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Böhm, H.R, Haupter, B.a , Heiland, P and Dapp, K, “Implementation of flood risk management measures into spatial plans and policies”, River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 Volume 20, Issue 3, pp 255-267 , 2004
[2] Christopher M. Smemoe, E. James Nelson, Alan K. Zundel, and A. Woodruff Miller, “Demonstrating Floodplain Uncertainty Using Flood Probability Map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water resources association Vo1.43,No.2 , 2007
[3] Christopher Smemoe, Jim Nelson, and Alan Zundel, “Risk Analysis Using Spatial Data in Flood Damage Reduction Studies”, World Water Congress,2004
[4] Downton, M.W , Miller, J.Z.B , Pielke Jr.and R.A, “Reanalysis of U.S. National Weather Service Flood Loss Database ”, Natural Hazards Review Volume 6, Issue 1, pp 13-22 , 2005
[5] Hilary K. McMillana and James Brasington, “Reduced complexity strategies for modelling urban floodplain inundation”, Geomorphology Volume 90, Issues 3-4, pp 226-243 , 2007
[6] J. ROLF OLSEN, “Climate Change and Floodplain Management in the United States”, Climatic Change 76: pp 407-426 , 2006
[7] Kundzewicz, Z.W., Ulbrich, U., Brücher, T., Graczyk, D., Krüger, A., Leckebusch, G.C., Menzel, L., (...), Szwed, M., “Summer floods in Central Europe - Climate change track?”, Natural Hazards 36 (1-2), pp. 165-189 , 2005
[8] M. G. Shapiro and E. J. Nelson, “Digital Terrain Model Processing for Integrated Hydraulic Analysis and Floodplain Mapping”, World Water Congress , 2004
[9] Nawajish Sayeed Noman; E. James Nelson and Alan K. Zundel, “Improved Process for Floodplain Delineation from Digital Terrain Models”, Journal of water resources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 pp 427–436 , 2003
[10] Simon Wu a, Jonathan Li b and G.H. Huang, “Modeling the effects of elevation data resolution on the performance of topography -based watershed runoff simulation”, Environmental Modelling & Software 22 , pp1250-1260 , 2007
[11] Tingju Zhu Jay R. Lund,Marion W. Jenkins, Guilherme F. Marques, and Randall S. Ritzema, “Climate change, urbanization, and optimal long-term floodplain protection”, Warer resources research vol 43 , 2007
[12] Van Heeringen, K.-J., Verwey, A. and Melger, E, “Dutch approach to high speed urban drainage modeling with SOBEK”, Global Solutions for Urban Drainage , pp 1-11 , 2002
[13] http://www.moidlassc.gov.tw/satellite/index.htm,內政部地政司衛星測量中心
[14] http://www.cwb.gov.tw/,中央氣象局全球資訊網
[15] http://www.afasi.gov.tw/news.asp,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農林航空測量所
[16] http://law.moj.gov.tw/,全國法規資料庫
[17] 王文祿,洪氾區洪水高程確定制度法制化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土木工程系,2002[18] 王思樺,台北地區水災與土石流災害風險分區劃設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台北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2003[19] 王蜀嘉,高精度及高解析度數值地形模型測製規範(草案),內政部地政司衛星測量中心,2003
[20] 王蜀嘉,高精度及高解析度數值地形模型測製規範工作報告,內政部地政司衛星測量中心,2003
[21] 巨廷工程顧問股份有限公司,洪氾區劃設管理課題之研究,經濟部水利署水利規劃試驗所,2003
[22] 石全隆,三爺溪流域淹水潛勢及綜合治理規劃分析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水利及海洋工程研究所,2006[23] 江明晃,台中市區數值地形解析度對淹水模擬結果之比較,碩士論文,臺灣大學生物環境系統工程學研究所,2006[24] 何信隆,河川治理在防災與危機管理規劃之探討-以基隆河治理為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科技大學土木與防災研究所,2001[25] 余翠紋,高解析度數值地形模型精度評估與應用,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地球科學系碩博士班,2004[26] 吳啟瑞,八掌溪流域之淹水模擬,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農業工程學研究所,1993[27] 吳紹禎,不同時期空載光達成果比對探討–以新竹地區為例,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土木工程系所,2006[28] 呂誌強,DEM解析度對大地起伏模式之影響,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土木工程系所,2004[29] 宋仁良,基隆河上游集水區地表特性與降雨逕流之關係研究,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地學研究所,2005[30] 李天浩,水文氣象資訊與水文水理系統模式整合之研發(1/2),經濟部水利署,2002
[31] 李天浩,水文氣象資訊與水文水理系統模式整合之研發(2/2),經濟部水利署,2003
[32] 李鴻源,水災應變模擬系統建置研究案-以汐止地區基隆河為例,行政院災害防救委員會,2003
[33] 李佩珊,台灣大地起伏模型之精進及其在DEM製作之應用,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土木工程系所,2005[34] 李瑞靄,淡水河流域降水之研究,博士論文,文化大學地學研究所,1976[35] 李慶平,洪泛區劃設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中興大學土木工程學系,2003[36] 李禧,極端暴雨情境模擬方法之研究及其洪水量之推估,碩士論文,淡江大學水資源及環境工程學系碩士班,2007
[37] 周心怡,拔靴法(Bootstrap)之探討及其應用,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統計研究所,2004[38] 孟慶凱,跨河構造物與洪氾關係之研究─以基隆河為例─,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土木工程學系碩士在職專班,2003[39] 林元鵬,降雨逕流模擬不確定分析,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1985[40] 林志航,集水區暴雨強度-延時-頻率模式及其不確定性分析,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土木工程學系研究所,1997[41] 林志瑋,考慮流域洪災損失相關性及不確定性之洪災風險評估模型建立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2007[42] 林宗賢,河川洪水對三重地區淹水之影響,碩士論文,逢甲大學水利工程學系碩士班,2007[43] 林洙宏,集水區淹水模式之比較與應用,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農業工程學系,1994[44] 邱文美,流量延時曲線特性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土木工程學系,1998[45] 范家榮,基隆河集水區特性與洪災發生關係之探討,碩士論文,國立中興大學水土保持學系,2002[46] 殷莞之,流動的希望/災難?基隆河防洪整治的政治經濟學分析,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2001[47] 國立交通大學,基隆河洪氾管理指標之不確定性對洪氾區劃設之影響研究,經濟部水利署第十河川局,,2005
[48] 張有德,流域淹水格網自動化劃分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水利及海洋工程學系,2000[49] 張哲豪,基隆河整體治理計畫(前期計畫)暨後期治理規劃方案之效益與風險評估,經濟部水利處水利規劃試驗所,2005
[50] 張齡方,住宅區淹水損失之推估,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農業工程學研究所,2000[51] 莊智瑋,基隆河員山子分洪水文效益評估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中興大學水土保持學系,2005[52] 陳天賜,核胞模式於洪氾區域劃設圖資架構規劃之應用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台北科技大學土木與防災研究所,2004[53] 陳昌榮,流域暴雨逕流和淹水之模擬,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生物環境系統工程學系暨研究所,2002[54] 陳信彰,分布型降雨-逕流模式之不確定性與敏感度分析,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水利及海洋工程學系,1997[55] 陳威誠,由光達覆蓋模型萃取數值高程模型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土木工程系所,2005[56] 陳崇岳,基隆河水患消防機關搶救之研究─以台北市搶救納莉風災為例,碩士論文,中央警察大學消防科學研究所,2002[57] 陳景元,隨機效用模型應用於基隆河流域洪災風險效益實證之研究,碩士論文,立德管理學院資源環境研究所,2004[58] 陳楷霖,以數值地形分析細網格區域排水特性之研究,碩士論文,中華大學土木與工程資訊學系碩士班,2007[59] 陳瑞宗,結合HEC-RAS模式與GIS模擬洪災之研究-以筏子溪為例,碩士論文,國立中興大學水土保持學系,2003[60] 陳雍政,航空攝影測量於河川管理之實務應用,碩士論文,國立中興大學-土木工程學系,2003[61] 陳嘉榮,區域雨量分析與降雨-逕流預報之研究,博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水利及海洋工程學系,2000[62] 陳榮松,消減水文參數不確定性之堤防風險分析,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水利及海洋工程學系,1987[63] 陳鴻志,台北市社子島洪患問題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1999[64] 陳騫文,洪水災害對家戶選擇調整措施之影響-以汐止地區為例,碩士論文,長榮大學土地管理與開發學系碩士班,2003[65] 陶林數值測量工程有限公司,基隆河洪水平原劃設,經濟部水利署第十河川局,2002
[66] 彭淼祥,空載光達生產數值高程模型及其精度評估,博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土木工程系所,2006[67] 黃成甲,流域洪水與淹水演算模式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農業工程學系,1997[68] 黃誌川,集水區降雨逕流時空分佈之模擬-結合地文參數之不確定性分析,博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地質環境資源研究所,2003[69] 黃震靜,數值地形模型與地理資訊系統在基本圖航空攝影規劃上之應用,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森林學研究所,2002[70] 楊明仁,颱風事件下之集水區逕流模擬,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水文所,2005
[71] 楊明忠,河川建槽流量之決定及其不確定性分析,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水利及海洋工程學系,1999[72] 楊善智,數值高程模型(DEM)之品質評估,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測量及空間資訊學系,2007[73] 楊錦釧,洪氾區劃設準則與模式研究(一),經濟部水利處水利規劃試驗所,2000
[74] 楊錦釧,洪氾區劃設準則與模式研究(二),經濟部水利處水利規劃試驗所,2001
[75] 楊錦釧,洪氾區劃設準則與模式研究(三),經濟部水利處水利規劃試驗所,2002
[76] 楊錦釧,洪氾區劃設準則與模式研究(四),經濟部水利處水利規劃試驗所,2003
[77] 楊錦釧,洪氾區劃設準則與模式研究總報告,經濟部水利處水利規劃試驗所,,2003
[78] 楊錦釧,洪氾區劃設法制化與整合管理系統建置之研究(1/2),經濟部水利處水利規劃試驗所,2004
[79] 楊錦釧,洪氾區劃設法制化與整合管理系統建置之研究(2/2),經濟部水利處水利規劃試驗所,2006
[80] 楊錦釧,洪氾區劃設法制化與整合管理系統建置之研究總報告,經濟部水利處水利規劃試驗所,2006
[81] 楊靜雯,投機城市之災害空間生產─汐止個案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1999[82] 溫怡玲,我國颱風洪水制度建構之研究,碩士論文,逢甲大學保險所,2005[83] 葉人瑞,地理資訊系統結合淹水模式之應用,碩士論文,國立中興大學土木工程學系,2000[84] 廖依玲,基隆河流域降雨-逕流模式建置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中興大學水土保持學系,2003[85] 歐春吉,洪水損失評估模式之建立及其保險制度上之應用,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2004[86] 潘麒帆,區域淹水風險之分級分區,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生物環境系統工程學研究所,2008[87] 蔡依純,從土地使用規劃進行防洪管理策略之研究.以基隆河上游地區為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科技大學建築與都市設計研究所,2003[88] 蔡佳璋,綜合治水對策中SOBEK淹水模式之應用-以雲林南部沿海地區為例,碩士論文,中華大學土木與工程資訊學系碩士班,2007[89] 蔡宗勳,數值高度模型之地形量度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地理學系,1994[90] 鄭允翔,颱風暴潮與颱風特性關係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水利及海洋工程學系,2003[91] 盧重任,台北縣板和地區洪水及淹水演算模擬,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農業工程學系,1998[92] 謝奇峰,洪氾區劃設圖資需求與精度分析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台北科技大學土木與防災研究所,2004[93] 謝建宏,二維淹水模式應用於宜蘭縣嚴重感潮低地三個排水系統排洪最佳抽水量擇定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中興大學水土保持學系,2004[94] 謝慧民,台北市低漥地區之淹水模擬,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農業工程學系,1990[95] 簡名毅,鹽水溪流域洪水與淹水演算模式,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農業工程學研究所,1999[96] 顏宏宇,LiDAR直接量測數值地形資料精度分析與應用,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地球科學系碩博士班,2005[97] 顏瑞龍,東港溪流域淹水模擬與消洪策略分析,碩士論文,國立屏東科技大學土木工程系,2007[98] 顏銘璋,台灣洪水保險法制化過程研擬規劃之研究,碩士論文,中華大學土木工程學系碩士班,2003[99] 羅以倫,基隆河水災損失減輕措施之成本效益分析,碩士論文,國立台北大學資源管理研究所,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