。〈2007創意市集進入關鍵時刻〉,《經濟日報》,C1。
鄭秋霜(2007d年3月3日)。〈創意,不只是把東西變可愛〉,《經濟日報》,C1。
鄭美華(2008)。〈推動文化創意產業政策與政府治理模式的轉型—政府與文化關係的再思考〉,《公共行政學報》,27:111-159。
鄭景雯(2006)。《貢寮.獨立音樂.海洋音樂祭》。交大:社會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盧沛樺(2008)。〈「創意」市集,真的創意嗎?〉,《喀報》。上網日期:2010年5月12日,取自http://castnet.nctu.edu.tw/view.htm?ar_pk=261
蕭瑀婕(2007)。《台灣創意市集生活美學與消費現象之研究:以Campo生活藝術狂歡創意社群為例》。台師大美術所碩士論文。
賴奕如(2008)。〈創意市集 需被突破的創意?〉。上網日期:2010年7月8日,取自http://castnet.nctu.edu.tw/view.htm?ar_pk=172
謝明奇(2007)。〈終於把2007年給撐過去了〉。上網日期︰2010年5月13日,取自http://tw.myblog.yahoo.com/art-136/article?mid=4439&prev=4666&next=
顏甫珉(2008a)。〈創意市集 鴕鳥沙堆?成功試金石?〉,《聯合報》,E2。
顏甫珉(2008b)。〈曾經一瘋五千人 創意變調CAMPO擺最後一攤〉,《聯合報》,A6。
顏寧(2008)。〈集創意,記城市:論創意市集風潮之興起〉,《文化研究月報》,76。上網日期:2009年,1月12日,取自http://hermes.hrc.ntu.edu.tw/csa/journal/76/journal_park762.htm
顧崇信(2009)。《由台中爵士音樂節看大型節慶活動中的社會意涵與都市建構》。東海大學建築學系碩士論文。

英文部分:
Allen, J. , O’Toole, W. , Harris, R. & McDonnell, I. (2011). Festival & special event management (5th ed.). Milton, Qld. : John Wiley and Sons.
Amabi Amabile, Teresa M (1997). Motivating creativity in organizations: On doing what you love and loving what you do. 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 40(1), 39-58.
Banks, Mark (2010). Craft labor and creative Industri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ultural policy, 16(3), 305-321.
Bonnewitz, Patrice (2002)。《布赫迪厄社會學的第一課》(Premières leçons sur La sociologie de Pierre Bourdieu)(孫智綺譯)。台北:麥田。
Brouillette, Sarah (2009). Creative labor. Mediations, 124(2), 140-149.
Caves, Richard (2003)。《文化創意產業—以契約達成藝術與商業的媒合》(Creative industries: Contracts between art and commerce)(仲曉玲、徐子超譯)。台北:典藏雜誌社。
Coleman, James S. (1988). Social capital in the creation of human capital.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94, 95-120.
Comunian, R., Faggian, A., & Li, Q. C. (2009). Unrewarded careers in the creative class: The strange case of bohemian graduates. Papers in regional science, 82(2), 389-410.
Cornwell, Sally C. (1979). The social and working conditions of artists. International labour review, 118(5), 537-556.
Crang, Mike. (2003)。《文化地理學》(Cultural geography)(王志弘、方淑惠、余佳玲譯)。台北:巨流。
Cresswell, Tim. (2006)。《地方:記憶、想像與認同》(Place: A short introduction)(王志弘、徐苔玲譯)。台北:群學。
Dominick, J. R. ,& Wimmer, R. D. (2002)。《大眾媒體研究》(Mass media research: An introduction 6E)(黃振家譯)。台北:學富。
Florida, Richard (2003)。《創意新貴—啟動新經濟的菁英勢力》(The rise of creative class. And how it’s transforming work, leisure, community and everyday life) (鄒應瑗譯)。台北︰寶鼎。
Fromm, Erich (1987)。《馬克思關於人的概念》(Marx’s concept of man)(徐紀亮、張慶熊)。台北市:南方叢書出版社。
Hardt, Michael (1999). Affective labor. Boundary 2, 26(2), 89-100. 上網日期:2010年12月13日。取自http://www.jstor.org/stable/303793
Hartely, John (2005)。《創意產業讀本》(Creative industries)(包建女、李慧、曹書樂譯)。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
Lawrence, T.B. ,& Phllips, N. (2002) Understanding cultural Industries. Journal of management inquiry, 11(4), 430-441.
Lazzarato, Maurizio (1996). Immaterial labor. In Radical thought in Italy: A potential politics (Hardt, Michael & Virno, Paolo, Eds., 133-147).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Lloyd, Richard (2006). Neo-bohemia: Art and commerce in the postindustrial city. New York: Routledge.
McCabe, Carol (2003). London’s street markets. British Heritage, 24(2), 18-26.
McRobbie, Angela (1998). British Fashion Design: Rag Trade or Image Industry? London: Routledge.
McRobbie, Angela (2004). Making a living in London’s small-scale creative sector. In Cultural Industries and the production of culture (Power, Dominic & Scott , Allen J., Eds., 130-143). London: Routledge.
Mitchell, Don (2000). Cultural geography: A critical introduction. Malden, MA: Blackwell Pub.
Murger, Henri (2008)。《波希米亞人的生活情景》(Scènes de la vie de bohème)(高美齡譯)。台北:東觀國際。
Neff, G. & Wissinger, E. & Zukin, S. (2005). Entrepreneurial labor among cultural producers: “Cool” jobs in “hot” Industries. Social semiotics, 15(3), 307-334.
Risatti, Howard (2007). A theory of craft: Function and aesthetic expression. Chapel Hill: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
Rossiter, Ned (2003). Report: Creative labour and the role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Fibreculture journal, 1. 上網日期:2010年7月31日。取自http://one.fibreculturejournal.org/fcj-001
Shone, A., & Parry, B. (2001). Successful event management: A practical handbook (2nd ed.). London: Thomson.
Throsby, David (2003)。《文化經濟學》(Economics and culture)(張維倫、潘筱瑜、蔡宜真、鄒歷安譯)。台北:典藏藝術家
連結至畢業學校之論文網頁點我開啟連結
註: 此連結為研究生畢業學校所提供,不一定有電子全文可供下載,若連結有誤,請點選上方之〝勘誤回報〞功能,我們會盡快修正,謝謝!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鄭美華(2008)。〈推動文化創意產業政策與政府治理模式的轉型—政府與文化關係的再思考〉,《公共行政學報》,27:111-159。
2. 劉昌德(2004)。〈科技與文化工作者:網路與相關數位科技對台灣漫畫家勞動過程的影響〉,《傳播與管理研究》,4[1]︰35-58。
3. 黃孫權、成露茜(2008)。〈文化產業、文化治理與地方認同—以台灣新興的嘉年華為例〉,《城市與設計學報》,18:23-35。
4. 陳一姍(2006)。〈創意市集—未被尋化的世代創造力〉,《台灣工藝》,26︰1-3。
5. 邱誌勇、廖淑雯、劉柏君(2004)。〈自滿的狂歡與虛幻及其之後:論台灣文化產業〉,《當代》,200:116-123。
6. 許嘉猷(2004)。〈布爾迪厄論西方純美學與藝術場域的自主化—藝術社會學之凝視〉,《歐美研究》,34[3]︰357-429。
7. 林富美(2006a)。〈當新聞記者成為名嘴:名聲、專業與勞動商品化的探討〉,《新聞學研究》,88:43-81。
8. 江家華(2006)。〈手工創意觀察‧創意市集再掀手工熱潮〉,《誠品好讀月報》,72:56-59。
9. 李國盛(2006)。〈吹吹西洋風CAMPO創意市集〉,《台灣光華雜誌》,31[6]:40-41。
10. 李錡(2006)。〈街頭新勢力—談台灣「創意市集」的興起〉,《藝術欣賞》,2[10]:4-8。
11. 安芷嫻、鄒依倫(2008)。〈想像力串起世界—城市創意幕後推手 跳脫常規激發多元能量〉,《卓越雜誌》,292:78-81。
12. 王志弘(2005)。〈記憶再現體制的構作:台北市官方城市書寫之分析〉,《中外文學》,33[9]:9-52。
13. 王俐容(2005)。〈文化政策中的經濟論述:從菁英文化到文化經濟?〉,《文化研究》,1:169-195。
14. 小果農(2006)。(上市的創意—南海藝廊創意市集),《藝術家》,62[4]︰180-189。
15. 王志弘(2003)。〈台北市文化治理的性質與轉變,1967-2002〉,《台灣社會研究季刊》,52:12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