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 目 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第二節 研究流程與研究範圍 $1-2-1 研究流程 $1-2-2 研究範圍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模擬實驗設備系統 第四節 文獻回顧 第二章 集合住宅現場實測架構之建構與實測結果分析 第一節 光復後台灣地區住宅環境使用後評估歷程 第二節 建築物理環境使用後評估法之建構 $2-2-1 POEM-H評估法之內容架構 $2-2-2 POEM-H評估架構檢測分析 第三節 變地域環境境界條件之物理環境實測分析 $2-3-1 居住空間物環境現場實測 $2-3-2 物理環境實測結果影響因子檢討評估 第四節 變建築境界條件之物理環境實測分析 $2-4-1 變建築境界條件之現場實測 $2-4-2 變建築境界條件之實測影響因子檢討評估 $2-4-3 定樓層變方位之實測影響因子檢討評估 $2-4-4 變樓層變方位之實測影響因子檢討評估 第五節 小結 第三章 臥室空間實驗室模擬架構之建構 第一節 住宅單元空間之選定分析 $3-1-1 基準單元空間之選擇與模矩配合應用 $3-1-2 模矩配合應用分析 $3-1-3 居住空間單元之規模尺寸檢討 第二節 居住空間單元實驗架構之建立 $3-2-1 臥室空間簡易實驗室之建構 $3-2-2 人體模型尺寸之選定 $3-2-3 實驗室氣流場實驗系統之建構 $3-2-4 實驗室濃度場實驗系統之建構 第三節 居住空間氣流場量測實驗 $3-3-1 氣流場量測環境之建構與檢驗 $3-3-2 改變境界條件之氣流場實驗模式組合 第四節 居住空間濃度場量測實驗 $3-4-1 濃度場量測環境之建構與檢驗 $3-4-2 濃度場氣密性檢測 $3-4-3 濃度場重復性檢測 第五節 小結 第四章 臥室空間電腦模擬架構之建構 第一節 計算流體動力學於室內空間模擬的應用 第二節 CFD模擬解析操作模式之檢討 第三節 氣流場CFD模擬與實驗比對驗證 第四節 濃度場CFD模擬與實驗比對驗證 第五節 小結 第五章 居住空間型態室內通風環境控制模式 第一節 有效通風面積與換氣量探討 $5-1-1 法定有效通風面積探討 $5-1-2 換氣量檢討 第二節 平均空氣年齡指標 $5-2-1 空氣年齡理論 $5-2-2 空氣年齡量測實驗方法 $5-2-3 空氣年齡量測實驗 第三節 換氣效率與通風效率 $5-3-1 換氣效率檢討 $5-3-2 通風效率檢討 $5-3-3 每小時換氣次數 第四節 中性浮力模式與通風路徑 $5-4-1 中性浮力模式 $5-4-2 熱浮力效應之實測 $5-4-3 通風路俓影響分析 第五節 小結 第六章 開口部開啟模式與通風型式檢討分析 第一節 推拉窗對開口寬度開啟行為影響分析 第二節 推拉氣窗對開口寬度開啟行為影響分析 第三節 門開口部下氣窗對開口寬度影響分析 第四節 門開口部上氣窗對開口寬度影響分析 第五節 小結 第七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 第二節 後續研究建議 參考文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