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專書
(一)古代書籍(依朝代先後排列)
﹝西漢﹞戴德、戴聖主編、﹝東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等正義、﹝清﹞阮元纂修:《十三經注疏》〈禮記•曲禮上〉第一卷,一五一八阮元刻本。臺北:藝文印書館,1955年。
﹝漢﹞班固撰,﹝唐﹞顏師古注:《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
﹝漢﹞許愼撰,﹝清﹞段玉裁注:《說文解字注》臺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0年。
〔晉〕干寶:《新校搜神記》臺北:世界書局,2003年。
〔晉〕杜預注,〔唐〕孔穎達疏:《左傳春秋正義》,收入《十三經著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85年。
〔唐〕魏徵等撰、〔民國〕楊家駱主編:《新校本隋書附索引•第二冊》臺北:鼎文書局,1990年。
〔宋〕歐陽修、宋祁撰、〔民國〕楊家駱主編:《新校本新唐書書附索引•第二冊》臺北:鼎文書局,1990年。
〔明〕李時珍撰,陳貴廷主編:《本草綱目通釋》北京:學苑出版社,1992年。
(二)現代書籍(依出版時間先後排列)
衛惠林、劉斌雄:《蘭嶼雅美族的社會組織》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62年。
阮昌銳:《大港口的阿美族》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69年。
林明峪:《臺灣民間禁忌》臺北:聯亞出版社,1973年。
〔波蘭〕馬凌諾斯基(Bronislaw Malinowski):《巫術、科學與宗教》臺北:東方文化,1976年。
陳國鈞:《臺灣土著社會始祖傳說》臺北:東方文化,1976年。
臺灣商務印書館編:《辭源》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8年。
李亦園:《臺灣土著民族的社會與文化》臺北:聯經出版社,1982年。
譚天錫、張之傑:《話蛇》臺北:正中書局,1985年。
袁珂:《中國神話傳說》臺北:里仁書局,1987年。
袁珂:《中國神話史》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8年。
金榮華:《臺東卑南族口傳文學選》臺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1989年。
阮昌銳:《中國婚姻習俗之研究》臺北:臺灣省立博物館,1989年。
吳寶良、馬飛:《中國民間禁忌與傳說》北京:學苑出版社,1990年。
﹝德﹞恩斯特‧卡西爾(Ernst Cassirer)著、甘陽譯:《人論》臺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0年。
魯迅:《中國小說史略》臺北:風雲時代出版公司,1990年。
董芳苑:《原始宗教》臺北:萬象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
〔日〕鈴木質著、林川夫審訂:《臺灣蕃人風俗誌》臺北:武陵出版有限公司,1991年。
﹝美﹞斯蒂.湯普森(Stith Thompson)著、鄭凡譯校:《世界民間故事分類學》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1年。
夏曼•藍波安:《八代灣的神話》臺中:晨星出版社,1992年。
陳慶浩、王秋桂:《中國民間故事全集.臺灣卷》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
洪英聖:《臺灣先住民腳印》臺北:時報文化出版社,1993年。
張亮采:《中國風俗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3年。
黃炫星:《泰雅文化組曲》南投:潭南、民和國小,1993年。
呂大吉:《宗教學通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1993年。
金澤:《禁忌探秘》臺北:臺灣珠海出版有限公司,1994年。
阮昌銳:《臺灣土著族的社會與文化》臺北:臺灣省立博物館,1994年。
尹建中:《臺灣山胞各族傳統神話故事與傳說文獻編纂研究》臺北:內政部,1994年。
洪田浚:《臺灣原住民籲天錄》臺北:晨原出版社,1994年。
金榮華:《臺東大南村魯凱族口傳文學》臺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1995年。
李福清主編:《和平鄉泰雅故事‧歌謠集》臺中:臺中縣立文化中心,1995年。
吳振宇:《布農:傳說故事及其早期生活習俗》南投:玉山國家公園,1995年。
奧威尼•卡露斯鴦:《雲豹的傳人》臺中:晨星出版社,1996年。
任騁:《中國民間禁忌》臺北:漢欣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
袁珂:《袁珂神話論文集》四川:四川大學出版社,1996年。
浦忠成:《臺灣原住民的口傳文學》臺北:常民文化,1996年。
黃智慧主編:《蕃族慣習調查報告書第一卷泰雅族》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96年。
范純甫主編:《原住民風情》臺北:華嚴出版社,1996年。
阮昌銳:《臺灣的原住民》臺北:臺灣省立博物館,1996年。
李壬癸:《臺灣南島民族的族群與遷徙》臺北:常民文化,1997年。
李福清:《從神話到鬼話》臺中:晨星出版社,1998年。
鍾敬文:《民俗學概論》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8年。
金榮華:《臺北縣烏來鄉泰雅族民間故事》臺北:中華民國民間文學學會,1998年。
金榮華:《臺灣高屏地區魯凱族民間故事》臺北:中國口傳文學學會,1999年。
浦忠成:《原住民的神話與文學》臺北:臺原出版社,1999年。
蔡中涵編著:《生物多樣性與臺灣原住民族發展論文集》臺北:臺灣原住民文教基金會,2000年。
鄧相揚、許木柱:《臺灣原住民史邵族史篇》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2000年。
金榮華:《臺灣桃竹苗地區民間故事》臺北:中國口傳文學學會,2000年。
金榮華:《臺灣花蓮阿美族民間故事》臺北:中國口傳文學學會,2001年。
喬宗忞:《臺灣原住民史魯凱族史篇》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2001年。
童春發:《臺灣原住民史——排灣族史篇》南投:臺灣省文獻會,2001 年。
萬建中:《解讀禁忌》北京:商務印書館,2001年。
萬建中:《禁忌與中國文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
林道生:《原住民神話‧故事全集(1)》臺北:漢藝色研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1年。
田哲益:《泰雅族神話與傳說》臺中:晨星出版社,2002年。
林道生:《原住民神話‧故事全集(2)》臺北:漢藝色研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2年。
林道生:《原住民神話‧故事全集(3)》臺北:漢藝色研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2年。
田哲益:《臺灣的原住民—排灣族》臺北:臺原出版社,2002年。
田哲益:《臺灣的原住民—鄒族》臺北:晨原出版社,2002年。
田哲益:《臺灣的原住民—邵族》臺北:晨原出版社,2002年。
田哲益:《賽夏族神話與傳說》臺中:晨星出版社,2003年。
田哲益:《鄒族神話與傳說》臺中:晨星出版社,2003年。
田哲益:《布農族神話與傳說》臺中:晨星出版社,2003年。
田哲益:《排灣族神話與傳說》臺中:晨星出版社,2003年。
田哲益:《魯凱族神話與傳說》臺中:晨星出版社,2003年。
田哲益:《卑南族神話與傳說》臺中:晨星出版社,2003年。
田哲益:《阿美族神話與傳說》臺中:晨星出版社,2003年。
田哲益:《達悟族神話與傳說》臺中:晨星出版社,2003年。
田哲益:《邵族神話與傳說》臺中:晨星出版社,2003年。
林道生:《原住民神話與文化賞析》臺北:漢藝色研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3年。
袁珂校注:《山海經校注》臺北:里仁書局,2004年。
金榮華:《臺灣賽夏族民間故事》臺北:中國口傳文學學會,2004年。
﹝奧﹞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著、邵迎生等譯:《圖騰與禁忌》臺北:知書房出版社,2000年。
林道生:《原住民神話‧故事全集(4)》臺北:漢藝色研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4年。
林道生:《原住民神話‧故事全集(5)》臺北:漢藝色研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4年。
萬建中:《圖文中國民俗禁忌》北京:中國旅遊出版社,2004年。
萬建中:《中國民間禁忌風俗》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2005年。
王孝廉:《中國的神話世界》(上)、(下)臺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6年。
任騁:《民間圖騰禁忌》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06年。
鍾宗憲:《中國神話的基礎研究》臺北:洪葉文化出版社,2006年。
林瑤棋《請問貴姓--溯源舊臺灣》臺北:大康出版社,2007年。
胡萬川:《臺灣民間故事類型》臺北:里仁書局,2008年。
浦忠成:《臺灣原住民文學史綱》(上)、(下)臺北:里仁書局,2009年。
﹝英﹞詹姆斯‧喬治‧佛雷澤(James George Frazer)著、趙昍譯:《金枝》(上)、(下)(The Golden Bough)陝西: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總社有限公司,2010年。
向柏松:《神話與民間信仰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
李楊:《不可不知的民俗禁忌常識》河南:中原農民出版社,2010年。
萬建中:《圖文中國民俗禁忌》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10年。
孟慧英:《中國原始信仰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年。
劉秀美.蔡可欣:《山海的召喚——臺灣原住民口傳文學》臺南:國立臺灣文學館,2011年。
任騁:《中國民間禁忌》山東:山東人民出版社,2012年。
呂心純主編、余萬居等譯:《蕃族調查報告書第五冊--泰雅族前篇》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2012年。
二、學位論文(依出版時間先後排列)
浦忠成:《臺灣鄒族神話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94年。林淑莉:《琉球神話與臺灣原住民神話研究-以兄妹始祖神話為中心》臺北:中國文化大學日本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徐必堂:《《格林童話》中有關「禁令」故事之分析》臺北:臺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陳文之:《臺灣原住民口傳故事研究 》臺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季雯華:《《貝洛童話》中的禁令與象徵》臺東: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張志雲:《論田哲益《原住民神話大系-布農族神話與傳說》》臺東:國立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林香君:《《臺灣民間故事集》中的禁忌主題研究》臺東:國立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林逢森:《臺灣原住民小說中的神話傳說與祖靈信仰》臺北: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6年。黃昭敏:《臺灣原住民文身神話傳說研究》臺北: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6年。劉惠婷:《臺灣原住民射日神話研究》臺北:銘傳大學應用中國文學所碩士論文,2007年。武芳羽:《臺灣原住民洪水神話》臺北: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蔡美雲:《《臺灣原住民的神話與傳說》之研究》彰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8年。陳思齊:《搜“蛇”記—臺灣原住民蛇類口傳故事研究 》嘉義:國立嘉義大學中國文學系研究所,2008年。
張雅惠:《排灣族與魯凱族禁忌故事探究》臺中: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所碩士論文,2009年。陳玟錦:《臺灣傳統婚俗與禁忌研究》臺南:長榮大學臺灣研究所,2009年。
胡晏涵:《臺灣原住民族奇人異域神話》臺中: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所碩士論文,2010年。廖珮雯:《臺灣原住民族獵首習俗與傳說》臺中: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所碩士論文,2010年。三、 期刊論文(依出版時間先後排列)
﹝美﹞威廉.巴斯科姆(William Bascom)〈民間文學形式—散文敘事〉,收錄於﹝美﹞阿蘭.鄧迪斯(Alan Dundes)編,朝金戈等譯,《西方神話學論文選》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4年。
喬建:〈臺灣土著諸族屈肢葬調查初步報告〉,《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1960年。
龍寶麒:〈排灣族的創始神話〉,《邊政學報》第3期,1964年。陳春欽:〈向天湖賽夏族的故事〉,《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集刊》21期1966年。
陳奇祿:〈東南亞區的主食區和主食層-兼論臺灣土著諸族農作物的來源〉,《包遵彭先生記念論文集》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等編印,1971年。
宋兆麟:〈什麼是圖騰?〉,《國文天地》68期,1991年1月。浦忠成:〈臺灣原住民口傳文學試探〉,《國文天地》6期,1993年4月。
林秀美:〈臺灣排灣族與魯凱族的百步蛇崇拜〉,《動物園雜誌》15卷2期,1994年4月。何耀坤:〈臺灣原住民的奇蹟傳說(一)〉,《原住民教育季刊》9期,1998年2月。
何耀坤:〈臺灣原住民的奇蹟傳說(二)〉,《原住民教育季刊》10期,1998年5月。
林道生:〈神話故事探究──以臺灣原住民神話故事為例〉,《玉神學報》5期,1998年5月。
茅盾:〈中國神話的意義與類別〉,收載於《茅盾說神話》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德米雅‧魯路灣:〈排灣祖靈信仰與部落共同體:以Maleveqe 祭儀為探究核心〉,《原住民教育季刊》21期,2001年3月。
唐美君:〈日月潭邵族的宗教〉,收載於《日月潭邵族調查報告》臺中:晨星出版社,2003年。
娜仁格日勒:〈關於蒙古族祖先崇拜中女性禁忌的文化人類學考察(上):以科爾沁蒙古族的個案調查為例〉,收載於《外國語學院期刊》內蒙古‧呼和浩特:內蒙古大學,2004年。
四、參考網站
國家圖書館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http://etds.ncl.edu.tw/theabs/index.jsp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http://www.apc.gov.tw/portal/docList.html
臺灣大百科全書http://taiwanpedia.culture.tw/
維基百科http://zh.wikipedia.org/wiki/Wikipedia
雲林縣野鳥協會http://www.bird.org.tw/yunlin/cpsub/sub.php
臺灣鄉土鳥誌http://fhk-dbbook.nmns.edu.tw/fhkbook/twness/index.htm
臺灣原住民族歷史語言文化大辭典http://citing.hohayan.net.tw/
新竹縣原住民教育資源中心http://native.hcc.edu.tw/Tribe/jian_a_1.aspx
壽豐鄉原住民e化部落網
http://booth.hl.gov.tw/shoufeng/culture2.html
原住民科學教育網站飛鼠部落http://www.yabit.org.tw/about/tayal/
五、報紙
趙惠群:〈雲豹子民不做失根的百合〉,聯合報,1995年2月16日。
李嘉鑫:〈到奧萬大神岩請別帶「鐵齒」〉,中國時報,1995年10月7日。
簡榮聰:〈魯凱族的靈蛇崇拜二〉,臺灣新生報,1997年11月23日。
簡榮聰:〈臺灣原住民的樹神崇拜--魯凱族篇〉,臺灣新生報,1997年12月1日。
延平訊:〈桃源國小,薪傳布農族故事〉,人間福報,2005年01月18日。
吳素柔、溫貴香:〈賽德克族成為原住民第十四族,張揆祝賀〉,中央通訊社,2008年4月23日。
本報訊:〈鄒族鬼樹傳說,完整保留茄苳巨木〉,臺灣立報,2008年11月23日。
陳威任:〈稀有百步蛇,原民信仰象徵〉,臺灣立報,2009年1月19日。
李西勳:〈老樹的故事〉,臺灣文獻館電子報56期,2010年6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