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54.144.233.198) 您好!臺灣時間:2024/03/29 10:39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王湘茹
研究生(外文):Wang Hsiang-Ju
論文名稱:黃生《字詁》、《義府》研究
指導教授:葉鍵得葉鍵得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語文學系碩士班
學門:人文學門
學類:中國語文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畢業學年度:97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259
中文關鍵詞:黃生字詁義府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2
  • 點閱點閱:547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
《字詁》、《義府》不僅展現了黃生的卓越識見,更成就了黃生在訓詁學上的地位與貢獻,故《四庫全書總目提要》、錢玄同、章太炎等皆給予黃生及其《字詁》、《義府》甚高評價,然而在中國訓詁學史上,黃生與《字詁》、《義府》卻未受到普遍的重視,為此,本論文於黃生方面,除了詳加介紹其生平、著作,還試圖透過黃生的詩學觀期能更深入了解其人;於《字詁》、《義府》方面,在細究版本的異同之後,即針對內容詳加剖析,揭示其取材、方法與成就,期望讓黃生與《字詁》、《義府》能在訓詁學史上獲得較公允的評價。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一、研究動機 ‥‥‥‥‥‥‥‥‥‥‥‥‥‥‥‥‥‥‥‥‥‥‥1
二、研究目的 ‥‥‥‥‥‥‥‥‥‥‥‥‥‥‥‥‥‥‥‥‥‥‥2
第二節 研究方法 ‥‥‥‥‥‥‥‥‥‥‥‥‥‥‥‥‥‥‥‥‥‥‥2
第三節 前賢研究成果概述 ‥‥‥‥‥‥‥‥‥‥‥‥‥‥‥‥‥‥‥3
一、探討黃生《字詁》、《義府》之訓詁成就 ‥‥‥‥‥‥‥‥‥3
二、箋識與斠誤 ‥‥‥‥‥‥‥‥‥‥‥‥‥‥‥‥‥‥‥‥‥‥12
三、其他 ‥‥‥‥‥‥‥‥‥‥‥‥‥‥‥‥‥‥‥‥‥‥‥‥‥14
第二章 黃生之生平、著作及詩學觀 ‥‥‥‥‥‥‥‥‥‥‥‥‥‥‥17
第一節 黃生之生平 ‥‥‥‥‥‥‥‥‥‥‥‥‥‥‥‥‥‥‥‥‥.17
第二節 黃生之著作 ‥‥‥‥‥‥‥‥‥‥‥‥‥‥‥‥‥‥‥‥‥‥18
一、《字詁》、《義府》 ‥‥‥‥‥‥‥‥‥‥‥‥‥‥‥‥‥‥20
二、《杜詩說》 ‥‥‥‥‥‥‥‥‥‥‥‥‥‥‥‥‥‥‥‥‥‥21
三、《葉書》 ‥‥‥‥‥‥‥‥‥‥‥‥‥‥‥‥‥‥‥‥‥‥‥22
四、《唐詩摘抄》 ‥‥‥‥‥‥‥‥‥‥‥‥‥‥‥‥‥‥‥‥‥22
五、《詩麈》 ‥‥‥‥‥‥‥‥‥‥‥‥‥‥‥‥‥‥‥‥‥‥‥23
六、《一木堂詩稿》 ‥‥‥‥‥‥‥‥‥‥‥‥‥‥‥‥‥‥‥‥23
七、《一木堂詩集》 ‥‥‥‥‥‥‥‥‥‥‥‥‥‥‥‥‥‥‥‥23
八、《載酒園詩話評》 ‥‥‥‥‥‥‥‥‥‥‥‥‥‥‥‥‥‥‥24
第三節 黃生之詩學觀 ‥‥‥‥‥‥‥‥‥‥‥‥‥‥‥‥‥‥‥‥.24
一、詩貴立品,以意逆志 ‥‥‥‥‥‥‥‥‥‥‥‥‥‥‥‥‥‥24
二、師法古人,尊唐近體 ‥‥‥‥‥‥‥‥‥‥‥‥‥‥‥‥‥‥27
三、匠心獨運,無理有趣 ‥‥‥‥‥‥‥‥‥‥‥‥‥‥‥‥‥‥29
四、自然婉潤,比興寫景 ‥‥‥‥‥‥‥‥‥‥‥‥‥‥‥‥‥‥31
第三章 《字詁》、《義府》之版本分析 ‥‥‥‥‥‥‥‥‥‥‥‥‥36
第一節 《字詁》、《義府》之版本 ‥‥‥‥‥‥‥‥‥‥‥‥‥‥‥36
第二節 劉點校本刪修情形 ‥‥‥‥‥‥‥‥‥‥‥‥‥‥‥‥‥‥‥38
一、重複者擇一刪減 ‥‥‥‥‥‥‥‥‥‥‥‥‥‥‥‥‥‥‥‥39
二、大同小異者適切合併、刪修 ‥‥‥‥‥‥‥‥‥‥‥‥‥‥‥40
三、條目內容雖互見,然可相為補足,故皆存不刪 ‥‥‥‥‥‥‥41
第三節 版本內容比較 ‥‥‥‥‥‥‥‥‥‥‥‥‥‥‥‥‥‥‥‥‥42
一、闕漏字句 ‥‥‥‥‥‥‥‥‥‥‥‥‥‥‥‥‥‥‥‥‥‥‥42
二、詳言出處 ‥‥‥‥‥‥‥‥‥‥‥‥‥‥‥‥‥‥…‥‥‥‥43
三、增字 ‥‥‥‥‥‥‥‥‥‥‥‥‥‥‥‥‥‥‥‥‥‥‥‥‥44
四、文意不變,更換遣詞用字 ‥‥‥‥‥‥‥‥‥‥‥‥‥‥‥‥46
五、更正引文 ‥‥‥‥‥‥‥‥‥‥‥‥‥‥‥‥‥‥‥‥‥‥‥47
六、修改字詞 ‥‥‥‥‥‥‥‥‥‥‥‥‥‥‥‥‥‥‥‥‥‥‥48
七、重整引文 ‥‥‥‥‥‥‥‥‥‥‥‥‥‥‥‥‥‥‥‥‥‥‥51
八、以姓、名或著作互替 ‥‥‥‥‥‥‥‥‥‥‥‥‥‥‥‥‥‥52
九、倒文 ‥‥‥‥‥‥‥‥‥‥‥‥‥‥‥‥‥‥‥‥‥‥‥‥‥53
十、變更引文出處 ‥‥‥‥‥‥‥‥‥‥‥‥‥‥‥‥‥‥‥‥‥55
十一、更改條目名稱 ‥‥‥‥‥‥‥‥‥‥‥‥‥‥‥‥‥‥‥‥56
十二、易夾注為正文 ‥‥‥‥‥‥‥‥‥‥‥‥‥‥‥‥‥‥‥‥58
十三、詳言人名 ‥‥‥‥‥‥‥‥‥‥‥‥‥‥‥‥‥‥‥‥‥‥60
十四、刪略作者 ‥‥‥‥‥‥‥‥‥‥‥‥‥‥‥‥‥‥‥‥‥‥60
十五、更換異體字 ‥‥‥‥‥‥‥‥‥‥‥‥‥‥‥‥‥‥‥‥‥62
十六、另行補充 ‥‥‥‥‥‥‥‥‥‥‥‥‥‥‥‥‥‥‥‥‥‥63
十七、刪略衍文 ‥‥‥‥‥‥‥‥‥‥‥‥‥‥‥‥‥‥‥‥‥‥65
十八、更動文意 ‥‥‥‥‥‥‥‥‥‥‥‥‥‥‥‥‥‥‥‥‥‥65
第四節 版本選擇 ‥‥‥‥‥‥‥‥‥‥‥‥‥‥‥‥‥‥‥‥‥‥‥67
第四章 《字詁》、《義府》之條目名稱及出處 ‥‥‥‥‥‥‥‥‥‥69
第一節 《字詁》之條目名稱 ‥‥‥‥‥‥‥‥‥‥‥‥‥‥‥‥‥‥69
第二節 《義府》卷上之條目名稱及出處 ‥‥‥‥‥‥‥‥‥‥‥‥‥70
第三節 《義府》卷下之條目名稱及出處 ‥‥‥‥‥‥‥‥‥‥‥‥‥78
一、論史、子、集之詞者 ‥‥‥‥‥‥‥‥‥‥‥‥‥‥‥‥‥‥78
二、訓詁《金石錄》、《隸釋》與《水經注》所載之古碑文者‥‥‥95
三、疏證《周子良冥通記》者 ‥‥‥‥‥‥‥‥‥‥‥‥‥‥‥‥96
第五章 《字詁》、《義府》之訓詁材料(上) ‥‥‥‥‥‥‥‥‥‥‥97
第一節 方言 ‥‥‥‥‥‥‥‥‥‥‥‥‥‥‥‥‥‥‥‥‥‥‥‥.97
一、家鄉方言 ‥‥‥‥‥‥‥‥‥‥‥‥‥‥‥‥‥‥‥‥‥‥‥97
二、方土方言 ‥‥‥‥‥‥‥‥‥‥‥‥‥‥‥‥‥‥‥‥‥‥‥98
三、書籍方言 ‥‥‥‥‥‥‥‥‥‥‥‥‥‥‥‥‥‥‥‥‥‥‥101
第二節 古文字、小篆與石刻文字 ‥‥‥‥‥‥‥‥‥‥‥‥‥‥‥103
一、鐘鼎文 ‥‥‥‥‥‥‥‥‥‥‥‥‥‥‥‥‥‥‥‥‥‥‥‥103
二、籀文 ‥‥‥‥‥‥‥‥‥‥‥‥‥‥‥‥‥‥‥‥‥‥‥‥‥103
三、小篆 ‥‥‥‥‥‥‥‥‥‥‥‥‥‥‥‥‥‥‥‥‥‥‥‥‥103
四、石刻文字‥‥‥‥‥‥‥‥‥‥‥‥‥‥‥‥‥‥‥‥‥‥‥104
第三節 「十三經」 ‥‥‥‥‥‥‥‥‥‥‥‥‥‥‥‥‥‥‥‥‥109
第四節 「二十四史」 ‥‥‥‥‥‥‥‥‥‥‥‥‥‥‥‥‥‥‥‥115
第六章 《字詁》、《義府》之訓詁材料(下) ‥‥‥‥‥‥‥‥‥‥‥120
第一節 「經部」 ‥‥‥‥‥‥‥‥‥‥‥‥‥‥‥‥‥‥‥‥‥‥120
第二節 「小學類」 ‥‥‥‥‥‥‥‥‥‥‥‥‥‥‥‥‥‥‥‥‥124
第三節 「史部」 ‥‥‥‥‥‥‥‥‥‥‥‥‥‥‥‥‥‥‥‥‥‥131
第四節 「子部」 ‥‥‥‥‥‥‥‥‥‥‥‥‥‥‥‥‥‥‥‥‥‥139
第五節 「集部」 ‥‥‥‥‥‥‥‥‥‥‥‥‥‥‥‥‥‥‥‥‥‥156
第六節 「單篇詩、文」 ‥‥‥‥‥‥‥‥‥‥‥‥‥‥‥‥‥‥‥159
第七節 其他 ‥‥‥‥‥‥‥‥‥‥‥‥‥‥‥‥‥‥‥‥‥‥‥‥179
第七章 《字詁》、《義府》之訓詁方法 ‥‥‥‥‥‥‥‥‥‥‥‥‥185
第一節 基本態度 ‥‥‥‥‥‥‥‥‥‥‥‥‥‥‥‥‥‥‥‥‥‥‥185
一、實事求是,引據精確 ‥‥‥‥‥‥‥‥‥‥‥‥‥‥‥‥‥‥185
二、勇於懷疑,不泥於古 ‥‥‥‥‥‥‥‥‥‥‥‥‥‥‥‥‥‥186
三、重視語言的發展變化 ‥‥‥‥‥‥‥‥‥‥‥‥‥‥‥‥‥‥192
第二節 因聲求義 ‥‥‥‥‥‥‥‥‥‥‥‥‥‥‥‥‥‥‥‥‥‥194
一、藉聲破假借 ‥‥‥‥‥‥‥‥‥‥‥‥‥‥‥‥‥‥‥‥‥‥195
二、貫通連綿詞 ‥‥‥‥‥‥‥‥‥‥‥‥‥‥‥‥‥‥‥‥‥‥197
三、探求同源詞 ‥‥‥‥‥‥‥‥‥‥‥‥‥‥‥‥‥‥‥‥‥‥201
四、推求命名之由 ‥‥‥‥‥‥‥‥‥‥‥‥‥‥‥‥‥‥‥‥‥204
五、明合音現象 ‥‥‥‥‥‥‥‥‥‥‥‥‥‥‥‥‥‥‥‥‥‥206
第三節 以形索義 ‥‥‥‥‥‥‥‥‥‥‥‥‥‥‥‥‥‥‥‥‥‥206
一、明字形變化 ‥‥‥‥‥‥‥‥‥‥‥‥‥‥‥‥‥‥‥‥‥‥207
二、求造字本義 ‥‥‥‥‥‥‥‥‥‥‥‥‥‥‥‥‥‥‥‥‥‥209
三、詳析本義 ‥‥‥‥‥‥‥‥‥‥‥‥‥‥‥‥‥‥‥‥‥‥‥210
第四節 釋義諸法 ‥‥‥‥‥‥‥‥‥‥‥‥‥‥‥‥‥‥‥‥‥‥211
一、搜尋用法或古訓 ‥‥‥‥‥‥‥‥‥‥‥‥‥‥‥‥‥‥‥‥211
二、參考異文 ‥‥‥‥‥‥‥‥‥‥‥‥‥‥‥‥‥‥‥‥‥‥‥212
三、貫通語法 ‥‥‥‥‥‥‥‥‥‥‥‥‥‥‥‥‥‥‥‥‥‥‥213
四、據境索義 ‥‥‥‥‥‥‥‥‥‥‥‥‥‥‥‥‥‥‥‥‥‥‥214
五、相應於時代背景 ‥‥‥‥‥‥‥‥‥‥‥‥‥‥‥‥‥‥‥‥216
六、印證於方言、俗語 ‥‥‥‥‥‥‥‥‥‥‥‥‥‥‥‥‥‥‥217
七、引申推義 ‥‥‥‥‥‥‥‥‥‥‥‥‥‥‥‥‥‥‥‥‥‥‥219
第八章 結論 .‥‥‥‥‥‥‥‥‥‥‥‥‥‥‥‥‥‥‥‥‥‥‥‥221
第一節 《字詁》、《義府》之成就 ‥‥‥‥‥‥‥‥‥‥‥‥‥‥‥221
一、重視聲訓 ‥‥‥‥‥‥‥‥‥‥‥‥‥‥‥‥‥‥‥‥‥‥‥221
二、於古音有相當造詣 ‥‥‥‥‥‥‥‥‥‥‥‥‥‥‥‥‥‥‥222
三、於《說文》有深入研究 ‥‥‥‥‥‥‥‥‥‥‥‥‥‥‥‥‥231
四、於訓解每有新義,且多可信 ‥‥‥‥‥‥‥‥‥‥‥‥‥‥‥232
五、兼顧文字的形、音、義 ‥‥‥‥‥‥‥‥‥‥‥‥‥‥‥‥‥233
六、訓詁材料豐富,擴大訓詁對象 ‥‥‥‥‥‥‥‥‥‥‥‥‥‥235
第二節 《字詁》、《義府》之缺失 ‥‥‥‥‥‥‥‥‥‥‥‥‥‥‥235
一、體例缺乏嚴謹 ‥‥‥‥‥‥‥‥‥‥‥‥‥‥‥‥‥‥‥‥‥236
二、引書時有訛誤 ‥‥‥‥‥‥‥‥‥‥‥‥‥‥‥‥‥‥‥‥‥236
三、部分訓解有待商榷 ‥‥‥‥‥‥‥‥‥‥‥‥‥‥‥‥‥‥‥237
第三節 黄生於訓詁學史之地位 ‥‥‥‥‥‥‥‥‥‥‥‥‥‥‥‥‥242
參考書目 ‥‥‥‥‥‥‥‥‥‥‥‥‥‥‥‥‥‥‥‥‥‥‥‥‥‥‥.245
附錄 ‥‥‥‥‥‥‥‥‥‥‥‥‥‥‥‥‥‥‥‥‥‥‥‥‥‥‥‥‥‥256
一、黃生相關著作
(清)黃生:《字詁》,(《文淵閣四庫全書》),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1986年
(清)黃生:《義府》,(《文淵閣四庫全書》),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1986年
(清)黃生撰、黃承吉合按、包殿淑點校:《字詁義府合按》,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11月第一版第一刷
(清)黃生撰、黃承吉合按、劉宗漢點校:《字詁義府合按》,臺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2年
(清)黃生撰、徐定祥點校、賈文昭審定:《杜詩說》,合肥:黃山書社,1994年5月
(清)黃生撰、賈文昭點校:《詩麈》,(賈文昭主編、徐壽凱審訂:《皖人詩話八種》),合肥:黃山書社,1995年5月
(清)黃生撰、黃勤堂點校:《載酒園詩話評》,(賈文昭主編、徐壽凱審訂:《皖人詩話八種》),合肥:黃山書社,1995年5月
(清)黃生撰、朱之荆補:《唐詩評》,((清)黃生等撰、何慶善點校、賈文昭審訂:《唐詩評三種》),合肥︰黃山書社,1995年12月
二、小學類
王念孫:《廣雅疏證》,台北:新興書局,1965年11月一版
陳第:《讀詩拙言》,(《百部叢書集成》),台北:藝文,1966年
陳第:《毛詩古音考》,台北:廣文書局,1966年 1月初版
周德清:《中原音韻》,台北:藝文印書館,1970年9月初版
(宋)徐鍇:《說文繫傳》,台北:華文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71年5月初版
商承祚:《說文中之古文考》,台北:學海出版社,1979年5月初版
《訓詁學簡論》,台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84年2月初版
陸宗達、王寧:《訓詁方法論》,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3年12月第一版第一刷
(宋)丁度:《集韻附索引》,台北:學海出版社,1986年11月初版
趙振鐸:《訓詁學史略》,河南:中州古籍出版社,1988年3月第一版第一刷
(宋)陳彭年等重修、林尹校訂:《新校正切宋本廣韻》,台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3月十五刷
白兆麟:《簡明訓詁學》(增訂本),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6年3月增訂版
江有誥:《唐韻四聲正》,(《叢書集成三編》),台北:新文豐出版有限公司,1996年
邱德修編:《新訓詁學》,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7年6月初版
(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新添古音說文解字注》,台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8年10月初版一刷
董同龢:《漢語音韻學》,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8年 10月十五版
陳新雄:《訓詁學》(上冊),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99年9月初版三刷
陳新雄:《古音研究》,台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2000年11月初版二刷
林尹編著:《訓詁學概要》,台北:正中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10月臺初版第十九次印行
林燾、耿振生:《聲韻學》,台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11月初版二刷
李建國:《漢語訓詁學史》(修訂版),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2年8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蔡信發:《說文部首類釋》,台北:台灣學生書局有限公司,2002年10月二版
(漢)許慎撰、(宋)徐鉉校定:《說文解字附檢字》,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1月第一版第二十一次印刷
黃懷信:《小爾雅匯校集釋》,西安:三秦出版社,2003年1月第一版第一刷
許威漢:《訓詁學導論》(修訂版),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7月第一第一次印刷
裘錫圭:《文字學概要》,台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9月再版六刷
趙振鐸:《訓詁學綱要》(修訂本),成都:巴蜀書社,2003年10月第一版第一刷
胡楚生:《訓詁學大綱》,台北:華正書局有限公司,2004年10月第十二刷
白兆麟:《新著訓詁學引論》,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5年6月第一版第一刷郭在貽:《訓詁學》(修訂本),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9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陳新雄:《訓詁學》(下冊),台北:臺灣學生書局有限公司,2005年11月初版
(漢)揚雄撰、(晉)郭璞注:《輶軒使者絕代語釋別國方言》,(《文淵閣四庫全書》),台灣商務印書館
(漢)劉熙撰:《釋名》,(《文淵閣四庫全書》),台灣商務印書館
趙撝謙:《六書本義》,(《文淵閣四庫全書》),台灣商務印書館
戴侗:《六書故》,(王雲五主編:《四庫全書珍本六集》)
張位:《問奇集》,(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編纂委員會編纂:《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台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7年2月初版一刷
三、經部
孫希旦:《禮記集解》,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0年8月文一版
安居香山、中村璋八輯:《緯書集成》,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12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屈守元:《韓詩外傳箋疏》,成都:巴蜀書社,1996年3月第一版第一刷
王靜芝:《詩經通釋》,台北:輔仁大學文學院,1999年10月十五版
王引之:《經義述聞》,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0年9月第一版第一次印行
《周禮》,(《十三經注疏》),藝文印書館
《儀禮》,(《十三經注疏》),藝文印書館
《論語》,(《十三經注疏》),藝文印書館
《孟子》,(《十三經注疏》),藝文印書館
《左傳》,(《十三經注疏》),藝文印書館
《爾雅》,(《十三經注疏》),藝文印書館
《尚書》,(《十三經注疏》),藝文印書館
《公羊傳》,(《十三經注疏》),藝文印書館
陸德明:《經典釋文》,(《文淵閣四庫全書》),台灣商務印書館
朱熹:《四書大全》,(王雲五主編:《四庫全書珍本六集》)
四、史部
(清)馬步蟾修、夏鑾纂:《安徽省-徽州府志-(三)》,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影印清道光七年刊本
(民國)石國柱等修、許承堯纂:《歙縣志-(二)》,中國地方文獻學會影印民國二十六年鉛印本
中華書局編:《清史列傳》,台北:中華書局,1962年
(唐)魏徵﹝等﹞:《隋書》,(《新校本二十五史》),台北:史學出版社,1974年5月臺一版
(唐)房玄齡撰、洪北江主編:《晉書》,台北:洪氏出版社,1975年元月初版
徐世昌等編:《清儒學案》,台北:燕京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76年6月
(漢)劉向撰、(清)梁端校注:《列女傳》,台北:台灣中華書局,1976年9月臺四版
(後晉)劉昫等撰:《舊唐書》,(《新校標點本廿五史》),台北:國泰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77年正月初版
嚴文郁編著:《清儒傳略》,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0年6月
薛安勤、王連生注譯:《國語譯注》,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1年4月第一版第一刷
《史記三家注》,台北:七略出版社,1991年9月二版
錢仲聯主編:《廣清碑傳集》,蘇州大學出版社,1992年2月
(漢)班固撰、(唐)顏師古注、許東方校訂:《漢書》,台北:宏業書局有限公司,1992年4月再版
張清常、王延棟:《戰國策箋注》,天津:開南大學出版社,1993年3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司馬光編著:《資治通鑑》,北京:中華書局,1995年7月第一版湖北第九次印刷
謝陛《季漢書》,(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編纂委員會編纂:《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台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6年8月初版一刷
陳橋驛:《水經注校釋》,浙江:杭州大學出版社,1999年4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宋)洪适:《隸釋.隸續》,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12月北京第一版第二次印刷
歐陽修:《集古錄》,((宋)洪适:《隸釋.隸續》),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12月北京第一版第二次印刷
歐陽棐:《集古錄目》,((宋)洪适:《隸釋.隸續》),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12月北京第一版第二次印刷
趙明誠:《金石錄》,((宋)洪适:《隸釋.隸續》),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12月北京第一版第二次印刷
應劭:《漢官儀》,(百部叢書集成),藝文印書館印行
《魏書》,藝文印書館
《舊五代史》,藝文印書館
《新唐書》,藝文印書館
《後漢書》,中華書局
《三國志》,宏業書局
五、子部
焦竑:《焦氏筆乘》,台北:廣文書局,1968年6月初版
王先慎:《韓非子集解》,台北:藝文印書館,1969年10月再版
張純一:《墨子集解》,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71年2月初版
(漢)劉安撰、高誘注:《淮南子》,台北:台灣中華書局,1983年2月臺四版
(宋)孫光憲:《北夢瑣言》,台北:源流文化事業以限公司,1983年4月初版
(唐)段成式:《酉陽雜俎》,新店:源流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3年9月再版
余嘉錫編纂:《世說新語箋疏》,台北:華正書局有限公司,1989年3月版
蕭登福:《列子古注今譯》,台北:文津出版社,1990年3月出版
賈誼著、盧文弨校:《賈誼新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4月第一版第三次印刷
揚雄著、李軌注:《揚子法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4月第一版第三次印刷
葛洪編纂、成林、程章燦譯注:《西京雜記》,台北:地球出版社,1994年9月第一版
陶宏景:《周子良冥通記》,(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編纂委員會編纂:《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台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5年9月初版一刷
(晉)陶潛撰、(清)徐汾補輯:《廣群輔錄》,(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編纂委員會編纂:《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台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5年9月初版一刷
劉向著、李華年譯注:《新序》,台北:台灣古籍出版社有限公司,1997年10月初版一刷
(清)梁章鉅撰、陳鐵民點校:《浪跡叢談 續談 三談》,(《清代史料筆記叢刊》),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12月湖北第一版第二次印刷
馮夢龍作、顧學頡校註:《醒世恆言》,台北:光復書局企業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6月出版
《莊子郭象註》,台北:藝文印書館,2000年12月初版五刷
崔豹:《古今注》,(《文淵閣四庫全書》),台灣商務印書館
歐陽修:《歸田錄》,(《文淵閣四庫全書》),台灣商務印書館
沈括:《夢溪筆談》,(《中國子學名著集成珍本初編,雜家子部》),中國子學名著集成編印基金會
方以智:《通雅》,(《文淵閣四庫全書》),台灣商務印書館
六、集部
(唐)韓愈:《韓昌黎全集》,台北:台灣中華書局,1966年3月臺一版
(清)黃承吉:《夢陔堂文集》,(馬小梅主編:《國學集要初編十種》),台北:文海出版社,1967年5月台初版
楊慎:《升菴全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68年12月台一版
(晉)王羲之:《晉王右軍集》,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71年8月景印初版
歐陽修:《歐陽修全集》,台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75年3月臺景印初版
蘇軾:《蘇東坡全集》,台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75年9月臺影印初版
《全唐詩》,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78年12月
《欽定全唐文》,台北:大通書局,1979年7月四版
王念孫:《讀書雜誌》,北京:中國書店,1985年3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宋)嚴羽著、郭紹虞校釋:《滄浪詩話校釋》,台北:里仁書局,1987年4月
章太炎:《太炎文錄初編》,上海:上海書店,1992年1月第一版一刷
謝冰瑩等注譯:《新譯古文觀止》,台北:三民書局,1994年8月再版
逯欽立輯校:《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北京:中華書局,1995年1月北京第一版第三刷
洪興祖:《楚辭補注》,台北:大安出版社,1995年6月第一版第一刷
(宋)郭茂倩編纂、聶世美、倉陽卿校點:《樂府詩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11月第一版第一刷
上海書局出版社、浙江省博物館編:《黃賓虹文集》,上海書畫出版社,1999年6月
(清)嚴可均輯、任雪芳審訂:《全漢文》,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年10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清)嚴可均輯、任雪芳、史建橋審訂:《全北齊文 全後周文》,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年10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晉)陶潛著、龔斌校箋:《陶淵明集校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12月第一版第二次印刷
鍾京鐸:《阮籍詠懷詩注》,台北:學海出版社,2002年1月初版
《文選附考異》,台北:藝文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3月初版十四刷
(宋)魏慶之:《詩人玉屑》,台北:世界書局,2005年5月七版
(清)黃承吉:《夢陔堂詩集》
七、相關文獻
俞樾:《古書疑義舉例》,台北:西南書局有限公司,1973年3月再版
梁啟超:《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台北:台灣中華書局,1975年10月臺八版
蔣禮鴻:《義府續貂》,台北:木鐸出版社,1981年10月初版
林慶彰:《明代考據學研究》,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6年10月修訂再版
沈兼士:《沈兼士學術論文集》,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12月第一版北京第一次印刷
裘錫圭:《古代文史研究新探》,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2年6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王靜芝、蔡興濟合著:《國學導讀》,輔仁大學文學院,1993年8月十四版
何九盈:《中國古代語言學史》,廣東:廣東教育出版社,1995年9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王弘力編注:《古篆釋源》,瀋陽:遼寧美術出版社,1997年11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黃永武:《中國詩學-設計篇》,台北:巨流圖書公司,1999年9月初版十二印
王力:《漢語史稿》,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2月新一版第四次印刷
八、工具書
朱起鳳:《辭通》(卷首附錢玄同〈序〉),台北:台灣開明書店,1960年4月台一版
(清)邵懿辰撰:《增訂四庫簡明目錄標注》,台北:世界書局,1961年10月初版
中文大辭典編纂委員會編纂:《中文大辭典》,台北:華岡出版有限公司,1979年5月四版
王力:《同源字典》,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3年7月初版
周谷城總主編:《中國學術名著提要》,台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公司,1995年8月
漢語大字典編輯委員會:《漢語大字典》,台北:建宏出版社,1998年
王彬主編:《清代禁書總述》,中國書店,1999年1月
溫端政等主編:《諺海》,北京:語文出版社,1999年1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清)紀昀總纂:《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河北: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3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九、學位論文
殷曉杰:《黃生語言學研究》,2005年,山東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鄧景:《《字詁》《義府》同源詞研究》,2006年,湖南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朱紅梅:《黃生語義學研究初探》,2007年,陜西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張月芹:《《字詁》《義府》訓詁方法研究》,2008年,曲阜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十、單篇論文
張紫文:〈黃生及其《字詁》〉,《江淮論壇》,第3期,1982年
錢劍夫:〈黃生《義府》評介〉,《辭書研究》,第2期,1987年
沈光海:〈讀《字詁義府合按》札記〉,《湖州師專學報》,總第43期,1990年第1期
李萍:〈黃生《字詁義府合按》俗語詞訓詁談〉,《西北第二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總第18期,1994年第1期
吳澤順:〈黃生訓詁學方法論〉,《江淮論壇》,第1期,1994年
徐定祥:〈以意逆志,盡得性情─評黃生《杜師說》〉,《杜甫研究學刊》,1994年第二期,總第40期
沈寶春:〈從黃生與方以智的交集面談明末清初的小學風貌〉,《第四屆 清代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995年11月
殷寄明:〈《字詁》、《義府》箋識〉,《古漢語研究》,總第28期,1995年第3期
鮑恒:〈試析黃生《字詁》《義府》中歷史比較的訓詁方法〉,《江淮論壇》,第3期,1996年
鮑恒:〈論黃生的訓詁研究及其歷史地位〉,《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4期,1996年
金家恒:〈黃生訓詁的成就與不足〉,《黃山高等專科學校學報》,第3卷第4期,2001年11月
田耕漁:〈《字詁》二則〉,《綿陽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第21卷,第3期,2002年6月
田耕漁:〈黃生《字詁》評介〉,《西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總23卷,第10期,2002年10月
孫菊芬:〈論黃生《字詁》《義府》對訓詁學的貢獻〉,《伊犁師範學院學報》,第2期,2003年6月
田耕漁:〈《義府》四則〉,《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總24卷,第9期,2003年9月
左健、褚雪松:〈試論黃生的詩趣說〉,《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8卷第6期,2004年11月
徐麟:〈字詁義府點校本斠誤〉,《古籍整理研究學刊》,第1期,2005年1月
王飛:〈從《詩麈》、《載酒園詩話評》看黃生詩學思想〉,《合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3卷第3期,2006年8月
王英明:〈《字詁》與字書編纂〉,《中國文字研究》第七輯,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出版,2006年9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鄧景:〈從《字詁》、《義府》看黃生對聯綿詞的研究〉,《桂林航天工業高等專科學校學報.語言文學研究》,總第41期,2006年第1期
陳金芳、于國:〈《字詁》、《義府》聯綿詞簡詁四則〉,《濰坊學院學報》,第7卷第1期,2007年1月
葉鍵得:〈聲韻學含「轉」字術語考〉,《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語文與思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7年10月
鄧景、駱桂峰:〈試論語轉說在《字詁》《義府》中的運用〉,《桂林航天工業高等專科學校學報》,總第48期,2007年第4期
鮑恒:〈黃生《字詁》《義府》因聲求義探析〉,《原學》,第六輯
吳先文、吳國升:〈黃生《字詁》《義府》音義研究〉,《徽學》,第3卷
于建華:〈黃生《字詁》《義府》與中古漢語詞彙研究〉,《漢語史研究集刊》,第7輯
十一、網路資料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