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王美晶(2005)。「休閒參與作為壓力調適方法及其效益之研究」。銘傳大學碩士論文。方吉正、毛萬儀、曾仁美、蘇邦婕(2002)。心理學。臺北市:永大書局。
王伯頎(2000)。「基層員警工作適應與其因應策略關係研究」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王秀枝(1986)。「生活事件、生活壓力及身心疾病的動力性關係」國立台灣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田蘊祥(2003)。「公務人員工作壓力之世代差異研究:以考試院部會機關為例」。東吳大學政治學系碩士論文。江坤誌(2001)。「國民小學校長行政管理角色、工作壓力及其因應策略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江麗美(譯)(2001)。G.Hargreaves著。「有效壓力管理」。臺北市:智庫文化。
汪嘉欣(2013)。「休閒阻礙、工作壓力、休閒效益與工作滿意度之研究-以嘉義縣國小教師為例」。南華大學旅遊管理學系旅遊管理碩士班碩士論文。
李新民(2013)。「基層員警工作壓力與生活適應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以台北市為例」。中央警察大學行政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宋禮彰(2002)。「組織變革中國民小學行政人員工作壓力及因應方式之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碩士論文。何琦瑜(1996)。警察養成教育:血汗中打造硬漢。天下雜誌,125期,頁125-130。
余泳泳(譯)(1998)。E.Boenisch&M.Haney著。人際、工作、金錢、休閒、心靈、身體六大壓力管理DIY。臺北市:商智文化。
吳明隆(2006)‧SPSS統計應用學習實務:問卷分析與應用統計(第三版)‧台北市:知城數位。
吳清山、林天祐(2001)。壓力管理。教育研究月刊。頁87、頁103。
吳雅筠(2007)。「休閒緩衝壓力模式與休閒壓抑壓力模式比較分析之研究」。高雄餐旅學院旅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吳榮福(2002)。「台南縣國民小學總務主任工作壓力及其因應策略之研究」。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吳學燕(1995)。「警察的壓力與管理」。桃園:中央警察大學警學叢刊,第25卷第4期。沈湘縈(1993)。「警察職業倦怠之實證研究」。中央警官學校警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錦坤(1999)。「台灣地區基層警察人員自殺傾向影響因素與預防對策之研究」。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林建宏(1993)。「警察工作倦怠感之研究」。中央警察大學警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林立曼(2001)。「戶政人員工作壓力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林純文(1996)。「國民小學組織氣候、教師工作壓力及其因應方式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施詠齡(2000)。「報社編輯工作壓力來源之研究」。銘傳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馬文煉(2008)。「彰化縣基層警察人員休閒參與行為意向之研究」。朝陽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系碩士論文。高淑雲(2004)。「家庭暴力防治社會工作者工作壓力與因應之探討」。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梁坤輝(2005)。「政風人員工作壓力、因應策略與壓力反應關係研究」。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郭明熊(1988)。「工作壓力來源、解決個人問題的能力及工作壓力反應之相關研究」。國立交通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莊鈺婷(2012)「高職學生之休閒活動參與動機、休閒態度及休閒參與之研究」。南華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翁萃芬(2001)。「警察人員之次文化及相關因素探討」。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平吾、曾豐瑞(1993)。「從自殺理論探討我國警察自殺相關因素及防制對策」警學叢刊23(3)。張立中(2008)。「司法官工作壓力與適應研究」。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張錦麗(1998)。「影響基層員警適應與求助因素之探討」。警專學報第二卷第二期。張常妙(2001)。「工作壓力、工作情緒、因應策略與心智模式相關之研究-以台南市稅捐稽徵處為例」。國立中正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莊淑灣(2005)。「中部地區國民小學主任工作壓力與因應方式之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莊智鈞(2013)。「工作特性、工作壓力對工作投入影響之實證研究-以新北市消防人員為例」。真理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許仁宗(2004)。「台北市基層員警工作壓力與組織承諾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行政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陳宇源(2012)。「司法調查人員工作壓力與休閒調適策略之研究」。朝陽科技大學休閒管理學系碩士論文。陳明傳(1998)。「警察的工作壓力」。桃園。中央警察大學編印「警察行政專題」。
陳葦諭(2003)。「台北市基層警察休閒參與對工作壓力關係之探討」。世新大學觀光學研究所碩士論文。黃翠紋(2000)。「警察工作壓力之探討」。中央警察大學學報37。頁99-124。黃建樺(2011)。「基層女警內、外勤工作適應與滿足感之比較研究-以台北市政府察局為例」。銘傳大學公共事務學系在職專班碩士論文。程文宏(2004)。「國道公路警察人員工作壓力與工作滿足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行政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曾玉鵬(2004)。「高雄市政府察局員警壓力管理之研究」。國立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渠正慈(2010)。「基層警察人員工作壓力、夫妻關係與婚姻品質關聯性之研究-以台北市政府警察局為例」。中央警察大學警察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楊國展(1995)。「警察工作壓力與適應之調查研究」。中央警官學校警政研究所碩士論文。趙傑夫(1998)。「我國台灣地區國民中學校長工作壓力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博士論文。劉祥如(2002)。「基層警官從警意願與工作適應關係研究」。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劉勤章、張平吾(2011)社會學概論。中央警察大學。桃園。
蔡永發(2002)。「警察之工作壓力相關因素關係之探討-以嘉義縣警察局為例」。南華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蔡萬來(2003)。「警察人員壓力之研究-以台北市政府警察局為例」。銘傳大學公共管理與社區發展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蔡德輝、吳學燕、蔡中志等(1993)。「基層員警生活適應及工作適應」。台北。正中書局。
賴美娟(1997)。「基層警察工作壓力與休閒參與現況及期望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賴政忠(2001)。「調查局外勤調查員工作績效制度與工作壓力之研究」。東海大學公共事務學程在職進修專班碩士論文。繆敏志(1993)。「工作壓力之理論基礎與模式及其管理方法」。中國行政。頁21-45。謝佳秀(2011)。「國小教師休閒調適信念、休閒調適策略與休閒效益之信念」。國立雲林科技大學休閒運動研究所碩士論文。簡聰洲(2005)。「警察社會支持度與工作壓力關聯性之研究」。佛光大學人文社會學院公共事務學系碩士論文。藍采風(1985)。「壓力與適應」。台北市。幼獅出版社。
藍采風(2003)。「全方位壓力管理」。台北市。幼獅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蘇美卿(2004)。「基層員警工作壓力、因應與健康關係之研究-以高雄市警察為例」。高雄醫學大學行為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魏倩芬(2008)。「基層外勤女警工作壓力現況及其影響之研究-以台北縣市政府警察局為例」。中央警察大學警察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龔昶銘(2002)。「基層員警工作困擾、組織投注感與工作適應關係研究」。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二、英文部分:
Adams,J.L.(2001),Conceptuak Blockbusting:A Guide to Better Ldeas,San Francisco:Norton。
Albertson,L.M,and D.M.Kagan(1987),「Occupational Stress Among Teachers,」 Journal of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21(1),69-75。
Anderson,B.(1997),Stretching at Your Computersk.Bolinas,CA:Shelter
Publications。
Bammel,G. , &Burrus- Bammel,L.L(1992)Leisure and human behavior. Dubuque,IA:Willian C .Brown Publishers。
Blau,T.(1989)。「The police man lot is a happy one」Contemporary Psychology。
Caplan,RD,etal(1975)。「Job demand and work health’Niosh.Research Report」。
Cooper,c(1977)。「Managing workingplace stress.CA:Sage」。
Cox,T(1978)。「Stress.Baltimore:University Park Press」。
Chubb,M,& Chubb,H,(1981).One-third of our time? New York,NY:John Wiley&Sons。
Crawford,D.W,&Godbey,G.C.(1987).Reconceptualizing barriers to family leisure. Leisure Sciences,9,119-127。
Crawford,D.W,Jackson.E.L,& Godbey,G.C.(1991).A hierarchy model of leisure Constraints. Leisure Sciences,13,309-320。
Forbes,E.J.and R.J.Pekala(1993),「Psychophysiological Effect of Several Stress Management Techniques,」Psychophysiological Reports,72,19-27。
Henderson,K.A. , &Bialeschki,M.D. (1991).A Sense of entitlement toleisure as constraint and empowerment for women.Leisure Sciences,12,51-65。
Hellrieqel,Slocum&Woodman(1989),Organization Behavior,5th,ST.Paul;
West Publishing Company,63。
Hoppock,R,(1935),Job Satisfaction,New York;Happer and Row。
House.J.S.(1974),「Occupational Stress and Coronary Hert Disease;A
Review and Theoretical Integration,」Journal of Health and Social
Behavior,15,12-27。
House,J.S.and R.L.Kahn(1985),「Measures and Concepts of Social Support,」Social Support and Health。83-108。
Ivancevich.J.M.and M.T.Matteson(1980),Controlling Work Stress, San
Francisco;Jossey Bass,27。
Iso-Ahola,S.E(1980).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leisure and recreation.Dubuque,IA:Wm.C.Brown。
Kroes,W.H&Margolis,B.(1974).Job stress in police admimnistrators.Joumal of Police Science and Aqnlinistration(2),381-397。
Kabat-Zinn,J.(1990),「Breathing lessons ;Would a Day Devoted to
Meditation Help Patients Stand up to Stress?」Health,22,46-47。
Kirkhan and Wollan(1974)「From Professor to Patrol,」Journal of Police
Science and Adminisation,127-129。
Kelly,J.R(1982)。「Leisure.Boston:Prentice-Hall」。
Lazarus,R.S(1984)。「Puzzles in study of daily hassles.」Journal of
Behavioral Medicine,7,375-389」。
Murphy,L.R.and T.F.Schoenborn(1989),Stress Management in Work Settings,New York:Praeqer。
Poter,L.W.,E.E.Lawler.and J.R.Hackman(1975),Behavior in Organizations,McGraw-Hill Book Company。
Raghed,M.G.&Beard,J.G. (1982).Measureing leisure attitude.Joumal ofleisure research,(14),155-167。
Seth,A.S(1989),Meditation as an Intervention in Stress Reactivity(Vol.12),New York;AMS Press。
Selye,H(1956),The Stress of Life,NY;McGraw-Hill。
Spector,P.E.(1997),Job Satisfaction.Appliction.Assessment.Causes. and Consequenoes,Thousands Oaks:Sage,P.2。
Taylor,S. &Todd,P. (1995)Decomposition and crossover effects in the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A study of consumer adoption intention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search in Marketing,12,137-155。
Vroom,V.H(1964),Work and Motivation.New York;John Wiley&Sons,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