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文獻
一、專書
Adolf A. Berle與Gardiner C. Means著,陸年青、許冀湯合譯,現代股份公司及私有財產,台灣銀行控股公司及金融控股公司法經濟研究室,1981年。
王文宇,公司法論,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8年四版。
王澤鑑,債法原理,自版,2006年增訂版再刷。
王澤鑑,民法總則,自版,2008年修訂版。
李惠宗,行政法要義,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12年。
林誠二,民法債編各論(下),瑞興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
林誠二,民法總則(下),自版,2012年三版。
邱聰智,新訂債法各論(下),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8年再版。
張清溪,經濟學理論與實際(上冊),翰蘆圖書出版有限公司,2000年修訂五版。
郭玲惠,勞動契約法論,三民書局,2011年。
黃茂榮,稅法總論,第三冊,根植法學叢書出版,2008年二版。
黃朝義,刑事訴訟法,新學林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三版。
黃程貫,勞動法,空中大學,2001年修訂再版三刷。
黃越欽,勞動法新論,翰蘆圖書出版有限公司,2012年四版。
楊通軒,個別勞工法-理論與實務,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2012年二版。
楊通軒,集體勞工法-理論與實務,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2012年三版。
葛克昌,行政程序與納稅人基本權:稅捐稽徵法之新思維,翰蘆圖書出版有限公司,2012年三版。
劉連煜,現代公司法,自版,2014年增訂十版。
二、專書論文
王松柏,勞動契約,勞動基準法釋義-施行二十年之回顧與展望,新學林出版有限公司,2013年二版四刷。
王振寰,全球化的社會變遷,社會學與台灣社會,巨流出版,2005年。
王振寰,社會學是什麼?,社會學與台灣社會,巨流出版,2005年。
王澤鑑,勞工法之社會功能及勞工法學之基本任務,民法學說與判例研究第二冊,自版,2009年。
林佳和,公私協力在勞動法上的理論與實踐,勞動與法論文集I:勞動法基礎理論與法制發展、同盟與集體勞動法,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14年。
林佳和,全球化與國際勞動人權保障,勞動法論文集II-勞動與公法、全球化與勞動人權,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14年。
林佳和,企業需求與勞動保護的拉扯,勞動法論文集III-國家與勞動市場管制、勞動契約,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14年。
林佳和,自由、管制與協商的辯證,勞動法論文集III-國家與勞動市場管制、勞動契約,元照出版,2014年。
林佳和,勞動契約之管制與自治,勞動法論文集III-國家與勞動市場管制、勞動契約,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14年。
林佳和,論勞動法領域中的委員會決定與判斷餘地,勞動法論文集II-勞動與公法、全球化與勞動人權,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14年。
侯岳宏,勞動基準法第十一條第四款解釋與法人格否認理論-最高法院98年度台上字第652號判決,勞動法精選判決評釋,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13年。
范建得,論公司人格之否認,財經法論集-柯芳枝教授六秩華誕祝賀文集,三民出版,1997年。
陳建文,企業王國?企業帝國?企業民國!-一個勞動基準法規範認知圖像的勾勒嘗試,社會公義:黃越欽教授紀念論文集,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11年。
黃銘傑,股東有限責任制度之省思-公司法關係企業專章之啟示與詮釋,商事法總論暨財經法文集-王仁宏教授六十歲生日祝賀論文集,元照出版有限公司,1999年8月。
黃銘傑,管窺力霸風暴中所暴露之公司治理與金融監理問題,公司治理與資本市場法制之落實與革新-邁向理論與實務融合之法制發展,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11年。
葛克昌,公私法債權保全與禁止出國,行政程序與納稅人基本權,翰蘆圖書出版有限公司,2005年增訂版。
廖大穎,論公司法與保護債權人之機制,現代公司法制之新課題, 2005年。
熊瑞梅,團體與組織,社會學與台灣社會,巨流出版,2005年。
劉士豪,勞動債權清償制度及受償順位之改革芻議,回顧與前瞻 勞動基準法施行30週年論文集,勞動部出版,2014年。
劉志鵬,雇主之概念,勞動基準法釋義-施行二十年之回顧與展望,新學林出版有限公司,2013年二版。
鄭津津,從全球化趨勢論企業行使調動權之合理性,回顧與前瞻 勞動基準法施行30週年論文集,勞動部出版,2014年。
賴英照,關係企業法律問題及立法草案之研究,公司法論文集,財團法人中華民國證券交易市場發展基金會,1988年。
三、學術期刊
方嘉麟,關係企業專章管制控制力濫用之法律問題,政大法學評論,第63期,2000年6月。
王乃彥,論刑事程序之限制出境,警大法學論集,第24期,2013年4月。
王文宇,商業組織之核心法則-以公司、信託、合夥為例,法令月刊,第53卷第1期,2002年1月。王文宇,進出公司法-幾點跨領域的觀察,月旦民商法雜誌,創刊號,2003年9月。王志誠,公司法:第三講 公司負責人之概念與地位,月旦法學教室,第24期,2004年10月。王能君,日本「解僱權濫用法理」與「整理解僱法理」,大量解僱勞工保護法制之研究,勞動法學會出版,2004年6月。
王惠玲,事業單位改組轉讓問題之探討,律師雜誌,第219期,1997年12月。何曜琛,法人董事及公司負責人對第三人之侵權行為責任,華岡法粹,第36期,2006年11月。何曜琛,揭穿公司面紗原則-台灣台中地方法院95年度仲認字第1號裁定-,台灣法學雜誌,第169期,2011年2月。
吳巡龍,論刑訴程序之限制出境,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100期,2007年11月。
吳濬宏,法人股東代表人擔任董監事相關問題解析,實用稅務,第358 期,2004年10月。李玉春,解僱保護程序規範之研究,大量解僱勞工保護法制之研究,勞動法學會出版,2004年6月。
李玉春,論工會法中勞工之範疇,國立中正大學法學集刊,第44期,2014年8月。杜怡靜,對臺灣關係企業規範之若干省思──在興利與防弊之間,月旦法學雜誌,第225期,2014年2月。周振峰,論法人股東代表人同時當選公司董監事之法律效果,全國律師,第 17卷第2期,2013年2月。
林仁光,公司法第二十七條法人董監事制度存廢之研究,台大法學論叢,第40卷第1期, 2011年3月。
林石猛,稅務案件限制出境(住居)之救濟途徑,月旦法學雜誌,第167期, 2009年4月。林更盛,「控制性持股」關係對雇主概念及其責任的可能影響,律師雜誌,第291期, 2003年12月。林佳和,關係企業間的工作安置義務?最後手段原則的進一步發展/最高法院判決九八台上六五二,台灣法學雜誌,第129期, 2009年6月。
林茂宏,談檢察官之違法限制出境處分,台灣法學雜誌,第180期,2011年7月。
林國全,法人得否被選任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月旦法學教室,第84期, 2002年5月。林國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之資格、選任與解任,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36期, 2002年7月
林國全,控制從屬公司之形式認定基準,月旦法學教室,第77期,2001年10月。林輝煌,論限制出境,月旦法學雜誌,第120期,2005年5月。邵慶平,再論公司法第二十七條-公司治理強化下的另一種思考,財產法暨經濟法,第2期, 2005年6月。邵慶平,公司法:第一講 組織與契約之間-法律規範觀點,月旦法學教室,第60期,2007年10月。邵慶平,公司法:第二講 組織與契約之間-經濟分析觀點,月旦法學教室,第62期,2007年12月。侯岳宏,法人格否認理論在臺灣與日本勞動法上之運用與發展,政大法學評論,第141期,2015年6月。洪令家,從美國法看揭穿公司面紗原則在我國之實踐,中正財經法學,第八期, 2014年1月。洪秀芬,公司法「關係企業」規範之疑義與缺失,東海大學法學研究,第17期,2002年12 月。洪東煒,限制出境稅捐保全的改進對策,稅務旬刊,第2243期,2014年1月。高靜遠,公司法上法人股東代表人人數之規範探討,月旦法學雜誌,第79期,2001年12月。張心悌,反向揭穿公司面紗之研究,東吳法律學報,第24卷第4期,2013年4月。梁郁翎,淺談兩公約與欠稅限制出境,當代財政,第29期, 2013年5月。許士軍,企業組織變革新趨勢,研考雙月刊,第33卷第3期, 2009年6月。郭大維,公司經營者的傀儡遊戲-論公司治理下幕後董事之規範問題,月旦法學雜誌,第184期, 2010年9月。郭大維,股東有限責任與否認公司法人格理論-「揭穿公司面紗原則」之探討,中正財經法學,第7期,2013年7月。郭宗維,從台肥案談政府股東及法人股東,實用稅務,第301期,2000年1月。
郭玲惠,企業關廠或倒閉時,勞工權益之保障-以德國制度為例,中興法學,第42期,1997年6月。郭玲惠,金融控股公司與企業併購對於勞工勞動條件保障之初探-以調職為例,律師雜誌,第291期,2003年12月。郭玲惠,大量解僱,月旦法學教室,第17期,2004年2月。郭玲惠,大量解僱勞工保護法制之初探-兼簡介德國之大量解僱勞工保護-,勞動法學會學報第三期—大量解僱勞工保護法制之研究,大量解僱勞工保護法制之研究,勞動法學會出版,2004年6月。
郭玲惠,由東森S台撤照談大量解僱勞工保護法解僱原因規範之疑點,台灣法學雜誌,第77期,2005年12月。
郭玲惠,臺灣高等法院九十四年重勞上字第二號判決評釋,勞動法裁判選輯(六),臺灣勞動法學會出版,2009年12月。
陳志龍,集團化公司之鉅型經濟犯罪,月旦法學雜誌,第195期,2011年8月。陳東升,台灣社會組織原則的轉換:衝突或自然演化?,長庚人文社會學報,第2卷第2期,2009年10月。陳建文,關係企業勞工退休金請求對象爭議/高院九七勞上三九,台灣法學雜誌,第122期,2002年2月。
陳建文,金融控股公司所引發之勞動法議題初探,律師雜誌,第291期, 2003年12月。陳建文,勞動基準法第二十條解釋爭議之研究,勞動法裁判選輯(五),勞動法學會出版,2007年6月。
陳建文,勞動基準法第五十七條之規範功能與操作原則/台北地院九七勞訴七七,台灣法學雜誌,第138期, 2009年10月。
陳建文,業務性質變更、工作安置義務與法人格形骸化/高院九六勞上四六,台灣法學雜誌,第154期, 2010年6月。
陳建文,雇主功能化趨勢與「同一雇主」概念的操作思考/台北地院九九勞訴六七,台灣法學雜誌,第166期, 2010年12月。
陳彥良,解僱保護制度體系之研析-兼論大量解僱勞工保護法,政大法學評論,2007年10月。陳清秀,限制出境處分之探討-最高行政法院九十四年判字第一o三o號判決評析,月旦裁判時報,第7期,2011年2月。陳聰富,民法總則講座:第四講 法人的意義、種類與能力,月旦法學教室,第139期,2014年5月。曾宛如,新修正公司法評析-董事「認定」之重大變革(事實上董事)及影子董事暨董事忠實義務之具體化,月旦法學教室,第204期, 2012年5月。曾宛如,影子董事與關係企業-多數股東權行使界限之另一面向,政大法學評論,第132期,2013年4月。焦興鎧,歐洲聯盟大量解僱勞工保護法制之研究-兼比較美國及我國法制之發展,中華國際法與超國界法評論,第1卷第2期,2005年12月。馮郁秀,公司欠稅限制出境對象之實例研析,當代財政,第20期,2012年8月。
馮郁秀,解除境限與公司登記之疑義,稅務旬刊,第2239期,2013年12月。
黃俊杰,公政公約在限制出境稅務判決之適用,月旦法學教室,第126期, 2013年4月。
黃茂榮,企業組織之調整及其稅捐效應,月旦財經法雜誌,第18期,2009年9月。黃虹霞,政府或法人股東代表當選為公司董監事相關法律問題,萬國法律,第110期,2004年4月。
黃虹霞,由公司法第8條第3項及第154條第2項之增訂談影武者責任,萬國法律,第188期,2013年4月。黃勝義,稅捐保全之限制出境,稅務旬刊,第2250期,2014年3月。黃朝義,刑事訴訟程序限制出境(出海)之規範與實際問題,月旦法學雜誌,第215期,2013年4月。黃朝義,重新思考限制出境(出海)制度之合理性,中央警察大學國土安全與國境管理學報,第19期,2013年5月。黃源浩,租稅保全程序的憲法界限,憲政時代季刊,第39卷第3期,2014年1月。黃銘傑,揮別天龍國時代的法人董監委任關係之解釋-評最高法院一○一年度台上字第七○○號判決,月旦法學雜誌,第215期,2013年4月。楊通軒,大量解僱勞工保護法相關法律問題之研究,律師雜誌,第282期,2003年3月。葛克昌,限制出境與勞工保護,興國學報,第3期,2004年7月。廖大穎,評公司法第二七條法人董監事制度-從台灣高等法院九十一年度上字第八七o號與板橋地方法院九十一年度訴字第二一八號判決的啟發,月旦法學雜誌,第112期, 2004年9月。廖大穎,關係企業之法規範與公司治理,中正財經法學,第6期,2013年1月。廖大穎,公司法人格否認之法理,月旦法學教室,第130期,2013年8月。
廖怡貞,限制欠稅人出境制度合憲性之檢討,月旦法學雜誌,第72期, 2001年5月。趙德樞,日本、大陸及我國法人格否認理論與一人公司關係之探討,銘傳大學法學論叢,創刊號, 2003年12月。劉士豪,大量解僱勞工保護法中「解僱計畫書通知與協商」制度之初探,律師雜誌,第282期,2003年3月。劉士豪,大量解僱勞工保護法禁止董事長及實際負責人出境制度之分析與檢討─勞動債權的重新思考,銘傳大學法學論叢第11期,2009年6月。劉公偉,揭穿公司面紗原則之經濟分析,台大法學論叢,第30卷第5期,2001年9月。
劉志鵬,關係企業與勞工之職務異動-台灣高等法院九十一年度勞上易字第5號判決評釋,律師雜誌,第291期, 2003年12月。劉梅君,「勞動人權」年年退步的背後:政治經濟學批判的分析,應用倫理研究通訊第39期, 2006年8月。劉連煜,揭穿公司面紗原則與否認公司人格理論在我國實務之運用,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67期, 2005年2月。
劉連煜,股份轉換、股份交換與股份收購,台灣本土法學,第82期,2006年5月。
蔡庭榕,限制出境之研究,國境警察學報,創刊號,2002年10月。
蔡瑄庭,污染者之「本尊」或「分身」?誰應付費?-論適用「揭穿公司面紗原則」於母公司環保法律責任之認定,臺北大學法學論叢,第 73 期,2010年3月。蔡震榮,行政執行法:第一講-公法上金錢給付義務與限制出境,月旦法學教室,第101期, 2011年3月。蔡震榮,歇業證明之相關問題研究,月旦法學教室第119期,2012年9月。
謝志鴻,論刑事訴訟程序限制出境之合理性與公正性,警察大學法學論集,第24期, 2013年4月。
謝棋楠,美國貿易調整法下大量解僱勞工保護法制之研究,大量解僱勞工保護法制之研究,勞動法學會出版,2004年6月。
簡祥紋,法人格否認論之初探-兼論揭開公司面紗原則,法令月刊,第57卷第3期, 2006年3月。魏千峰,多重雇主初探-台灣高等法院八十九年度勞上易字第三六號判決及台北地院八十八年度勞訴字第八九號判決評釋,勞動法裁判選輯(五), 台灣勞動法學報,第六期,2007年6月。
四、學位論文
王怡華,揭穿公司面紗原則之適用要件,國立臺北大學法律學系碩士論文,2013年。李穎貞,多國企業區域化型態之調整與組織改變,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林奕辰,法人格否認與債權人保護-以揭穿公司面紗原則為中心,國立台北大學法律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2012年。林柏志,我國大量解僱勞工保護法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林靖淳,跨越公司法人格之界線-從揭開公司面紗原則出發,臺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年。施耀欽,揭穿公司面紗原則之研究─新挑戰與新視野,東吳大學法律學系碩士論文,2010年。柯素珍,我國大量解僱勞工保護法制之研究-兼論中國大陸解僱勞工保護法制,中國文化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7年。柳琬玲,個別勞工利益與工會集體行動的辯證:以華隆頭份廠的個案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洪溶黛,我國大量解僱勞工保護法制之研究-兼論美國相關法制,國立中正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張躍騰,大量解僱保護規範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系碩士論文,2000年。莊其穎,勞資間的合作與衝突—以大量解僱案件為例,國立臺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碩士論文,2009年。陳威志,大量解僱勞工保護法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6年。陳建文,經營組織變動勞動保護問題之研究-我國法制發展之回顧與前瞻,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5年。陳漢聲,公司法人格否認理論與債權人保護,世新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楊承翰,稅捐稽徵法第24條第3項欠稅限制出境之研究,國立台北大學法律學系碩士論文,2014年。賴宜孜,公司法人格否認理論於我國之實踐,逢甲大學財經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年。五、研討會論文
王方,解僱保護制度與歐美大量解僱勞工保護法制之研究,九十四年大量解僱勞工保護法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出版,2007年。
王志誠,事業單位實際負責人之認定,九十四年大量解僱勞工保護法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出版,2007年。
王能君,日本解僱保護制度,九十四年大量解僱勞工保護法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出版,2007年。
成之約,『大量解僱勞工保護法制之實施檢討與展望』專題評析 就業安全與(大量)解僱勞工保護法制的建構,九十四年大量解僱勞工保護法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出版,2007年。
李震山,「大量解僱勞工保護法制之禁止出國運作與配套措施」,九十四年大量解僱勞工保護法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出版,2007年。
林佳和,勞動關係之公法介入─以大量解僱勞工保護法之限制出境制度為例,九十四年大量解僱勞工保護法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出版,2007年。
林佳和,歐美大量解僱勞工保護法制之行政權機制,九十四年大量解僱勞工保護法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出版,2007年。
邱駿彥,『解僱保護制度與大量解僱勞工保護法』專題評析,九十四年大量解僱勞工保護法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出版,2007年。
郭玲惠,『大量解僱勞工保護法制之實施檢討與展望』專題評析,九十四年大量解僱勞工保護法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出版,2007年。
郭玲惠,大量解僱保護法理論與實務初探,九十四年大量解僱勞工保護法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出版,2007年。
郭玲惠,我國大量解僱勞工保護法制之行政權機制與實務,九十四年大量解僱勞工保護法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出版,2007年。
陳彥良,解僱保護制度與我國大量解僱勞工保護法之關聯-解僱保護制度體系之初探,九十四年大量解僱勞工保護法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出版,2007年。
焦興鎧,歐洲聯盟大量解僱勞工保護法制之研究,九十四年大量解僱勞工保護法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出版,2007年。
焦興鎧,關廠及大量解僱立法之研究-美國經驗之啟示,第四屆行政法實務與理論暨大量解僱勞工法制學術研討會,臺灣大學主辦,2004年。
楊通軒,論大量解僱勞工保護法之實施檢討與重設計,九十四年大量解僱勞工保護法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出版,2007年。
葛克昌,大量解僱禁止出境法律問題,九十四年大量解僱勞工保護法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出版,2007年。
葛克昌,公私法債權保全與禁止出國,第四屆行政法實務與理論暨大量解僱勞工法制學術研討會,臺灣大學主辦,2004年。
劉士豪,大量解僱勞工保護法禁止董事長及實際負責人出境制度之檢討與配套-一項錯置法令的重新思考,九十四年大量解僱勞工保護法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出版,2007年。
蔡震榮,論大量解僱勞工保護法限制出境處分及正當法律程序,第四屆行政法實務與理論暨大量解僱勞工法制學術研討會,臺灣大學主辦,2004年。
蔣大中、陳瑞敏,我國大量解僱勞工保護法制之司法實務與修法回饋,九十四年大量解僱勞工保護法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出版,2007年。
謝棋楠,美國大量解僱勞工保護法制,九十四年大量解僱勞工保護法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出版,2007年。
六、報導
經濟日報,台灣企業 如何走出新路?,2006年2月6日A12版。
經濟日報,《不確定的年代-台商大遷移 模式篇》中國壓力鍋噴蒸氣,倒閉潮一觸即發…台商的移動城堡 帶著夥伴走,2008年6月28日A6版。
聯合報,《NO.1台灣爭氣─系列》台商徐福記大陸糖果王,2008年10月14日A1版。
經濟日報,《連鎖業開花系列報導》潘進丁 對岸布局推手,2009年2月3日A11版。
經濟日報,《連鎖業開花系列報導》台慶搶灘上海 業績大增,2009年2月5日A11版。
七、法院判決
(一)民、刑事法院
最高法院67年度台上字第760號判例。
最高法院71年度台上字第737號判例。
最高法院73年度第4次刑事庭庭長會議。
最高法院81年台上字第347號民事判決。
最高法院87年度台上字第3025號民事判決。
最高法院88年度台上字第2590號民事判決。
最高法院89年度台抗字第548號裁定。
最高法院90年度台抗字第584號裁定。
最高法院90年度台上字第1149號民事判決。
最高法院91年度台上字第792號民事判決。
最高法院91年度台上字第1297號民事判決。
最高法院93年度台抗字第243號裁定。
最高法院94年度台上字第2339號民事判決。
最高法院95年度台上字第1692號民事判決。
最高法院96年度台抗字第297號裁定。
最高法院96台上字第1658號民事判決。
最高法院97年度台抗字第276號裁定。
最高法院97年度台上字第1459號民事判決。
最高法院98年度台上字第652號民事判決。
最高法院100年度台上字第2024號民事判決。
最高法院101年度台上字第187號民事判決。
最高法院101年度台上字第700號民事判決。
最高法院101年度台上字第1888號民事判決。
最高法院101年度台抗字第473號裁定。
最高法院102年度台上字第152號裁定。
高等法院91年度上易字第538號民事判決。
高等法院91年度勞上易字第5號民事判決。
高等法院92年度重勞上字第8號民事判決。
高等法院92年度重上字第551號民事判決。
高等法院93年度勞上字第34號民事判決。
高等法院95年度智上字第24號民事判決。
高等法院97年度重勞上字第16號民事判決。
高等法院98年度重勞上字第2號民事判決。
高等法院98年度勞上易字第18號民事判決。
高等法院99年度重上字第240號民事判決。
高等法院100年度重上字第9號民事判決。
高等法院100年度重上字第91號民事判決。
高等法院100年度重勞上字第44號民事判決。
高等法院101年度重上字第175號民事判決。
高等法院101年度重上更(一)字第30號民事判決。
高等法院台中分院98年度勞上易字第18號民事判決。
高等法院台南分院89度上字第47號民事判決。
高等法院台南分院91年度上更(一)字第36號民事判決。
台北地方法院90年度勞訴字第142號民事判決。
台北地方法院92年度智字第86號民事判決。
台北地方法院93年度勞訴字第7號民事判決。
台北地方法院96年度重勞訴字第22號民事判決。
台北地方法院96年度勞訴字第64號判決。
台北地方法院97年度重勞訴字第15號民事判決。
台北地方法院97年度重訴字第948號民事判決。
台北地方法院99年度重訴字第477號民事判決。
台北地方法院99年度重訴字第716號民事判決。
台北地方法院99年度訴字第1807號民事判決。
新竹地方法院90年度訴字第340號民事判決。
台中地方法院95年度仲認字第1號裁定。
台中地方法院97年度勞訴字第78號民事判決。
台南地方法院88年度訴字第608號民事判決。
(二)行政法院
最高行政法院100年度判字第2174號判決。
台北高等行政法院93年訴字第1664號判決。
台北高等行政法院97年度訴字第1930號。
台北高等行政法院98年度訴字第2300號判決。
台北高等行政法院99年度訴字第1924號判決。
台北高等行政法院100年度訴字第1861號判決。
台北高等行院法院101年度訴字第742號。
高雄高等行政法院95年度訴字第954號判決。
高雄高等行政法院95年度訴字第955號判決。
高雄高等行政法院95年度訴字第956號判決。
高雄高等行政法院95年度訴字第957號判決。
高雄高等行政法院96年度訴字第125號判決。
高雄高等行政法院96年度訴字第351號判決
八、政府資源
中華民國交通部台灣區國道高速公路局,有關收費員訴求國家安置之澄清說明http://www.freeway.gov.tw/Publish.aspx?cnid=195&p=5334。
立法院公報第92卷第8期。
立法院公報第97卷第21期委員會紀錄。
立法院公報第97卷第23期院會紀錄。
立法院第7屆第1會期第2次會議議案關係文書。
行政院院臺訴字第1020138787 號。
行政院院臺訴字第1020139225號。
行政院院臺訴字第1020139297號。
行政院院臺訴字第1020139363號。
行政院院臺訴字第1020139364號。
行政院院臺訴字第1020139391號。
勞動部101年勞裁字第32號。
勞動部101年勞裁字第33號。
勞動部101年勞裁字第57號。
勞動部台勞保二字第140738號函。
勞動部台勞動二字第13773號函。
勞動部台勞資二字第025697號函。
勞動部台勞資二字第12992號函。
勞動部台勞資二字第17947號函。
勞動部勞動3字第0980130099號函。
勞動部勞動4字第 0970130672號令。
勞動部勞動關3字第 1030128302 號令。
勞動部勞訴字第1010016500號訴願決定。
勞動部勞訴字第1010036365號訴願決定。
勞動部勞資3字第1010127322號令。
勞動部勞資3字第1020051931號函。
勞動部勞資3字第1020125016號函。
內政部台內勞字第430354號函。
內政部台內勞字第458364號函。
財政部台財稅字第0890454832號函。
財政部台財稅字第09604518240號函。
財政部台財稅字第09904042590號函。
財政部台財稅字第22598號函。
財政部台財稅字第830432027號函。
財政部台財稅字第830432027號函。
財政部台財稅字第861879720號函。
財政部台財稅字第881125900號函。
經濟部商字第00945號函。
經濟部商字第02136號函。
經濟部經商字第09202186200號函。
經濟部經商字第09300552400號函。
經濟部經商字第09900167820號函。
經濟部經商字第09902417290號函。
經濟部經商字第10002120700號函。
經濟部經商字第10002324560號函。
經濟部經商字第1000234560號函。
經濟部經商字第10100596360號函。
經濟部經商字第10102446320號函。
九、網路資源
「五鬼搬運的台灣奇蹟」 華隆跳票 罷工行動持續升溫,苦勞網,2012年6月23日,http://www.coolloud.org.tw/node/69292。
大量解僱勞工時禁止事業單位代表人及實際負責人出國處理辦法,勞動部,http://laws.mol.gov.tw/Chi/FLAW/FLAWDAT01.asp?lsid=FL025665。
台灣公司資料查詢 http://company.g0v.ronny.tw/id/04230068。
台灣公司資料查詢 http://company.g0v.ronny.tw/id/07406808。
台灣公司資料查詢 http://company.g0v.ronny.tw/id/16659424。
台灣公司資料查詢 http://company.g0v.ronny.tw/id/28161673。
台灣公司資料查詢 http://company.g0v.ronny.tw/id/28161857。
台灣公司資料查詢 http://company.g0v.ronny.tw/id/86690004。
台灣公司資料查詢 http://company.g0v.ronny.tw/id/86690010。
台灣公司資料查詢http://company.g0v.ronny.tw/id/01176619。
台灣公司資料查詢http://company.g0v.ronny.tw/id/04379928。
台灣公司資料查詢http://company.g0v.ronny.tw/id/05707693。
台灣公司資料查詢http://company.g0v.ronny.tw/id/16653131。
兩稅合一新制簡介,財政部賦稅署,http://www.dot.gov.tw/dot/home.jsp?serno=201412250002&mserno=201412250001&menudata=DotMenu&contlink=content/2014122501.jsp。
金百利克拉克,http://www.kimberly-clark.com.tw/content/masterpage/Index.aspx。
徒步百里 罷工百日 華隆頭份廠工會罷工結束 資遣退休分期給付,苦勞網,2012年9月13日,http://www.coolloud.org.tw/node/70634。
財務會計準則公報第7號,財團法人會計發展研究基金會,http://www.ardf.org.tw/ardf.html。
雀巢公司,http://www.nestle.com.tw/。
勞動部:華隆案已撤告 最快下月撥款,新頭殼,2015年3月18日,http://newtalk.tw/news/view/2015-03-18/57915。
無根台商返台掛牌 強制盈餘匯回,自由時報,2015年3月30日,http://news.ltn.com.tw/news/business/paper/867385/print。
華隆再現爭議 退休員工討欠款,大紀元,2012年12月5日, http://www.epochtimes.com/b5/12/12/5/n3745607.htm%E8%8F%AF%E9%9A%86%E5%86%8D%E7%8F%BE%E7%88%AD%E8%AD%B0--%E9%80%80%E4%BC%91%E5%93%A1%E5%B7%A5%E8%A8%8E%E6%AC%A0%E6%AC%BE.html。
華隆自救會:隨時有臥軌決心,中央通訊社,2014年11月27日,http://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1411270193-1.aspx。
華隆自救會有解? 勞動部丟4億解決,中華電視公司,2014年10月15日,http://news.cts.com.tw/cts/society/201410/201410151518948.html#.Vd6Eefmqqko。
華隆紡織,維基百科, https://zh.wikipedia.org/zh-tw/%E8%8F%AF%E9%9A%86%E7%B4%A1%E7%B9%94。
資遣費付七成 祥裕員工求償無門 東元集團之光倫電子友嘉集團 子企業違法裁員,苦勞網,2012年5月2日,http://www.coolloud.org.tw/node/68272。
僱用部分時間工作勞工應行注意事項,勞動部部分工作時間勞工權益,http://www.mol.gov.tw/topic/9677/。
外國文獻
一、專書
Gevurtz, Franklin A., Corporation law, St. Paul, Minn.: West Group(2000)
R. H. Coase, The Nature of the Firm(1937)
井上和彥,法人格否認の法理,千倉書房,1985年4月。
田中誠二,会社法詳論(上卷),勁草書房,1993年3月三版。
二、學術期刊
Franklin A. Gevurtz,Piercing:An attempt to lift the veil of confusion surrounding the doctrine of piercing the corporate veil,76 Or. L. Rev. ,853-907(1997)
Henry Hansmann&Reinier Kraalcman,Toward Unlimited Shareholder Liability for Corporate Torts,100 YALE L.J.,1879-1934(1991)
Kurt A. Strasser,Piercing the veil in corporate groups,37 Conn. L. Rev.,637-665(2005)
Phillips I. Blumberg,Limited Liability and Corporate Groups,11 J Corp. L.,573-630(1986)
Philip I. Blumberg,The Transformation of Modern Corporation Law:The Law of Corporate Groups,37 Conn. L. Rev,605-615 (2005)
Wuepper, Kyle D., Piercing the Corporate Veil: a Comparison of Contract versus Tort Claimants under Oregon Law, 78 OR. L. REV.,347-363 (1999)
三、法院判決
Amfac Foods, Inc. v. International Systems & Controls Corp.,654 P.2d 1092(1982)
Automotriz Del Golfo De California S. A. De C. V. v. Resnick,47 Cal.2d 792(1957)
Berkey v. Third Ave, 244 N.Y. 84, 155 N.E. 58(1926)
Berry v. Old South Engraving Co.,283 Mass. 441, 186 N.E. 601(1933)
Biscayne reality &Ins. Co. v. Ostend reality Co. et al.,109 Fla. 1, 148 So. 560(1933)
Cheatle v. Rudd's Swimming Pool Supply Co., Inc.,360 S.E. 2d 828(1987)
DeWitt Truck Brokers, Inc. v. W. Ray Flemming Fruit Co.,540 F.2d 681(1976)
Gartner v. Snyder,607 F.2d 582(1979)
Jablonsky v. Klemm,377 N.W.2d 560(1985)
Lowendahl v Baltimore & Ohio R.R. Co.,247 A.D.144(1936)
Minifie v. Rowley 187,cal.481(1921)
My Bread Baking Co.v.Cumberland Farms, Inc. et al.,353 Mass. 614, 233 N.E.2d 748(1968)
Schenley Distillers Corp. v. U.S.,326 U.S. 432, 66 S.Ct. 247, 90 L.Ed. 181(1946)
State v. Dallas Liquor Warehouse No. 4,213 S.W.2d 147、147 Tex. 495, 217 S.W.2d 654(1949)
Stern v. National City Co.,25 F. Supp. 948(1938)
U.S. v. Milwaukee Refrigerator Transit Co.,142 F.247(1905)
Walkovszky v. Carton ,18 N. Y.2d 414(1966)
White v. Winchester Land Development Corp.,584 S.W.2d 56, 27 UCC Rep.Serv.158(1979)
Wm. Passalacqua Builders, Inc. v. Resnick Developers South, Inc. ,933 F. 2d 131(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