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目錄 中文摘要 I 英文摘要 III 謝誌 V 總目 錄 VII 章節目錄 VI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二章 研究方法 33 第三章 問卷調查結果分析與討論 45 第四章 室內空氣環境實態調查結果分析與討論 77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93 參考文獻 99 附錄 109 表目錄 XI 圖目錄XIII
第一章 緒論 1 1-1 前言 1 1-2 研究動機與目的 1-2-1 研究動機 5 1-2-2 研究目的 7 1-3 研究定位與研究流程 1-3-1 研究定位 9 1-3-2 研究架構與流程 10 1-4 文獻回顧 1-4-1 病態建築症候群(SBS) / 病態住宅症候群(SHS)之定義與診斷基準11 1-4-2 多種化學物質過敏症之定義與診斷基準 13 1-4-3 QEESI 問診表相關文獻整理 16 1-4-4 室內空氣品質測定相關文獻整理 【1】關於室內空氣中化學物質濃度指針值 19 【2】 WHO 及亞洲主要鄰國IAQ 指針值比較23 【3】關於室內空氣中化學物質濃度測定方法 25 【4】關於室內空氣品質實測標準作業流程 28 1-4-5 結合QEESI 問表與室內空氣品質實測應用相關文獻29
第二章 研究方法 33 2-1 問卷調查 2-1-1 關於問卷發放及回收 33 2-1-2 關於問卷內容 34 2-2 IAQ 實測調查概要 2-2-1 實測地背景 37 2-2-2 IAQ 實測對象住宅選定方法 37 2-3 IAQ 測定標的及採樣分析方法 39 2-4 統計分析方法 43
第三章 問卷調查結果分析 45 3-1 QEESI 問診表(中文版)信效度分析結果 3-1-1 因素分析 45 3-1-2 信度分析 50 3-2 個人、居住環境相關資訊對QEESI 中文版之得分預測 3-2-1 對【Q1 吸入性化學物質無法忍受程度】預測力分析 51 3-2-2 對【Q2 其他物質無法忍受程度】預測力分析52 3-2-3 對【Q3 症狀】預測力分析53 3-2-4 對【Q5 日常生活影響尺度】預測力分析53 3-2-5 小結 56 3-3 各次量表篩檢SBS 患者之靈敏度 59 3-4 病態建築症候群推定患者群與對照群各次量表間之差異 3-4-1 Q1 次量表「吸入性化學物質無法忍受程度(Chemical inhalant intolerance scale)」63 3-4-2 Q2 次量表「其他物質無法忍受程度(Otherintolerance scale)」64 3-4-3 Q3 次量表「症狀」(Symptom severity scale) 64 3-4-4 Q5 次量表「日常生活影響尺度」(Life impact scale) 65 3-4-5 Q4 次量表「常時曝露化學物質之影響尺度」﹙Masking Index﹚66 3-5 篩檢SBS 有效判別決斷點(cut-off point)之確立 69 3-6 推定患者群與對照群分組方法可行性之驗證71 3-7 美、日、台適用之不同QEESI 次量表及有效判別決斷點之國際比較 3-7-1 美、日、台適用之不同QEESI 次量表及有效判別決斷點 73 3-7-2 美、日、台之國際比較與討論 75
第四章 室內空氣環境實態調查結果 77 4-1 40 家戶室內空氣品質實測結果分析79 4-2 病態住宅「SH」與對照住宅「non-SH」之比較83 4-3 裝修量對比之二家戶於開窗及關窗狀態下之實測結果比較 85 4-4-1 案例1:W 宅 85 4-4-2 案例2:N 公司員工宿舍 87 4-4 小結 91
第五章結論與建議 93 5-1 結論 93 5-3 後續研究建議 97
參考文獻99 參1 中文文獻 99 參2 英文文獻102 參3 日文文獻106
附錄109 附錄1 「QEESI 問診表」(繁體中文版)及「個人‧居住環境相關因子詢問表」111 附錄 2 日本「SICK-HOUSE 對策」相關法令及學術發展整理121 附錄 3 ISO 及JIS 相對照之方法規範整理 127
表目錄 表 1-1 化學物質過敏症診斷基準15 表1-2 QEESI 問診表相關文獻整理17 表1-3 我國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公告室内空氣品質建議值一覽表20 表 1-4 日本厚生勞働省頒佈13 種有害揮發性有機 化合物質室內空氣中濃度指針值一覽表 20 表 1-5 WHO 提出揮發性有機化合物之分類 21 表 1-6 TVOC 的健康影響 22 表1-7 短時間曝露於甲醛後對人體之刺激影響22 表 1-8 WHO及亞洲主要鄰國IAQ 指針值比較摘錄23 表1-9 室內空氣中化學物質濃度測定法比較27 表1-10 日本厚生勞働省公告IAQ 測定方法 27 表1-11 ISO 訂定之IAQ 實測標準作業流程27 表 1-12 JIS 訂定之新建住宅IAQ 實測標準作業流程28 表1-13 居住環境實態與健康相關調查文獻29 表1-14 居住環境實態與健康相關調查系列文獻 30 表 2-1 有效問卷受試者背景 33 表2-2 個人、居住環境相關資訊之問卷內容 34 表2-3 QEESI 問診表各次量表主要範圍及重症度標準35 表2-4 台南及高雄之氣候概要 37 表2-5 進行室内空氣品質實測調査對象住宅概要 37 表 2-6 本研究IAQ 實測調查概要 39 表2-7 本研究IAQ 實測檢測點概要 40 表2-8 第一階段(開窗狀態)IAQ 實測之時程 40 表2-9 第二階段(關窗狀態)IAQ 實測之時程 41 表3-1 兩次因素分析KMO 及Bartlett's 檢定結果 45 表 3-2 第一次因素分析轉軸後摘要表 46 表 3-3 第二次因素分析轉軸後摘要表 48 表3-4 QEESI 問診表(繁體中文版)之信度摘要表 50 表3-5 問卷受試者各屬性對QEESI 中文版之得分預測力 54 表 3-6 台灣民眾病態建築症候群(SBS)罹患率高相關影響因子整理 56 表 3-7 病態建築症候群推定患者特徵之台日比較 57 表 3-8 QEESI 中文版之logistic 迴歸分析摘要表 61 表3-9 QEESI 中文版Q4 常時曝露化學物質之影響尺度之logistic 迴歸分析摘要表 62 表 3-10 QEESI 對sbs 之ROC 分析摘要表 69 表3-11 美、日、台適用之不同次量表及有效判別決斷點一覽 73 表3-12 QEESI 問診表英文版SBS/MCS 篩檢分類之基準 74 表3-13 QEESI 問診表日文版SBS/MCS 篩檢分類之基準 74 表4-1 第一階段開窗狀態下40 戶室內空氣中甲醛濃度實測結果 79 表 4-2 第一階段開窗狀態下40 戶室內空氣中TVOC 濃度實測結果 80 表4-3 第一階段開窗狀態下40 戶室内空氣環境實態調査結果 81 表4-4 第一階段開窗狀態下40 戶室内空氣環境實態調査結果I/O 比 81 表 4-5 W 宅於關窗狀態下甲醛濃度值 86 表4-6 W 宅於關窗狀態下TVOC 濃度值 87 表4-7 N 公司員工宿於關窗狀態下甲醛濃度值 87 表4-8 N 公司員工宿舍於關窗狀態下TVOC 濃度值 88 表4-9 N 公司員工宿舍裝修家具建材甲醛釋出量檢測結果 89 附表1 日本官方與學界在修法前後進行調查文獻 122 附表2 病態建築實態與健康相關調查文獻 123 附表3 2009/2010 文獻124 附表4 ISO 及JIS 頒佈之關於IAQ 測定方法相關規範 127
圖目錄 圖 1-1 化學物質過敏症之成因 14 圖 1-2 化學物質過敏症症狀出現比例 14 圖 3-1 Q1 次量表「sbs」及「non-sbs」之比較 63 圖 3-2 Q2 次量表「sbs」及「non-sbs」之比較 64 圖 3-3 Q3 次量表「sbs」及「non-sbs」之比較 65 圖 3-4 Q5 次量表「sbs」及「non-sbs」之比較 65 圖 3-5 Q4 次量表「sbs」及「non-sbs」之比較 66 圖 3-6 以台灣專用次量表及有效判別決斷值看分組後得分結果 71 圖 4-1 第一階段開窗狀態下40 室內空氣中羰基化合物空氣中濃度之比較 83 圖 4-2 第一階段開窗狀態下40 室內空氣中TVOC 空氣中濃度之比較 84 圖 4-3 W 宅於是否開窗狀態下甲醛濃度值之比較 86 圖 4-4 W 宅於是否開窗狀態下TVOC 濃度值之比較 86 圖 4-5 N公司員工宿舍於是否開窗狀態下甲醛濃度值之比較 88 圖 4-6 N公司員工宿舍於是否開窗狀態下TVOC濃度值之比較 88 附圖 1 附圖1 居住環境之健康維持増進相關研究開發roadmap 1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