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192.132.66) 您好!臺灣時間:2024/03/28 19:17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蔡漢正
研究生(外文):Tsai Han-Chang
論文名稱:反身性觀看-蔡漢正攝影創作自述
論文名稱(外文):Reflexive Reading--Tsai Han-Chang's Photographic work
指導教授:吳瑪悧
指導教授(外文):Wu Ma-Li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跨領域藝術研究所
學門:藝術學門
學類:綜合藝術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4
畢業學年度:102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73
中文關鍵詞:編導攝影影像並置反身性觀看
外文關鍵詞:Fabricated PhotographyImages JuxtapositionReflexive reading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2
  • 點閱點閱:1942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165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2
男女關係是兩個主體同時彼此幻想的回視關係。當今社會面臨著個人主義和權力關係解構的雙重衝擊,在視線與權力問題上,男女的觀看方式,也面臨重新檢視的需要。個人主義的結果,缺乏了情感的連結,關係疏離;語言的意義飄浮,增加了性別相處的詭異,情感認同暗藏匱乏與期望。透過攝影的編導方式及觀念性照相,以日常的場景,用主觀的觀視態度對親密對象拍攝身體影像。將意思含餬或對立的影像並置,由閱讀者在圖像上經由其個人私密經驗感觸而連結出另一種圖像意義,閱讀中透過影像的衝突矛盾,使感受到關係與意義的生成不會是單向,而是不同的拆解與重組的變化狀態。對此,為要自我反身性的觀看,虛擬一個展示並置影像的空間和正在閱讀的不在場自我,成為虛擬展場,同時也暗喻資訊文明跨處在真實與虛擬世界。虛擬空間與真實觀看作品之間,異質混成,它邀請與吸入了觀眾進入影像,與作者同時於此空間中合而為同一人,成了反身性閱讀。作品處理影像的並置效用及反身性,以觀看自我的方式面對男女觀視樣貌。作品呈現著衝突並置,混搭感覺,突顯女性的主體能動性,質疑男觀女受的性別視線。承認交互凝視,感知關係與意義乃在差異中生成而接受彼此的多元差異。攝影作品的架構由影像的創作和閱讀者的閱讀而形成。
The core of the photography work is to understand what self ideology represents and how we express reflexive reading in another way. Its substantial narrative scenes lay down on my own marital experience in order to review the true meanings of roles of self gender.This photography production not merely presents its visual contents but conveys a concept of the ways that photography pieces technically describe circumstances of an act or an event. The photography work, finished by means of Fabricated Photography, Images Juxtaposition, and Virtual Scene Synthetic System, films out males' subjective viewpoints on female body, as the discussed subject of this photography work. Under the reference to Yve Lomax's juxtaposition works, diverse pictures are arranged in juxtaposition in a virtual exhibition gallery with the help of image synthesis. For one thing, different collocated image pieces can be harmoniously allocated in their respective places; for another, the exhibition space can be a mechanism of photographic reflexive reading. By reflecting on differences and distinctiveness of opposite genders during the shooting process, the creator perceives the conveyances of female dynamic role contrary to the statements of traditional women being examined. The female subject presents a strong feeling of demonstrative subjectiveness, not just an object being shot. In addition, image juxtaposition eliminates subjective image significance, forming another new meaning of in-between images. The virtual exhibition area displaying a context of being read creates another photographic context of reality and simulation: self being confronted with two-way interfaces, which means how self reviews the inward in the opposite way and develops a self as a way of reflexive reading.The result of this photography demonstration comes out: it is not easy to separate a reader's virtual reading from self image, and the contextual provocativeness needs to contain a larger issue symbol if photographic reading works as an act of reflexive examination, with the photography framework made up of visual creation and readers' experiences. The extensive deliberation of this displaying creative production falls on the connection of virtuality and photography.
第一章 緒論 1
1.1創作動機與背景 1
1.2創作目的 3
1.3創作計劃 5
第二章 創作回顧與文獻探討 6
2.1作品回顧 6
2.2文獻探討 14
第三章創作內容設計 23
3.1創作理念 23
3.3創作形式技法 25
第四章 作品描述與分析 28
4.1作品內容 28
4.2展場呈現 46
結論 48
參考文獻 49
附錄 51



          圖次
圖1《我的兒子》,2009
圖2《中間時間》,2009
圖3《鴨鴨》,2009
圖4《鏡子》,2009
圖5《歐郎》,2009
圖6《娶某》系列,,2011
圖7 婁麥思《開放的圓與局部的線》系列,1973
圖8 培根《兩個躺著的人體與見證人》,,1968
圖9《卡斯提格里昂女爵》,1885 
圖10 侯淑姿《窺》,1996
圖11梅波索普 自拍,1970 
圖12 南.戈丁 《南和布來恩》,1983
圖13 Cindy Sherman《 History portraits: untitled》,1990
圖14 郭慧襌《漂浮》,,2008
圖15 《作品#1》
圖16 《作品#2》
圖17 《作品#3》
圖18 《作品#4》
圖19 《作品#5》
圖20 《作品#6》
圖21 《作品#7》
圖22 《作品#8》
圖23 《作品#9》
圖24 《作品#10》
圖25 《作品#11》
圖26 《作品#12》
圖27 《作品#13》
圖28 《作品#14》
圖29 《作品#15》
圖30 《作品#16》
圖31 《作品#17》
圖32 《作品#18》
圖33 《作品#19》
圖34 《作品#20》
圖35 《作品#21》
圖36 《作品#22》
圖37 展場記錄

Griselda Pollock著(2000)。《視線與差異:陰柔氣質、女性主義與藝術歷史》。初版 陳香君譯。 臺北市:遠流。
Gilles Deleuze著(2009)。《法蘭西斯.培根:感官感覺的邏輯》。初版 陳蕉譯。苗粟縣三灣鄉:桂冠。
Judith Butler著(2008)。《性/別惑亂:女性主義與身份顛覆》。初版林郁庭譯。苗粟縣三灣鄉:桂冠。
John Berger著(2002)。《影像的閱讀》。二版 劉惠媛譯。 臺北市:遠流。
John Berger著(2005)。《觀看的方式》。初版 吳莉君譯 臺北市:麥田。
Klaus Völker著(1987)。《布來希特傳》。李健鳴譯。台北:人間。
Maurice Merleau-Ponty著(2007)。《眼與心:身體現像大師梅洛龐蒂的最後書寫》。  初版 龔卓軍譯。臺北市:典藏藝術家庭。 
Susan Sontag著(1997)。《論攝影》。黃翰荻譯。 台北市:唐山。
Walter Benjamin著(1998)。《迎向靈光消失的年代》。初版 許綺玲譯。 台北:臺北攝影工作室。 
林志明(2013)。《複多與張力:論攝影史與肖像》。初版。臺北市:田園城市文化。
賴俊雄(2009)。《他者哲學:回歸列維納斯》。臺北市:麥田,城邦文化。
游本寬(1995)。《論超現攝影 : 歷史形構與影像應用》。初版 臺北市 : 遠流。
楊凱麟(2003)。〈在 德勒茲「思想-影像」或「思想=影像」〉。《臺大文史哲學報》,第五十九期,2003年11月,頁337-368。
龔卓軍(2007)。《擬態與混搭:不可能的影像/美學》。《美學論叢84》,84(12),頁81-100。

連結至畢業學校之論文網頁點我開啟連結
註: 此連結為研究生畢業學校所提供,不一定有電子全文可供下載,若連結有誤,請點選上方之〝勘誤回報〞功能,我們會盡快修正,謝謝!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