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研究院報告,2014,賦稅改革政策建議書,第12期,頁47-64。
土地稅重要史料,財政部財政史料陳列室,網址:http://museum.mof.gov.tw/ct.asp?xItem=15586&ctNode=35&mp=1,〔最後瀏覽日期:104年10月15號〕。
于宗先、王金利,2009,《臺灣人口變動與經濟發展》,臺北:聯經出版公司 。
于靜芳,2015,《奢侈稅將落日5年稅收125億》,蘋果日報,網址: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new/20151225/760727/,〔最後瀏覽日期:105年4月30號〕。
王振寰,1996,《誰統治臺灣?轉型中的國家機器與權力結構》,臺北:巨流圖書有限公司。
王為國、張奕華、許正妹、黃世奇、劉世閔、羅國俊,2006,《質性研究資料分析與文獻格式之運用:以QSR N6與EndNote 8為例》,臺北:辰皓國際出版製作有限公司。
王鼎臣,1993,《土地增值稅與漲價歸公問題之研究》,國防學院學報,第14卷,第2期,頁79-99。
方明,2012,《旺旺中時民調:奢侈稅成效 6成民眾失望》,中時電子報,網址:https://tw.news.yahoo.com/%E6%97%BA%E6%97%BA%E4%B8%AD%E6%99%82%E6%B0%91%E8%AA%BF-%E5%A5%A2%E4%BE%88%E7%A8%85%E6%88%90%E6%95%88-6%E6%88%90%E6%B0%91%E7%9C%BE%E5%A4%B1%E6%9C%9B-213000112--finance.html,〔最後瀏覽日期:105年4月30號〕。
立法院公報,1958,院會紀錄,第47卷,第21期,第16冊,頁3-12。
立法院公報,1958,院會紀錄,第47卷,第20期,第9冊,頁92-94。
立法院公報,1958,院會紀錄,第47卷,第21期,第6冊,頁52-69。
立法院公報,1958,院會紀錄,第47卷,第21期,第7冊,頁13-22。
立法院公報,1958,院會紀錄,第47卷,第21期,第14冊,頁41-70。
立法院公報,1964,院會紀錄,第53卷,第32期,第12冊,頁36-86。
立法院公報,1964,院會紀錄,第53卷,第32期,第14冊,頁12-41。
立法院公報,1964,院會紀錄,第53卷,第32期,第15冊,頁8-60。
立法院公報,1967,院會紀錄,第56卷,第3期,頁1674-1681。
立法院公報,1967,院會紀錄,第56卷,第1期,頁1889-1896。
立法院公報,1967,院會紀錄,第56卷,第3期,頁2487-2493。
立法院公報,1967,院會紀錄,第56卷,第4期,頁2537-2544。
立法院公報,1967,院會紀錄,第56卷,第6期,頁2655-2688。
立法院公報,1968,院會紀錄,第57卷,第2期,頁122-126。
立法院公報,1968,院會紀錄,第57卷,第5期,頁271-283。
立法院公報,1968,院會紀錄,第57卷,第19期,頁1020-1037。
立法院公報,1968,院會紀錄,第57卷,第20期,頁1096-1102。
立法院公報,1976,院會紀錄,第65卷,第71期,頁6-31。
立法院公報,1976,院會紀錄,第65卷,第89期,頁11-20。
立法院公報,1976,院會紀錄,第65卷,第91期,頁31-51。
立法院公報,1976,院會紀錄,第65卷,第94期,頁17-36。
立法院公報,1976,院會紀錄,第65卷,第95期,頁24-104。
立法院公報,1976,院會紀錄,第65卷,第92期,頁10-21。
立法院公報,1976,院會紀錄,第66卷,第32期,頁52-67。
立法院公報,1976,院會紀錄,第66卷,第29期,頁52-71。
立法院公報,1979,院會紀錄,第68卷,第32期,頁2-2。
立法院公報,1979,院會紀錄,第69卷,第91期,頁53-58。
立法院公報,1979,院會紀錄,第68卷,第67期,頁11-16。
立法院公報,1979,院會紀錄,第68卷,第72期,頁15-18。
立法院公報,1979,院會紀錄,第68卷,第73期,頁41-45。
立法院公報,1979,院會紀錄,第68卷,第47期,頁3-11。
立法院公報,1985,院會紀錄,第74卷,第52期,頁85-100。
立法院公報,1985,院會紀錄,第74卷,第56期,頁121-133。
立法院公報,1984,院會紀錄,第73卷,第86期,頁2-2。
立法院公報,1985,院會紀錄,第74卷,第60期,頁2-11。
立法院公報,1985,院會紀錄,第74卷,第62期,頁2-16。
立法院公報,1985,院會紀錄,第59卷,第45期,頁2-27。
立法院公報,1985,院會紀錄,第74卷,第52期,頁85-100。
立法院公報,1985,院會紀錄,第74卷,第58期,頁2-9。
立法院公報,1986,院會紀錄,第74卷,第47期,頁90-98。
立法院公報,1986,院會紀錄,第75卷,第12期,頁2-9。
立法院公報,1986,院會紀錄,第75卷,第23期,頁141-150。
立法院公報,1986,院會紀錄,第75卷,第45期,頁11-100。
立法院公報,1986,院會紀錄,第75卷,第45期,頁226-276。
立法院公報,1989,院會紀錄,第78卷,第21期,頁7-7。
立法院公報,1989,院會紀錄,第78卷,第91期,頁4-14。
立法院公報,1989,院會紀錄,第78卷,第80期,頁15-67。
立法院公報,1989,院會紀錄,第78卷,第80期,頁67-89。
立法院公報,1996,院會紀錄,第75卷,第45期,頁11-100。
立法院公報,2001,院會紀錄,第90卷,第46期,頁4-4。
立法院公報,2001,院會紀錄,第90卷,第55期,頁191-275。
立法院公報,2002,院會紀錄,第91卷,第77期,頁7-7。
立法院公報,2003,院會紀錄,第92卷,第19期,頁4-4。
立法院公報,2003,院會紀錄,第92卷,第45期,頁7-7。
立法院公報,2003,院會紀錄,第92卷,第50期,頁369-407。
立法院公報,2004,院會紀錄,第93卷,第4期,頁185-187。
立法院公報,2005,院會紀錄,第94卷,第5期,頁1-1。
立法院公報,2005,院會紀錄,第94卷,第8期,頁245-283。
立法院公報,2005,院會紀錄,第94卷,第7期,頁283-288。
立法院公報,2008,院會紀錄,第97卷,第2期,頁7-8。
立法院公報,2008,院會紀錄,第97卷,第23期,頁337-356。
立法院公報,2008,院會紀錄,第97卷,第27期,頁329-369。
立法院公報,2011,院會紀錄,第100卷,第25期,頁451-488。
立法院公報,2011,院會紀錄,第100卷,第28期,頁37-63。
立法院公報,2011,院會紀錄,第100卷,第29期,頁287-372。
立法院公報,2014,院會紀錄,第103卷,第37期,頁267-272。
立法院公報,2015,院會紀錄,第104卷,第51期,第4250號,頁85-92。
立法院公報,2015,院會紀錄,第104卷,第51期,頁94-96。
立法院公報,2013,院會紀錄,第102卷,第66期,頁5-5。
立法院公報,2014,院會紀錄,第103卷,第16期,頁1-1。
臺北訊,2004,《土增稅減半將截止 換屋族快把握明年1月底前 可以省息 可以節稅 老屋主要把握這5個月的機會》,經濟日報,第C7版。
如何克服晚期資本主義文明危機?,學習時報,網址:http://big5.china.com.cn/chinese/zhuanti/xxsb/648380.htm 〔最後瀏覽日期:104年10月20號〕。
李金振,1993,《從土地所有權之歸屬問題釐清平均地權之真義》,公民訓育學報,第3期,頁275-284。李承嘉,1998,《笑看平均地權下的臺灣土地政策》,人與地,第179、180期,頁31-35。李承嘉,2008,《土地、人民與國家--民眾對土地政策選擇的歷史觀察》,土地問題研究季刊,第1卷,第7期,頁2-33。李承嘉,2012,《臺灣土地政策析論-從改革到投機的福爾摩沙》,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李同榮,2013,《由景氣循環看臺灣房市 45年間五次循環》,樂屋網,網址: http://extra.rakuya.com.tw/house_news/%5B%E6%A8%82%E5%B1%8B%E6%83%85%E5%A0%B1%5D%E7%94%B1%E6%99%AF%E6%B0%A3%E5%BE%AA%E7%92%B0%E7%9C%8B%E5%8F%B0%E7%81%A3%E6%88%BF%E5%B8%82%20%2045%E5%B9%B4%E9%96%93%E4%BA%94%E6%AC%A1%E5%BE%AA%E7%92%B0-3447.html,〔最後瀏覽日期:105年4月30號〕。
社會住宅推動聯盟,網址:http://socialhousingtw.blogspot.tw/p/blog-page_19.html,〔最後瀏覽日期:105年4月30號〕。匡思聖,2000,《晚期資本主義的道路:以哈伯瑪斯的觀點論述》,三民主義學報,第20期,頁237-248。
沈婉玉,2015,《稅改第一槍 王建煊力主實價課土增稅》,中時電子報,網址:https://tw.news.yahoo.com/%E7%A8%85%E6%94%B9%E7%AC%AC-%E6%A7%8D-%E7%8E%8B%E5%BB%BA%E7%85%8A%E5%8A%9B%E4%B8%BB%E5%AF%A6%E5%83%B9%E8%AA%B2%E5%9C%9F%E5%A2%9E%E7%A8%85-213000089.html,〔最後瀏覽日期:104年10月30號〕。
沈婉玉、薛翔之,2014,《張盛和:房地合一 稅改有二不》,聯合報,網址:http://house.udn.com/house/story/5886/167777,〔最後瀏覽日期:105年4月30號〕。
邱柏勝,2015,《房地合一通過 財長:像考試放榜》,自由時報,網址:http://news.ltn.com.tw/news/business/breakingnews/1340046,〔最後瀏覽日期:104年10月30號〕。
房屋稅相關史料,財政部財政史料陳列室,網址:http://museum.mof.gov.tw/ct.asp?xItem=3700&ctNode=35&mp=1,〔最後瀏覽日期:104年10月15號〕。
所得稅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總說明,網址:http://www.ey.gov.tw/Upload/RelFile/2016/694586/a549bb78-09db-44a1-a9d3-dc74623b21d5.pdf,〔最後瀏覽日期:104年10月30號〕。
吳家昌,1987,《新訂平均地權條例土地稅之政策效果分析》,人與地,第39冊,頁22-33。宋繼榮,1983,《國父平均地權的本旨之研究》,公民訓育學報,創刊號,頁209-220。林祖嘉,2003,《當前臺灣經濟的困境與出路》,國家政策論壇,冬季號。網址:http://old.npf.org.tw/monthly/0304/theme-107.htm,〔最後瀏覽日期:105年5月8號〕。林政鋒,2004,《土增稅利多 南部建商看好後市》,經濟日報,第D2版。林安妮,2015,《張盛和:房市軟著陸 算健康》,經濟日報,網址:http://money.udn.com/money/story/5621/1044451-%E5%BC%B5%E7%9B%9B%E5%92%8C%EF%BC%9A%E6%88%BF%E5%B8%82%E8%BB%9F%E8%91%97%E9%99%B8-%E7%AE%97%E5%81%A5%E5%BA%B7,〔最後瀏覽日期:105年4月30號〕。
范文清,2015,《稅法各論》,臺北:新學林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范文清,2011,《特種貨物及勞務稅條例(奢侈稅)之立法及其問題》,月旦法學教室,第104期,頁105-111。胡勝正,2015,《從房價所得比看臺灣的社會不公》,臺灣經濟預測與政策,第45卷,第2期,頁23-43。胡勝正,2010,《胡勝正:堵熱錢不能解決高房價》,中華經濟研究院,網址:http://www.cier.edu.tw/ct.asp?xItem=13454&ctNode=52&mp=1,〔最後瀏覽日期:104年11月8號〕。
徐世榮,2001,《土地政策之政治經濟分析¬-地政學術之補充論述》,臺北:正揚出版社。
徐義平,2014,《25年前無殼蝸牛上街 今巢運再怒吼》,自由時報,網址:http://news.ltn.com.tw/news/business/paper/819069,〔最後瀏覽日期:105年4月30號〕。
殷章甫,1986,《對平均地權條例修正案之幾點意見》,人與地,第31冊,頁8-11。殷章甫,2005,《土地稅》,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財政部賦稅署,2014,《103年度中華民國賦稅年報》。
行政院主計總處,《統計資料背景說明》,網址:http://win.dgbas.gov.tw/fies/comment.asp,〔最後瀏覽日期:105年4月30號〕。
許松、張翠芳,2008,《平均地權土地政策之檢討與改進意見》,土地問題研究季刊,第7卷,第3期,頁38-49。許亦伶、許富永,2105,《房屋稅修正後之實質影響》,土地問題研究季刊,第14卷,第1期,頁57-65。陳冲,2016,《名家縱論/房屋稅不可增只能廢》,聯合報,網址: http://udn.com/news/story/7339/1833962-%E5%90%8D%E5%AE%B6%E7%B8%B1%E8%AB%96%EF%BC%8F%E6%88%BF%E5%B1%8B%E7%A8%85%E4%B8%8D%E5%8F%AF%E5%A2%9E%E5%8F%AA%E8%83%BD%E5%BB%A2,〔最後瀏覽日期:105年7月17號〕。
陳育詮,2014,《特種貨物及勞務稅於五都房市之實行成效》,財金論文叢刊,第21期,頁57-70。陳明燦,2015,《房地合一課徵交易所得稅法律與政策》,臺北:元照出版有限公司。
陳建元、李秀珍,2014,《公告土地現值制度變遷之分析及其對市價徵收政策之影響》,公共行政學報,第46期,頁59-85。哈伯瑪斯(Jurgen Habermas)著,陳學明譯,1994,合法性危機,臺北:時報出版。
陳德翰、王宏文,2013,《臺北市財產稅公平性之研究》,臺灣土地研究,第16卷,第2期,頁89-139。黃佳鈴、張金鶚,2005,《從房地價格分離探討地價指數之建立》,臺灣土地研究,第8卷,第2期,頁73-106。黃俊杰,2011,《臺灣房地產稅制最新動態》,月旦財經法學雜誌,第26期,頁1-21。
黃筱慧,1987,《哈伯瑪斯「合法性危機」研究》,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7年5月。黃暖芳,2002,《土地增值稅減半課徵二年措施成效之研析》,土地問題研究學報,第1卷,第4期,頁89-91。
華昌宜,1997,《地價稅的意義與住宅建設》,住宅學報,第5期,頁57-58。溫筆良,2001,《主計處抽手 內埔竹田發不出餉 改善計畫沒有自救辦法 兩鄉長喊冤 強調地價稅、房屋稅調漲權限 鄉公所無權決定》,聯合報,17版,網址:http://udndata.com/library/,〔最後瀏覽日期:105年4月30號〕。
詳繼往開來,加工出口區四十週年特展,網址:http://www3.nstm.gov.tw/word40th/con03.htm,〔最後瀏覽日期:105年5月1號〕。
彭思遠、鄭曉琪、林建甫,2013,《國政研究報告:房價與「奢侈稅」》,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網址:http://www.npf.org.tw/2/12284,〔最後瀏覽日期:104年9月20號〕。
莊翰華、張月玫,2013,《台中市奢侈稅實施改善策略》,土地問題研究季刊,第12卷,第4期,頁14-27。國家(經濟)建設計畫沿革,http://ebooks.lib.ntu.edu.tw/1_file/CEPD/2/001.pdf,〔最後瀏覽日期:105年4月30號〕。
經國先生與十大建設,http://www.cck.org.tw/life/life_build.html,〔最後瀏覽日期:105年4月30號〕。
葉至誠,2000,《社會科學概論》,臺北市: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葉士郁,2015,《土地稅之公平性-以估價比值分析》,土地問題研究季刊,第14卷,第2期,頁34-43。賴虹燕譯,2004,《問卷設計、市場調查與統計分析實務入門》,新北市:博碩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游千慧,2003,我國當前土地增值稅課徵政策及未來修法方向評析,第2卷,第4期,頁30-35。
莊佩玲,1989,《立院新團體》多位立委聲援「無殼蝸牛」 將成立住宅監督小組,聯合報,第04版。
張景森,1992,《虛構的革命:國民黨土地改革政策的形成與轉化(1905-1989) 》,
臺灣社會研究季刊,第13期,頁161-194。
張喻閔,1998,《由合法性危機論數位著作保護爭議》,國立政治大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年7月。張炳良,2002,《國家介入與合法性危機-香港的經驗》,中國行政評論,第1卷,第4期,頁1-18。楊松齡,2008,《週期性不動產稅制之檢討與改進》,財稅研究,第40卷,第1期,頁1-19。劉維真,2008,《不動產移轉課稅制度之檢討與改進》,財稅研究,第40卷,第1期,頁160-174。劉永祥、楊茲珺,2009,《票選10大民怨 最恨高房價 「只反映北市」 學者籲赴中南部訪查》,蘋果日報,網址: 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headline/20091130/32127065/ ,〔最後瀏覽日期:105年4月30號〕。
蔡文正,2003,《哈伯馬斯的合法化危機對九年一貫課程的啟示》,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學生學術研討會,頁59-70。
蔡吉源,2001,《臺灣土地課稅制度:問題、影響與改革》,臺灣土地研究,第3期,頁37-82。蔡惠芳,2015,《居住,正義了嗎?系列3之1-居住正義 到底是什麼?》,工商時報,網址: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616000091-260210,〔最後瀏覽日期:104年11月8號〕。
蔡佩蓉,2015,《臺灣房價史/1980年代臺灣錢淹腳目 游資拱高房價》,好房網,網址:https://news.housefun.com.tw/news/article/15972952863.html,〔最後瀏覽日期:105年4月30號〕。
盧繼先,2004,《建築界促土增稅減半常態化 高市公會:新屋未出售前應視同存貨 免徵房屋稅》,經濟日報,第7版。
魏文欽、郭宗諭,2012,《影響房價變動因素之系統動態模擬(兼論奢侈稅)》,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isrel,第5卷,第1期,頁31-49。
羅國俊,1989,《無住屋者總動員 社運邁向新境界 新手段新詮釋 捨棄政治高調 群眾多層面廣 打破歷年紀錄》,聯合晚報,第03版。
蘇志超,2009,《平均地權之「均地權制度」與「使用管制」及「地價政策」 》,土地問題研究季刊,第 8卷,第3期 ,頁2-9。蕭全政,1994,《兩種社會科學典範》,政治科學論叢,第5期,頁59-85。蕭錚,1954,《平均地權之理論體系》,臺北市:中國地政研究所。
蕭錚,1966,《平均地權本義》,臺北市:中國地政研究所。
簫慧瑜,2003,《土地增值稅問題之研究》,土地問題研究季刊,第2卷,第6期,頁108-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