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書目
壹、專書(依出版時間先後排列)
一、中文部分
于治中《正文、性別、意識型態─克麗絲特娃的解析符號學》,(臺北:正中書
局,1991年,5月)。
林清山主編《有效學習的方法》(臺北:教育部,1997年1月)。
岳修平《學習的認知基礎》(臺北:遠流出版社,1998年7月)。
張玉成著《教師發問技巧》(臺北:心理出版社,1999年10月)。
王財印《產婆法與發問技巧》(臺北:心理出版社,2004年8月)。
簡馨瑩、曾文慧、陳凱筑《閱讀悅有趣-開發孩子閱讀策略的書》(臺北:幼
獅文化事業公司,2005年7月)。
江惜美《國語文教學論集》(臺北:萬卷樓,2005年9月)。
柯華葳《教出閱讀力》(臺北:天下雜誌,2006年11月)。
周慶華《語文教學方法》(臺北:里仁出版社,2007年6月)。
柯華葳《台灣需要更多「閱讀策略」教學》(何琦瑞、吳毓珍主編《教出寫作力》
(臺北:天下雜誌,2007年12月)。
潘麗珠《閱讀的策略》(臺北:商周出版社,2009年1月)。
吳敏而譯《探險記》(臺北:朗智思維科技有限公司,2005年)。
曾炫鈞〈從PIRLS 2006淺談國小四年級學童閱讀策略學習〉,《國教之友》,第61
卷第1、2 期, (2008年12月),頁47。
幸曼玲、陸怡琮、辜玉旻《閱讀理解策略教學手冊》(臺北:教育部,2010
年4月)。
教育部《2010全國閱讀論壇_中小學閱讀教學策略之應用》(臺北:教育部,2010
年5月)。
幸曼玲《用策略培養A平方小孩_以閱讀理解策略培養有能主動閱讀小孩》(臺
北:台灣兒童閱讀會,2010年8月)。
陳龍安:《做個聰明人:創造與批判思考的自我訓練》(臺北:心理出版社,1988
年4月)。
高廣孚:《教學原理》(臺北:五南出版社,1988年5月)。
王文科:《認知發展理論與教育:皮亞傑理論的應用》(臺北:五南出版社,1991
年8月)。
江惜美:《小學語文教學論叢》(臺北:臺北市立師範學院,1995年5月)。
鄭麗玉《認知心理學理論與應用》(臺北:臺北市立師範學院,1995年4月)。
李永吟《學習輔導:學習心理學的應用》(臺北:心理出版社,1993年5月)。
張玉成《思考技巧與教學》(臺北:心理出版社,1995年11月)。
林建平《輔導學習理論與實務》(臺北:五南出版社,1997年5月)。
李永吟《認知教學理論與策略》(臺北:心理出版社,1998年10月)。
張玉成《教師發問技巧》(臺北:心理出版社,1999年7月)。
鄭麗玉《認知與教學》(臺北:五南出版社,2000年6月)。
瑞琦‧路德曼著:《飛向閱讀的王國》(臺北:阿布拉教育文化出版,2004年7
月)。
鄭昭明《認知心理學理論與實踐》(臺北:桂冠圖書公司,2006年6月)。
克拉克、艾普斯坦《會問問題,才會帶人》(臺北:大塊文化,2009年12月)。
周慶華《語文與語文教育的展望》(臺北:秀威資訊,2009年12月)。
二、英文部分
Ken Goodman著、李連珠譯:《全語言的「全」全在哪裡?》(臺北:信誼基金
出版社,1998年11月)。
Ken Goodman原著、洪月女譯:《談閱讀》(臺北:心理出版社,1998年11月)。
Perry Nodelman著,劉鳳蕊譯:《閱讀兒童文學的樂趣》(臺北:小魯文化事業
公司,2000年1月)。
Tishman, Perkins著、梁雲霞譯:《思考的教室 The Thinking Classroom》(臺北:遠
流出版社,2004年7月)。
貳、學位論文(依出版時間先後排列)
碩士論文
蘇宜芬《後設認知訓練課程對國小低閱讀能力學生的閱讀能力與後設認知能力
之影響》(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
年7月)
鄭宇樑《後設認知教學對國小學生科學文章閱讀理解、閱讀態度及後設認知能
力影響之研究》(臺南:國立台南師範學院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
年7月)。
廖鳳伶《直接教學與全語教學對國中低閱讀能力學生閱讀理解表現之研究》(臺
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6月)。
黃嶸生《整合式閱讀理解策略輔助系統對國小學童閱讀能力和策略運用的效果》
(臺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資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7月)。
林秀娟《閱讀討論教學對國小學童閱讀動機、閱讀態度和閱讀行為之影響》(臺
南:國立臺南師範學院,2001年7月)。
謝美寶《中文為第三語言的實驗教學:採用可預測書與閱讀策略教學的行動研
究》(屏東: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7月)。
黃智淵《相互教學法對國小五年級學童閱讀歷程中自我調整學習與閱讀理解之
影響》(屏東: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2004年1月)。
王紫虹《主題統整式的圖畫書閱讀教學行動研究─以中年級為例》(臺北: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語文教育學系碩士論文,2005年1月)。
林男勝《相互教學法對不同理解能力之國小六年級學童在閱讀策略運用與閱讀
理解之影響》(屏東: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7年3月)
蔡淑玲《國小學童家庭環境、班級閱讀環境與閱讀態度之相關研究》(國立嘉義
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3 月),頁17-18。
周玉婷《不同閱讀策略應用於網路資源教學對於國小高年級學童學習成效之研
究》(臺南:國立台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11月)
陳玉如《閱讀教學教導自我發問策略之研究閱讀教學教導自我發問策略之研究》
(花蓮:國立花蓮教育大學國民教育閱讀教學教導自我發問策略之研究,2008
年11月)。
林秀玲《發問策略教學對學生提問能力及閱讀理解之影響_以國小四年級國語
科教學為例》(臺北: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國民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2009年
2月)。
林佳慧《自主學習融入閱讀教學對小二學童閱讀理解影響之行動研究》(臺北: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國民教育學系碩士論文,2009年2月)。
林秋美《提問策略教學對不同批判思考能力之國小六年級學童在閱讀理解及閱
讀提問表現之影響》(屏東:國立屏東教育大學進修暨研究學院教育視導碩
士學位學程班碩士論文,2011年1月)。
參、期刊:(依出版時間先後排列)
邱上真〈學習策略教學的理論與實際〉,《特殊教育復健學報》,第1期,(1991
年7月),頁1-49。
張玉成〈國小語文科實施批判思考教學之實驗研究〉,《臺北學院學報》,第5期,
(1992年6月),頁1-66。
柯華葳〈語文科的閱讀教學〉,載於李永吟主編,《學習輔導》,(1993年7月),
頁307-349。
陳李綢〈學習策略訓練方案」對國中生閱讀理解學習之影響〉,《教育心理學報》,第28期,(1995年6月),頁77-98。
林清山、程炳林〈國中生自我調整學習因素與學習表現之關係暨自我調整的閱
讀理解教學策略效果之研究〉,《教育心理學報》,第28期,(1995年6月),
頁15-57。
鄭博真〈閱讀歷程理論及其對教學的啟示〉,《教育資料與研究》,第八期,(1996 年1月),頁29-46。
石兆蓮〈閱讀理解〉,載於林清江主編,《有效學習的方法》,教育部,(1997年1
月), 頁21-28。
江惜美〈小學國語科教案習寫的探討〉,《市立師院語文學刊》,第四期,(2000
年),頁139-164。
廖鳳伶〈閱讀的理論與應用〉,《台東特教簡訊》,第十一期,(2000年),頁64-71。
林天佑〈提高兒童閱讀的策略-美國加州聖塔芭芭拉市的經驗〉,《教育資料與
研究雙月刊》,第三十八輯,(2000年8月),頁12-15。
江惜美〈資訊融入語文教學〉,《教師天地》,台北市教師研習會,(2000年9月),
頁47-51。
林文韵〈中文為第三語言的實驗教學:採用可預測書與閱讀策略教學的行動研
究〉,《國教學報》,第14期,(2002年9月),頁1-20。
林武憲〈台灣閱讀加油〉《全國新書資訊月刊》,54卷7期,(2003年2月), 頁21-26。
吳宜貞〈重複閱讀及文章難度對五年級學生閱讀能力影響之探討〉,《教育心
理學報》,35 卷4 期,(2004年4月),頁319-336。
張玉成〈發問技巧與學生創造力之增進〉,《教育資料集刊》30期,(2005年9 月),頁181-200。
吳怡靜〈國際閱讀論壇英國篇:英國如何讓學生樂在閱讀?〉,《親子天下》
第4期,(2009年1月),頁32-35。
簡馨瑩、宋曜廷、張國恩〈變與不變:兩位國小教師學習自詢策略教學之歷程
分析〉,《教育心理學報》,第40卷第4期,(2009年6月),頁619-640。
吳清基〈推動台灣閱讀教育_全民來閱讀〉,《研考會雙月刊》,第34卷第1期,
(2010年2月), 頁63。
肆、網際網路資源:
「臺北市閱讀推廣影片_閱讀,有策略:預測策略」 http://www.google.com/url?sa=t&;rct=j&;q=&;esrc=s&;source=web&;cd=2&;cts=1330866565482&;ved=0CCsQtwIwAQ&;url=http%3A%2F%2Fwww.youtube.com%2Fwatch%3Fv%3DOdcOBlyIX70&;ei=X2VTT9TqN8XLmAXHs425Cg&;usg=AFQjCNE7g7vFD0vz_UNT3CkhDHd6jOh5zg。擷取日期:2012/10/17
「國科會網站」: http://web1.nsc.gov.tw/ 擷取日期:2012/10/17
聯合新聞網_校園博覽會:
http://mag.udn.com/mag/campus/storypage.jsp?f_ART_ID=287290#ixzz2EeTlULJw
擷取日期:2012/12/10
課文本位閱讀理解教學
http://140.127.56.86/pair_System/Search_index.aspx?PN=PlanInfo
擷取日期:2013/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