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192.53.34) 您好!臺灣時間:2024/03/28 18:37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唐珮珍
研究生(外文):Tang, Pei-chen
論文名稱:網路聊天對國中生快樂感的影響
論文名稱(外文):The Effects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Happiness with Online Chatting
指導教授:陳婉琪陳婉琪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Chen, Wan-chi
口試委員:陳易甫戴翠莪
口試委員(外文):Chen, Yi-fuTai, Tsui-o
口試日期:2015-06-30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北大學
系所名稱:社會學系
學門: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門
學類:社會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5
畢業學年度:103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50
中文關鍵詞:國中生網路聊天快樂感學校快樂
外文關鍵詞: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online chattinghappinesshappy school experience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0
  • 點閱點閱:951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13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
網路聊天是現代最方便又可以獲得及時回應的人際溝通方式,國中生正處於學習人際溝通的重要階段,獲得足夠的人際溝通練習與回應是國中生獲得心理滿足,形成快樂感的基礎。本文想了解網路聊天是否真的會增加國中生的快樂感?根據國中生最長時間接觸的學校、家庭,將國中生在學校的快樂感受、在家庭中感受的父母感情狀態與家人對國中生的接納程度,加上網路聊天的狀況。來了解網路聊天是否對國中生的快樂感產生影響?又網路聊天對國中生快樂感的影響,是否會造成原先學校快樂、家庭中父母感情與家人支持對快樂感影響力的降低?運用全國代表性的樣本--「台灣教育長期追蹤資料庫」(Taiwan Education Panel Survey,簡稱TEPS ),使用其中第二波國中生問卷與家長問卷調查結果來進行分析。得到以下結論:一、網路聊天對於國中生的快樂感受有顯著的降低影響。二、影響國中生快樂感的最主要因素仍然是學校快樂感受。其次是國中生感受到的家長感情狀態,最後是國中生感受到家人對他們的接納程度。三、將顯著影響國中生快樂感受的三項因素和網路聊天相互配對了解對國中生快樂感的影響,發現網路聊天是虛假相關。四、真正影響國中生快樂感的顯著因素依次為:學校快樂、家長感情與家人對國中生的接納程度。
Online chatting is the most convenient way to connect with others and get feedback as soon as possible. The students in junior high school need to learn how to communicate with others. Getting enough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makes psychological satisfaction which forms the basis of happiness. I really want to know whether online chatting will increase the happiness? Because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spend most of their time in schools and families. If the online chatting affects their happiness when they feel happy in school and in the family, or not? What if the online chatting affects the happiness while the students feel happy in school? What if the online chatting affects the happiness while the students feel their parents love each other? What if the online chatting affects the happiness while they are accepted with his family? I want to understand if the online chat is an impact on happiness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Sample data were extracted and compiled from 2th wave student surveys, and 2th wave parenting surveys of Taiwan Education Panel Survey (TEPS). The conclusions are: First, online chatting reduced the happiness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significantly. Second,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 in students’ happiness is still the happy school experience. Third, we found that online chatting is a false correlation. The significantly effects of happiness are the happy experience in school, the good relationship between parents and the acceptance from their family. Fourth, the real influences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happiness are: happy school experience, good relationship of parents and the acceptance from family.
目 錄

第一章 緒論 1
第二章 文獻探討 3
第一節 網路行為與快樂 3
第二節 國中生的快樂感 11
第三節 結語 16
第三章 資料來源與研究方法 18
第一節 資料來源 18
第二節 變項說明 19
第三節 分析方法 21
第四章 分析結果 22
第一節 樣本描述 22
第二節 網路聊天對國中生的快樂感影響 24
第三節 網路聊天與影響國中生快樂感的因素 25
第四節 網路聊天時數程度不同對國中學生快樂感受的影響 30
第五章 討論與研究限制 33
第一節 討論 33
第二節 研究限制 36
參考文獻 37

王秀燕(2002),國中生電腦網路沈迷現象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台北市。
王煥琛、柯華葳(1999),青少年心理學。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王建楠、吳重達(2003)兒童及青少年憂鬱症。基層醫學 ; 18 (7 ) , 154 - 165
王智弘(2006)。網路成癮的成因與輔導:台灣的研究與實務觀點。2006年中國輔導學會年會暨學術研討會,國立台北教育大學。
王智弘(2008)。網路成癮問題的可能成因。教師天地,156, 22-33。
王淑卿(2003)。國中生父母衝突、親子衝突、課業壓力與自殺意念的相關研究。(碩士論文),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
王澄華(2001)。人格特質與網路人際互動對網路成癮的影響。(碩士論文),新北市:輔仁大學心理學系。
王齡竟(2008)。家庭衝突及社會支持對青少年憂鬱情緒及偏差行為之影響:補償抑或緩衝作用。(碩士論文),台北市:國立臺灣大學社會科學學院社會工作學所。
王燦槐、羅惠筠(1998)我國大學生BBS族的網路人際溝通初探。應用倫理研究通訊, 5,5-6。
方紫薇(2001),網路沉迷高危險群之自我認同、 情緒調整及人際問題解決之研究(臺北市:國科會)。
方紫薇(2010)。網路沉迷、因應、孤寂感與網路社會支持之關係:男女大學生之比較。教育心理學報,41(4),773-798。
石培欣(2000),國民中學學生家庭環境、同儕關係與學業成就之相關研究(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朱美慧(2000)。我國大專學生個人特性、網路使用行為與網路成癮關係之研究(碩士論文)。彰化市:大葉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
巫博瀚、陸偉明、賴英娟(2012)。台灣青少年快樂發展之縱貫性研究:二階層線性成長模式的發現。中華輔導與諮商學報,34,1-18。
巫博瀚、陸偉明(2010)。延宕交叉相關與二階層線性成長模式在台灣青少年自尊的發現。 測驗學刊, 57(4), 541 -565。
李玉瑾(2005)。青少年讀者身心發展與網路檢索行為。中華民國圖書館學會學報,75,P.237-246。
李素菁(2002)。青少年家庭支持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以台中市立國中生為例。(碩士論文),臺中縣: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系。
李惠加(1997),青少年發展,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李靜怡(2004)。國中生的師生關係、同儕關係與其快樂來源、快樂程度之相關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台中師範學院諮商與教育心理研究所。
李惠嵐(2013)。國中學生生活適應與快樂感之相關-以嘉義縣國中為例。(碩士論文),臺中縣,靜宜大學教育研究所。
林子雯(1996),成人學生多重角色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林以正、王澄華、吳佳煇(2005)。網路人際互動特質與依戀型態對網路成癮的影響。中華心理學刊,47(3),289-309
林以正(2003)。成長與沈淪-網路,究竟是洪水猛獸或是新的契機?學生輔導,86 ,104-119。
林妍均(2014)。國中生知覺家庭關係、親師關係、同儕關係與班級生活幸福感之關係(碩士論文)。台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研究所。
林旻沛(2003)。大專校院學生網路成癮盛行率及認知因子之研究(碩士論文)。臺南市:國立成功大學行為醫學研究所。
林佳蓉 (2011),高中職生自我概念、真實及網路人際關係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所。
林惠雅、林麗玲(2008)。青少年知覺之家人關係型態與幸福感。本土心理學研究,30,199-242。
吳姝蒨(1999)。電腦中介傳播人際感情親密關係之研究-探訪電子布告欄(BBS)中的「虛擬人際關係」(碩士論文)。台北市: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系。
吳筱玫(2003)。網路傳播概論。臺北:智勝文化。
吳齊殷(1998)。電腦網路的社會衝擊:以倫理議題為例。應用倫理研究通訊,5, 7-11。

孫世維 (1994), 青少年與父母的情感關係依附的性質與重要性, 中興法商學報, (29), P. 261-304.
邱聖玲(2003)。中學生網路沉迷與改善歷程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
周倩(1999)。我國學生電腦網路沉迷現象之整合研究--子計畫二:網路沉迷現象之教育傳播觀點研究。台北市: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 
岳曉東、應力、嚴飛(2006)。中國大陸網路成癮現狀與對策探討。中國輔導學會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臺北市: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柯志鴻(2003)。網路成癮之精神醫療觀點。學生輔導,86,36-57。
柯志鴻(2004)。青少年網路成癮之相關因子研究(碩士論文)。高雄醫學大學行為科學研究所。
柯志鴻(2005)。網路成癮疾患診斷準則。網路成癮問題暨輔導策略研習會。新竹縣:大華技術學院。
柯雅婷(2013)。高中生網路使用行為與虛擬及真實人際關係之研究—以新北市為例(碩士論文)。台北市:聖約翰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
胡才美 (2009)。國中生家庭功能、幸福感與憂鬱之相關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
洪蘭(譯)(2003)。真實的快樂。Seligman, M. E. P.著。臺北:遠流
卓美玲(2001)。中小學生網路學習之使用與滿足。國立清華大學2001網路與社會研討會。
徐美玲(2007)。青少年早期社會關係與其心理健康偏差行為快樂感相關性之探討。台北護理期刊(9):23-34
施建彬(2007)。誰在上網?網路行為及其相關因素探討研究。研究與動態,(16),133-146。
唐先梅(2012)。孩子眼中家務參與的快樂感。中華心理衛生學刊 ; 25 (3),419 – 446
涂秀文(1999)。國民中學學生人格特質、人際關係與快樂之相關研究(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陳怡君(2003)。國中生網路使用行為、同儕關係與自我概念之研究(碩士論文),台北:中國文化大學。

陳開敦(2015)。Facebook涉入程度對使用者社會支持、社會比較及幸福感之影響(碩士論文)。台北:東吳大學。
陳富美(2010)。Dr. Diener 的主觀幸福感對國民中學學生管教方式的影響。教育研究論壇4(1):51-70
陳婉琪(2014)。都是為了孩子?父母離婚負面影響之重新評估。臺灣社會學刊,54,31-73。
陳惠雯、林世華、吳麗娟(2001)。婚姻衝突、家庭界限與青少年子女適應之相關研究。教育心理學報,32(2): 143-165。
陳淑惠(1998)。我國學生電腦網路沈迷現象之整合研究-子計畫一:網路沈迷現象的心理 病因之初探(1/2)。台北市: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 。
陳淑惠(1999)。我國學生電腦網路沈迷現象之整 合研究-子計畫一:網路沈迷現象的心理 病因之初探(2/2)。台北市: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 會專題研究計畫。
陳家慶(2008)。網路成癮傾向影響大學生健康的路徑:壓力、類型、資源與相關維持因子之關聯(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輔仁大學,台北市。
陳淑惠、翁儷禎、蘇逸人、吳和懋、楊品鳳(2003)。中文網路成癮量表之編製與心理計量特性研究。中華心理學刊,45(3),279-294。
游森期(2002)。大學生網路使用行為、網路成癮及相關因素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郭欣怡(1998)。網路世界的我與我們--網路使用者之心理特性與網路人際關係初探(碩士論文)。台北市:國立台灣大學心理學研究所。
郭芳庭(2010)。國中生生活適應與幸福感之研究(碩士論文)。臺北市:臺灣大學農業經濟學研究所。
郭俊賢(1994)。大學生快樂經驗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碩士論文)。台北市: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
馮麗君(2008)。國中生生活壓力、正向壓力因應策略與幸福感之關聯性研究(碩士論文)。台南市:國立成功大學。
黃品傑、蔣明珊(2010)。國小學生快樂活動、快樂感受、快樂條件的研究。資優教育研究,10(1):1-31。
黃春枝(1987),國中學生親子關係與學校生活適應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學報,(55),83-140。
黃昭烈(2000)。親子互動關係與電腦網路態度之相關研究—以台北市高中高職學生及其父親為例(碩士論文)。台北市: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
黃莉君、江淑怡(2013)。線上社群之使用者認同感、幸福感及組織公民行為探討。電子商務研究,11 (3) ,289 – 309
黃明華(2008)。國中生家庭氣氛、學校適應與網路沉迷關係之研究--以高雄縣為例(碩士論文)。彰師大教育研究所
黃雅彗(2005)。生活壓力與網路沉迷之相關研究--以新莊地區國中生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北市:國立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
黃曉涵、古明峰(2011)。國中生的生活壓力、自我控制與網路沉迷傾向之研究。台東大學學報,23(1),33-57。
張芝鳳(2000),青少年與父母以及與同儕間的依 附關係對其自我價值之影響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
張苙雲(2001)。台灣教育長期追蹤資料庫:第一波(2001)學生資料(公共使用版電子檔)。第一波(2001)資料使用手冊(2004.02.25 版)、第一波(2001)國中學生問卷。台北市:中央研究院調查研究專題中心。
張苙雲(2003)。台灣教育長期追蹤資料庫:第二波(2003)學生資料(公共使用版電子檔)。台灣青少年快樂發展之縱貫性研究 第二波(2003)資料使用手冊(2005.06.30 版)、第二波(2003)國中學生問卷。台北市:中央研究院調查研究專題中心。
張碧雲(2012)。 探討父母衝突對青少年社會支持與自我調整關係。社區發展季刊(137),P250-265。
張惠嵐(2013)國中生生活適應與快樂感之相關研究—以嘉義縣國中為例(碩士論文)。台中:靜宜大學教育研究所。
張雅惠(2011)。青少年家庭關係與幸福感之關係(碩士論文)。臺北市:臺北大學社會所。
楊淑晴、黃凱琳(2011)國中生餐與線上遊戲經驗與自我概念、生活適應與幸福感之研究。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48(3),406-442。
葉蓁、李思賢(2013)。從個人、家庭、學校面向探討高中職學生憂鬱相關因素。中等教育64(2),136-156。
劉熒潔、劉嘉珮、王筠雅(2013)。以社會支持觀點探討使用者在網路社群的幸福感-以Facebook為例。資訊科技國際期刊,7 (2),23 – 33。
劉蓉果(1997)。子女知覺父母衝突對其適應發展的影響(碩士論文)。台灣大學心理學系。
魏心怡(2001)。網際網路與心理幸福、學業成績(碩士論文)。台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
韓佩凌(2000)。臺灣中學生網路使用者特質、網路使用行為、心理特性對網路沈迷現象之影響 (碩士論文)。台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
韓佩凌、鄔佩麗、陳淑惠與張郁雯(2007)。北部高中職學生網路沈迷模式之徑路分析研究。教育心理學報,38(3),355-373。
蘇文進(2006)。青少年網路使用與寂寞感相關因素研究-以雲林縣高中職學生為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資訊管理所。
戴怡君、董旭英(2002)。使用網際網路進行互動者特質之探討。資訊社會研究,2,29-58。
戴淑貞、黃琴雅、李曉君(2008)。國中生網路成癮與親子互動關係之研究。南榮學報,11,1-20。
謝雨生、吳齊殷、李文傑(2006),青少年網絡特性、互動結構和友誼動態。台灣社會學,(11),175-236。
薛世杰(2002),國中男、女生的網路遊戲使用時間與使用動機、自我效能、人格特質、學業成就、人際關係之相關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
董旭英、戴怡君(2002),使用網際網路進行互動者特質之探討。資訊社會研究,(2),29-58
董潔如(2002)。高中學生網路使用動機、使用行為、個人特質與網路沉迷現象之初探(碩士論文)。高雄市:國立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


外文部分
Abdel-Khalek, A. M. (2006). Happiness, health, and religiosity: Significant relations. Mental Health, Religion and Culture, 9, 85-97.
Abdel-Khalek, A. M. (2007). Religiosity, happiness, health, and psychopathology in a probability sample of Muslim adolescents. Mental Health, Religion and Culture, 10, 571-583.

Averill, J. R., & More, T. A. (2000). Happiness. In M. Lewis & J. M. Haviland-Jones (Eds.), Handbook of emotions (pp. 663-676). New York, NY: Guilford Press.
Cacioppo, J. T., Hawkley, L. C., Kalil, A., Hughes, M. E., Waite, L., & Thisted, R. A. (2008). Happiness and the invisible threads of social connection: The Chicago health, aging, and social relations study. In M. Eid & R. J. Larsen (Eds.), The science of subjective well-being. (pp. 195-219). New York, NY: Guilford Press.
Caplan, S. E. (2002). Problematic Internet use and psychosocial well-being:
Development of a theory-based cognitive–behavioral measurement
instrument.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18, 553–575. http://dx.doi.org/10.1016/S0747-5632(02)00004-3.
Caplan, S. E. (2003). Preference for online social interaction: A theory of problematic Internet use and psychosocial well-being. Communication Research, 30,625–648. http://dx.doi.org/10.1177/0093650203257842.
Caplan, S. E. (2006). A social skill account of problematic Internet use.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55, 721–736. http://dx.doi.org/10.1111/j.1460-2466.2005.tb03019.x.
Cantwell, D. P., & Baker, L. (1991). Manifestations of depressive affect in adolescence. 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 20, 121-133.
Carr, A. (2004). Positive psychology: The science of happiness and human strengths. New York, NY: Brunner-Routledge.
Chaplin, T. M. (2006). Anger, happiness, and sadness: Associations with depressive symptoms in late adolescence. Journal of Youth & Adolescence, 35, 977-986.
Chou, C., Condron, L., & Belland, J. C. (2005). A review of the research on Internet addiction. Educational Psychology Review, 17, 363–388. http://dx.doi.org/10.1007/s10648-005-8138-1.
Cohen, J., Cohen, P., West, S. G., & Aiken, L. S. (2003). Applied multiple regression/ correlation analysis for the behavioral sciences (3rd ed.). Mahwah, NJ: Erlbaum.
Csikszentmihalyi, M. (1999). If we are so rich, why aren't we happy? American Psychologist, 54, 821-827.
Cui, M., Conger, Rand D.,& Lorenz, Frederick O.(2005). Predicting Change in Adolescent Adjustment From Change in Marital Problems.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Vol 41(5), Sep 2005, 812-823. http://dx.doi.org/10.1037/0012-1649.41.5.812
Davies, P.T., & Cummings, E. M. (1994). Marital conflict and child adjustment:An emotional security hypothesis. Psychological Bulletin,116(3), 387-411.
DeVellis, R. F. (2003). Scale development: Theory and applications (2nd ed.). Newbury Park, CA: Sage.
Diener,E.(1984),Subjective well-being. Psychological Bulletin, Vol.95(3), pp.542-575.
Diener, E., C. K., Scollon, S., Oishi, V., Dzokoto, & Suh, E. M. (2000). Positivity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life satisfaction judgments: Global happiness is not the sum of its parts. Journal of Happiness Studies, 1, 159-176.
Dunn, E. W., Aknin, L. B., & Norton, M. I. (2008). Spending money on others promotes happiness. Science, 319, 1687-1688.
Moody,E.J. (2001) Internet Use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Loneliness, CyberPsychology & Behavior, 4, 393–401.
Moore,L.R., R. E. Goericke, and S. W. Chisholm.(1995)Comparative physiology : influence of light and temperature on growth, pigments, fluorescence and absorptive properties. Synechococcus and Prochlorococcus Mar. Ecol. Prog. Ser. 116:259–275
Morahan-Martin, J., & Schumacher, P. (2000). Incidence and correlates of
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 among college students.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16, 13–29.
http://dx.doi.org/10.1016/S0747-5632(99)00049-7.
Morse, G. (2006). Decisions and desire.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84, 42-51.
Myers, D. G. (2000). The funds, friends, and faith of happy people. American Psychologist, 55, 56-67.
Muusses, D.L., Finkenauer, C., Kerkhofc, P., Billedo,J. C., (2014) A longitudinal study of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Compulsive Internet use and wellbeing,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36, p21-28
Pantic, I., Damjanovic, A., Todorovic, J., Topalovic, D., Bojovic-Jovic, D., & Ristic, S.(2012). Association between online social networking and depression in high school students: Behavioral physiology viewpoint. Psychiatria Danubina, 24,90–93.
Parks,M.R.,& Floyd,K.(1996). Making friends in cyberspace.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46(1):80-97
Pekrun, R. (2005). Progress and open problems in educational emotion research. Learning and Instruction, 15, 497-506.
Pekrun, R. (2006). The control-value theory of achievement emotions: Assumptions, corollaries, and implications for educational research and practice. Educational Psychology Review, 18, 315-341.
Pekrun, R., Goetz, T., Titz, W., & Perry, R. P. (2002). Academic emotions in students' self-regulated learning and achievement: A program of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research. Educational Psychologist, 37(2), 91-105.
Pena, J. F., & Sandlin, A. N. (2010). The Facebook paradox: A comparison of the cultural beliefs of Facebook user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 Suntec Singapore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 Exhibition Centre, Suntec City, Singapore.
Peterson, C. (2006). A Primer in positive psychology. New York, 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Rybash, J.M., Roodin, P.A., & Hoyer, W.J. (1995). Adult development and aging. Dubuque: Wm. C. Brown Communications, Inc.
Satici, S. A., Uysal, R., & Akin, A. (2013). Investigat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lourishing and self-compassion: A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approach. Psychologica Belgica, 53(4), 85–99.
Satici, S. A., Uysal,R.,(2015). Well-being and problematic Facebook use.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volume:49, p185-190
Schimmenti, A., Passanisi, A., Gervasi, A. M., Manzella, S., & Fama, F. I. (2013).Insecure attachment attitudes in the onset of problematic Internet use among late adolescents. Child Psychiatry & Human Development ,pp. 1–8.
Song, H., Zmyslinski-Seelig, A.,Kim, J., Drent, A., Victor, A., Omori, K., Allen, M.,(2014). Does Facebook make you lonely? A meta analysis.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36, 446–452
Spiers, A., & Walker, G. J. (2009). The effects of ethnicity and leisure satisfaction on happiness, peacefulness, and quality of life. Leisure Sciences, 31, 84-99.
Spraggins, A. (2009). Problematic use of online social networking sites for college students: Prevalence, predictors, and association with well-being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Florida.
Stone, A., Schwartz, J. E., Schkade, D., Krueger, A. B., & Kahneman, D. (2006). A population approach to the study of emotion: Diurnal rhythms of a working day examined with the day reconstruction method. Emotion, 6, 139-149.
Sum, S., Mathews, R. M., Hughes, I., & Campbell, A. (2008). Internet use and
loneliness in older adults. CyberPsychology & Behavior, 11, 208–211. http://dx.doi.org/10.1089/cpb.2007.0010.
Tandoc, E. C., Ferrucci, P., & Duffy, M. (2015). Facebook use, envy, and depression among college students: Is facebooking depressing?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43, 139–146.
Tokunaga, R. S. (2012). A unique problem or the manifestation of a preexisting
disorder? The mediating role of problematic Internet use in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psychosocial problems and functional impairment. Communication Research, Published Online.
doi:10.1177/0093650212450910.
Tokunaga, R. S., & Rains, S. A. (2010). An evaluation of two characterizations of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problematic Internet use, time spent using the Internet,and psychosocial problems. Human Communication Research, 36, 512–545.http://dx.doi.org/10.1111/j.1468-2958.2010.01386.x.
Turkle, S., (1995) Life on the Screen: Identity in the Age of the Internet New York: Simon & Schuster.
Uysal, R., Satici, S. A., & Akin, A. (2013). Mediating effect of Facebook_ addiction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ubjective vitality and subjective happiness.Psychological Reports, 113(3), 948–953.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王建楠、吳重達(2003)兒童及青少年憂鬱症。基層醫學 ; 18 (7 ) , 154 - 165
2. 王建楠、吳重達(2003)兒童及青少年憂鬱症。基層醫學 ; 18 (7 ) , 154 - 165
3. 王燦槐、羅惠筠(1998)我國大學生BBS族的網路人際溝通初探。應用倫理研究通訊, 5,5-6。
4. 王燦槐、羅惠筠(1998)我國大學生BBS族的網路人際溝通初探。應用倫理研究通訊, 5,5-6。
5. 巫博瀚、陸偉明、賴英娟(2012)。台灣青少年快樂發展之縱貫性研究:二階層線性成長模式的發現。中華輔導與諮商學報,34,1-18。
6. 巫博瀚、陸偉明、賴英娟(2012)。台灣青少年快樂發展之縱貫性研究:二階層線性成長模式的發現。中華輔導與諮商學報,34,1-18。
7. 巫博瀚、陸偉明(2010)。延宕交叉相關與二階層線性成長模式在台灣青少年自尊的發現。 測驗學刊, 57(4), 541 -565。
8. 巫博瀚、陸偉明(2010)。延宕交叉相關與二階層線性成長模式在台灣青少年自尊的發現。 測驗學刊, 57(4), 541 -565。
9. 林以正(2003)。成長與沈淪-網路,究竟是洪水猛獸或是新的契機?學生輔導,86 ,104-119。
10. 林以正(2003)。成長與沈淪-網路,究竟是洪水猛獸或是新的契機?學生輔導,86 ,104-119。
11. 林惠雅、林麗玲(2008)。青少年知覺之家人關係型態與幸福感。本土心理學研究,30,199-242。
12. 林惠雅、林麗玲(2008)。青少年知覺之家人關係型態與幸福感。本土心理學研究,30,199-242。
13. 吳齊殷(1998)。電腦網路的社會衝擊:以倫理議題為例。應用倫理研究通訊,5, 7-11。
14. 吳齊殷(1998)。電腦網路的社會衝擊:以倫理議題為例。應用倫理研究通訊,5, 7-11。
15. 柯志鴻(2003)。網路成癮之精神醫療觀點。學生輔導,86,3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