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52.91.84.219) 您好!臺灣時間:2024/03/28 20:43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莊國欽
研究生(外文):Chuang,Kuo-Chin
論文名稱:國小高年級學童網路安全觀念與網路下載行為
論文名稱(外文):A study on the internet safety concepts and download behavior –5th A study on the internet safety concepts and download behavior –5th and 6th graders as example
指導教授:李宗薇李宗薇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Li,Tzong-Wei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傳播與科技研究所
學門:教育學門
學類:教育科技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8
畢業學年度:96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11
中文關鍵詞:網路安全網路下載資安國小資訊課程內容國小高年級學生網路安全概念國小高年級學生網路下載行為
外文關鍵詞:Internet security、Internet safety、Internet downloadingthe content of computer class in 5th and 6th gradedownloading beh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3
  • 點閱點閱:1062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4
數位時代電腦及網路已是國小學童最常使用的數位產品。然隨著網路日用普及、使用便利,網路環境的安全亦備受威脅,學童在網路使用上常出現個人隱私的外洩氾濫、非法音樂及軟體的下載、電腦病毒的肆虐等問題,嚴重影響網路安全。有鑑於此,本研究以台北縣市325名國小高年級學童為對象,進行問卷調查,以瞭解其網路安全觀念之認知及其網路下載行為。研究結果顯示:
一、國小高年級學童多有網路下載經驗,而下載的內容多為遊戲及MP3音樂。
二、國小高年級學童具基本的網路安全觀念,但在態度情意則有待加強。
三、多數高年級學童網路安全觀念並不影響其網路下載的行為。
針對上述結果,本研究建議:
一、調整國小資訊課程能力指標。
二、考慮將國小訊課程列為正式課程並以具專業知能者授課。
三、國小資訊課應加強學生情意部份的學習。
四、訂定學童網路使用規則
五、家庭應肩負更多教導網路安全使用的責任。
Computer and internet has become the most frequent used digital product for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nowadays. Yet the highly complex web environment has caused safety problem for children, such as privacy invasion, illegal download of music and software , spreading of computer virus etc. Questionnaires were sent to 325 5th and 6th graders to collect data about their internet safety knowledge and downloading behaviors and other related issues. The results were as followed:
1.Most high graders in elementary school have the experience of internet downloading.
2.Most research subjects have basic internet security knowledge, however, the attitude about safe-use internet needs to be strengthened.
3.For majority of target students, the internet security knowledge has little related to the behavior of internet downloading.
Researchers suggest:
1.Teacher and parents should set the safety rule about internet usage for children to follow.
2.Information Competency Standards should be adjusted and implement an appropriate Check System.
3.Parents should take more responsibility for the education of children using the Internet Safety.
摘要 i
Abstract ii
目錄 iii
表次 vi
圖次 viii
第壹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 4
壹、研究目的 4
貳、待答問題: 4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限制 4
壹、研究方法 4
貳、研究範圍 5
參、研究限制 5
第四節 名詞釋義 5
壹、網路安全觀念 5
貳、網路下載 5
第貳章 文獻探討 7
第一節 網際網路的發展與安全 7
壹、網際網路的發展 7
貳、網路安全觀念 9
參、小結 17
第二節 網路下載行為之探討 17
壹、網路下載的界定 17
貳、網路下載的動機 18
參、網路下載內容 21
肆、網路下載方式 24
伍、網路下載來源 25
陸、小結 26
第三節 網路下載與網路安全風險 26
壹、網路安全風險與網路下載之潛在風險 26
貳、風險認知與網路下載之關係 29
參、小結 31
第四節 國小學童網路使用知能 32
壹、國小資訊教育課程目標 32
貳、國小學童網路使用行為 32
參、國小學童網路素養 34
肆、小結 35
第參章 研究方法與步驟 37
第一節 研究架構與流程 37
壹、研究架構 37
貳、研究流程 38
第二節 研究對象與抽樣 39
壹、研究對象 39
貳、樣本與抽樣 39
第三節 問卷設計與架構 40
壹、問卷內容與編製過程 40
貳、預試與分析 42
第四節 資料處理分析 43
壹、問卷資料處理 43
貳、訪談問題分析 44
第肆章 結果與討論 47
第一節 國小高年級學童基本資料 47
壹、基本資料 47
貳、資訊科技使用環境及知識來源 47
參、不同變項的國小高年級學童網路使用情形 50
肆、父母限制上網與學童網路使用狀況 51
第二節 國小高年級學童網路安全觀念之分析 53
壹、高級學童網路安全觀念分析 53
貳、不同變項的國小高年級學童與網路安全觀念分析 55
壹、高年級學童網路下載行為分析 62
貳、不同變項的國小高年級學童網路下載分析 64
第四節 國小高年級學童網路安全與網路下載態度分析 71
壹、國小高年級學童網路安全與網路下載態度分析 71
貳、不同變項的國小高年級學童網路安全與網路下載態度 72
參、國小高年級學童網路下載行為與網路安全、網路下載態度 76
第五節 綜合分析與討論 76
壹、國小高年級學童網路使用之現況分析 76
貳、國小高年級學童網路安全認知之現況分析 77
參、國小高年級學童網路下載行為之現況分析 78
肆、國小高年級學童網路安全態度與網路下載態度之現況分析 79
伍、不同變項的國小學童各層面之差異性分析 80
第六節 深度訪談結果整理 86
壹、學校電腦課程 86
貳、網路安全觀念 87
參、網路下載行為 89
肆、網路使用安全態度與網路下載行為 90
第伍章 結論與建議 93
第一節 結論 93
壹、學童網路使用現況 93
貳、學童網路安全觀念現況 93
參、學童網路下載行為現況 94
肆、學童網路安全與網路下載態度 94
第二節 研究建議 95
壹、調整國小資訊課程學生能力指標 95
貳、考慮將國小資訊課程列為正式課程並以具專業知能者授課 95
參、國小資訊課應加強學生情意部份的學習 95
肆、訂定學童網路使用規則 96
伍、家庭應肩負更多教導網路安全使用的責任 96
附註 97
參考文獻 97
附件一 資訊教育各學習階段具備之資訊能力 107
附錄一 問卷 108
附錄二 訪談大綱 111
大英百科全書繁體中文線上版。線上檢索日期:2007年11月1日網址: http://wordpedia.eb.com/
王郁琦(1996)。網路上的隱私權問題。資訊法務透析,10,37-45
王建翔(2005)。國小兒童網路使用行為之研究-以桃園市國小高年級學童為例。元智大學資訊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台北縣政府(2006)。台北縣94學年度國小四、六年級資訊能力檢測報告。台北:台北縣政府
台灣商業軟體聯盟(2008)。八成青少年於網路下載資料 高達四成不知資料合法性。線上檢索日期:2008年6月10日網址:http://www.bsa.org.tw/
台灣電腦網路危機處理暨協調中心(2004)。建立與實作一個成功的資訊安全政策。線上檢索日期:2007年12月1日網址: http://www.cert.org.tw/document/column/show.php?key=74
台灣電腦網路危機處理暨協調中心(2008)。超過100,00個網頁遭受攻擊。線上檢索日期:2008年6月30日網址:http://www.cert.org.tw/news/index.php
成大計網中心資安研討會。線上檢索日期:2007年10月30日網址:http://mail.nutn.edu.tw/~luckybilly/isms/client.htm
自由軟體與資訊公民聯網。線上檢索日期:2007年11月1日網址:http://fsoss.fcu.org.tw/XZGov-fsoss/oss-lecture-no5-02.html
行政院主計處(2001)。九十年青少年狀況調查。線上檢索日期:2007年10月6日。網址:http://www.dgbas.gov.tw/lp.asp?ctNode=3307&CtUnit=409&BaseDSD=7
行政院主計處(2007)。95年電腦應用概況報告。線上檢索日期:2007年11月5日網址:http://www.dgbas.gov.tw/ct.asp?xItem=17966&CtNode=4920
行政院青輔會(2001)。八成青少年認為網路資訊應分級。線上檢索日期:2007年10月25日。網址: http://www.find.org.tw/find/home.aspx?page=news&id=1665
行政院研究考核發展委員會(2006)。95年個人/家戶數位落差調查結果報告。線上檢索日期:2007年11月1日網址:www.dgbas.gov.tw/public/Data/71610255571.pdf
行政院研究考核發展委員會(2007)。96年數位落差調查報告。線上檢索日期:2008年1月8日網址:http://www.rdec.gov.tw/public/Attachment/81714551671.pdf
行政院國家資通安全會報(2005)。個人資通安全保健手冊。線上檢索日期:2007年10月25日。網址:http://www.nicst.nat.gov.tw/include/getfile.php?fid=31
李士傑(2007)。Web2.0與公共參與。研考雙月刊,29,81-92。
李宗薇、莊國欽(2008)。數位時代網路安全觀念之探討—以國小高年級學童為例。2008數位落差國際學術研討會
李孟秋(2008)。郵件稽核管理有效防制企業機密外洩。網管人雜誌,30,68。
沈文智(1997)。INTERNET網路安全手冊。台北:碁峰
宋明哲(2001)。現代風險管理。台北:五南
林郁萍(2007)。Web 2.0的來龍去脈。線上檢索日期:2007年11月1日網址:http://gcis.nat.gov.tw/Moderncom/past.asp?Page=78d1.htm&Style=2&Topic%B7s%AA%BE%A4%B6%B2%D0
周宣光(2007)。網路概論第五版。台北:學貫
吳美美(1996)。課程改革和資訊素養教育。社教雙月刊,73,32-38
吳姿瑩(2006)。少年知覺風險與利益評估影響網路個人資料揭露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傳播與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筱玫(2003)。網路傳播概論。台北:智勝
范家敏(2004)。高雄縣國小高年級學童電腦遊戲使用行為與電腦態度、電腦自我效能之相關研究。國立臺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胡華勝(2008)。編輯台:談資安問題。資訊傳真雜誌,840,4。
翁秀琪(1994)。大眾傳播理論與實證。台北:三民書局
陳明月(2007)。網路素養教育探討。研習資訊,24,103-110
陳炳男(2002)。國小學生網路素養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峰棋譯/Eric Maiwald(2004)。資訊安全。台北:學貫
陳偉文、高淑美(2007)。資訊教育發展現況初探。研習資訊,24,125-134
許玉霞(2006)。國小學童網路使用現況及網路素養之研究-以臺北縣偏遠地區高年級學童為例。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怡安(2001)。兒童網路使用與網路媒體素養之研究--以台北縣市國小高年級學童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系碩士論文
許誌宏(2006)。國小學童網路媒體素養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張國恩(2005)。E世代資訊人才-規劃高中職學生資訊能力指標。教育部專題研究計畫
張維安(2004)。網路與社會。新竹:清華大學
張寶芳(2000)。「網路素養」,媒體公民教育國際研討會論文。臺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淡江網路新聞報(2003)。病毒滿天飛 網路族防毒自保有撇步。線上檢索日期:2007年11月1日網址: http://www2.tku.edu.tw/~tknetnews/data/56.htm
教育部。九年一貫課程與教學網。線上檢索日期:2007年11月1日網址:http://teach.eje.edu.tw/9CC/index.php
教育部。教師網路素養與認知網。線上檢索日期:2007年11月1日網址:http://eteacher.edu.tw/default.asp
教育部。97年國民中小學課程綱要。線上檢索日期:2008年6月201日網址:http://www.edu.tw/eje/itemize_list.aspx?pages=1&site_content_sn=15326
國語日報(2007)。臺灣兒童進入科技、消費世代。線上檢索日期:2007年11月30日網址:http://www.mdnkids.com/info/news/adv_listdetail.asp?serial=53444&keyword=兒童使用科技產品
程予誠(2003)。網際傳播對網路、人、組織未來的影響。台北:五南
曾淯菁譯/Lindstrom, Martin & Seybold, Patricia B(2003)。人小錢大吞世代:一年影響全球1兆8,800億美元消費的小巨人。台北:商智出版社
彭運石(2001)。走向生命的顛峰-馬斯洛的人本心理學。台北:貓頭鷹出版社
葉允斌(2004)。網路「公共性」的考源、批判與重建-以Habermas的「Intersubjectivity」觀點為中心。南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葉淑菁(2003)。國小學童網路使用行為與網路倫理態度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康照祥(2005)。媒體識讀。台北:揚智文化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2005)。影音著作盜版問題之因應策略及措施研究(第二年)期末報告。台北:經濟部智慧財產局
詹宏志(2006)。Web 2.0是社會權力轉移的巨大力量。數位時代Web 2.0專刊,P8-10
資安人科技網。2007資安調查報告彙整。線上檢索日期:2007年12月31日網址http://www.informationsecurity.com.tw/feature/view.asp?fid=941
資策會(2006)。2006年我國家庭寬頻、行動與無線應用現況與需求調查:家戶指標。線上檢索日期:2007年11月1日網址:http://www.find.org.tw/find/home.aspx?page=many&id=149
資策會(2006)。2006年我國家庭寬頻、行動與無線應用現況與需求調查--家戶連網應用。線上檢索日期:2007年11月1日網址:http://www.find.org.tw/find/home.aspx?page=many&id=151
資策會(2005)。2005資安法律案例彙編第四輯。線上檢索日期:2007年10月31日網址:http://www.icst.org.tw/include/getfile.php?fid=107
資策會(2004b)。小孩出頭天-兒童對網路產業重要性日增。線上檢索日期:2007年12月25日網址:http://www.find.org.tw/0105/focus/0105_focus_disp.asp?focus_id=289
楊易蕙(2005)。國小學童網路使用行為與人際關係、自我概念之研究。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系輔導教學碩士論文
黃葳威(2007) 。台灣青少兒網路使用調查報告。線上檢索日期:2007年10月25日。網址:http://www.rtv.nccu.edu.tw/vhuang/2007_research.pdf
楊哲男,許瑞明(2003)。一個想法改變世界-網際網路的誕生與發展。科學發展,371,6-11
賈馥茗等編(1995)。教育心理學。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雷憶瑜(2002)。TWIMC WHOIS 相關資料庫之個人資料蒐集與利用之合法使用探討。線上檢索日期:2007年12月31日網址:http://www.twnic.net/download/dn315a.pdf
微軟資訊安全。線上檢索日期:2007年11月3日網址:http://www.microsoft.com/taiwan/security/default.mspx
翟本瑞(2001)。網路文化。台北:揚智
翟本瑞(2002)。連線文化。高雄:復文
趙紅禮(2006)。網路安全。台北:新文京
趙昆茂(2006)。全球資訊網的新世代。數位內容新世紀,24,44-45。
網路近未來系列講座(2007)。Web 2.0 & It’s Economy。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線上檢索日期:2007年11月1日網址:http://cl.itri.org.tw/webx/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task=view&id=17
劉文良(2005)。電子商務與網路行銷。台北:碁峰
劉宇華(2006)。論網路內容之規範管理-以我國網路分級制度為中心。世新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瑜珍(2006)。國小學童資訊安全態度之研究。TANET2006台灣網際網路研討會論文
鄧家駒(2005)。風險管理四版。台北:華泰文化
鄭燦堂(1995)。風險管理:理論與實務。台北:五南
趨勢科技(2007)。資安趨勢-(Web Threat)網路安全威脅化身資訊竊取工具 擴散速率兩年成長540%。線上檢索日期:2007年11月1日網址:http://tw.trendmicro.com/tw/support/tech-support/board/trend/article/20070921112248.html
趨勢科技。我使用電腦來做哪些事。線上檢索日期:2007年11月1日網址:http://tw.trendmicro.com/tw/threats/home-user/what-i-do-with-my-pc/index.html
蕭美惠譯/Brian David (1999)。透明社會:個人隱私與資訊自由。台北:先覺
賴昱霖(2006)。國小學童網際網路使用行為與資訊能力之相關研究-以雲林縣國小高年級為例。雲林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系碩士論文
賴榮樞譯/William Stallings(2007)。密碼學與網路安全。台北:培生
謝光萍、吳怡萱譯/Crispin Thurlow、Laura Lengel、Alice Tomic(2006)。電腦中介傳播:人際互動與網際網路。台北:韋伯文化
戴君怡(1998)。使用網際網路進行互動者特質之探索。南華管理學院教育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賽門鐵克(2007)。賽門鐵克全球網路安全威脅研究報告第12期。線上檢索日期:2007年11月1日網址:http://www.symantec.com/zh/tw/about/news/release/article.jsp?prid=20070920_02
鍾聖校(1995)。認知心理學。台北市:心理
鍾翠玲(2006)。Web 2.0引發新資安問題。ZDNet Taiwan。線上檢索日期:2007年11月1日網址:http://www.zdnet.com.tw/news/software/0,2000085678,20110381,00.htm
韓筱卿、王建鋒、鍾瑋(2007)。電腦病毒技術分析與防範。台北:松崗
蘇健華(2007)。WEB 2.0發展介紹。資訊社會研究。13,1-124
iThome online(2007)。賽門鐵克台灣青少年上網安全調查:家中網路安全 爹娘知多少?。線上檢索日期:2007年11月5日網址:http://www.ithome.com.tw/itadm/article.php?c=45637
Microsoft資訊安全(2006)。Microsoft安全性情報報告。線上檢索日期:2007年12月5日網址:http://www.microsoft.com/taiwan/security/default.mspx
中国科技信息(2004)。OECD2003年信息系统及网络安全会议。線上檢索日期:2007年11月5日網址:http://www.chinainfo.gov.cn/data/200401/1_20040103_72053.html
Bailey,J. (2003).Students in today’s school, Retrieved July 21,2008 from the World Wide Web:http://www.ed.gov/about/offices/list/os/technology/plan/2004/site/docs_and_pdf/john_netp_12503.pdf
Belev, G. C. (1990). Minimizing Risk in High Technology Programs. 1990 ACCE Transactions, May, 6.1-6.7.
Berelson,B.&Steiner,G.A.(1964).Human behavior:An inventory of scientific findings.New York:Harcourt,Brace & World.
Berners-Lee.T(2005).on the read/write web. Retrieved October 30,2007 from the World Wide Web:http://news.bbc.co.uk/2/hi/technology/4132752.stm
Berners-Lee.T(1991).World Wide Web - Executive Summary. Retrieved November 12,2007 from the World Wide Web:http://groups.google.com/group/alt.hypertext/msg/395f282a67a1916c
Bryden.A(2006).Iso and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for security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Retrieved November 12,2007 from the World Wide Web:http://www.iso.org/iso/livelinkgetfile?llNodeId=21657&llVolId=-2000
CCRT (Computer Crime Research Center)(2008). Crimes in cyber space. Retrieved June 12,2008 from the World Wide Web:http://www.crime-research.org/analytics/computer_crime22/
CERT (Computer Emergency Response Team (CERT/CC)) (2007).Home Network Security. Retrieved November 12,2007 from the World Wide Web:http://www.cert.org/tech_tips/home_networks.html
CERT (Computer Emergency Response Team (CERT/CC)) (2007). Security of the Internet.Retrieved November 12,2007 from the World Wide Web:http://www.cert.org/encyc_article/tocencyc.html
Computer Crime Research Center(2006). Hackers cause pain. Retrieved November 21,2007 from the World Wide Web:http://www.crime-research.org/analytics/2142/
Computer History Museum(2006).Internet History.Retrieved November 12,2007 from the World Wide Web:http://www.computerhistory.org/internet_history/
FBI(2008).A parent’s guide to internet safety.Retrieved June19,2008.http://www.fbi.gov/publications/pguide/pguidee.htm
Feomme, K., Katz, E. C., & Rivet, K. (1997). Outcome expectancies and risk-taking behavior. Cognitive Therapy and Research, 21, 421-442.
Free Software Foundation Europe(2008). What is Free Software?.Retrieved June 2,2008 from the World Wide Web:http://www.fsfeurope.org/documents/freesoftware.en.html
Goldsborough.R (2007). How serious a threat are computer viruses?. Tech Directions, 67(1), 14-15.
Goldsborough.R (2007). Keeping your computer going. Tech Directions, 67(5), 13.
Gorman.G.E (2006). What does "online" mean in 2006? .Online Information Review, 30(5), 481-484.
Greenspan.R(2004).Movie Downloading Spurred by Broadband. Retrieved November 12,2007 from the World Wide Web:http://www.clickz.com/showPage.html?page=3383091
GROSSMAN.L(2006).Time's Person of the Year: You. Retrieved October 12,2007 from the World Wide Web:http://www.time.com/time/magazine/article/0,9171,1569514,00.html
Hewson, Laurent, & Vogel(1996). Porper methodologies for psychological and sociological studies conducted via internet. Behavior Research Methods, Instruments & Computers, 28(2), 186-191.
HTCC(Home of Happy Trails Computer Club).Malware:Malicious Computer Code. Retrieved June 12,2008 from the World Wide Web:http://cybercoyote.org/security/malware.shtml
Kelly.K(2005).We Are the Web. Retrieved October 30,2007 from the World Wide Web:http://www.wired.com/wired/archive/13.08/tech.html
Kruger.R (2003). Discussing cyber ethics with students is critical. The Social Studies, 94(4), 188-189.
MacManus.R(2005).What is Web2.0?.Retrieved November 10,2007 from the World Wide Web:http://blogs.zdnet.com/web2explorer/?p=5
McCure,C.R(1994).Network literacy:A role for libraries?.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libraries,13(2),115-125
National Center for Education Statistics(NCEC) (2007).Safeguarding your Technology.Retrieved November 13,2007 from the World Wide Web:http://nces.ed.gov/pubs98/safetech/index.asp
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NIST)(2001).What is network security.Retrieved June20,2008.http://csrc.nist.gov/groups/SMA/fasp/faqs.html#network
Ndahi, H. B., & Gupta, A.( Spring 2000). Computer literacy for workforce development. Reading Improvement v.37 no.1, p.39-44.
Norris, P., & Jones, P. (1998). Virtual democracy. Harvard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ess/Politics, 3(2), 104.
OECD(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2004).File-Sharing Over Peer-to-Peer Networks Growing Fast in Europe, Says. Retrieved November 12,2007 from the World Wide Web:http://www.oecd.org/document/39/0,3343,en_2649_201185_32928423_1_1_1_1,00.html
OECD(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2004). OECD Guidelines for the Security of Information Systems and Networks: Towards a Culture of Security. Retrieved November 12,2007 from the World Wide Web:http://www.oecd.org/document/42/0,3343,en_2649_201185_15582250_1_1_1_1,00.html
O’Reilly.T(2005).Web2.0:Compact Definition?.Retrieved October 20,2007 from the World Wide Web:http://radar.oreilly.com/archives/2005/10/web_20_compact_definition.html
O’Reilly.T(2005).What Is Web 2.0. Retrieved October 20,2007 from the World Wide Web:http://www.oreillynet.com/pub/a/oreilly/tim/news/2005/09/30/what-is-web-20.html
Paller,A(2008)。Top Ten Cyber Security Menaces for 2008。Retrieved October 20,2007 from the World Wide Web:http://www.sans.org/press/top10menaces08.php
Park,K.,Lim,S., & Park,I.(2008). Computationally efficient PKI-based single sign-on protol Pkasso for mobile devices. IEEE Transactions on Computers,57,pp821-825.
Roza,Y(1995).Computer Literacy, Attitude Toward Computers, and Experience with Computers of Teachers in Senior High School in the Provinces of West Sumatra and Riau,Indonesia.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55(11),3403.
Shah, D. V., Kwak, N., & Holbert, R. L. (2001).“Connecting” and“disconnecting”with civic life: Patterns of internet use and the production of social capital.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18, 141-162.
Stephens.M(2007).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 Library Technology Reports, 43(5), 45-51.
Symantec(2008).Symantec Global Internet Security Threat Report. Retrieved June 10,2008 from the World Wide Web:http://eval.symantec.com/mktginfo/enterprise/white_papers/b-whitepaper_internet_security_threat_report_xiii_04-2008.en-us.pdf
TACD(Trans Atlantic Consumer Dialogue)(2007).Resolution on Internet Security.Retrieved June 10,2008 from the World Wide Web:http://www.tacd.org/cgi-bin/db.cgi?page=view&config=admin/docs.cfg&id=310
Talab. R.S, .Butler R.P (2007). Shared electronic spaces in the classroom: Copyright, privacy, and guidelines. TechTrends, 51(1), 12-15.
Walster.D (2007). Sharing Network Security Information. TechTrends, 51(4), 14.
Wang,S.,Chang,Y.Ke,H.,& Juang,W.(2008). Digital evidence seizure in network intrusions against cyber-crime on internet systems.Journal of Computers,18,4,pp69-77
Warren &Brandies(1890).The Right to Privacy.Harvard Law Review,5,207-208
Wertz.S (2000). Music, movies and the Internet in the digital age. TechTrends, 44(1), 10.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