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00.24.20.141) 您好!臺灣時間:2024/03/28 21:11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馮祺雅
論文名稱:胡品清散文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The Research of Hu, Pin-Ching’s Essays
指導教授:江惜美江惜美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語文學系碩士班
學門:人文學門
學類:中國語文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0
畢業學年度:98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78
中文關鍵詞:胡品清散文美文現代文學
外文關鍵詞:Hu Pin-Chinessaysgraceful articlesModern literature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
  • 點閱點閱:1355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
胡品清,一九二一年生,浙江紹興人。浙江大學外文系畢業後,曾赴法國巴黎大學研究現代文學。一九六二年來臺定居,任教於中國文化大學,教學之餘,潛心翻譯寫作,著作等身,是臺灣知名的詩人、作家及英法文學翻譯家。本論文以「胡品清散文」作為研究的主題,旨在探討胡品清創作的主題類型、寫作技巧及藝術表現,以歸結胡品清散文風格特色與成就,期能拋磚引玉,為未來的學術研究方向,提供更多元的視野。
胡品清幼年受教於祖母,奠下穩固的國學根基。中學、大學及赴法時期,對於西方文學的接觸頻繁深入,更奠定了她在學術界發展的基礎。來臺任教於文化大學後,胡品清則致力於文學創作、譯書和編纂文法書。在感情上,一段異國婚姻的挫折,使她更渴求柏拉圖式的完美愛情。她為文真誠的寫下對週遭人、事、情、景、物的感覺,無論是天文、山水、花卉、靜物、日常瑣事,甚至讀者、友人、戀人,都成為創作的對象,而匯入她的篇章,與她的感情世界產生奇妙的聯想。
胡品清擅長以文字去捕捉一切鮮明的心靈感受,運用浪漫唯美的筆調,脈絡有致的結構,清新鮮明的描寫,詩化語言的表達,展現獨樹一幟的氣韻。她以寫詩的手法創作散文,嫻熟地運用寫作技巧,使散文呈現出華美的辭采、鮮明的節奏、豐富的意象,進而表現了高度的藝術美。綜觀胡品清的散文,感情至上,為文藝而文藝,瀟灑隨意。她以詩情畫意雕塑散文,表現出詩化美文的藝術內涵,與真善美的和諧境界,堪為六、七0年代美文的代表。
Hu,Pin-Chin was born in Zhejiang, China in 1921. After graduated from department of foreign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 of Zhei-juang university, she studied the modern literature in Paris university for a few years. She came to Taiwan in 1962 and lived here till 2006. She started her professor career in Chinese culture university. At the same period, she also played different roles as a famous poet, a famous writer, and a famous translator on English and French literature. The topic of the research is ‘The essays of Hu,Pin-Chin’, which is focused on discussing the topics, skills, and art performance of Hu’s creation in order to summarize Hu’s contribution on Chinese essay and to offer different point of view on the research of Hu’s essays.
Hu’s education was taught by her grandmother in her childhood and established knowledge of Chinese culture. In the period of junior, senior high school, university and study abroad in French, Hu worked hard on west culture study and helped his research career in the further. After her professor career in Chinese culture university, she devoted herself on the literature creation, translations and editing grammar books. Emotionally, a frustration of foreign marriage made her be eager for perfect love of Plato style. She recorded her feeling for her neighbor people, events and emotions. Every matters, including astronomy, scenery, flowers, routine works, even person like readers, friends, and lovers all made her creations richer and collected with her emotional world.
Hu had talent to catch every soul feelings by means of words, romantic accents, clear structure, fresh description, and poem style expressions to show her unique writing style. Hu used poem skills to create essays. Her practiced writing skills made essays show graceful terms, clear rhythms, various images to demonstrate extremely art performance. Summarize her achievement; her essays is full of poem skills and harmonious contents. She is the one who represents the graceful articles in 1970’s.
目 次
第壹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 1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方法 ---------------------- 7
第三節 前人的研究成果 --------------------- 10
第貳章 胡品清的生平與經歷 ----------------.15
第一節 求學的歷程 ------------------------- 16
第二節 教學與寫作 ------------------------- 25
第三節 情感的樂章 ------------------------- 34
第參章 胡品清散文的主題內涵.------------- 45
第一節 自然山水的詠歎.----------------------- 46
第二節 花卉靜物的隨想.----------------------- 57
第三節 書情生活的感懷 ----------------------- 66
第四節 歡愁歲月的抒發 ----------------------- 74
第肆章 胡品清散文的寫作技巧 ------------- 85
第一節 唯美的浪漫筆調 --------------------- 86
第二節 清新的白描手法 --------------------- 92
第三節 流暢的結構鋪陳 -------------------- 101
第四節 詩化的語言表達 -------------------- 112
第伍章 胡品清散文的藝術表現 ------------ 119
第一節 豐贍華麗的辭采美 ------------------- 119
第二節 韻味雋永的節奏美 ------------------- 137
第三節 色彩鮮明的意象美 ------------------ 145
第陸章 結論 ---------------------------- 155
主要參考書目 --------------------------------- 163
附錄:胡品清著作年表 ----------------------- 173
主要參考書目
壹、 專書(依出版先後次序排列)
一、胡品清作品
(一)散文、詩、小說合集
胡品清:《夢的船》(臺北:皇冠出版社,1966年1月)
胡品清:《夢幻組曲》(臺北:水牛出版社,1967年9月)
胡品清:《晚開的歐薄荷》(臺北:水牛出版社,1968年5月)
胡品清:《最後一曲圓舞》(臺北:水牛出版社,1968年3月)
胡品清:《芒花球》(臺北:水牛出版社,1969年5月)
胡品清:《仙人掌》(臺北:三民書局,1970年11月)
胡品清:《水仙的獨白》(臺北:三民書局,1972年9月)
胡品清:《芭琪的雕像》(臺北:三民書局,1974年3月)
胡品清:《歐菲麗亞的日記》(臺北:水芙蓉出版社,1975年3月)
胡品清:《夢之花》(臺北:水芙蓉出版社,1975年10月)
(二)散文
胡品清:《胡品清散文選》(臺北:華岡出版社,1973年8月)
胡品清:《水晶球》(臺北:水芙蓉出版社,1977年12月)
胡品清:《彩色音符》(臺北:九歌出版社,1979年7月)
胡品清:《不碎的雕像》(臺北:九歌出版社,1980年7月)
胡品清:《斜陽影裡的獨白》(水芙蓉出版社,1980年9月)
胡品清:《畫雲的女人》(臺北:彩虹出版社,1981年10月)
胡品清:《不投郵的書簡》(臺北:采風出版社,1982年1月)
胡品清:《隱形的港灣》(臺北:華欣文化中心,1983年1月)
胡品清:《金色浮雕》(臺北:華岡出版社,1983年5月)
胡品清:《慕情》(臺北:文經出版社,1984年12月)
胡品清:《玫瑰雨》(臺北:文經出版社,1986年7月)
胡品清:《藏音屋手記》(臺北:合森文化公司,1990年1月)
胡品清:《今日情懷》(臺北:合森文化公司,1991年1月)
胡品清:《花牆》(臺北:漢藝色研文化公司,1991年7月)
胡品清:《細草》(臺北:華欣文化中心,1996年4月)
胡品清:《萬花筒》(臺北:未來書城公司,2002年8月)
胡品清:《香水樓手記》(臺北:秀威資訊科技公司,2003年2月)
胡品清:《砍不倒的月桂》(臺北:九歌出版社,2006年10月)
(三)詩
胡品清:《胡品清譯詩及新詩選》(臺北:中國文化研究所,1962年12月)
胡品清:《人造花》(臺北:文星書店,1965年9月)
胡品清:《玻璃人》(臺北:學人文化公司,1978年9月)
胡品清:《另一種夏娃》(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1984年12月)
胡品清:《冷香》(臺北:漢藝色研文化公司,1987年2月)
胡品清:《薔薇田》(臺北:華欣文化中心,1991年3月)
胡品清:《最後的愛神木》(臺北:秀威資訊科技公司,2002年11月)
(四)小說
胡品清:《胡品清自選集》(臺北:黎明文化公司,1975年1月)
二、文學專書
余光中:《中國現代文學大系•散文卷一》(臺北:巨人出版社,1972年1月)
夏祖麗:《她們的世界》(臺北:純文學出版社,1973年1月)
梁實秋、葉公超主編:《新月散文選》(臺北:雕龍出版社,1978 年5 月)
雪 韻:《雪韻散文》(臺北:林白出版社,1978年12月)
魯 迅:《南腔北調集》(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0年7月)
夙千蝶:《他是誰》(臺北:號角出版社,1981年11月)
張 默:《剪成碧玉葉層層》(臺北:爾雅出版社,1982年3月)
王鼎鈞:《文學種籽》(臺中:明道文藝雜誌,1982年5月)
楊昌年:《現代散文新風貌》(臺北:東大圖書有限公司,1983年2月)
劉若愚:《中國詩學》(臺北:幼獅出版社,1983年10月)
楊 牧:《文學的源流》(臺北:洪範書店,1984年1月)
朱光潛:《文藝心理學》(臺北:漢京文化,1984年3月)
鄭明娳:《現代散文縱橫論》(臺北:大安出版社,1986年3月)
丁 平:《中國現代文學作家論(卷一•上冊)》(香港:明明出版社,1986年9月)
葉 朗:《中國美學史大綱》(臺北:滄浪出版社,1986年9月)
現代散文研究小組編:《中國現代散文理論》(臺北:蘭亭書店,1986年10月)
葉石濤:《台灣文學史綱》(高雄:春暉出版社,1987年2月)
鄭明娳:《現代散文類型論》(臺北:大安出版社,1987年2月)
鄭明娳:《現代散文欣賞》(臺北:東大圖書有限公司,1987年5月)
傅德岷:《散文藝術論》(重慶:重慶出版社,1988年2月)
鄭明娳:《現代散文構成論》(臺北:大安出版社,1989年3月)
鍾 玲:《現代中國繆司──臺灣女詩人作品析論》(臺北:聯經出版社,1989年6月)
琦 君:《文與情》(臺北:三民書局,1990年8月)
黃慶萱:《修辭學》(臺北:三民書局,1990年12月)
鄭明娳:《現代散文現象論》(臺北:大安出版社,1992年8月)
杜書瀛主編:《文藝美學原理》(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2年10月)
鄭明娳:《當代台灣女性文學論》(臺北:時報文化出版社,1993年5月)
佘樹森:《中國現當代散文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3年4月)
吳戰壘:《中國詩學》(台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1993 年11 月)
徐 學:《臺灣當代散文綜論》(福州:海峽文藝出版社,1994年)
?弦編:《散文的創造(上)》(臺北:聯經出版社,1994年7月)
?弦編:《散文的創造(下)》(臺北:聯經出版社,1994年7月)
張春榮:《修辭萬花筒》(板橋:駱駝出版社,1996年9月)
李光連:《散文技巧》(臺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6年5月)
簡恩定、唐翼明、周芬伶、張堂錡等編著:《現代文學》(臺北縣:國立空中大學,1997年9月)
楊昌年:《現代散文新風貌》(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8年3月)
洪富連:《當代主題散文研究》(高雄:復文出版社,1998年6月)
葉太平:《中國文學之美學精神》(台北:水牛出版社,1998年7月)
鄭明娳:《現代散文》(臺北:三民書局,1999 年3月)
魏 飴:《散文鑑賞入門》(臺北:萬卷樓,1999年6月)
張春榮:《修辭散步》(臺北:東大出版社,2000年2月)
鄭明娳:《現代散文構成論》(臺北:大安出版社,2000 年3 月)
張春榮:《現代散文廣角鏡》(臺北:爾雅出版社,2001年5月)
朱光潛:《名家談寫作》(臺北:牧村圖書,2001年7月)
張雙英:《文學概論》(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2年10月)
郁達夫編:《中國新文學大系•散文二集》(影印本)(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3年7月)
李威熊編:《遇見現代小品文》(臺北:麥田出版社,2004年1月)
周文欽:《研究方法實徵性研究取向》(台北:心理出版社,2004年)
朱榮智:《文學的第一堂課》(臺北:書泉出版社,2004年4月)
仇小屏:《篇章結構類型論》(臺北:萬卷樓,2005年7月)
陳佳君:《辭章意象形成論》(臺北:萬卷樓,2005年7月)
張瑞芬:《五十年來台灣女性散文──評論篇》(臺北:麥田出版社,2006年2月)
黃永武:《字句鍛鍊法》(臺北:洪範出版社,2006年7月)
朱光潛:《談文學》(臺北:五南出版社,2006年11月)
朱光潛:《談美》(臺北:五南出版社,2006年11月)
張瑞芬:《臺灣當代女性散文史論》(臺北:麥田出版社,2007年3月)
張瑞芬:《狩獵月光──當代文學及散文論評》(臺北:聯合文學出版社,2007年4月)
朱嘉雯:《追尋,漂泊的靈魂——女作家的離散文學》(臺北:秀威資訊科技公司,2009年2月)

貳、 學位論文(依出版先後次序排列)
一、博士論文
朱嘉雯:《亂離中的自由──五四自由傳統與台灣女性渡海書寫》(桃園: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2年7月)
邱珮萱:《戰後台灣散文中的原鄉書寫》(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2003年6月)
許珮馨:《五○年代的遷台女作家散文研究》(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2006年6月)
王鈺婷:《抒情之承繼,傳統之演繹-五0年代女性散文家美學風格及其策略運用》(臺南: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9年1月)
二、碩士論文
羅淑芬:《五○年代女性散文的兩個範式──以張秀亞、艾雯為中心》(臺北: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7月)
李姝嫻:《五○年代女性懷舊散文研究》(新竹:玄奘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博士班碩士論文,2007年6月)
牛珮安:《九零年代女性散文中的戀物書寫》(高雄: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1月)
鄭�痟f:《家庭•城市•旅行─台灣新世代女性散文主題研究》(桃園: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1月)

參、 期刊論文(依出版先後次序排列)
彭邦楨:〈論《胡品清譯詩及新詩選》〉,《中國一周》第686期(1963年6月),頁12-15。
柳文哲:〈詩壇散步──《人造花》〉,《笠》第10期(1965年12月),頁56-59。
姚一葦:〈論境界〉,《文學季刊》第1期(1966年10月),頁5-26。
周伯乃:〈永恆的異鄉人──胡品清〉,《自由青年》第41卷第6期(1969年6 月1日),頁93-98。
王心靜:〈胡品清──她就是她自己〉,《純文學》第7卷第5期(1970年5 月),頁60。
閔 垠:〈胡品清教授訪問記〉,《葡萄園》第48期(1974年4月),頁3-5。
涂靜怡:〈形上抒情的女詩人胡品清〉,《秋水詩刊》第62期(1989年7月),頁104-109。
姚儀敏:〈無聲息的歌唱──胡品清的文學世界〉,《中央月刊》第24卷第12期(1991年12月),頁155-159。
安克強:〈二分法•三聲道•一生執著──專訪胡品清女士〉,《文訊》第90期(1993年4月),頁93-96。
王 堯:〈「美文」的「閑話」與「獨語」-關於現代散文話語的一種研究〉,《中國現代文學理論季刊》第11期(1998年9月),頁455-472。
張春榮:〈現代散文的廣角鏡〉,《明道文藝》第297期(2000年12月),頁43-48。
方美芬:〈有關台灣文學研究的博碩士論文分類目錄(1960-2000)〉,《文訊》第185期(2001年3月),頁53-66。
張瑞芬:〈鞦韆外的天空──學院閨秀散文的特質與演變〉,《逢甲人文社會學報》第2期(2001年5月),頁73-96。
徐杏宜:〈台灣當代文學研究之博碩士論文分類目錄1999-2002〉,《文訊》205期(2002年11月),頁36-42。
張瑞芬:〈被邊緣化的台灣當代女性散文研究〉,《文訊》205期(2002年11月),頁55-56。
洪淑苓:〈另一種夏娃──論胡品清中的自我形象〉,《國文學報》第32期(2002年12月),頁157~181。
楊佳嫻:〈胡品清:堅守創作與翻譯的崗位〉,《文訊》第209期(2003年3月),頁35。
李瑞騰:〈真誠面對自我──小記胡品清老師及其散文〉,《文訊》第253期(2006年11月),頁33-34。
林文義:〈離開,歐菲麗亞〉,《文訊》第253期(2006年11月),頁35。
文曉村:〈形上抒情唯為美──敬悼詩人胡品清〉,《文訊》第253期(2006年11月),頁39。
辛 鬱:〈及人與及物的浪漫──敬悼詩人胡品清教授〉,《創世紀詩雜誌》第149期(2006年12月),頁97。
碧 果:〈化嵐之風──焚寄敬愛的胡教授品清大姐〉,《創世紀詩雜誌》第149期(2006年12月),頁98。
張 默:〈眾木已槁,我是唯一的青松──敬悼女詩人胡品清教授〉,《創世紀詩雜誌》第149期(2006年12月),頁99。
張瑞芬:〈現代主義與六0年代的臺灣女性散文〉,《逢甲人文社會學報》第13期(2006年12月),頁1-43。
胡子丹:〈獨自喜?欄──敬悼胡品清教授〉,《傳記文學》第89卷第6期(2006年12月),頁122-125。
張清香:〈一朵白蓮──追憶胡品清教授〉,《乾坤詩刊》第42期(2007年4月),頁130-132。
許高渝:〈從錢塘江畔的女兒到台灣著名翻譯家〉,《臺浙天地》第5期(2007年6月),頁33-34。
趙 雲:〈落寞的身影,浪漫的心靈──憶胡品清教授〉,《文訊》第261期(2007年7月),頁45。
陳俊榮:〈現代文學研究的方法問題〉,《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語文集刊》第13期(2008年1月),頁130。

肆、 報紙論文(依出版先後次序排列)
文 文:〈讀《水仙的獨白》〉,青年戰士報1973年2月13日第7版。
涂敏恆:〈淺淺的哲理 淡淡的哀愁──胡品清的作品,是真,也是美〉,《民生報》1978年3月7日第5版。
楊傳久:〈美的旋律──談胡品清的《彩色音符》〉,《臺灣新生報》1979年7月31日第12版。
蘭 心:〈恬和的有情世界《斜陽影裡的獨白》〉,《臺灣新生報》1980年11月26日第12版。
涂靜怡:〈愛的音符──讀《不投遞的書簡》有感〉,《中央日報》1982年8 月25日第10版。
楊 華:〈胡品清榮獲法國文化勳章丁〉,《聯合報》1996年11月7日第37版。
蘇惠昭:〈胡品清,引介法國文學的老園丁〉,《中國時報》2000年10月5日第42版。
陳靜瑋:〈《萬花筒》評析〉,《中央日報》2002年12月27日第16版。
陳宛茜:〈胡品清吟詠戀曲及其他〉,《聯合報》2003年4月24日第B6版。
陳宛茜:〈香水樓裡的胡品清 和花一起呢喃〉,《聯合報》2003年5月12日第B6版。
劉郁青:〈胡品清美麗的書,親自秀出來〉,《民生報》2006年1月3日第A10版。
樊天璣:〈《落花》邀老外讀古詩〉,《民生報》2006年1月7日第CR4版。
陳宛茜:〈美文極致,胡品清病逝〉,《聯合報》2006年10月3日第C6版。
陳宛茜:〈夢谷呢喃派?她只想作自己〉,《聯合報》2006年10月3日第C6版。
趙靜瑜:〈一生致力中法文學交流,文學家胡品清逝世〉,《自由時報》2006年10月3日第E5版。
鄭貞銘:〈華崗校園一孤松〉,《聯合報》2006年10月20日第E7版。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彭邦楨:〈論《胡品清譯詩及新詩選》〉,《中國一周》第686期(1963年6月),頁12-15。
2. 彭邦楨:〈論《胡品清譯詩及新詩選》〉,《中國一周》第686期(1963年6月),頁12-15。
3. 姚一葦:〈論境界〉,《文學季刊》第1期(1966年10月),頁5-26。
4. 姚一葦:〈論境界〉,《文學季刊》第1期(1966年10月),頁5-26。
5. 姚儀敏:〈無聲息的歌唱──胡品清的文學世界〉,《中央月刊》第24卷第12期(1991年12月),頁155-159。
6. 姚儀敏:〈無聲息的歌唱──胡品清的文學世界〉,《中央月刊》第24卷第12期(1991年12月),頁155-159。
7. 安克強:〈二分法•三聲道•一生執著──專訪胡品清女士〉,《文訊》第90期(1993年4月),頁93-96。
8. 安克強:〈二分法•三聲道•一生執著──專訪胡品清女士〉,《文訊》第90期(1993年4月),頁93-96。
9. 張春榮:〈現代散文的廣角鏡〉,《明道文藝》第297期(2000年12月),頁43-48。
10. 張春榮:〈現代散文的廣角鏡〉,《明道文藝》第297期(2000年12月),頁43-48。
11. 方美芬:〈有關台灣文學研究的博碩士論文分類目錄(1960-2000)〉,《文訊》第185期(2001年3月),頁53-66。
12. 方美芬:〈有關台灣文學研究的博碩士論文分類目錄(1960-2000)〉,《文訊》第185期(2001年3月),頁53-66。
13. 張瑞芬:〈鞦韆外的天空──學院閨秀散文的特質與演變〉,《逢甲人文社會學報》第2期(2001年5月),頁73-96。
14. 張瑞芬:〈鞦韆外的天空──學院閨秀散文的特質與演變〉,《逢甲人文社會學報》第2期(2001年5月),頁73-96。
15. 張瑞芬:〈被邊緣化的台灣當代女性散文研究〉,《文訊》205期(2002年11月),頁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