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訪客IP:34.204.3.195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陳雯君
研究生(外文):Wen-Chun Chen
論文名稱:親子關係對青少年偏差行為影響之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to the adolescence deviation behavior influence research
指導教授:黃嘉莉黃嘉莉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Jia-Li Huang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銘傳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研究所碩士班
學門:教育學門
學類:綜合教育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8
畢業學年度:96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28
中文關鍵詞:青少年偏差行為親子關係縱貫研究
外文關鍵詞:adolescencedeviance behaviorparent-child relationshiplongitudinal research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65
  • 點閱點閱:6899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901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0
本研究旨在探究青少年時期「親子關係」與「偏差行為」的關連。由於青少年為一發展階段,為期能對青少年偏差行為有較深入的瞭解,並對於親子關係之於青少年偏差行為的影響情形能有較仔細的探討。故以國中一年級(約13、14歲)與高中(職)二年級(約17、18歲)為研究對象,資料蒐集方法為二手資料分析法(secondary analysis),採用「台灣教育長期追蹤資料庫」(Taiwan Education Panel Survey)之樣本進行兩波段縱貫之研究。

研究結果與發現如下:
一、 國一時的偏差行為中以違反子女身份的偏差行為比例最多;高二階段違反一般青少年角色之偏差行為比例大幅上升。
二、 國一偏差行為到高二時出現累積效果。
三、 於不同階段適時調整親子的親密程度,將可減少青少年偏差行為的產生。
四、 在不同階段採取以平權方式處理親子衝突,皆具有抑制偏差行為之效果。
五、 國一的親子關係越好,偏差行為會越少,到了高二偏差行為也會越少

最後,本研究根據結論,提出相關具體建議以供家長、教育工作者、學校、教育單位及未來研究者作為參考。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answer the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with deviation behavior correlation. Teenagers are one developing stage. In order to have a deeper knowledge of adolescence deviation behavior, and there can be more careful discussions to the influence situation in adolescence deviation behavior of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Take the first grade students of junior high school (about 13 or 14years old) and the second grade students of high school (about 17 or 18 years ol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Research this materials collect method as second hand materials analytic approach, adopt sample on '' Taiwan Education Panel Survey Data ''. Carries on two waves research investigation.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are showed as follows.
1. The first grade students of junior high school violate the children status the deviation behavior proportion to be the most. The second grade students of high school violate deviation of behavior proportion large rise, especial at the general social roles of teenagers.
2. The deviation behavior has the cumulative effect.
3. At the right moment adjusts the intimate degree to different stages, will be helpful to reduces adolescence deviation behavior produce.
4. At different stages when the way of dealing with the parent-child conflicts is in equal rights, it will all have the result of suppressing the deviation behavior.
5. The better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at the first grade of junior high school, adolescence deviation behavior will be the less. Follow up the second grade of high school deviation behavior will also be less.
Finally, recommendations and advices based on the conclusions of above research were made for parents, educators, schools, educational authorities, and for future studies.
論文口試委員審定書
博碩士論文電子檔案授權書
謝 誌 I
中文摘要 Ⅱ
英文摘要 Ⅲ
目 錄 Ⅳ
圖目錄 Ⅵ
表目錄 Ⅶ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3
第三節 名詞釋義 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青少年 10
第二節 親子關係 14
第三節 偏差行為之理論基礎 20
第四節 親子關係與青少年偏差行為之相關實證研究 37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第一節 研究觀點 41
第二節 研究架構 43
第三節 研究問題與假設 44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資料蒐集方法 46
第五節 研究對象與資料來源 48
第六節 變項測量與題項說明 52
第七節 資料分析處理 56

第四章 資料分析與研究發現
第一節 偏差行為概況分析.. 57
第二節 青少年不同時間點之偏差行為的變化 66
第三節 親子關係與國一偏差行為之關連分析 70
第四節 國中以來的親子關係對高二偏差行為之影響 84
第五節 國一親子關係對高二偏差行為影響之分析 97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 99
第二節 建議 103
參考書目 106
附錄 114
參考書目
中文書目
三民書局大辭典編纂委員會(1985)。大辭典。台北:三民書局。
內政部(1999)。臺閩地區少年身心狀況調查報告。台北:內政部統計處。
內政部(2005)。九十四年臺閩地區兒童及少年生活狀況調查報告—少年報告書。台北:內政部兒童局。
王文科(譯)(1989)。 Hergenhahn B. R.著。學習心理學-學習理論導論。台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王佳煌、潘中道、郭俊賢、黃瑋瑩(譯)(2002)。W. Lawrence Neuman著。當代社會研究法:質化與量化途徑(Social Research Methods: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pproaches)。台北:學富文化。
王枝燦(2000)。同儕影響與青少年偏差行為之研究。東吳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王煥琛、柯華葳(1999)。青少年心理學。台北:心理出版社。
王鍾和(1995)。家庭結構、父母管教方式與子女行為表現。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方韻珠(2006)。親子關係緊張之青少年與其母親的人際互動歷程之分析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李文傑、吳齊殷(2004)。棒打出壞子?:青少年暴力行為的連結機制。臺灣社會學,7,1-46。
李安妮(1986)。社會連結與少年偏差行為。中國社會學刊,10,137-161。
李威辰(2001)。父母社經地位、青少年緊張與青少年偏差行為相關性研究—以雲嘉地區為例。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李美枝(1998)。中國人親子關係的內涵與功能:以大學生為例。本土心理學研究,9,3-52。
李惠加(1997)。青少年發展。台北:心理出版社。
車煒堅(1986)。社會轉型與少年犯罪。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吳明燁(1998)。青少年初期父親與母親管教行為比較。東吳社會學報,7,39-79。
吳美玲(2002)。大專學生自我知覺的親子關係與人格特質對自殺意念的影響。中原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
吳逸萱(2005)。家庭危機與轉機:以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和偏差行為為例。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吳齊殷(2000)。家庭結構、教養實施與青少年的行為問題。臺灣社會學研究,4,51-95。
林大為(2006)。社會連結與青少年偏差行為-赫胥社會控制理論的實證檢驗。國立台北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林正文(2002)。青少年問題與輔導。台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林玉慈(1999)。親子溝通品質與青少年生活適應、偏差行為之相關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林弘茂(1992)。高中生偏差行為成因之社會學理論分析與驗証。台灣師範大學公民訓練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林青瑩(1999)。青少年偏差行為的家庭因素之分析研究。公民訓育學報,8,409-455。
林清祥(1990)。少年行為保護與處罰。台北:書泉。
林翠湄(譯)(1995)。Shaffer, D. R.著。社會與人格發展。(Social and Personality Development-3rd)。台北:心理出版社。
侯夙芳(1996)。 客家籍少年偏差行為研究-Hirschi控制理論之部分驗證。中央警察大學警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
周業謙、周光涂(譯)(1998)。 David Jary & Julia Jary著。社會學辭典(Harper Collins Dictionary of Sociology)。台北:貓頭鷹出版社。
周愫嫻(譯)(1992)。Frank, Williams Ⅲ P.& McShane D. Marilyn著。犯罪學理論(Criminological theory)。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苗延威(譯)(1996)。Michael Argyle, Monika Henderson著。人際關係剖析(The anatomy of relationships and the rules and skills needed to manage them successfully)。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宣秀慧(2001)。青少年親子衝突歷程中的親子互動。東吳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胡海國(譯)(1993)。E. Hurlock著。青少年心理學。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侯崇文(1996)。巨視社會控制、微視社會控制與青少年犯罪。載於行政院國科會、中興大學法商學院共同主辦之「犯罪問題研究成果發表」研討會論文集(266-291),台北。
侯崇文(2001)。家庭結構、家庭關係與青少年偏差行為探討。應用心理研究,11,25-43。
徐西森、連廷嘉、陳仙子、劉雅瑩(2002)。人際關係的理論與實務。台北:心理出版社。
教育部學生軍訓處(2007,10月1日)。教育部針對立委質詢校園安全暴力事件嚴重之澄清。教育部電子報。2007年11月22日,取自http://epaper.edu.tw/e9617_epaper/news.aspx?news_sn=1107
孫淑文(1989)。同儕關係與少年犯罪。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孫毓英(1986)。親子互動模式與青少年社會關係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孫碧蓮(2002)。雙親家庭父親管教方式與子女行為表現之探討。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寇世菁(2007,10月17日)。防制青少年吸煙、中市府有請媽媽。中廣新聞網。2007年10月20日,取自http://news.pchome.com.tw/life/bcc/20071017/index-20071017150606210123.html
連廷嘉、黃俊豪(譯)(2004)。F. Philip Rice & Kim Gale Dolgin著。青少年心理學(The Adolescent: Development, Relationships, and Culture)。台北:學富文化。
陳秀華(2005)。家庭結構與學生知覺之家庭關係對國中生偏差行為的影響研究--以基隆地區為例。銘傳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陳皎眉(2004)。人際關係與人際溝通。台北:雙葉書廊。
華意蓉(譯)(1987)。蔭山庄司、田中國夫等著。現代青年心理學(現代青年心理學要說)。台北:五洲出版社。
連綠蓉(2005)。家庭與學校對青少年偏差行為影響之研究。國立台北大學社會學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曾文星(2004)。青年人心理。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張文哲(譯)(2005)。Robert E. Slavin著。教育心理學:理論與實際(Educational Psychology: Theory and Practice, 7th ed)。台北:台灣培生教育出版;學富文化發行。
張怡華(2005)。國中生親子衝突及因應策略之相關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張苙雲(2003)。台灣教育長期追蹤資料庫:第一波(2001)學生資料【公共使用版電子檔】。中央研究院調查研究專題中心【管理、釋出單位】。
張春興(1991)。現代心理學。台北:東華書局。
張春興(1994)。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台北:東華書局。
張景然(1992)。青少年犯罪學。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張楓明(2005)。親子、師生及同儕關係對國中學生初次偏差行為影響之動態分析研究。國立臺南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莊玲珠(2000)。國中生親子衝突來源及其處理策略之研究。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許春金(1986)。青少年犯罪原因論:社會控制理論之中國研究。台北:中央警官學校犯罪防治學系。
許德珩(譯)(1990)。Durkheim, Emile著。社會學方法論(The Rules of the Sociological Method)。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郭慧敏(2005)。從家庭結構、社會控制理論、社會學習理論探討青少年不良行為。國立台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郭靜晃(2000)。少年身心與生活狀況--臺灣地區調查分析。台北:洪葉文化。
黃成榮(1999)。青少年價值觀及違規行為探索。香港:三聯書店。
黃德祥(1994)。青少年發展與輔導。台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辜易天(2007)。國中學生依附關係、活動參與、教育抱負與偏差行為:社會控制理論在台灣之適用性。國立臺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
廖大齊(2003)。南投縣國中學生親子關係與偏差行為之關係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趙雍生(1997)。社會變遷下的少年偏差行為與犯罪。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趙碧華、朱美珍(譯)(2000)。Allen Rubin & Earl Babbie著。研究方法:社會工作暨人文科學領域的運用(Research methods for social work)。台北:學富文化。
劉玉玲(2005)。青少年發展—危機與轉機。台北:揚智文化。
劉泰一(2006)。金門地區受保護管束少年家庭之親子關係與情緒調整策略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心理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鄧煌發(2001)。國中生輟學成因及其與偏差行為相關性之研究。中央警察大學 犯罪防治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桃園。
蔡旻光(2005)。青春期發育時機對親子關係之影響研究。臺灣大學衛生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蔡松瑜(2003)。國中生父母親教養知覺、家庭生活適應與偏差行為之關係研究。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蔡德輝(1987)。犯罪學—犯罪理論與犯罪防治。台北:偉成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蔡德輝、楊士隆(2003)。少年犯罪:理論與實務。台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蕭世慧(2005)。高中職生父母教養方式、家庭氣氛與偏差行為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鍾源德(1986)。青少年犯罪問題之研究。台北:景文出版社。
羅國英(1998)。青少年前期的同儕關係:與親子關係的延續、競爭、或彌補?。東吳社會工作學報,4,35-78。
羅國英(2000)。母親教養期望與親職壓力及青少年親子關係知覺的關聯--兼談學業成就於其中的角色。東吳社會工作學報,6,35-72。
蘇尹翎(2000)。社會連結與雲嘉地區少年偏差行為--Hirschi社會控制理論之驗證研究。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西文書目:
Akers, R. L. (1977). Deviant Behavior: A Social Learning Approach (2nd ed.). Calif.: Wadsworth.
Bynum, Jack E. & Thompson, William E. (2005). Juvenile Delinquency : A Sociological Approach, 6th ed. Pearson Education, Inc.
Cohen, Albert K. (1955). Delinquent Boys. New York: Free Press.
Cloward, R. A. & Ohlin, L. E. (1960). Delinquency and opportunity: A Theory of Delinquent Gangs. New York: Free Press.
Erikson, Erik H. (1998). Youth and the life cycle. Rolf E. Muuss and Harriet D. Porton (Ed.), Adolescent behavior and society: A book of readings, 5th (pp.252-260). McGraw-Hill, Inc.
Empey, L. T. and Stafford, M. C. (1982). American Delinquency: Its Meaning And Construction. Calif.: Wadsworth.
Hirschi, Travis (1969). Causes of Delinquency. Californi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ewin, Kurt (1951). Field Theory in Social Science. New York: Harper & Brothers.
Lemert, E. M. (1951). Social pathology: A Systematic Approach to the Theory of Sociopathic Behavior. New York: McGraw-Hill.
Merton, Robert K. (1968). Social Theory and Social Structure. New York: Free Press.
Steinberg, Laurence(1990).Autonomy, conflict, and harmony in the family relationship. Feldman, S. S. and Glen, R. Elliott (Ed.), At the threshold : the developing adolescent (pp.255-276). Harvard Press.

Sutherland, E. H. & Cressey, D. R. (1974). Principles of Criminology (9th ed.). New York: J.B. Lippincott Company.
Sykes, Gresham M. and Matza David (1957). Techniques of Neutralization: A Theory of Delinquency.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22, 664-670.
Youniss, J. & Smollar, J. (1985). Adolescent Relations with Mothers, Father, and Friends.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