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訪客IP:44.200.230.43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蔡瑜文
研究生(外文):TSAI, YU-WEN
論文名稱:國中生手機使用行為與人際關係之研究 —以臺北市市立X國中為例
論文名稱(外文):A Study on Mobile Phone Usage Behavior and Their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A Case of Municipal X Junior High School in Taipei City
指導教授:楊錦潭楊錦潭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Yang, Jin-Tan
口試委員:陳振南廖慶榮
口試委員(外文):Chen, Jen-NanLiao, Ching-Jung
口試日期:2016-05-29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銘傳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
學門:教育學門
學類:綜合教育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6
畢業學年度:104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35
中文關鍵詞:手機使用行為人際關係國中生
外文關鍵詞:mobile phone usage behavior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8
  • 點閱點閱:911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146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2
本研究旨在探討國中生的手機使用行為及其人際關係。國中生人手一機已是當前普遍的現象,其使用行為及人際關係就值得探究。本研究對象為臺北市某市立國中學生,採問卷調查法進行抽樣調查。研究工具為「手機使用行為量表」與「人際關係問卷」。手機使用行為包括四項:「強迫行為」、「戒斷現象」、「耐受性」、與「功能性損傷」;人際關係包括四項:「社交技巧」、「團體接納」、「家人互動」、與「虛擬人際關係」。共取得529份有效問卷。調查結果以描述統計、獨立樣本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和皮爾森積差相關進行資料處理與分析。
本研究主要研究發現有六:
一、國中生使用手機比例高達97%。使用手機理由前三名依序為聯絡方便、上網、玩遊戲。手機通話對象第一名為家人。
二、國中生在整體手機使用行為的表現屬於中度。
三、國中生在整體人際關係的表現屬於中高度。
四、不同年級與家庭經濟狀況的國中生,其人際關係有顯著差異。
五、不同性別、有無使用手機軟體交友的國中生,其手機使用行為有顯著差異。
六、國中生的手機使用行為與人際關係的整體構面呈現顯著正相關。

最後,本研究之教育意涵及對未來研究建議亦一併提出。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of mobile phone usage behavior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and their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Curently,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with cell phone are very popular. Their uses of mobile phone an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are worthwhile to explore. The subjects of this study were 529 students from municipal X junior high school in Taipei City. The mobile phone usage behavior consist of “ compulsive behavior”, “withdrawal”, ” tolerance”, and “functional impairment” four dimensions and the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consist of "social skills", "community acceptance," "family interaction," and "virtual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four dimensions. Two research tools, “Mobile Phone Usage Behavior” an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Questionnaires, were conducted in this study. The statistics methods include descriptive statistics, independent sample t-test, One-Way ANOVA, and Pearson’s correlation.
The major six findings of this study are shown as follows,
1. 97%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use mobile phone. The top 3 reasons of using mobile phone are connecting easily, browsing website, and playing games. Family members are their most frequent mobile phone call receivers.
2. The performances of overall mobile phone usage behavior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s moderate.
3. The performances of overall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s middle-height.
4. The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due to different grades and family's economic background.
5. The mobile phone usage behavior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due to different gender and with/without making friend via SNS APP on mobile phone.
6. The whole correlations between mobile phone usage behavior an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are positive.
Finally, the results of educational implications and future research are also proposed.

審定書
謝誌
中文摘要 i
英文摘要 ii
目次 iii
表次 iv
圖次 v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3
第三節 名詞釋義 4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7
第一節 人際關係的理論與相關研究 7
第二節 手機使用行為與其相關研究 29
第三節 國中生使用手機與人際關係之研究 36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39
第一節 研究架構與假設 39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對象 42
第三節 研究工具 43
第四節 問卷信度、效度分析 47
第五節 研究程序 58
第六節 資料分析 59
第四章 資料分析與討論 61
第一節 國中生使用手機行為與人際關係現況之分析 61
第二節 不同背景變項之國中生在手機使用行為之差異分析 67
第三節 不同背景變項之國中生其人際關係之差異分析 81
第四節 國中生之手機使用行為與人際關係的相關性分析 93
第五節 綜合討論 95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05
第一節 結論 105
第二節 建議 108
參考文獻 111
一、中文部分 111
二、英文部分 117
附錄 121
附錄一 問卷使用同意書 121
附錄二 國中生手機使用行為與人際關係調查問卷 123

一、中文部分
iStudy愛學習文教資訊網(2013)。智慧型產品世代,全球青少年的使用習慣。上網日期:2014年12月8日,取自 http://www.istudy.com.tw/portal.php?mod=view&aid=1594
MBA智庫百科。海德的平衡理論(Heider's Balance Theory)。上網日期:2015年1月14日,取自http://wiki.mbalib.com/zh-tw/%E6%B5%B7%E5%BE%B7%E7%9A%84%E5%B9%B3%E8%A1%A1%E7%90%86%E8%AE%BA%E4%B8%AD%E5%9C%8B
Panasonic官方網站。電學博士的實驗室—行動電話。上網日期:2015年10月29日,取自http://discovery.panasonic.com.tw/electricity/lab/lab07php/index.html
丁興祥、李美枝、陳皎眉(1989)。社會心理學。臺北市:國立空中大學。
互聯網絡信息中心(2014)。2013年中國青少年上網行為調查報告。中國。上網日期:2014年12月8日,取自http://www.cnnic.cn/hlwfzyj/hlwxzbg/qsnbg/201406/P020140611557842544454.pdf
王文秀、陸洛譯(1995)。人際行為心理學(原著者:Michael Argyle)。臺北市:巨流圖書公司(原著出版年:1983年)。
王玉波(1988)。歷史上的家長制。新北市:谷風出版社。
王啟章(2003)。行動電話使用對人際關係影響之關連性研究—行動電話的社會性使用、及時可得性、情境不明性(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市。
王凱生(2008)。人際關係輔導方案對高關懷學生其社交關係影響之行動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縣。
王彩鸝(2015年9月17日)。14萬名高中職生手機成癮。聯合新聞網。上網日期:2015年10月29日,取自http://udn.com/news/story/7266/1192894-14%E8%90%AC%E5%90%8D%E9%AB%98%E4%B8%AD%E8%81%B7%E7%94%9F-%E6%89%8B%E6%A9%9F%E6%88%90%E7%99%AE
毛國楠(2000)。蘇利文 Sullivan, H.S.。教育大辭書。上網日期:2015年5月4日,取自:國家教育研究院雙語詞彙、學術名詞暨辭書資訊網。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315538/
朱家德(2011)。基隆市國中生網路使用情形與同儕人際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海洋大學,基隆市。
朱敬先(1992)。健康心理學。臺北市:五南書局。
江梅綺(2010年12月2日)。iphone讓我們距離愈來愈遠。線上檢索日期: 2015年7月26日。取自 http://beauty.nownews.com/news/news.php?msg=n-5-10-9390
何華國(2005)。人際溝通。臺北市:五南書局。
沈蕙柔(2013)。智慧型手機使用行為及其使用者特質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李芝熒(2007)。人際關係及個人特質與國中生網路使用行為之關聯性研究(未出版之論文)。國立成功大學,臺南市。
李克強(2015年9月17日)。教育部調查:中小學生使用網路主要在家裡。新聞大聯盟。上網日期:2015年10月29日,取自http://www.majornews.com.tw/d-5/%E6%95%99%E8%82%B2%E9%83%A8%E8%AA%BF%E6%9F%A5%EF%BC%9A%E4%B8%AD%E5%B0%8F%E5%AD%B8%E7%94%9F%E4%BD%BF%E7%94%A8%E7%B6%B2%E8%B7%AF%E4%B8%BB%E8%A6%81%E5%9C%A8%E5%AE%B6%E8%A3%A1-934.html
李瓊珍(2015)。國中生人格特質、網路成癮與人際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大葉大學,彰化縣。
余詠南、阮明淑(2013)。傳播學門之教師與碩士研究主題之網絡分析初探。圖書資訊學刊。11(1),131-165。
余德慧(1991)。中國社會的人際苦痛及其分析。見楊中芳、高尚人(主編):中國人・中國心—人格與社會篇。臺北市:遠流出版公司。
呂鳳儀(2015)。桃園地區國中生網路使用時間、人格特質、人際關係、網路心流經驗對網路成癮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大葉大學,彰化縣。
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2013)。2013年兒少手機及APP使用狀況調查。上網日期:2014年12月8日,取自http://www.children.org.tw/research/detail/70/606
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2013)。2013年兒少手機及APP使用調查報告發表記者會。上網日期:2014年12月8日,取自http://www.children.org.tw/news/advocacy_detail/1041
金車教育基金會(2014)。2013 年青少年使用行動電話調查報告。上網日期:2014年12月8日,取自http://kingcar.org.tw/report/170
吳明隆(2009)。SPSS 操作與應用:問卷統計分析實務。臺北市:五南書局。
吳明隆(2011)。論文寫作與量化研究。臺北市:五南書局。
吳明隆(2013)。SPSS統計應用學習實務。臺北市:易習出版社。
周子敬(2007)。統計套裝軟體─精通SPSS。臺北市:全華出版社。
周永捷(2005)。青少年手機消費的省思―從符號消費到秀異(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新竹市。
林明慧(2012)。青少年手機使用行為與手機依賴之研究—以桃園縣國中生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元智大學,桃園縣。
林淑珍(2012)。國中生網路使用行為、人際關係與網路沉迷之相關性研究—以台北市某國中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中國文化大學,臺北市。
林淑美(2007)。國中生父母管教方式、手機使用與親子衝突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林慧婷、陳明終、楊政穎、賴阿福、鍾才元(2013)。網路與手機雙重成癮者之人格分析。TANET2013臺灣網際網路研討會-【論文集】。
邱皓政(2010)。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SPSS(PASW)資料分析範例解析。臺北市:五南出版社。
南方朔(2003)。另一種專業─商業遊戲—啊,手機的文化革命!。中國時報。
連婉伶(2012)。行動簡訊在青少年人際互動與次文化其中之運用—以國內青少年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玄奘大學, 新竹市。
許勝雄(1980)。如何促進良好的人際關係。台灣教育,354,31-34。
郭馨棻(2013)。結合行動與社交─從智慧型手機看年輕世代社交溝通的轉變(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秦永悌(2008)。高中職學生手機使用行為、人際互動與社會支持的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郭士榮(2015)。國中生網路交友態度與人際關係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義守大學,高雄市。
郭瑞昌(2014)。高雄市國中生Facebook使用行為對人際關係與網路成癮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義守大學,高雄市。
陳玲玲(1999)。手機現象,解讀年輕的心。幼獅文藝,551,76-77。
陳皎眉(1996)。青少年的家庭結構與依附型態對其人際關係、生活適應和偏差行為的影響。教育部85年度輔導工作六年計畫專案研究計畫發表會。教育部,臺北市。
陳淑君(2014)。國中生人格特質、社會性影響及人際關係對手機成癮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大葉大學,彰化縣。
陳逸嫻(2012)。國中生手機使用影響與規範之研究—以新竹市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中華大學,新竹市。
陳靜怡(2014)。嘉義縣市大學生智慧型手機成癮及其相關因素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許功餘(2006)。華人性格與行為之關聯性的內隱理論及其對人際互動的影響。本土心理學研究,27,3-80。
曾端真、曾玲珉譯(1996)。人際關係與溝通(原著者:Rudolph F. Verderber and Kathleen S. Verderber)。新北市: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原著出版年:1995年)
張立穎(2015)。臉書使用行為對國中生人際關係之研究-以彰化縣某國中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大葉大學,彰化縣。
張火燦、劉淑寧(2002)。從社會網路理論探討員工知識分享。人力資源管理學報,2(3),101-113。
張春興(1977)。心理學。臺北市:東華書局。
張春興(1991)。現代心理學。臺北市:東華書局。
張春興(1994)。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臺北市:東華書局。
張素璇(1999)。大哥大為什麼流行。天下雜誌,222,68-74。
張庭譽(2002)。大學生使用行動電話與人際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市。
張純富(2010)。社交網站人際關係維繫之研究─以Facebook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世新大學,臺北市。
黃月霞(2002)。兒童輔導與諮商。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黃玉蘋(2004)。國中生網路使用行為與人際關係、自我概念之關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黃光國(1988)。人情與面子:中國人的權力遊戲。臺北市:巨流圖書公司。
黃光國譯(1996)。自卑與超越(原著者:Adler, A.)。臺北市:志文出版社。(原著出版年:1958年)
黃光國(2000)。也談“人情”與“關係”的構念化。本土心理學研究,12,215-248。
黃雅娟(2013年5月21日)。10歲會上網,手機成中國兒童保母。醒報。上網日期:2014年12月20日,取自 https://tw.news.yahoo.com/10%E6%AD%B2%E6%9C%83%E4%B8%8A%E7%B6%B2-%E6%89%8B%E6%A9%9F%E6%88%90%E4%B8%AD%E5%9C
%8B%E5%85%92%E7%AB%A5%E4%BF%9D%E5%A7%86-075000682.html
黃鈺如(2013)。手機使用對親密關係的影響:三個青少女的經驗敘說(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黃琬婷(2015)。即時通訊軟體LINE使用行為對人際關係及網路成癮之研究以高雄市國中生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義守大學,高雄市。
傅士哲、謝良瑜譯(2009)。6個人的小世界(原著者:Duncan J. Watts)。臺北市:大塊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原著出版年:2004年)
楊國樞(1981)。中國人的性格與行為:行程與蛻變。中華心理學刊,23(1),39-55。
楊國樞(1984)。青年的人際關係。中國論壇,204,10-26。
楊國樞、余安邦(1993a)。中國人的心理與行為─理念與方法篇。臺北市:桂冠圖書公司。
楊國樞(1993b)。中國人的價值觀─社會科學觀點。臺北市:桂冠圖書公司。
詹世妹(2013)。國中生網路使用行為與人格特質、自我效能、人際關係、學業成就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萬玗佳(2012)。台南市國中生Facebook使用型態、自我概念與真實及網路人際關係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台南應用科技大學,臺南市。
葉丙成(2015)。葉丙成Benson Facebook。上網日期:2016年1月8日,取自
https://www.facebook.com/prof.yeh/?fref=ts
費孝通(1948)。鄉土中國。香港:鳳凰出版社。
資策會(2014)。FIND/經濟部技術處「資策會FIND(2014)/服務創新體驗設計系統研究與推動計畫(2/4)」。上網日期:2014年12月20日,取自http://www.iii.org.tw/service/3_1_1_c.aspx?id=1367
資策會(2014)。2014臺灣消費者行動裝置暨APP使用行為研究調查報告。上網日期:2015年5月14日,取自http://www.iii.org.tw/m/News-more.aspx?id=1475
維基百科。人際關係(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上網日期:2015年1月14日,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ki/%E4%BA%BA%E9%9A%9B%E9%97%9C%E4
%BF% 82
維基百科。六度分隔理論(Sex Degrees of Separation)。上網日期:2015年10月24日,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85%AD%E5%BA%A6%E5%88%86
%E9%9A%94%E7%90%86%E8%AE%BA
維基百科。社會網絡(Social Network)。上網日期:2015年10月25日,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A4%BE%E4%BC%9A%E7%BD%91%E7%BB%9C
鄭宇彣(2004)。與父母分離─個體化、貴人經驗與國中生的人我知覺、人際困擾模式之關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蔡志銘(2012)。減少手機依賴行為量表編制及信效度初探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劉暢(2005)。親歷有趣的「陌生6人傳播假設」。世界文化,113(5),24-26。
蔡淑琴(2012)。臺南市國中生手機使用行為與人際關係及親子互動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蔡佩珊(2014)。使用智慧型手機對國中生人際關係的影響:以高雄市公立國中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義守大學,高雄市。
蔡佩蓉(2014)。高雄市國中生手機使用與人際關係、自我概念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親子天下(2013)。小小低頭族時代到來?!上網日期:2014年12月8日,取自http://m.parenting.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50453
蕭文(1976)。國中生人際關係欠佳之輔導研究。教育與心理研究,1,218-223。
蘇國勛(2005)。社會理論與當代現實。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二、英文部分
Adler, A. (1958). What life should mean to you. New York: Putnam Capricorn.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931)
Barnes, J. A. (1954). Class and committees in a Norweigan island parish. Human Relation, 7(1), 39-58.doi: 10.1177/001872675400700102.
Barnes, J. A. (1972). Addison-Wesley Module in Anthropology. Social networks. 26, 1-29.
Barnes, J. A., & Harary F. (1983). Graph theory in network analysis. Social Networks, 5, 235-244. doi: 10.1016/0378-8733(83)90026-6.
Brammer, L. M. (1993). The Helping Relationship: Process and Skill. Boston: Allyn and Bacon.
Duck, S. and H. K. A. Sants (1983). “On the origin of the specious: are personal relationships really interpersonal states?” Journal of Social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1, 27-41.
Duncan J. Watts (2004). SIX DEGREES: The Science of a Connected Age. New York: W.W. Norton & Company, Inc.
Fischer, S. (1982). To dwell among friend.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Georg Simmel. (1908). The Sociology of Georg Simmel. Tr. and Ed. by Kurt Wolff. Glencoe, Ill.: The Free Press.
Heider, F. (1958). The psychology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 New York: Wiley.
Heiman, T . (2000). Friendship quality among children in three educational settings.
Journal of Intellectual & Development al Disability, 25(1), 1-12.
Heiman, T., & Margalit, M. (1998). Loneliness, depression, and social skills among students with mild mental retardation in different educational settings. The Journal of Special Education. 32(3), 154-163.
Homans, G. C., (1958). Social Behavior as Exchange,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pp. 597-606.
Homans, G. C., (1961). Social Behavior: Its Elementary Forms.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and World.
Johnson, M. P., & Milardo, R. M. (1984). Network Interference in pair relationships: A social psychological recasting of Slater’s theory of social regression.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46(4), 893-899. doi: 10.2307/352537.
Kamibeppu, K., & Sugiura, H. (2005). Impact of the mobile phone on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friendships in the Tokyo metropolitan area. CyberPsychology and Behavior, 8(2), 121-130.
Kelley, H. H. (1979). Personal relationships: Their structures and processes.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Kurt H. Wolff (1950). The Sociology of Georg Simmel. pp. 402-408, New York: Free Press.
Ling R.& B. Yttri (2000). “Nobody sits at home and waits for the telephone to ring:” Micro and hyper-coordination through the use of me mobile telephone. In Katz.,J.E. & Aakhus(Eds). Perpetual Contact: Mobile communication, private talk, and public performanc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Mayall, B. (1994). Children’s childhoods observed and experienced. Great Britain by Burgess. New York: Flamer Press.
McClintock, E., Peplau, A., & Peterson, D. (1983). The Psychology of close relationships. San Francisco: W. H. Freeman.
Michael Argyle (1983). The psychology of interpersonal behavior. Harmondsworth: Penguin UK.
Mitchell, J. C. (1969). The concept and use of social structure. In J. C. Mitchell (Ed.), Social network in urban situations. Eng: University of Manchester Press.
Mitchell, J. C. (1973). Networks, norms, and institutions. In: Boissevain, J. and J. C. Mitchell (Eds.). The Hague: Mouton.
Oksman, V. & Rautiainen, P. (2002). Perhaps it is a body part. How the mobile phone became an organic part of the everyday lives of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a case study of Finland. In J. E. Katz (Ed). “Machines That Become Us” conference.
Oksman, V. & Rautiainen, P. (2003a). “Perhaps it is a body part: How the mobile phone became an organic part of the everyday lives of Finnish children and teenagers.” In J. E. Katz (Ed.), Machines That Became Us: The Social Context of Personal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New Jersey: Transaction, 61-70.
Oksman, V. & Rautiainen, P. (2003b). “Extension of the hand: Children’s and teenagers’ relationship with the mobile phone in Findland.” In L. Fortunati, J. Katz, and R. Riccinin (Eds.), Mediating the Human Body: Technology,Communications and Society, 4(4), 93-102.
Oulasvurta, A., Rattenbury, T., Ma, L., Taita, E.(2012). Habits make smartphone use more pervasive. Personal and Ubiquitous Computing. 16(1), 105-114.
Rautiainen, P. (2001). “The role of mobile communication in the social networks of Finnish teenagers.” Paper presented at “Machines That Become Us” conference. April 18-19. New Jersey: Rutgers University.
Rudolph F. Verderber and Kathleen S. Verderber (1995). Inter-Act: Using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Skills. Belmont: 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
Saila Poutiainen (2007). Finnish Cultural Discourses about the Mobile Phone Communication. 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Amherst, USA.
Schutz, W. (1958). FIRO: A Three-Dimensional Theory of Interpersonal Behavior. New York, NY: Rinehart.
Simmel, G. (1889). The persistence of social groups.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3(5), 662-698.
Sullivan, H. S. (1953). The interpersonal theory of psychiatry. New York: Norton.
Theodorson, G. A. (1970). (Apollo ed.). Modern dictionary of sociology. New York: Thomas Y. Crowell. Manufactured in the U. S. A. Apollo Edition, Reprint in Taiwan, 213. Workshop and Microsoft Corporation.
Thibaut, J. W. and H. Kelly, (1998).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Groups. New York: Wiley.
Thommesen J. (2002). Conversation and technology – From the telephone to the Internet (book review).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People, 15, 362-363.
Valkart, H. (1964). A dictionary of the social science, In Julius Could and William L. Kalb (Eds.), Complied under the Auspices of UNESCO, 14, 508-516.
Walsh, S., White, K., & Young, R. (2009). The phone connection: A qualitative exploration of how belongingness and social identification relate to mobile phone use amongst Australian youth. Journal of Community &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 19(3), 225-240.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