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04.196.161) 您好!臺灣時間:2024/03/29 17:33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蕭勝元
研究生(外文):Hsiao,Sheng-Yuan
論文名稱:台北市家計單位食品消費型態研究
指導教授:蕭清仁蕭清仁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Show,Chiang-Ren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大學
系所名稱:農業經濟學研究所
學門:農業科學學門
學類:農業經濟及推廣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4
畢業學年度:92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70
中文關鍵詞:食品恩格爾函數家庭所得家計單位人數消費型態
外文關鍵詞:foodengel''s functionfamily incomefamily sizeconsumpution pattern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
  • 點閱點閱:381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2
台北市家計單位食品消費型態研究
摘要
本文研究資料來源為台北市政府主計處所編製出版之2001年台北市家計單位收支記帳調查報告,報告包含台北市十二個行政區家計單位122種食品消費金額及消費相關之家計單位所得、家計單位人數等。運用恩格爾函數模型估測食品消費支出的所得彈性、家計單位人數彈性,估測結果可解釋當家計單位所得或家計單位人數改變時,對於家計單位食品消費的影響程度。
研究結果整理如下:
(一)家內食品消費與外食消費深受家計單位所得的影響,家內食品中蛋類、油脂類、調味品消費金額隨著家計單位所得的增加而下降。
(二)主食類、副食類、乳酪類、水果類、外食類等所得彈性紛別為:0.422,0.458,0.353,0.446,0.731,所得彈性的意義是指當所得增加1﹪,食品消費金額增加的百分比,本研究估計結果:當所得增加10﹪,主食類、副食類、乳酪類、水果類、外食消費等五類食品消費金額增加的比例分別為:4.22﹪,4.58﹪,3.53﹪,4.46﹪,7.31﹪。
(三)乳製品所得彈性值較低,顯示所得變動對乳製品消費金額影響不大,影響較大的是人口組成結構的改變,例如:嬰兒的出生,奶粉為其主食,需另行增購,造成支出金額增加的現象。
(四)各類食品消費計算而得的家計單位人數彈性均為正值(係數值介於0~1之間)。顯示當家計單位人數增加時,食品消費之增幅低於家計單位人數增加的比例。
              目錄
                             頁次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背景.....................1
第二節 研究目的.....................3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4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資料來源................6
第二章 1991~2001年台北市家計單位食品消費趨勢......8
第一節 食品消費總額...................8
第二節 家內食品消費...................9
第三節 外食消費.....................20
第三章 影響食品消費的重要因素..............23
第一節 消費者理論探討..................23
第二節 家計單位食品消費特性...............25
第三節 影響食品消費因素探討...............28
第四章 台北市家計單位食品消費支出分析..........36
第一節 文獻回顧.....................36
第二節 恩格爾函數之理論架構...............44
第三節 資料來源與分析..................47
第四節 實證結果.....................48
第五章 摘要與結語....................64
參考文獻.........................68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施順意,1998,「臺灣稻米支出彈性值的檢驗」,『農業與經濟』,21卷,頁31-49。
李皇照,1998,「在家和在外食品消費支出分析與預測」,『臺灣土地金融季刊』,35卷,2期,頁225-239。
李皇照,1997,「家計單位食品消費支出之分析」,『臺灣經濟』,241卷,頁77-107。
廖士毅、廖武正、林婉慧,1993,「台灣地區主要糧食消費調查研究」,『農產運銷』,中興大學農產運銷學研究所。
焦玉慧,1997,「台灣原始時代至日據時代食品消費之研究」,『台灣大學農業經濟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台北市政府主計處,2001,『台北市家庭收支記帳調查報告』,台北市政府主計處編印。
藍科正,1991,「臺北市家庭消費型態之實證研究」,「臺北市銀月刊」,頁29-43。
陳凱俐,2000,「臺灣地區豬肉需求分析」,「宜蘭技術學報」,頁16-27。
王金利,1984。「臺灣地區消費者需求型態實證分析:AIDS模型之應用」,『經濟研究』。25期,頁177-195。
王策玄,2002,「水果需求及消費型態分析」,『國立中興大學行銷學研究所碩士論文』,頁93-97。
二、英文部分
Ben Senauer、Elaine Asp、Jean Kinsey,1991.,”Food trends and the changing consumer”, St. Paul, Minn., U.S.A. : Eagan Press。p25-37。
Engel、Kollat、Blackwell,1968 .”Marketing Management:Analysis, Planning, Implementation and Control, 9th Edition”,Prentice-Hall Inc.。p67-99
Gracia,2001.”Food Consumption in the European Union: Main Determinants and Country Differences.”,Agribusiness,p469-489。
Guo,2000.”Structural Change in the Impact of Income on Food Consumption in China, 1989-1993.”,Economic Development & Cultural Change,p737-761。
Ishida,2003.”Changes in Food Consumption Expenditure in Malaysia.”,Agribusiness,p61-77。
Nti,2002.”Food consumption patterns, dietary quality and health
status of expectant mothers: case studies in suburban and rural communities in Ghana”,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nsumer Studies p7-18。
Rae,1999.”Food consumption patterns and nutrition in urban Java households: the discriminatory power of some socioeconomic variables.”,Australi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 Resource Economics,p359。
Rae,1997.”Changing food consumption patterns in East Asia: Implications of the trend towards livestock...”,Agribusiness,p33-45。
Senauer,1986.”The Effect of the Value of Time on Food Consumption Pattern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Evidence from Sri Lanka.”,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p920-928。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