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34.201.28.181) 您好!臺灣時間:2024/03/29 21:38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蔡文琦
論文名稱:政治民主化與經濟自由化:台灣民眾價值之研究
指導教授:林嘉誠林嘉誠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東吳大學
系所名稱:社會學系
學門: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門
學類:社會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2
畢業學年度:90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92
中文關鍵詞:政治民主化經濟自由化台灣社會社會調查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
  • 點閱點閱:1234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4
本研究的目的,在於探討台灣社會歷經政治、經濟體制的轉型之後,台灣民眾對於政治民主化及經濟自由化主要價值的看法及差異性。其次,並以1992年立委選舉、1994年省市長選舉及2000年總統選舉作為參考指標,嘗試從個人的階級身份、教育程度、省籍差異等因素,分析影響個人投票行為的主要原因。更進一步的,本研究亦討論了不同政黨選擇傾向的選舉參與者,其政治民主化及經濟自由化價值的差異。
本研究以中央研究院「台灣地區社會變遷基本調查」三期一次(1995年)及四期一次(2000年)的調查結果作為資料分析的依據。該兩次調查乃是以台灣地區民眾作為調查對象的大規模研究,三期一次的調查共得有效問卷2093份,四期一次的調查共得有效問卷1960份(瞿海源 1993;章英華、傅仰止 2000)。
研究結果指出,教育程度愈高者傾向於反對國家事務僅能聽從政府首長的決定,並且支持政黨輪替的民主價值。此外,研究的結果顯示了年齡愈輕的人,較為支持政黨的多元化,並且反對菁英決策模式。
而省籍背景的差異性,同樣是影響個人對於政府決策及政黨輪替的看法的因素之一。本省閩南人較其它族群更為支持政黨輪替,某個程度而言,此一統計結果亦呼應了2000年總統大選的結果。
同時,本研究亦發現,相較於政治立場的多元,台灣地區民眾對於經濟自由化價值的看法較無顯著性的差異。其中,教育程度及家戶收入的高低都不構成個人對此議題看法的影響因素。然而,在「假如有好的社會福利保障,一般會因而不努力工作(反對社會福利)」該項調查中,1995年及2000年的調查結果,都顯示出省籍因素影響了個人對此議題的看法。
並且,年齡是影響個人對工會運作力量的看法的主要影響因素。可能的解釋是,年齡愈輕者,由於職業的流動性高,加上近幾年來廠商惡性倒閉的事件增多,因此期待工會力量應該再強大一些,以代表個人爭取應有的工作權益。
此外,影響1992年立委選舉、1994省市長選舉,個人是否前往投票的因素為年齡。年齡愈大者,通常會參與選舉的投票。2000年的總統大選,原住民參與投票的比例,則較其它族群來得低。而參與1992年及1994年選舉投票的受訪者中,年齡愈大、客家人及外省人都傾向於支持國民黨候選人,本省閩南人則傾向於支持民進黨候選人。並且民進黨候選人的支持者,較傾向於支持政黨的多元化。
都市化這一項背景因素,則大致符合了1994年省市長選舉當時的選舉結果,研究結果顯示,台北市的居民傾向於支持民進黨的市長候選人,而1994年的台北市長當選人即為民進黨籍。
政黨選擇傾向的研究結果顯示,客家人、外省人及原住民基本上都傾向於不支持2000年總統大選的民進黨候選人。並且,在參與投票的受訪者中,民進黨候選人的支持者則多為本省閩南人。此點則符合一般人對於省籍投票的想像。
其次,關於個人的政治民主化及經濟自由化價值是否可以成為解釋2000年總統大選時不同政黨選擇傾向的原因?在此次的研究中,由於皆未呈現顯著性統計效果,因此無法探知個人的民主及經濟價值與政黨支持間的因果關係為何。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問題意識
第二節 本文的章節安排
第二章 理論及文獻回顧
第三章 研究設計
第一節 研究架構
第二節 研究方法及資料來源
第三節 變項測量
第四章 1995年調查結果分析
第一節 初步分析
第二節 迴歸分析
第五章 2000年調查結果分析
第一節 初步分析
第二節 迴歸分析
第六章 結論
第一節 研究之主要發現
第二節 研究的限制及展望
參考文獻
附錄

1.王振寰 1995「台灣新政商關係的形成與政治轉型」,徐正光、蕭新煌 編,台灣的國家與社會,東大書局。
2.王振寰 1989「台灣的政治轉型與反對運動」,台灣社會研究季刊,1989第2卷第1期。
3.王甫昌 1997「結構限制、運動參與、與異議性意識:台灣民眾政黨支持的社會結構基礎初探」,中研院社會所。
4.林嘉誠 1982「台灣地區選民投票行為之研究」,政治學報,第10期。
5.林佳龍 1989「威權侍從政體下的台灣反對運動─民進黨社會基礎的政治解釋」,台灣社會研究季刊,1989第2卷第1期。
6.吳乃德 1989「搜尋民主化的動力」,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2卷第1期。
7.胡克威 2000「階級背景與投票行為關係的探討」,香港中文大學。
8.唐文慧、王怡君 1999「女性參政者之角色扮演與政策議題─以1998年立法委員選舉為例」,政大社會學報。
9.趙永茂 1997《台灣地方政治的變遷與特質》,翰蘆出版社。
10.章英華 傅仰止 2000「台灣地區社會變遷基本調查計劃 四期一次執行報告」,中研院社會所。
11.蘇峰山 編 2002《意識、權力與教育》,南華教社所。
12.瞿海源 1995「台灣地區社會變遷基本調查計劃 三期一次執行報告」,中研院民族所。
13.蔡瑞明、林大森 2000「教育與勞力市場的連結:以台灣的教育分流為例」,香港中文大學。
14.蔡明璋 1984「台灣山地社會選舉參與之研究」,中研院民族所集刊,第58期。
15.蔡明璋 2001「台灣新自由主義轉型的政治分析」,張維安 編,台灣的企業組織結構與競爭力,聯經出版社。
16.蕭新煌、尹寶珊 2000「台灣、香港和新加坡中產階級的集體社會政治意識」,香港中文大學。
17.關秉寅、黃毅志 1997「台灣社會民眾對成就之歸因及重分配政策之態度」,中研院社會學研究所。
18.Alan Isaak 1993《An Introduction to Politics》,王逸舟 譯,五南圖書版公司。
19.G. A. Almond and S. Verba 1963《The Civil Culture》.
20.G. Evens 1993「Class,Prospects and the Life Cycle:Explaining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Class Position and Political Preferences」.
21.James L. Gibson、Raymond M. Duch and Kent L. Tedin 1992「Democratic Values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Soviet Union.」,The Journal of Politics, Vol.54, No. 2, May 1992.
22.Keith Faulks 1999《Political Sociology:A Critical Introduction》.
23.Kenneth Bollen 1993「Liberal Demorcracy:Validity and Method Factors in Cross-National Measures」.
24.Mary R. Jackman and Michael J. Muha 1984「Education and Intergroup Attitudes:Moral Enlightenment,Superficial Democratic Commitment,or Ideological Refinement?」,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Vol. 49.
25.Tim B. Heaton 1987「Objective Status and Class Consciousness.」, Social Science Quarterly, Vol 68, No. 3.
26.Yeheskel Hasenfeld、Jane A. Rafferty 1989「The determinants of Public Attitudes Toward the Welfare State.」,The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