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中文部份
王欽洲(2006)。國民小學行政人員工作壓力與學校效能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縣。朱筱雯(2009)。國民小學教師專業角色知覺、工作壓力與教學效能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全國法規資料庫(2004)。國民教育法施行細則。2011年07月28日,取自:http://law.moj.gov.tw/LawClass/LawContent.aspx?PCODE=H0070008
全國法規資料庫(2010)。教師法。2011年07月28日,取自:http://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H0020040
全國法規資料庫(2011a)。國民教育法。2011年07月28日,取自:http://law.moj.gov.tw/LawClass/LawContent.aspx?PCODE=H0070001
全國法規資料庫(2011b)。國民小學與國民中學班級編制及教職員員額編制準則。2011年07月28日,取自:http://law.moj.gov.tw/LawClass/LawContent.aspx?PCODE=H0070006
全國法規資料庫(2011c)。教育基本法。2011年07月28日,取自:http://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H0020045
李小娟(2008)。桃園縣國中英語教師工作壓力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原大學,桃園縣。李飛瑩(2009)。台北縣市國民中學兼任總務行政職務教師工作壓力及因應策略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吳清山(1998)。學校效能研究(第二版)。臺北市:五南。
吳清山(2004)。學校行政(第六版)。臺北市:心理。
吳清山、林天祐(2010)。教育e 辭書(第二版)。臺北市:高等教育。
吳至毅(2008)。台北市國中教師工作壓力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臺北市。
吳晃彰(2008)。國小高年級學生自我概念與同儕關係之研究─以桃園縣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銘傳大學,臺北市。吳金樹(2008)。臺北縣參與試辦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國民小學教師壓力管理與工作滿意度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吳月容(2009)。國民中學教師兼任行政人員其工作壓力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吳明隆(2008)。結構方程模式AMOS的操作與應用。臺北市:五南。
吳明隆(2011)。SPSS統計應用學習實務。新北市:易習圖書。
杜昌霖(2005)。行政工作壓力、壓力因應方式與職業倦怠關係之研究-以高雄市國民小學主任暨組長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屏東縣。周子敬、彭睦清(1995)。國內大專院校教師工作壓力及工作滿足感模式。教育心理學報,36(3),201-219。周子敬(2007)。統計套裝軟體-精通SPSS。臺北市:全華科技。
林進材(1999)。教學研究與發展。臺北市:五南。
林美惠(2005)。高職家事類科教師工作壓力與教學效能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科技大學,屏東縣。林育伸(2006)。苗栗縣國中教師兼任行政職務之工作滿意度與工作壓力關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林克泓(2008)。台北市國民小學兼任行政工作教師工作壓力與工作倦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臺北市。林忻慧(2008)。國中小學特教班教師工作壓力與教學效能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縣。林宣嫚(2008)。台中市國民小學學校行政服務品質與教師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林榮俊(2009)。國小教師社會領域教學信念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林鎮賢(2010)。高雄縣國小兼任行政職務教師工作壓力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邱皓政(2010)。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SPSS(PASW)資料分析範例。臺北市:五南。
官湘玲(2005)。九年一貫課程實施後國民小學教師兼任行政人員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教育,臺南市。
洪玉珊(2009)。桃園縣國民小學兼任行政職務教師工作壓力與身心健康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凃淑芬(2007)。國民小學特教組長工作壓力、因應策略與教學效能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市。徐進文(2007)。國民小學校長服務領導與教師教學效能之關係研究-以高雄縣國民小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桃園縣政府(2008a)。桃園縣國民小學行政作業參考手冊。桃園縣:桃園縣政府教育處。
桃園縣政府(2008b)。桃園縣國民小學教師每週授課節數實施要點。2011年05月20日,取自:http://blog.swes.tyc.edu.tw/plog/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1171&blogId=81
桃園縣政府(2011)。桃園縣中小學名冊。桃園縣:桃園縣政府教育局。2011年10月31日,取自:http://www.tyc.edu.tw/boe/download.htm
許翠珠(2007)。高雄市國民小學校長課程領導、教師知識管理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市。許綉苑(2008)。台南縣國小融合教育班教師工作壓力與教學效能相關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致遠管理學院,臺南縣。教育部(2002)。國民中小學組織再造及人力規劃方案。2011年11月10日,取自:http://teach.eje.edu.tw/data/files/9CC/data/kunda/2001611737/news601.htm
教育部(2009)。國民中小學教師授課節數訂定基本原則。2011年09月30日,取自:http://edu.law.moe.gov.tw/LawContentDetails.aspx?id=FL027214&KeyWordHL
教育部(2011)。國民小學與國民中學班級編制及教職員員額編制準則。2011年05月20日,取自:http://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H0070006
莊雙菱(2008)。高雄縣市國民中學社會領域教師教學信念與教學校能關係之研 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莊博文(2009)。國小小型學校兼任行政業務教師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亞洲大學,臺中市。莊勤昇(2010)。國民小學兼任行政職務教師工作壓力與休閒參與之研究-臺北市士林區及北投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吳大學,臺北市。陳木金(1997)。國民小學教師教學效能評鑑指標建構之研究。藝術學報,61,221-253。
陳素惠(2005)。教師工作壓力探討。諮商與輔導,229,28-34。陳明謙(2008)。基隆市國民小學教師專業角色知覺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陳文富(2009)。彰化縣國民小學教師專業成長與教學效能相關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陳怡君(2009)。國民中學教師的溝通行為、工作壓力與教學效能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教育大學,嘉義縣。陳志宏(2010)。屏東縣國民小學組織氣氛與兼任行政職務教師工作壓力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陳寬裕、王正華(2010)。論文統計分析實務spss與AMOS的運用。臺北市:五南。
郭生玉(1989)。教師工作壓力與工作心厭關係之研究。教育心理學報,22,131-146。陸 洛(1997)。工作壓力之歷程:理論與研究的對話。中華心理衛生學刊,10(4),19-51。
張禕芸(2008)。桃園縣國小教師工作壓力與休閒行為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縣。張育成(2009)。臺北市國民小學教師兼任行政職務者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張芳全(2008)。統計就是要這樣跑。臺北市:心理。
馮意雄(2006)。工作壓力與休閒運動參與之研究-以臺北縣國中兼職行政教師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曾彩環(2009)。台北市國民小學教師行動研究知能、參與及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黃政傑(1997)。教學原理。臺北市:師大書苑。
黃錦桃(2006)。高雄市國小國語文教師教學信念與教學效能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黃紹峯(2007)。南投縣國民小學兼任行政職務教師運動參與程度與工作壓力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黃偉菖(2009)。屏東縣國民小學校長課程領導與教師教學效能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黃怡誠(2009)。高雄縣國民小學校長課程領導與教師教學效能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黃國益(2010)。不同教學效能國小導師班級經營策略之比較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葉宗慶(2010)。彰化縣公立國中導師工作壓力與教學效能相關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楊有財(2004)。台南縣國民小學校長工作壓力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楊麗香(2004)。高職餐飲管理科教師工作壓力、因應策略與教學效能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屏東科技大學,屏東縣。鄧珮秀(2003)。台北縣國民小學教師工作壓力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以九年一貫課程實施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師範學院,臺北市。劉芷伶(2009)。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內涵認同程度與教師工作壓力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蔡芳梅(2005)。國民中學校長工作壓力及其因應策略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縣。蔡玉董(2006)。國民小學教師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蕭惠文(2009)。高雄市國民小學教師工作壓力因應策略與幸福感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簡玉琴(2002)。桃園縣國民小學教師自我效能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師範學院,臺北市。蘇祝永(2010)。台東縣國小兼任組長教師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縣。貳、英文部份
Anderson, J. C., & Gerbing, D. W. (1988).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in practice: A review and recommended two-step approach.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03(3), 411-423
Bagozzi, R. P., & Yi, Y. (1988). On the evaluation of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s. Journal of the Academy of Marketing Science, 16(1), 74-94
Borich, G. D. (1986). Paradigms of effective teaching: Their relationship to concept of effective teaching. Education and Urban Society, 18(2), 143-167.
Borich, G. D. (1994). Observation skills for effective teaching. New York: Macmillan.
Eradio, M. R. (2003). Tips to improve teaching effectiveness. Retrieved February 3,
2006, from http://hyper.vcsun.Org/HyperNews/djordan/get/itaeffective.
Fornell, C., & Larcker, D. F. (1981). Evaluating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s with unobservable variables and measurement error.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18(3), 39-50.
Gaski, J. F., & Nevin, J. R. (1985), “The differential effects of exercised and unexercised power sources in a marketing channel.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22(2), 130-142.
Hoy, W. K., & Miskel, C. G. (2001).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 (6th ed.). New York: Random House.
Ivancevich, J. M., & Matteson, M. T. (1980). Stress and work a managerial perspective. New York:Scott, Foresman.
Kyriacou, C. (1987). Coping actions and occupational stress among schoolteachers.
Research in Educational, 24, 57-61.
Kyriacou, C., & Chien, P. Y. (2004). Teacher stress in Taiwanese primary schools .
Journal of Educational Enquiry, 5(2), 86-104.
Kyriacou, C. & Sutcliffe, J. (1978). A model of teacher stress. Educational Review, 29, 299-306.
Madsen, K., & Cassidy, J. W. (2005). The effect of focus of attention and teaching experience on perceptions of teaching effectiveness and student learning. Journal of Research in Music Education, 53(3), 222-233.
Medley, D. M. (1987). Evolution of research on teaching. In M. J. Dunkin (Ed.), The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 105-113.
Moneys, S. M. (1992). What is teaching effectiveness? A Survey of student andteacher perception of teacher effectiveness.(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3510561).
Moracco, J.C., & Mcfadden, H. (1982). The counselor’s role in reducing teachers Stress. The Personnel and Guidance Journal, 61, 549-552.
Nelson, J.R., Maculan, A., Roberts, M.L., & Ohlund, B. J.(2001).Sources of occupational stress for teachers of students with emotional and behavioral disorders. Journal of Emotional and Behavioral Disorders, 9(2),123-130.
Parker, D. F., & DeCotiis, T. A. (1983). Organizational determinants of job stress.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Performance, 32, 160-177.
Pearson, L. C., & Moomaw, W. (2005).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 autonomy and stress, work satisfaction, empowerment, and professionalism. Educational Research Quarterly, 29(1), 37-53.
Robbins, S. P. (2001).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Upper Saddle River, NT: Prentice-Hall Inc.
Steers, R. M. (1988). Work and stress, Introduction to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NSCCP Bullentin, 27, 109-133.
Tellenback, S., Brenner, S. D., & Löfgren, H.(1983). Teacher stress in the low-trust society. B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 of Education, 21 (3) , 331-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