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本國文獻
一、中文書籍(按姓名筆畫列序)
1、王文宇,公司與企業法制,元照出版公司,2000年5月初版一刷。2、方嘉麟,信託法之理論與實務,月旦出版社,1998年1月,2 版1 刷。
3、史尚寬,信託法論,台灣商務印書館,1972年6月臺一版。
4、台灣金融研訓院,信託法制與實務,台灣金融研訓院,2001。
5、余雪明,證券管理,1983年。
6、余雪明,證券交易法,證基會出版,2000年11月。
7、吳光明,證券交易法論,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7月。
8、柯芳枝,公司法論(下),三民書局,2003年1月,增訂五版。
9、李存修、邱顯比、曾宛如等,證券投信暨投顧事業發展資產管理服務業務之策略方向、法規架構與具體推動方案,中華民國證券投資信託暨投顧事業同業公會出版,2005年2月。
10、林國全,證券交易法研究,元照出版公司,2000年9月。
11、林國全等,兩岸證券法制,五南出版公司,2003年8月。
12、徐國香,信託法研究,五南出版公司,1986年。
13、陳春山,信託及信託業法專論-理論與實務-,金融法務系列19,2000 年8月,增修訂三版。
14、陳春山,證券投資信託專論,五南圖書公司出版,2000年10月。
15、陳春山,證券交易法論,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4 年9月7版一刷。
16、郭土木、覃正祥合著,懲與治-美國華爾街共同基金與分析師弊案剖析,元照出版公司,2004年7月。
17、曾宛如,證券交易法原理,2001年12月。
18、廖大穎,證券市場與股份制度論,元照出版公司,1999年5月,初版。
19、廖大穎,公司法原論,三民書局,2002年2月,初版。
20、廖大穎,證券交易法導論,三民書局,民國2006年5月,2 版。
21、劉連煜,公司法理論與判決研究(三),元照出版公司,2002年5月。
22、劉連煜,新證券交易法實例研習,元照出版公司,2004年9月。
23、劉連煜,新證券交易法實例研習,元照出版公司,2006年2月增訂4 版。
24、賴源河、王志誠合著,現代信託法論,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3年 11月。
25、賴源河,證券管理法規,自版,2000年。
26、賴英照,證券交易法逐條釋義第一冊至第四冊,自版,1996年8月。27、賴源河、蓋華英等人主持合著,「證券投資信託法」與「證券投資顧問法」立法必要性之研究,財團法人中華民國證券暨期貨市場發展基金會,1999年12月。
28、賴源河等,證券投資信託暨證券投資顧問法制規範研究報告,中華民國證券投資信託暨顧問商業同業公會出版品,2002年。
29、謝哲勝,信託之起源與發展,收錄於氏著財產法專題研究(三),作者自版(元照經銷),2003年3月初版。30、謝哲勝,信託法總論,作者自版(元照經銷),2003年6月初版第一刷。
31、謝哲勝,不動產證券化-法律與制度運作,翰蘆圖書出版有限公司,2003年8月。32、謝易宏,企業與金融法制的昨是今非,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7年4月初版。
二、中文期刊(按姓名筆畫列序)
1、王煦棋,問題投信公司處理之適法性暨投資人保護法制之建置,存款保險資訊季刊,第13 卷第3 期,2000年3月。
2、王文宇,從信託法源理論共同基金之規範,信託法與信託業法學術研討會會議紀錄,2001年11月。3、王志誠,論證券投資信託之重新定位,集保月刊44期,1997年7月。4、王育慧,證券投資信託事業行使表決權、使用委託書之研究,證券櫃檯月刊126 期,2006年12月。5、李存修、邱顯比,發展共同基金市場之研究,中央銀行外匯局及財政部證期會委託研究,2001年8月。
6、李福隆,投信投顧法公司治理相關規定的探討與建議,證券暨期貨管理,22卷12期,2004年12月。7、李福隆,證券交易的資訊公開與投資人保護-以公開說明書法制為中心,證券暨期貨管理,22卷4期,2004年4月。8、余雪明,「台灣公司法與獨立董事(上)」,萬國法律雜誌,第123期,2002年6月。9、辛光華、劉錦龍,談基金產業之自律,中華民國證券投資信託暨顧問商業同業公會研究報告,2004年11月。10、林國全,日本一九九八年證券投資信託暨證券投資法人法簡介,證券投資信託暨證券顧問法制規範研究報告,中華民國證券投資信託暨顧問商業同業公會出版品,2002年。
11、林俊宏,證券投資人及期貨交易人保護基金制度之介紹,證交資料530 期,2006年6月。
12、林瓊輝,證券投資信託制度之比較研究,1984年6月。
13、郭大維,英國金融監理機制之探討,證券暨期貨月刊第24 卷10 期,2006年10月。14、郭土木,證券投資信託及顧問之立法芻議,律師雜誌,273期,2002年6月。15、郭土木,證券投資人及期貨交易人保護法探討,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38期,2002年9月。
16、郭土木,證券投資信託及顧問法立法重點及其影響,實用稅務,355 期,2004年7月。17、郭土木,證券投資信託基金之法律性質,全國律師,2004年10月。18、郭土木,證券投資信託及顧問法及其子法之規範與實行之探討,萬國法律,第139期,2005年2月。19、許兆慶,從信託之共同價值談涉外信託之準據法,中正大學法學集刊第六期,2002年1月。20、陳樹、王文宇,都市更新投資信託制度之研究,財團法人中華民國證券暨期貨市場發展基金會專題報告,1998年12月。
21、陳春山,證券交易市場之發展策略芻議,證交資料第453 期,2000年 1月。22、陳文信,美國共同基金及投資顧問行使股東會表決權規範研究,證券櫃檯月刊96 期,2004年6月。23、陳麗玲、游源能,基金治理之探討,證券暨期貨管理月刊,24 卷7 期,2006年7月。24、許耕維,「公開發行公司獨立董事設置及應遵循事項辦法」、「公開發行公司審計委員會行使職權辦法」及「公開發行公司董事會議事辦法」簡介,證券暨期貨管理月刊,25卷2期,2007年2月。
25、黃惠雯,談證券交易法引進獨立董事及審計委員會等制度之緣起及重點,證券暨期貨管理月刊,24 卷3 期,2006年3月。26、梁懷信、林文鵬,證券投資信託基金得否為締約主體之初探,證券暨期貨月刊23卷2期,2005年。27、葉淑玲,談美日不動產投資信託(REITs)之發展經驗,證券暨期貨月刊,第二十四卷第三期,2006年3月。
28、黃虹霞,證券投資信託基金之法律性質與證券投資信託基金受益人之法律定位,萬國法律139期,2005年2月。29、張振山、包幸玉,我國資訊公開制度之探討,證券暨期貨月刊,第22 卷第4期,2004年4月。30、張宏賓,日本最新投資信託法修正對我國證券信託投資管理制度之啟示(上),證券暨期貨管理,18卷7期,1990年7月。31、盧廷劼、蔡豐清,美國期貨業自律機構對其會員之監督與查核管理,證券暨期貨管理月刊,第19卷第6 期,2001年6月。32、劉其昌,證券投資信託及顧問法之分析,證交資料,2005年3月。33、劉連煜,股東表決權之行使與公司治理,集保結算所月刊,141期,2005年8月。
34、劉連煜,證交法新修規範引進獨立董事與審計委員會之介紹與評論,證券櫃檯月刊,116 期,2006年2月。35、劉連煜,美國投資公司與投資顧問事業之規範,收錄於證券投資信託暨證券投資顧問法制規範研究報告,中華民國證券投資信託暨顧問商業同業公會出版,2002年。
36、劉連煜,論美國有關證券投資信託公司與證券投資顧問事業之規範與對我國之啟示,月旦法學雜誌80 期,2002年1月。37、劉連煜,「健全獨立董監事與公司治理之法制研究-公司自治、外部監控與政府規制之交錯」,臺灣證券交易所委託研究報告,2002 年9月。38、謝哲勝,忠實關係與忠實義務,月旦法學雜誌七十期,2001年3月。39、謝哲勝,信託法的信託概念釐清-信託法公布後最高法院與信託有關的判決評釋,台灣本土法學,第二十四期,2001年7月。40、賴源河,「證券暨期貨業自律機關及其規範之探討」,月旦法學雜誌第29期。41、廖麗娟,中國大陸證券投資基金法與我國證券投資信託暨顧問法之比較,證券暨期貨月刊,第二十二卷第七期,2004年7月。三、學位論文(按姓名筆畫列序)
1、王育慧,全權委託投資業務法律關係之研究,政治大學法律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7月。2、李怡欣,國際證券投資信託之投資人的法律保護,台灣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年6月。3、李福隆,投資信託關於公司治理及投資人保護法律制度的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法律研究所博士論文,2005年12月。4、何佩芬,證券信託法制現代化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年。5、林恆鋒,國際證券投資信託契約法律關係之研究,私立東吳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年6月。6、林惠美,證券投資信託事業之發展與我國基金定型化契約及投資人保護關係研究,私立東吳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6月。7、林哲誠,信託關係下受託人忠實義務之研究,台北大學法律學系碩士論文,1990年6月。8、徐敏健,建構我國都市更新暨投資信託法制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法律學研究所,2002年。
9、陳忠儀,證券投資信託契約法律關係之研究,私立輔仁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年6月。
10、陳漢仁,論證券投資信託基金投資人之保護,國立台北大學法律學系碩士論文,2007年7月。11、章蕙芸,信託資金保管之研究,國立高雄第一科技技大學金融營運系碩士論文,2006年12月。
12、楊培侃,國際證券投資基金管理法制之研究,台灣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6月。貳、外文文獻
一、日文文獻
(一)日文書籍(按姓名筆畫列序)
1、四宮和夫,信託法,有斐閣,新版第三刷,1994年8月。
2、田中 實,信託法入門,有斐閣,初版一刷,1992年2月。
3、田中 實、山田昭,改訂信託法,學陽書房,改訂版,1998年7月。
4、田村 威,投資信託-基礎與實務,1999年8月。
5、社團法人信託協會編輯,信託法令集,2000年1月。
6、落合誠一,比較投資信託法制研究,有斐閣,1996 年6月。
二、英文文獻
(一)書籍
1、Bryan A. Garner, Black,s Law Dictionary, Abridged Seventh Edition,2000.
2、Iain Cullen & Helen Parry, Hedge Funds: Law and Regulation, Sweet & Maxwell Ltd.,2001.
3、John Eatwell and Lance Taylor, Global Finance at Risk: The Case for International Regulation, Polity Press,2000.
4、Jonathan S. Lynton, Ballentine,s Legal Dictionary and Thesaurus, West Publishing,1995
5、John A. Haslem, Mutual funds :risk and performance analysis for decision making, Blackwell Pub.,2003.
6、Tamar Frankel & Clifford E. Kirsch, Investment Management Regulation, Fathom Publishing Company,2003.
(二)期刊
1、Country Reports : The Americas , United States : SEC Adopts Rules On Independence Of Mutual Fund Chairmen, Directors , World securities law report , Vol.10 ,No.7 ,Jul.2004.
2、James N. Benedict and Mary K. Dulka, Recent Developments in Litigation Under the Investment Company Act of 1940, Review of securities & commodities regulation, Vol.35 ,No.14 ,August 2002.
3、Roger M. Edelen, Investor flows and the assessed performance of open-end mutual funds,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Vol.53 ,No.3, Sep.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