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
中文部份
方世榮譯(1999) 。基礎管理學。台北:東華。
方至民(2000),企業競爭優勢,前程文化出版,台北。
王正賢(2007)。民宿經營管理策略之研究-以台東初鹿地區為例,碩士論文,私立南華大學旅遊事業管理研究所,嘉義。王智宏(2005)。虎頭埤風景區經營測略之研究,德明學報 第二十五期pp.75-86。
司徒達賢(2001)。策略管理新論-觀念架構與分析方法。台北:智勝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交通部觀光局(2003),台閩地區主要觀光遊憩區遊客人統計。
交通部觀光局(2004),台閩地區主要觀光遊憩區遊客人統計。
交通部觀光局(2005),台閩地區主要觀光遊憩區遊客人統計。
交通部觀光局(2006),台閩地區主要觀光遊憩區遊客人統計。
交通部觀光局(2007),台閩地區主要觀光遊憩區遊客人統計。
交通部觀光局(2008),台閩地區主要觀光遊憩區遊客人統計。
交通部觀光局(2009),台閩地區主要觀光遊憩區遊客人統計。
交通部觀光局(2010),台閩地區主要觀光遊憩區遊客人統計。
交通部觀光局(2005),觀光政策白皮書。
交通部觀光局(2005),觀光客倍增計畫
交通部觀光局(2009),觀光拔尖領航方案行動計畫。
任 曙(2003)。旅行業核心資源與經營策略之研究,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系,台中。
江京棟(2007)。海巡署偵緝組織之SWOT分析,碩士論文,銘傳大學公共事務學系在職專班,台北。何中華、黃燕釗(1991)。台灣地區的遊樂園。台北:詹氏書局。
吳佩芬(1997)。「主題園遊客對主題意象認知之研究--以六福村主題遊樂園為例」,碩士論文,逢甲大學土地管理研究所,台中。吳昆陽(1995)。中華民國航空產業之競爭力分析,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新竹。吳思華(1991)。策略九說。台北:臉譜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吳滿財(2003)。主題樂園94級產業調查報告,國立嘉義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研究所,嘉義。
吳碧玉(2003)。民宿經營成功關鍵因素之研究-以核心資源觀點理論,碩士論文,私立朝陽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系,台中。李伯鴻(2007)。台灣鋼鐵業之競爭策略-以中鋼為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碩士研究所,高雄。李聖傑(2008)。台灣電影影城競爭策略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台灣藝術大學應用媒體藝術研究所,台北。沈柏宏(2006)。主題樂園服務品質與購後行為意圖關係之研究—以劍湖山世界休閒產業集團為例。立德管理學院休閒管理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南市周幼明(2002),核心資源與國際化策略對市場進入策略關係之研究-以全球五大唱片集團為實證,碩士論文,私立中原大學企業管理系,桃園。官坤林(2003)。台灣晶圓代工產業分析與競爭策略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管理科學系,新竹。林苑地(2004)。主題樂園遊樂品質評量指標建立及遊樂滿意度評量模式發展之研究-以國內民營綜合主題樂園為例,碩士論文,私立真理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台南。林晉寬(1995)。從資源基礎理論探討資源特性與成長策略之關係,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台北。林隆儀、林苑地(2007)。主題樂園遊樂品質評量指標之建立及遊樂滿意度評量模式發展之研究-以國內民營綜合主題園區為例,中華管理學報 8(1) p.11-50。林嘉祥(2008)。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科學志工計畫發展之研究以SWOT理論分析,碩士論文,私立玄奘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新竹。波 特(1998)。競爭策略-產業環境及競爭者分析(第一版)。台北:天下遠見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洪萬隆(2003)。文化焗長-文化佳餚的大廚。高雄市:高竿傳播。
洪志嘉(2008)。主題遊樂園遊客滿意度對顧客忠誠度及再購意象之影響-以月眉育樂世界為例,碩士論文,亞洲大學休閒與遊憩管理學系,台中。洪祥玲(2008)。台灣筆記型電腦產業競爭策略之分析研究,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管理學院碩士在職專班管理科學組,新竹。徐堅白(2001)。主題樂園營運管理實務。台北市:碁泰管理顧問。
郝德仁(2007)。以靜制動--企業如何以差異化策略取得產業競爭優勢之研究,碩士論文,大同大學事業經營研究所,嘉義。高淑芬(1993)。資源特性與合作策略關聯之研究-以資源基礎觀點,碩士論文,中興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未出版,台中。張宮熊.林鉦琴(2002)。休閒事業管理,台北:楊智書局。
張瓊文(2007)。台灣主題樂園經營特性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未出版,新竹。莊志傑(2007)。核心資源與供應鏈協同價值創新合作對策略創新與績效影響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台南。
郭生發(1991)。「主題園在日本---日本主題園之現況與趨勢」,造園季刊,7(3),pp40-46。
陳一銘(2005)。主題遊樂園等時服務圈與行銷組合方案關係之研究-以劍湖山世界為例,碩士論文,大葉大學休閒事業管理學系碩士班,彰化。陳永鑫(2001)。台灣新中藥產業價值鏈中價值活動的SWOT分析與發展方向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台北。陳宗玄(2006)。觀光遊樂業市場概況與趨勢發展分析。台灣經濟金融月刊。12(8)陳宗玄.張瑞琇,(2008),休閒遊憩產業概論。台北:楊智。
陳昭明(1981)。「台灣森林遊樂需求、資源、經營之調查分析」,國立台灣大學森林學系森林遊樂研究室,台北。
陳添財(2006)。以創新商業模式觀點探討休閒產業之競爭策略--以「美濃客家庄」為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屏東。陳靜芳、徐木蘭(1994)。臺灣地區民營遊樂園營運績效衡量構面之探討,中華林學季刊,20(2),pp.55-68。傅家慶(2004)。台灣圖書出版產業發展策略之研究,碩士論文,私立南華大學出版事業管理研究所,嘉義。曾慶欑(2003)。主題遊樂於園附屬旅館之滿意度研究-以劍湖山王子飯店為例,碩士論文,私立南華大學旅遊事業管理研究所,嘉義。黃三翁(2009)。主題遊樂園促銷知覺、知覺價值與購後行為之研究-以劍湖山世界為例,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休閒運動研究所,雲林。黃秀美(2009)。劍湖山世界從業人員教育訓練需求及參與動機之研究,碩士論文,靜宜大學管理碩士在職專班,台中。黃新惟(2006)。都會型主題樂園服務品質及顧客滿意度之研究-以布魯樂谷親水主題樂園為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旅遊事業管理研究所,嘉義。楊瑞洋(2000)。我國電子製造廠商之製造策略與競爭模式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新竹。劉又慈(2005)。主題樂園94級產業調查報告,國立嘉義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研究所,嘉義。
劉武雄(2003)。台灣工程顧問業核心資源個案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經營管理碩士學程,台北。劉連茂(2000)。21 世紀主題樂園之夢幻與實現。台北:詹氏書局。
劉憲宗(1992)。「主題園區開發實務」,建築師期刊。18(5),p45-61。
蔡正雄(1985)。競爭策略(第三版)。台北:建華書局。
蔡琬庭(2007)。台灣觀光遊樂業策略群組與經營績效之研究,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管理學系研究所,台中。
鄭健雄(1998)。台灣休閒農場企業化經營策略之研究,博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農業推廣研究所,台北。賴文俊(2005)。休閒農場核心資源與遊客滿意度之研究-以東遊季溫泉渡假村為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科技大學農企業管理系,屏東。賴忠賢(2004)。主題樂園市場策略評估以及滿意與忠誠度之研究-以九族文化村為例,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國際企業研究所,南投。謝其淼(1998)。主題遊樂園。台北:詹氏書局。
謝婉倫(2003)。私立幼稚園應用SWOT分析於組織經營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幼兒教育系碩士班,台北。
謝銘雲(2003)。台灣印刷電路板產業的競爭策略,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管理學院知識管理組,台北。鍾任榮(2006)。主題樂園重遊遊客選擇行為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研究所,嘉義。羅元培(2009)。主題樂園品牌視覺識別設計之探討-以劍湖山世界主題樂園為例,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視覺傳達研究所,雲林。英文部份
Aaker,D.A(. 1984). Strategic Market Management. New York: John Wileyand Sons Inc .
Ansoff ,H.I., & Mcdonnell,E,J.(1990).Implantung strateg-ic management(2 ed).NY:Prentice hall.
Boynton,A.C.,& Zmud,R.W.(1984).An assessment of criticalSuccess factor.
Sloan Management Review,54(8),17-27
Bramwell, B. and Rawding, L, 1996, “Tourism Marketing Images of Industrial Cities”, Annals ofTourism Research, 23.1: 201-221.
Buell, V. P. (1984). Marketing Management:A Strategic Planning Approach, MaGraw-Hill,New York,p.62
Bryson,J.M.(1988).Strategic planning for public amd npnprofitorganizations.London:Jossey-Bass.
Charles W.L. Hill & Gareth R. Jones, 1998. Strategic Management Theory, 4th. , Boston, MA:Houghton Miffilin Company.
David,M .& Jacky,L.(1998). Strategic Management in Schools andColleges.London:Paul Chapman.
Gary Hamel & C.K. Prahalad, 1994. Competing for the future, Cambridge, MA: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Grant,R.M. (1991). The Resource-based Theory of Competitive Advantage: Implications for Strategy Formulation. 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 33(3), 114-135.
Gronroos, C.(1982), Strategic Management and Marketing in the Service, Boston:Management and Marketing.
Hammasi, M., K. C. Strong, and S. A. Taylor. (1994). Measuring service quality for strategies planning and analysis in service firms. Journal of Applied Business Research, 10(4): 24-34.
Henderson, R. M. and Clark, K. B.(1990).Architecturalinnovation: thereconfiguration of existing product technologiesand the failure ofestablished firms. Administrative ScienceQuarterly, 35, pp.9-30.
Hunt, M.(1972). Competition in the Major Home Appliance Industry1960-1970.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Kolter, P.(1994), Marketing Management: Analysis, Planning, Implementation and Control,New-Jersey: Pretince-Hall.
Maitland, R., 2006,“How can we manage the tourist-historic city? Tourism strategy in Cambridge, UK,1978-2003”, Tourism Management, 27, 1262-1273
Radford,K.J.(1980).Strategic Planning : An Analytical Approach.Virginia:Res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