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訪客IP:44.223.31.148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林碧如
研究生(外文):Pi-Ju Lin
論文名稱:桃園縣國中學生生命態度與學習動機關係之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The Study of Relationship between Life Attitude and Learning Motivation of the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 in Taoyuan County
指導教授:施明發施明發引用關係林志哲林志哲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Ming-Fa ShihChih-Che Lin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銘傳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
學門:教育學門
學類:綜合教育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3
畢業學年度:101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49
中文關鍵詞:學習動機國民中學生命態度
外文關鍵詞:learning motivationlife attitudejunior high school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24
  • 點閱點閱:978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249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
本研究旨在探究桃園縣國中學生生命態度與學習動機之現況與關係。透過修訂之「生命態度量表」與「學習動機量表」為施測工具,進行問卷調查;以立意抽樣方式,抽取桃園縣704名國中生為研究對象,其中男性學生347名,女性學生357名。調查所得資料以描述統計、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森積差相關及多元迴歸等方法進行分析。本研究獲致結論如下:
一、桃園縣國中學生生命態度整體積極正向,但「生命理想」層面相對較低。
二、桃園縣國中學生之學習動機屬中等程度,但執行意志相對較低。
三、桃園縣女性國中學生較男生了解生命意義並懂得愛與關懷,且學習動機也較男生積極主動。
四、家庭社經地位高的桃園縣國中學生較有生命意義及生命存在感,整體的學習動機也較為積極主動。
五、家庭氣氛較融洽的桃園縣國中學生其生命態度較為積極正向,其學習動機也較為積極主動。
六、學業表現較優的桃園縣國中學生其生命態度較為積極正向,其學習動機也較為積極主動。
七、七及八年級的桃園縣國中學生其學習動機高於九年級學生。
八、桃園縣國中學生生命態度愈積極正向,其學習動機也愈積極主動;較富於生命理想者,最能預測其學習動機也最積極主動。
  綜合以上結論,分別對家長、教師、未來研究者及教育主管機關提出相關建議。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life attitude and learning motivation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Taoyuan County. Purposive sampling survey was conducted with revised questionnarie. There were 704 subjects, including 347 male students and 357 female students.
The research data was analyzed with descriptive statistics, t-test, one-way ANOVA, Pearson correlation and mu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The main findings of this study are as follows:
1. The life attitude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Taoyuan County is positive and optimistic, but their goal for life is not so clear yet.
2. The learning motivation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s of medium degree, but their willing to implement learning activity is comparatively lower.
3. The female students show higher understanding in meaning of life, more love and caring for the others, and higher learning motivation than the male students.
4. Students from higher socio-economic status families have higher understanding in meaning of life and higher sense of existence. Their learning motivation is also more positive.
5. Students from familes of better atmosphere have more positive life attitude and higher learning motivation.
6. Students with better academic performance have higher life attitude and learning motivation.
7. 7th- and 8th-grade students have higher learning motivation than 9th-grade students do.
8.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is presented regarding to the life attitude and learning motivation of the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Their goal for life predicts their learning motivation.
Based on the findings of the study, some suggestions are provided for the parents, teachers, future researchers, and educational authorities.
謝誌……………………………………………………………………………… i
中文摘要………………………………………………………………………… iii
英文摘要………………………………………………………………………… v
目次……………………………………………………………………………… vii
表次……………………………………………………………………………… ix
圖次……………………………………………………………………………… x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 3
第三節 名詞解釋 4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7
第一節 生命態度的意涵及理論 7
第二節 學習動機的意涵及理論 19
第三節 生命態度與學習動機的相關研究 30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45
第一節 研究架構與研究假設 45
第二節 研究對象與範圍 47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51
第四節 研究工具 54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統計分析 76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77
第一節 基本資料分析 77
第二節 桃園縣國中學生生命態度與學習動機之現況 79
第三節 不同背景變項之桃園縣國中學生在生命態度之差異情形 82
第四節 不同背景變項之桃園縣國中學生在學習動機之差異情形 88
第五節 桃園縣國中學生生命態度與學習動機之相關分析 94
第六節 桃園縣國中學生生命態度對學習動機之預測分析 95
第七節 綜合討論 97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05
第一節 結論 105
第二節 建議 108
參考文獻 111
中文部分 111
英文部分 117
附錄 119
附錄一 專家諮詢問卷 119
附錄二 預試問卷 128
附錄三 正式問卷 132
中文部分
王小明(2009)。學習心理學。北京:中國輕工業。
王柏鈞(2011)。遊戲型態生物科教學對國中學生學習動機與學習成效影響之研
  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大學,南投縣。
田若屏(2003)。莊子「無待」思想之生命教育意義(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
  東華大學,花蓮。
白惠芳等(譯)(2011)。教育心理學:學習者的發展與成長(原作者:Jeanne
Ellis Ormrod)。臺北市:洪葉文化(原著出版年:2008)。
江雅真(2009)。國中生知覺導師幽默感、管教方式對班級氣氛與學習動機之影  
  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江南發(2007)。學習動機。載於林生傳(主編),教育心理學(239-284頁)。   
  臺北市:五南。
何英奇(1990)。生命態度剖面圖之編製:信度與效度之研究。師大學報,35,  
  71-94。臺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何嘉欣(2011)。國中生未來時間觀、學習資源的社會支持與學習動機、學業成
  就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余紀元編(2001)。西方哲學英漢對照辭典(原著:Nicholas Bunnin)。北京:人
  民。
吳庶深、黃麗花(2001)。生命教育概論。臺北市:學富。
吳明隆(2011)。論文寫作與量化研究。臺北市:五南。
吳明隆(編)(2011)。統計應用學習實務—問卷分析與統計應用。臺北市:易習。
吳秀碧(主編)(2006)。生命教育理論與教學方案。臺北市:心理。

吳淑菁(2009)。生命教育融入音樂課程對國中生生命態度影響之實驗研究(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李遠哲等(1999)。享受生命:生命的教育。臺北市:聯經。
李瑞娥(2010)。生命教育:探索人生歷程的學習。臺北市:麗文文化。
李素卿(譯)(1999)。當代教育心理學(原作者:T. L. Good & J. Brophy)。 
  臺北市:五南(原著出版年:1995)。
沈奕成(2008)。國中導師領導風格、學生學習動機與班級氣氛知覺之研究(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縣。
周文松(2007)。國中學生學習動機、家長教育期望與學業成就──以中部地區為
  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周子敬(2007)。統計套裝軟體-精通SPSS。臺北市:全華。
周新富(2003)。家長參與子女教育之研究與實務。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
  學報,11,69-93。
林生傳(2005)。教育社會學(四版)。臺北市:巨流。
林芸君(2010)。國中生社會支持、學習動機與學業成就關係之研究─以花蓮縣
  北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慈濟大學,花蓮縣。
林碧芳(2012)。家庭文化資本與個人學習動機對青少年學習成就影響之貫時研
  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林己文(2010)。國中學生自我概念、學習動機與學習表現之研究—以苗栗縣公
  立國民中學學生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玄奘大學,宜蘭縣。
邵春瑛(2011)。桃園縣國民中學三年級學生生命態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
  文)。中原大學,桃園縣。
邵瑞珍、皮連生(主編)(1989)。教育心理學。臺北市:五南。
邱惠群(2001)。國中學生經驗生命教育課程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
  立台北師範學院,臺北市。

邱信慧(2011)。生命教育教學方案對國中八年級學生生命態度影響之研究(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邱皓政(2010)。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SPSS(PASW)資料分析範例。臺北市: 
  五南。
邱連煌(2007)。成就動機:理論、研究、策略與應用。臺北市:文景。
徐文煌(2011)。桃園縣國小高年級學生霸凌現況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銘傳大學,桃園縣。
柴蘭芬、林志哲、林淑敏(譯)(2006)。教育心理學(原作者:Anita Woolfolk)。臺北市:培生(原著出版年:2004)。
桃園縣政府教育局(2012)。101學年度桃園縣各級學校名冊(2012.10.17更新)。2012年10月18日取自http://www.tyc.edu.tw/sec/index.php?pid=download&cid=school。
教育部(2013)。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綜合活動學習領域。2013 年3
  月6日取自http://teach.eje.edu.tw/data/files/class_rules/active.pdf。
張金敦(2008)。實施「生命意義感」課程方案對提昇青少年的生命意義感、學習動機與學習成效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雲林科技大學,雲林縣。
張春興(2007)。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臺北市:東華。
張酒雄(2003)。行為學派的制約學習理論與教學應用。載於張新仁(主編),學習與教學新趨勢(23-52頁)。臺北市:心理。
張淑美(1992)。死亡的意義與其對教育的啟示。高雄師大學報,3,121-138。 
  高雄市:高雄師範大學。
畢威寧(2009)。從生命意義實踐的觀點解讀《倫語》一書。孔孟月刊,47。臺
  北市:孔孟月刊。
許芳菊等(2010)。搶救國中生。親子天下,15,114-123。臺北市:天下雜誌。
許麗美(2009)。國中生同儕關係、自我傷害行為與生命態度之相關研究(未出 
  版之碩士論文)。新竹教育大學,新竹縣。
郭靜晃等著(2002)。生命教育。臺北市:揚智文化。
陳庭儀(2009)。國中生知覺班級環境與學習動機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陳紫婕(2006)。生命教育課程融入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教學對國中生生命態度.
  道德觀念與生涯發展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高雄市。
陳怡如(2010)。青少年氣質、親子關係與學習動機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大葉大學,彰化縣。
粘沅如(2004)。我國國中學生價值觀之調查研究-以彰化市三所國中三年級學
  生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彭惠娟(2010)。表演藝術課程學習動機與學習滿意之研究-以新北市七所國中
  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銘傳大學,臺北市。
彭月茵(2007)。研究生學術動機歷程模式之建構(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政
  治大學,臺北市。
曾煥棠(2005)。認識生死學:生死有涯。臺北市:揚智文化。
曾郁榆(2009)。青少年生命態度與生命教育課程需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 
  文)。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游恆山(譯)(1987)。生命的主題:如何從意義分析中獲得自我實現(原作者:
  James C. Crumbaugh)。臺北市:書泉。
游恆山(譯)(1992)。生存的理由(原作者:Viktor E. Frankl)。臺北市 : 遠流。
程國選(2001)。「我的人生」評量表編製報告。測驗統計年刊,9,47-80。
程炳林、林清山(2001)。中學生自我調整學習量表之建構及其信效度研究。中
  國測驗學會測驗年刊,48,1-41。
鈕則誠(2010)。生命的學問—反思兩岸生命教育與教育哲學。新北市:揚智文 
  化。

黃婉芯(2006)。國中教師之建設性思考、人際智慧與其需求困擾及快樂之關係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黃絢質(2009)。青少年正向思考、正向情緒與學習動機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
  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黃素玲(2008)。生命教育融入表演藝術課程對國中生生命態度及人際關係之影
  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佛光大學,宜蘭縣。
黃麗花(2001)。生命教育方案對學童攻擊行為與生活適應影響之研究(未出版
  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師範學院,臺北市。
黃芳銘(1998)。社會階級在家庭教中控制結構與資源分配差異的探究。中大社
  會文化學報,6,43-71。
黃雅鈴(2009)。國中學生所知覺的導師班級經營效能、學生自我概念與學生學
  習動機之關聯性研究-以桃園縣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原大學,桃
  園縣。
溫世頌(2007)。教育心理學。臺北市:三民。
葉玉珠(2010)。動機與學習。載於郭佳玲(主編),教育心理學(295-355頁)。 
  臺北市:心理。
詹棟樑(2004)。生命教育。臺北市:師大書苑。
賈馥茗(1990)。教育概論。臺北市:五南。
廖祐偉(2010)。國中學生人格特質、學習動機與創造力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
  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劉翔平(2001)。尋找生命的意義:弗蘭克的意義治療學說。臺北市:貓頭鷹。
劉政宏、黃博聖、蘇嘉鈴、陳學志、吳有城(2010)。「國中小學習動機量表」之
  編製及其信、效度研究。測驗學刊,3,371-402。
潘靖瑛、謝曼盈(2010)。生命態度量表之發展。慈濟大學教育研究學刊,6,  
  185-229。花蓮:慈濟大學。

蔡明昌(2008)。大學生來生信念與生命態度關係之研究。中華輔導與諮商學報,
24,33-70。
蔡美惠(2007)。高雄縣國中生生命態度、情緒智力與問題解決態度之相關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蔡幸君(2011)。多元智能探索課程對國中八年級學生學習動機與學習態度之影
  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蔡淑美(2010)。臺中市國中生學習動機與創造力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
  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盧雨薇(2010)。課堂中師生互動對台灣國中生學習動機以及學習成效之影響(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銘傳大學,臺北市。
戴奇華(2010)。使用虛擬社群青少年人格特質、網路使用行為、生命態度與網
  路成癮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薛白(2010)。基於成人學習動機性別差異的教育思考。山東行政學院山東省經
  濟管理幹部學院學報,4,129-131。
謝曼盈(2002)。生命態度量表之發展。「生命的認知尊重與實踐教學與成果 
  研討會」發表之論文,東部教育論壇。
謝曼盈(2003)。生命態度量表之發展與建議(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慈濟大學,    
  花蓮縣。
謝欣如(2008)。影響國中生學習動機強弱之個人、父母及家庭相關因素探討(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大學,臺北市。
謝佳蓉(2010)。情緒語意影片對國中生生命態度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
  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鍾美惠(2006)。生命教育課程對某國中學生生命態度影響之研究~以「欣賞生
  命」主題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簡文卿(2010)。雲林縣國民中學生命教育實施現況及學生的生命教育認知與對
  生命態度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縣。
英文部分
Crumbaugh, J. C. (1973). Everything to gain: A guide to self-fulfillment through logo
analysis. Chicago: Nelson-Hall Company.
Greeno, J. G, Collins, A. M., & Resnick, L. B. (1996). Cognition and learning. In D.
Berliner & R. Calfee (Eds.), Handbook of educational pshchology (pp.15-46).
New York: Macmillan.
Hedlund, D. E. (1997). Personal meaning: The problem of educating for wisdom.
Personnel and Guidance Journal, 23, 602-604.
Keller, J. M. (1987). Strategies for stimulating the motivation to learn. Performance
and Instruction, 8, 1-7.
Perry, R. B. (1926). General theory of valu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Rogers, C. R. (1969). Freedom to learn. Columbus, Ohio: Charles E. Merrill.
Rogoff, B., Turkanis, C. G., & Bartlett, L. (2001). Learning together: Children and
adults in a school community. New York: Oxford.
Schunk, D., Zimmerman, J. (2008). Motivation and self-regulated learning : theory,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 New York: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Weiner, B., & Graham, S. (1989). Understanding the motivational role of affect:
Lifespan research from an attributional perspective. Cognition and Emotion, 4,
401-419.
Wigfield, A., & Eccles, J. (2000). Expectancy-value theory of achievement motivation.
Contemporary Educational Psychology, 25, 68-81.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