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00.82.195) 您好!臺灣時間:2024/03/29 19:08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莊慧敏
論文名稱:《帝鑑圖說》與《養正圖解》之研究
指導教授:吳哲夫吳哲夫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臺北市立師範學院
系所名稱:應用語言文學研究所
學門:人文學門
學類:語言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4
畢業學年度:92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65
中文關鍵詞:帝鑒圖說養正圖解張居正焦竑萬曆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5
  • 點閱點閱:1530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3
本文先對《帝鑒圖說》與《養正圖解》的成書背景及其內容作出探討與分析,接著以個案討論的方式,探討二書做為教育二位幼主的教材,其在明代的時空環境條件之下,是否達到了具體的教育目標?說明並釐清其教育失敗的原因並不能完全歸咎於二書本身,而是腐朽的明王朝不得不然的結果,從而歸納出《帝鑒圖說》與《養正圖解》具有「帝王學」(帝王家教)、「蒙學」(歷史教材)、「道德」(勸善懲惡)、「語言文字」(明代白話)、「藝術」(版刻插圖)等領域的文化意涵。
論文五章分述如下:
第一章 緒論:主要論述研究動機與目的,從過去對《帝鑒圖說》與《養正圖解》的少量研究結果中,整理並運用舊材料,來開發新議題。再說明研究範圍與方法、研究回顧與預期成果。本論文預期成果為:了解《帝鑒圖說》與《養正圖解》的成書背景、教育思想內涵、教育失敗的原因,及其文化價值。
第二章 「帝養二書」的成形源流:以《帝鑑圖說》、《養正圖解》的編纂者皆為帝師的觀點,簡述歷代宮廷教育裡,皇帝與太子的輔導制度之演變情形,並著重明代宮廷教育的介紹;並借由對中國版畫史的回顧,說明繪圖書的源流及發展。另外也對二書的作者與版本作一介紹和探討,並對《帝鑑圖說》的作者、《養正圖解》是否進呈作一釐清。
第三章 「帝養二書」編纂緣起及內容:主要從《起居注》、《實錄》、《明史》等文獻為主要探討依據,說明《帝鑑圖說》、《養正圖解》的編纂緣起、故事出處及其內容的介紹與分析。
第四章 從「帝養二書」所收錄的故事類型分析教育思想:從《帝鑑圖說》、《養正圖解》的故事分類結果來看其對君道的要求,並從分類的結果來看二個現象:一、二書偏重的故事類型,說明作者於書中的寄託成分;二、二書對於皇子養成的教育思想,主要在帝王人格養成的部分,共有以民為本、貴德尊賢、反求諸已、自強不息、居安思危、知行合一等帝王的人格特質。
第五章 結論:以史籍記錄的「《帝鑑圖說》的講授實例」與「萬曆初期善政」來檢討《帝鑑圖說》、《養正圖解》教育的教育成果,並從明代的政治社會背景來明說其教育失敗的原因,最後以今日的觀點肯定《帝鑑圖說》、《養正圖解》所具有的教育、史學、語言文學、藝術、社會、道德等多種文化價值。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一、研究動機…………………………………………………………1
二、研究目的…………………………………………………………2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方法……………………………………………5
一、研究範圍…………………………………………………………5
二、研究方法…………………………………………………………5
第三節 前人研究概況與預期成果…………………………………7
一、前人研究概況……………………………………………………7
二、預期成果…………………………………………………………10
第二章 帝養二書的成形源流………………………………………11
第一節 歷代宮廷教育簡述…………………………………………12
一、歷代皇帝與太子的輔導制度……………………………………12
二、明代皇帝與太子的輔導制度……………………………………18
第二節 繪圖書的源流及發展………………………………………27
一、明代以前…………………………………………………………29
二、明代以後…………………………………………………………35
第三節 作者與版本…………………………………………………43
一、作者………………………………………………………………43
二、版本………………………………………………………………46
第三章 「帝養二書」編纂緣起及內容……………………………56
第一節《帝鑑圖說》的編纂緣起及內容……………………………57
一、《帝鑑圖說》的編纂緣起………………………………………57
二、《帝鑑圖說》的內容……………………………………………63
第二節《養正圖解》的編纂緣起及內容……………………………89
一、《養正圖解》的編纂緣起………………………………………89
二、《養正圖解》的內容……………………………………………96
第四章 「帝養二書」故事類型及其教育思想分析………………111
第一節 「帝養二書」收錄故事的類型……………………………111
一、《帝鑑圖說》的故事分類………………………………………111
二、《養正圖解》的故事分類………………………………………130
三、帝養二書的比較…………………………………………………132
第二節 「帝養二書」的教育思想…………………………………138
一、以民為本…………………………………………………………141
二、貴德尊賢…………………………………………………………142
三、反求諸已…………………………………………………………142
四、自強不息…………………………………………………………143
五、居安思危…………………………………………………………144
六、知行合一…………………………………………………………144
第五章 結論…………………………………………………………146
第一節 「帝養二書」的教育成果…………………………………146
一、《帝鑑圖說》的講授實例與萬曆初期善政……………………147
二、《帝鑑圖說》教育失敗的原因…………………………………155
第二節 「帝養二書」的文化價值……… …………………………161
一、教育價值與史學價值……………………………………………162
二、語言文學價值與藝術價值………………………………………163
三、社會價值與道德價值……………………………………………164
參考文獻…………………………………………………………………1
附錄:一、《帝鑑圖說》的故事插圖…………………………………1
二、《養正圖解》的故事插圖…………………………………12

參考文獻
一、專書
(一)古籍
十三經注疏本:《尚書正義》漢‧孔安國傳 唐‧孔穎達正義 清.阮元校勘 收於《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本》北京:中華書局 據清阮元刻本影印 1980年
十三經注疏本:《毛詩正義》 漢‧毛公傳 鄭玄箋 唐‧孔穎達正義 清.阮元校勘 收於《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本》北京:中華書局 據清阮元刻本影印 1980年
十三經注疏本:《周禮注疏》 漢‧鄭玄注 唐‧賈公彥疏 清.阮元校勘 收於《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本》 北京:中華書局 據清阮元刻本影印 1980年
十三經注疏本:《禮記正義》 漢‧鄭玄注 唐‧孔穎達正義 清.阮元校勘 收於《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本》 北京:中華書局 據清阮元刻本影印 1980年
十三經注疏本:《春秋左傳正義》 晉.杜預注 唐.孔穎達等正義 清.阮元校勘 收於《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本》 北京:中華書局 據清阮元刻本影印 1980年
先秦•韓非《韓非子》 四部備要子部 台北:臺灣中華書1965年
先秦•左丘明撰、韋昭注《國語》台北:台灣中華書局(四部備要本) 1983年
秦‧呂不韋《呂氏春秋》 文淵閣四庫全書 子部一五四
漢•司馬遷撰 楊家駱主編《新校本史記三家注并附編二種》台北:鼎文書局 1990年7月
漢•班固撰 楊家駱主編《新校本漢書并附編二種》台北:鼎文書局 1986年10月
漢•戴德撰、盧辯註《大戴禮記》 北京:中華書局 1985年
漢•劉安編撰《淮南子》收入《諸子集成》第七冊 北京:中華書局 1990年8月
漢•劉向編、高誘註《戰國策》  台北:台灣中華書局(四部備要本) 1990
漢‧劉向撰《別錄》 收于嚴可均輯《 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全漢文卷三十八‧劉向第四》 北京:中華書局 1999年6月
漢‧劉向撰《說苑》(四部備要本) 臺北:臺灣中華書局 1965年11月
漢‧劉向《新序》 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1984 年
漢‧賈誼《新書》 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四部叢刊正編》 1972
魏‧王肅注《孔子家語》廖名春、鄒新明 校點 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 1997年3月
晉•陳壽撰 楊家駱主編《新校本三國志附索引》台北:鼎文書局 1990年7月
晉‧杜預注、唐‧孔穎達等正義《春秋左傳正義》 台北:藝文印書館 重刻宋版十三經注疏本 1955年4月初版
晉‧郭璞註《穆天子傳》 台北:廣文書局 1981年12月
晉‧陳壽《三國志》 台北:藝文印書館 一九五八年
南朝宋•范曄撰 楊家駱主編《新校本後漢書并附編十三種》台北:鼎文書局 1987年1月
南朝宋•劉義慶撰、劉孝標注《世說新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8月
南朝梁•沈約撰 楊家駱主編《新校本宋書附索引》台北:鼎文書局 1990年7月
唐•房玄齡等奉敕撰 楊家駱主編《新校本晉書并附編六種》台北:鼎文書局 1990年6月
唐•李百藥撰 楊家駱主編《新校本北齊書附索引》台北:鼎文書局 1990年7月
唐•姚思廉撰 楊家駱主編《新校本陳書附索引》台北:鼎文書局 1990年7月
唐•李延壽撰 楊家駱主編《新校本南史附索引》台北:鼎文書局 1990年7月
唐‧吳兢著《貞觀政要》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8年9月
唐‧劉餗《隋唐嘉話》 北京:中華書局 1997年12月
唐‧李德裕《次柳氏舊聞》 台北:商務印書館 影印《四庫全書》總1035冊 子部小說家類一 1986年7月
後梁•蕭子顯撰 楊家駱主編《新校本南齊書附索引》台北:鼎文書局 1990年7月
後晉•劉煦等撰 楊家駱主編《新校本舊唐書附索引》台北:鼎文書局 1990年7月
宋‧司馬光《資治通鑑》 台北:商務印書館 1967年
宋‧司馬光著 明‧張居正講評 陳生璽等譯解《張居正講評資治通鑒皇家讀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12月宋‧劉恕《資治通鑑外紀》 四部叢刊    商務  1979
宋‧李燾 《續資治通鑑長編》台北:世界書局 1986年
宋•歐陽脩、宋祁撰 楊家駱主編《新校本新唐書附索引》台北:鼎文書局1989年12月
宋‧王鞏撰《聞見近錄》《筆記小說大觀》二十二編 台北新興 1973年4月
宋‧邵博撰《聞見後錄》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台北 臺灣商務印書館 1985年6月
宋‧李昉等編:《太平廣記》(北京:中華書局 1995)
宋‧江少虞撰《宋朝事實類苑》(台北:源流出版社 1982年8月)
宋‧魏泰《東軒筆錄》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10月
宋.王溥 《唐會要》台北:世界書局 1950年11月
宋‧朱熹 《四書集註》 台北:學海出版社 1988年6月
宋‧范祖禹《帝學》《欽定四庫全書》 第696冊 台北:世界書局1986年
元‧脫脫著《宋史》 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1988年
明‧朱元璋《明太祖文集》《欽定四庫全書》第1223冊 台灣商務印書館 1983年
明‧朱元璋《皇明祖訓》《四庫全書存目叢書》(據北京圖書館藏明洪武禮部刻本影印)臺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1996年8月
明‧董倫等修《明實錄》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校印 1966年4月
明‧劉若愚《酌中志》台北:偉文圖書出版社1976年9月
明‧沈德符《萬曆野獲編》 北京:中華書局  1997年11月
明‧張居正原著、陳生璽、賈乃謙整理《帝鑑圖說評注》 河南 中洲古籍出版社 1996年3月
明‧張居正撰《帝鑑圖說》《北京圖書館古籍珍本叢刊》第14冊 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 1988年
明‧張居正、呂調陽撰《帝鑑圖說》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1993年
明‧張居正、呂調陽撰《帝鑑圖說》《四庫全書存目叢書》(據山東省圖書館藏清純忠堂刻本影印)第282冊 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編纂委員會 臺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1996年8月
明‧焦竑《養正圖解》清‧阮元輯《宛委別藏》第62冊 臺灣商務印書館 1981年
明‧焦竑 《養正圖解》 海口市:海南國際新聞出版中心 1997年5月
明‧焦竑《養正圖解》續修四庫全書編纂委員會編《續修四庫全書》(子部‧儒家類)第943冊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0年
明‧焦竑《養正圖解》(精摺裝)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 2000年
明‧焦竑 《養正圖解》 海口市:海南國際新聞出版中心 1997年5月
清•嚴可均校輯《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11月
清‧張延玉等撰《明史》臺北:藝文印書館 1955年10月
清‧谷應泰《明史紀事本末》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據廣雅書局本影印) 1994年10月
清‧谷應泰著、楊暘等譯評 《白話精評明史紀事本末》 瀋陽:遼瀋書社 1994年7月
清‧畢沅撰《續資治通鑑》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5
清‧夏燮《明通鑑》  台北:世界書局 台北 1962年11月
清‧黃本驥編《歷代職官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據原中華書局上海編輯所1965年12月版重印) 1984年10月
(二)今人著述
丁易 《明代特務政治》 北京:群眾出版社 1983年12月
方志遠 《成化皇帝大傳》 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 1994年8月
王天有 《中國古代官制》 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2001年5月
王伯敏 《中國版畫史》 台北:蘭亭書店 1986年9月
王宏斌 《中國帝王術--《韓非子》與中國文化》 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 1997年6月
王鳳暟著 《中國教育史》 國立編譯館 1994年5月台二版
冉光榮 《中興名相--張居正》 台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 2001年5月
白盾 《歷史的磨道--論中華帝制》 合肥:安微人民出版社2000年1月
白綱主編、王宇信 楊升南著 《中國政治制度通史‧先秦》(第二卷) 北京 人民出版 1996年
白綱主編、杜婉言 方志遠著 《中國政治制度通史‧明代》(第九卷)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6年
白綱著、主編 《中國政治制度通史‧總論》(第一卷) 北京 人民出版社
伍振鷟著 《中國教育史論叢》 師大書苑出版社 1987年3月
朱亞非主編 《歷代名君治國方略》 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 2003年1月
朱東潤 《張居正大傳》臺灣開明書店編輯部編著 台北 臺灣開明書店 1968年2月
朱耀庭主編 《中國歷代小皇帝》 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 2003年1月
何茲全主編 《中國歷代名師》 開封:河南人民出版社 1991年4月
余英時 《歷史與思想》 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1989年
吳鼎著 《教學原理》 國立編譯館 1974年8月
呂景琳《洪武皇帝大傳》 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 1994年8月
李小林、李晟文主編 南炳文審定 《明史研究備覽》 天津教育出版社 1989年7月
李茂增著、葉朗 審定 《宋元明清的版畫藝術》 河南:大象出版社 2000年3月
李紹平 《古代帝王東宮漫談》 長沙:岳麓出版社 1997 年 6月
杜婉言 《失衡的天平-明代宦官與黨爭》 台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 1999年11月
佟悅、呂霽虹 《清宮皇子》 瀋陽:遼寧大學出版社 1993
周心慧 《中國古版畫通史》 北京:學苑出版社 2000年4月
周愚文 《中國教育史綱》 台北:正中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2001年12月
周蕪 《中國古代版畫百圖》 台北:蘭亭書店 1986年9月
林金樹、高壽仙著 《天啟皇帝大傳》 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 1993年12月
林寶山著 《教學原理》 五南出版社 1994年5月
俞榮根 《儒言治世-儒學治國之術》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5
姜建設 《政事綱紀:《尚書》與中國文化》 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 2001年8月
韋慶遠 《禍由筆墨生-明清文字獄》 台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 2000年8月
韋慶遠 《張居正和明代中後期政局》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年3月
徐梓 《蒙學讀物的歷史透視》 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6年10月
徐連達 朱子彥 《中國皇帝制度》 廣東:廣東教育 1996
郝明工、李麗 《完人鏡像--中國帝王的素質教育》 昆明:雲南出版社 2002年10月
馬自毅 《新譯幼學瓊林》 台北 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1997年9月
高時良主編 《明代教育論著選》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0年10月
高廣孚著 《教學原理》 五南出版社 1989年10月
陳生璽 賈乃謙整理、明‧張居正原著《帝鑑圖說評注》 河南 中洲古籍出版社 1996年3月
張岱年 《中國倫理思想研究》 臺北:貫雄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1991年
張春興、林清山著 《教育心理學》 東華書局 1994年4月
張春興著 《教育心理學─三化理論的取向與運用》 台灣東華書局 1994年5月
張國 《中國治國思想史》 北京:新華出版社 2002年10月
張德信、毛偑琦主編 《洪武御制全書》 合肥:黃山書社 1995年
張德信、譚天星 《崇禎皇帝大傳》 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 1993年12月
張霄亭等撰 《教學原理》 空大出版社 1997年
曹國慶 《萬曆皇帝大傳》 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 1993年12月
畢誠 《中國古代家庭教育》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 1994年
畢誠、王培華 《東宮文華─宮廷教育》 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 1992
郭厚安 《弘治皇帝大傳》 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 1994年8月
郭齊家 《中國古代學校》 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995年5月
郭齊家 《中國教育思想史》台北:五南出版社 1986年6月
凱斯‧詹京斯(Keith Jenkins)著、賈土蘅譯 《歷史的再思考》(RE-THINKING HISTORY) 台北:麥田出版 2002年10月
喻本善、熊賢君 《中國教育發展史》 師大書苑出版社 1987年3月
湯綱、南炳文 《明史》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5年10月
程裕禎 《中國文化要略》 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2000年10月
賀古 《萬曆皇帝》 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 2003年5月
馮瑞龍 《中華家訓--帝王將相的錦囊》 香港:中華書局有限公司 1996年
黃仁宇 《萬曆十五年》 台北 台灣食貨出版社 1994年1月
黃光雄主編 《教學原理》 師大書苑出版社 1994年2月
黃希庭 《人格心理學》 台北‧東華書局 1998
楊伯峻譯注 《論語譯注》 五南出版社 1999年11
楊國禎、陳支平 《明史新論》 台北:雲龍出版社 1995
葉學志主編 《教育概論》 台北:正中書局 1998年10月
葛承雍 《中國古代等級社會》 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 1992.5
董志成等 《帝王的政治權術》 台北:方智出版社 1995
賈馥茗 《人格教育學》 台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1999年9月
鄐鐵川 《經治民之典--《周禮》與中國文化》 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 1995年8月
熊賢君 《皇子教育:雕龍刻鳳盼成器》 台北:文津 1996年10月
熊賢君著 《皇子教育:雕龍刻鳳盼成器》 台北:文津出版社 1996年10月
趙國華 《皇位更迭:一領黃袍千重浪》 台北:文津出版社 1996年10月
趙毅、羅冬陽 《正統皇帝大傳》 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 1993年12月
劉瑞方 《中國皇帝史》 北京:國防大學 1996
劉蔚華 《中國儒家教育思想》 青島:青島出版社 1999年9月
樊和平 《中國倫理的精神》 台北:五南出版社 1995年
樊樹志 《萬曆傳》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996年10月
謝貴安《明實錄研究》(1993年華中師範大學博士論文)台北:文津出版社 1995年1月
二、期刊論文
(一)單篇論文
1、帝王教育部分
莊煉 〈明代廷杖制度溯源〉 《明清史事叢談》 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1972年11月 頁1-3
王景佑 〈論歷代帝王之師友〉 《高雄師院學報》第3期 1974年12月
黃彰健 〈論明初的四輔官--並論明初殿閣大學士之設置及東宮官屬之平駁諸司啟事〉《明清史研究叢稿》 1977年9月 頁57-119
湯承業 〈秦漢時代帝王之師--皇帝與太子之輔導制度〉 《孔孟月刊》第18卷 第7期 1980年3月 頁47-50
湯承業 〈魏晉南北朝帝王之師:皇帝與太子之輔導制度〉 《孔孟月刊》第18卷 第9期 1980年5月 頁20-24
湯承業 〈隋唐時代帝王之師:皇帝與太子之輔導制度〉 《孔孟月刊》第18卷 第10期 1980年6月 頁27-32
湯承業 〈宋代帝王之師:皇帝與太子之輔導制度〉 《孔孟月刊》第18卷 第12期 1980年8月 頁 33-38
湯承業 〈元代帝王之師:皇帝與太子之輔導制度〉 《孔孟月刊》第19卷 第2期 1980年10月 頁45-50
徐健竹 〈試論張居正的財政改革〉 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明史研究室 編 1982年4月 《明史研究論叢》第一輯 江蘇人民出版社 頁152-172
葛紹歐 〈淺談我國歷史上的王位繼承法〉 《中等教育》第42卷 3期 1991年6月 頁8-32
葛紹歐著 〈淺談我國歷史上的王位繼承法〉 《中等教育》 第42卷 1991年6月 3期 頁8-32
李焯然 〈焦竑之三教觀〉 《明史散論》 台北:允晨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1991年12月 頁109-140
王煒民 〈從《養正圖解》看焦竑的治政思想〉 《陰山學刊》(哲學社會科學版)內蒙古包頭師範學院學報編輯部 1992年第2期
高壽仙 〈張居正政治思想闡釋〉 滄州師範專科學校學報 1992年04期
黃愛平 〈明末張居正改革失敗始末〉 炎黃春秋 1992年04期
呂士朋 〈明代的黨爭〉 《歷史月刊》70 1994年9月
宋秉仁 〈明代經筵日講〉 《史耘》第二期 1996年9月 頁41-46
湯承業 《清代帝王之師--皇帝與太子輔導制度》 《中國國學》第22期 1994年10月 頁53-62
丁宏宣 〈論焦竑與《國史經籍志》〉 圖書館論壇 1997年01期
黃永年 〈介紹一人個世紀前的童蒙讀物〉陝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第26卷第4期 頁164-165 1997年12月
徐漢昌 〈古代的帝王學--法家〉 《國文天地》 第14卷第7期(總163期) 1998年 12頁28-31
王曉波 〈中國帝王的統治智慧--「韓非子」思想評介〉 《哲學雜誌》第24期 1998年 5 頁118-123
劉美鴻 〈小皇帝的教科學《帝鑑圖說》及其版畫藝術〉(上) 國家圖書館館訊第2期 1998年5月 頁9-11
劉美鴻 〈小皇帝的教科學《帝鑑圖說》及其版畫藝術〉(下) 國家圖書館館訊第3期 1998年8月 頁9-13
宋紹光 〈述論荀子「帝王之術」〉《學海》 頁94-100 1998年第4期
徐漢昌著 〈古代的帝王學--法家〉 《國文天地》 第14卷第7期(總163期) 1998年12月 頁28-31
尹選波 〈論張居正的教育改革 〉《廣東社會科學》第2 期 1999年 頁104-112
許錟輝 〈古代帝王嘉言懿行的最早記錄--尚書〉 《國文天地》第14卷第8期(總164期) 1999年01月 (「中華學術觀光列車」專輯) 頁11-13
周世范〈論帝王教育與國家興衰〉 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第29卷第1期 1999年2月 頁110-113
許振興 〈新編排印本《帝鑒圖說》商榷〉 古籍整理研究學刊 1999年第3期 頁24-29
孟昭信 〈讀《張居正和明代中後期政局》〉 史學集刊 1999年第3期 頁77-79
王久守 〈略論當代史學的社會功能〉 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 第5期(總第73期) 2000年 頁20-21
劉明 〈翁同龢與晚清宮廷教育〉 常熟高專學報 第5期 2000年9月
徐少錦 〈唐太宗--中國家訓的集大成者〉《學海》頁111-117 2000年第4期
蔡瑞霞 〈從《稽古錄》看司馬光的帝王論〉 淅江學刊 2000年第6期 頁119-123
劉薔 〈《帝鑒圖說》及其版本叢談〉 北方論叢 2000年第五期(總第163期) 頁124-128
牛建強、汪維真 〈從《帝鑑圖說》看16世紀末的中國帝政〉 《史學月刊》 2000年第四期 河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 河南大學出版社 頁26-36
張強 〈西漢帝王與帝王之學及經學之關係〉 淮陰師範學院學報《歷史學研究》第2期 2001年
陳韶旭、李桂雲 〈張居正的失敗〉 張家口師專學報 第17卷 2001年4月 第2期
張強 〈帝王思維與陰陽五行思維模式--兼及秦漢神學政治〉 晉陽學刊 2001年第2期 頁46-55
呂英敏 〈中國帝王領導藝術〉 《警光》554期 2002年 9 月 頁21-23
楊緒敏 〈論焦竑及其史學研究的成就與缺失〉 江蘇社會科學 2002年03期
蔡東杰著 〈試論中國歷代君相權力之消長〉 《淡江人文社會學刊》11期 2002年6月 頁103-126
傅佩榮著 〈重尋儒家的王道思想--照顧百姓、遵守規範、修養品德〉 《三民主義統一中國大同盟盟訊》114期 2002年8月 頁15-17
游訓龍 〈政治制度中的角色衝突--《萬曆十五年》讀後〉 《婁底師專學報》第一期 2003年1月
2、繪圖書研究部分
黃元 〈中國的民俗版畫〉 《雄獅美術》第24期 1973年2月 頁6
廖修平 〈中國版畫的演變和發展〉 《藝壇》 76卷 1974年07月 頁19-20
汪澄 〈從水滸傳木版畫看明代版畫的成就〉 《藝術家》第17期 1976年10月 頁132-141
包遵彭 〈我國年俗版畫〉 《藝術家》第45 期 1979年2月 頁8-15
呂燕卿 〈九至十一世紀敦煌佛教版畫之研究〉 《新竹師專學報》 1979年5月
吳哲夫 〈中國版畫(上)〉《故宮文物月刊》第6期 1983年9月 頁106-111
吳哲夫 〈中國版畫(中)〉 《故宮文物月刊》第7期 1983年10月 頁105-112
吳哲夫 〈中國版畫(下)〉 《故宮文物月刊》第8期 1983年11月 頁108-113
吳哲夫 〈中國版畫(續篇)〉 《故宮文物月刊》第9期 1983年12月 頁124-131
王秀雄 〈中國套色版畫發展史之研究(1):唐至明代套色木版畫之演進〉 《師大學報》第30期 1985年6月 頁571-601
吳哲夫 〈宋應星及其天工開物〉 《故宮文物月刊》第3期 第六卷 1985年9月 頁106-111
陳迪華 〈中國的年俗版畫〉 《華文世界》第47期 1988年3月 頁23-27
胡萬川 〈傳統小說的版畫插圖〉 《中外文學》第16卷第12期 1988年5月 頁28-50
潘元石 〈中國版畫藝術的源流與發展途徑〉 《臺灣美術》 第1卷第2期 1988年10月 頁52-59
封思毅 〈北宋三朝訓鑑圖:我國首創彩色畫冊始末〉 《國立中央圖書館館刊》第21卷第2期 1988年12月 頁1-7
吳哲夫 〈明代版畫發展的特色〉 國立中央圖書館編《明代版畫藝術圖特展專輯》 1989年
蕭麗玲 〈明末清初傳入的西洋版畫〉 《歷史月刊》第16期 1989年5月 頁84-89
蘇雅汾 〈早期雕版插畫設計--兼論五代佛教雕版刻畫作品〉 《臺南家專學報》第10期 1991年6月 頁315-341
王達弗 〈古籍的裝幀和插圖藝術〉 《漢聲》第50期 1993年2月頁26-40
徐小蠻 〈徽派名作《程氏墨苑》中的佛教版畫〉 《江淮論壇》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4年01期
盧錦堂 〈中國年畫的起源發展與地方特色〉 國立歷史博物館館刊《歷史文物》第4卷第4期 1994年10月 頁15-23
陳怡蓉 〈精繪巧刻--論明朝徽派版畫及其作品「程氏墨苑」與「方氏墨譜」〉 《臺灣美術》第7卷第2期 1994年10月 頁66-71
陳樹升 〈中國民俗版畫〉 《臺灣美術》第6卷第3期 1994年1月 頁21-29
朱曉秋 〈試說唐代印刷術的幾個問題〉 《西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報)》第24卷 第2期 1994年4月
王達弗 〈我國古典小說和戲曲作品的木刻插圖〉 《漢聲》第67期 1994年7月頁61-72
王達弗 〈中國古代版畫藝術瑰寶〉 《美術之友》 1995年01期 頁27-28
周蕪 〈夜話金陵古版畫〉 《美術之友》 1995年01期 頁29-34
居蜜、葉顯恩 〈明清時期徽州的刻書和版畫〉 《江淮論壇》 1995年第2期 頁51-59
劉亞民 〈圖書起源、形成與編輯工作發展述評〉 《石家莊經濟學院學報》 1995年第3期
張之傑 〈像不像 有關係--談我國傳統科技插圖的缺失〉 《科學月刊》第27卷第10期 1996年10月 頁848-855
翟屯建 〈虯村黃氏刻工考述〉 《江淮論壇》 1996年 第1期 頁65-70
張國標 〈徽派版畫黃、仇、汪、湯、劉及其他姓氏刻工的主要業跡〉 《東南文化》第3期 總第117期 1997年 頁135-141
宋源文 〈繼往開來話版畫〉《美術研究》 1997年02期 頁23-25
紀美 〈中國古代版畫的輝煌〉 《美術之友》 1997年04期 頁2-4
欒保群、王靜 〈《中國古代版畫精品系列叢書》第一輯為明清版畫集〉 《美術之友》 1997年04期 頁27
單國強 〈明代宮廷繪畫〉 《明史論叢》王春瑜 主編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997年10月 頁265-280
徐梓 〈歷史類傳統童蒙讀物的體裁與特徵〉《史學史研究》 1997年第1期 頁53-60
王伯敏 〈大型古版畫《報功圖》〉 《東南文化》第一期 總第119期 1998年
劉安寧 〈版畫簡介〉 武漢市縱橫彩印廣告有限公司 《絲網印刷》1998年04期
張昭卿 〈東、西木刻版畫的演變〉 《臺灣美術》第10卷第4期 1998年4月 頁21-23
白化文 〈中國古代版畫溯源〉(上)《中國典籍与文化》1998年04期 頁105-111
周心慧著 〈談中國古籍版刻插圖藝術〉 《中國古代版刻版書史論集》 北京:學苑出版社 1998年10月 頁97-108
白化文 〈中國古代版畫溯源〉(下)《中國典籍与文化》1999年01期 頁62-72
林慧美 〈中國民間版畫中之色彩〉 《教師之友》第40卷第1期 1999年2月 頁44-48
翟屯建 〈徽派版畫的興起与發展〉 《中國典籍与文化》 1999年03期
華人德 〈蘇州古版畫概述〉蘇州大學圖書館《江蘇圖書館學報》 1999年04期
譚權書 〈中國版畫百年變異〉 《藝術家》第50卷第1期 2000年1月 頁320-329
趙達雄 〈中國古籍的插圖〉 《中國典籍与文化》 2000年04期 頁106-119
宋莉華 〈插圖與明清小說的閱讀及傳播〉 《文學遺產》 2000年第4期
吳哲夫 〈台北地區版畫文獻存藏概況其學術價值〉 東吳大學主辦文獻與資訊學術研討會論文 2001年
李伯重 〈明清江南的出印刷業〉 《中國經濟史研究》 2001年 第3期頁94-107 146
王致軍〈中國古籍插图版式源流考〉《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02年06期
(二)、學位論文
1、帝王教育部分
王壽南 《歷代創業帝王之研究》 台北:政治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1961年
吳彰裕 《歷代興業帝王政治謎思之研究》 高雄: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1985年
劉靜貞 《皇帝政治角色的分析》 台北:台灣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 1987年
黃文興 《儒家倫理與皇帝制度的精神》 台中:東海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1989年
王琅 《焦竑年譜》台北:國立高雄師範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1990年
謝爾恩 《儒教道統觀對皇權約制作用之研究》 台北:東吳大學社會研究所碩士論文 1991年
詹康 《明代的教化思想》台北: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1993年7月
吳榮發 《神道設教天下服:中國古代君權的發展》 台南:成功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1997年
張心愷 《明清蒙學施教所啟導之文化典範與應世智能》 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1998年
沙季舫撰 《清代皇子養成教育之研究》 台中:東海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 1998年
王琅 《焦竑學術研究》 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研究所博士論文 1998年
賴亮郡 《六朝隋唐的東宮研究》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 2000年
郭惠端 《呂坤的蒙書及童蒙教育之研究》台中: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 2001年7月
2、繪圖書研究部分
陳怡蓉 《丁雲鵬與徽派版畫之研究》 中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研究論文 1990年6月
王月華《清代紅樓夢繡像研究》 台南:成功大學歷史語言研究所碩士論文 1992年
蕭麗玲《晚明版畫和繪畫的關係以《琵琶記》為例》 私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圖書文物組碩士論文 1993年12月
麥杰安 《明代蘇常地區出版事業之研究》 國立台灣大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1995年
陳德馨《梅花喜神譜研究》 國立台灣大學藝術史研究碩士論文 1995年
馬銘浩 《中國版畫畫譜文獻研究》 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學位論文 1997年12月
三、工具書
(清)紀昀等撰撰 《欽定四庫全書總目》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983年
不撰著人 《續修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稿本)》中國科學院圖書館整理 濟南:齊魯書社 1996年
不撰著人 《古籍鑑定與維護研習會專輯》 古籍鑑定與維護研習會專集編輯委員會編;吳哲夫執行編輯 台北 中國圖書館學會 1985年9月
不撰著人 《中國叢書綜錄》 上海圖書館編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年
不撰著人 《古籍整理研究論叢》 山東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編 山東 山東大學出版社 1991年9月
不撰著人 《中國古籍善本書目》 中國古籍善本書目編輯委員會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4年
不撰著人 《明人傳紀資料索引》 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1978年
李春光 《古籍叢書概論》 瀋陽 遼瀋書社 1991年10月
李致忠 《古書版本鑑定》 北京 文物出版社 1997年
昌彼得 潘美月 《中國目錄學》 台北 文史哲出版社 1991年10月
姚名達 《中國目錄學》 北京 商務印書館 1998年4月
柯平編著 《文獻目錄學》 河南 河南文學出版社 1998年8月
袁學良 《中國古典文學文獻檢索與利用》 成都 四川大學出版社 1988年11月
張振鐸編 《古籍刻工名錄》 上海 上海書店出版社 1996年10月
陳宏天 《古籍版本概要》 台北 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1992年10月
馮惠民、李萬健等選編 《明代書目題跋叢刊》 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 1994年
臧勵龢主編 《中國人名大辭典》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990年增補臺五版
劉兆祐 《中國目錄學》 台北 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2000年3月
藤島達朗、野上俊靜 編《東方年表》 日本:平樂寺書店
《明人傳紀資料索引》 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1978年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譚權書 〈中國版畫百年變異〉 《藝術家》第50卷第1期 2000年1月 頁320-329
2. 林慧美 〈中國民間版畫中之色彩〉 《教師之友》第40卷第1期 1999年2月 頁44-48
3. 張昭卿 〈東、西木刻版畫的演變〉 《臺灣美術》第10卷第4期 1998年4月 頁21-23
4. 張之傑 〈像不像 有關係--談我國傳統科技插圖的缺失〉 《科學月刊》第27卷第10期 1996年10月 頁848-855
5. 王達弗 〈我國古典小說和戲曲作品的木刻插圖〉 《漢聲》第67期 1994年7月頁61-72
6. 陳怡蓉 〈精繪巧刻--論明朝徽派版畫及其作品「程氏墨苑」與「方氏墨譜」〉 《臺灣美術》第7卷第2期 1994年10月 頁66-71
7. 陳樹升 〈中國民俗版畫〉 《臺灣美術》第6卷第3期 1994年1月 頁21-29
8. 王達弗 〈古籍的裝幀和插圖藝術〉 《漢聲》第50期 1993年2月頁26-40
9. 盧錦堂 〈中國年畫的起源發展與地方特色〉 國立歷史博物館館刊《歷史文物》第4卷第4期 1994年10月 頁15-23
10. 蕭麗玲 〈明末清初傳入的西洋版畫〉 《歷史月刊》第16期 1989年5月 頁84-89
11. 蘇雅汾 〈早期雕版插畫設計--兼論五代佛教雕版刻畫作品〉 《臺南家專學報》第10期 1991年6月 頁315-341
12. 封思毅 〈北宋三朝訓鑑圖:我國首創彩色畫冊始末〉 《國立中央圖書館館刊》第21卷第2期 1988年12月 頁1-7
13. 潘元石 〈中國版畫藝術的源流與發展途徑〉 《臺灣美術》 第1卷第2期 1988年10月 頁52-59
14. 胡萬川 〈傳統小說的版畫插圖〉 《中外文學》第16卷第12期 1988年5月 頁28-50
15. 陳迪華 〈中國的年俗版畫〉 《華文世界》第47期 1988年3月 頁2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