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書、論文與研究報告
丁家偉〈既有建築筏式基礎導入雨水利用系統效益評估之研究-以台北市為例〉台北: 國立台灣科技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6.于佑嘉.〈衛生器具固定於既有輕隔鈣統之補強構法研究-以洗臉盆扶手為例〉台北: 國立台灣科技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2010.中技社〈技術輔導報告〉 中技社, 2003.
中華民國建築學會〈96年度舊有建築節能改善工程補助計畫〉台北: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2007.
內政部〈推動住宅用火災警報器 以有效降低火災發生〉2010.12.3 新聞稿
內政部建築研究所〈建築物外遮陽暨屋頂隔熱設計參考手冊〉台北: 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2008.
內政部建築研究所〈綠建材解說與評估手冊〉台北: 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2007.
內政部消防署〈98年火災統計.〉台北:內政部消防署, 2010.
王品元〈公園步道之燈具高度與光源照度對情緒體驗影響之研究.〉台北: 國立台灣大學園藝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1996.王為〈應用良導絡量測評估照度與色溫度對人體生理反應之影響.〉台南: 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博士論文, 2005.王建翔〈住宅電氣設備健康檢查之研究〉台南: 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1台灣省自來水公司〈台灣省自來水公司用戶用水設備申裝作業要點內線審查計算表〉 台北: 台灣省自來水公司, 1999.
江南震〈住宅建築給水配管的劣化診斷與使用壽期之研究〉台北:國立台灣科技大工程技術研究所建築學程學, 1999.
江哲銘〈永續建築導論〉台北: 建築情報, 2004.
江哲銘〈全球環境與世界趨勢-永續環境之理論與實務〉《綠建築宣導講習》, 高雄: 高雄市政府, 2010.
江哲銘、賴榮平〈既有建築物綠建築改善手冊之研究〉台北:內政部營建署, 2005.
江哲銘、蘇慧貞〈室內環境品質診斷及改善補助計畫〉台北: 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2003.
何恭聖〈住宅給排水設備健康檢查之研究〉台南: 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1吳順郎〈住宅衛浴整建行為之調查與高架式衛浴構造系統原型之提案〉台北: 國立台灣科技大學碩士論文, 2003.李雨澤〈建築物公共安全檢查問題之研究〉新竹:中華大學營建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6李厚強〈人工光源之照度及色溫對視覺感知影響與照明方式調查研究-以住宅客廳為例〉桃園: 中原大學室內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2.李麗玲〈省電照明及光污染防制〉《台北星空》2007: 12-16.
李彥頤〈辦公空間室內空氣品質管制策略之研究〉台南: 國立成功大學建築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2003.李惟義〈以維護觀點探討及合住宅給排水管路配設空間之研究〉台南: 國立成功大學建築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周鼎金、陳建廷.〈台北市集合住宅客餐廳照明環境之調查研究〉《中華民國建築學會第12屆建築研究成果發表會論文集》台北: 中華民國建築學會, 2000. 473-476.
財政部〈財政部固定資產耐用年數表.〉1997.
林建隆〈住宅設備生命週期二氧化碳排放量解析〉台南: 國立成功大學建築學系碩士論文, 2002.社團法人中華民國國際環境技術截流器設備研究學會〈截流器設備驗證作業細則〉社團法人中華民國國際環境技術截流器設備研究學會,2000
施順隱〈RC構造平屋頂雨水排水設備之現況調查研究.〉台北:文化大學建築與都市計劃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5.柯慶明〈化糞池機能調查研究.〉台北: 環保署, 1987.
凌瑞賢〈中低層建築最適電梯數分析〉《建築學報》 Vol 58, 2006年12月: 183~199.徐春福 〈公寓大廈共用部分機電設備維護費用支出之研究-以台中市為例〉. 新竹: 中華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3.高雄市政府工務局下水道工程處.〈高雄市污水下水道用戶排水設備設置設計審查標準-自主檢查表〉高雄: 高雄市政府工務局下水道工程處, 2010.
張柏超〈集合住宅生命週期前期之修繕模式-以建設公司之售後修繕服務為例.〉台北: 國立台灣科技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3.張哲凡〈光復後台灣集合住宅發展過程之研究.〉台南: 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1995.張智元〈建築醫學之概念與應用機制研究.〉台北: 國立台灣大學土木所與城鄉所 博士論文 , 2006.張瑋如〈室內空間一氧化碳擴散現象之CFD研究〉台北: 國立台灣科技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2010.許聖哲〈台北市政府機構學校及十樓以上大型建築物化糞池汙染量調查研究〉台北: 台北市政府, 1989.
郭學榮〈高層集合住宅室內生活噪音現況調查與測研究-以台北巿松山區6層以上有電梯無自宅發生音之集合住宅為例〉桃園: 中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1990.陳念祖〈建築開口部裝設導風板對自然通風之效益〉台南: 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博士論文, 2006.陳姿伶〈建築物立面開口率與出簷深度對室內光環境影響之探討-以高雄市東西座向之沿街面透天厝為例〉高雄: 樹德科技大學建築與古蹟維護研究所, 2007.
陳慶煒〈都市地區停車設施對週邊空氣品質影響研究〉台北: 臺北科技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5.
彭雲宏、王文安〈住宅整建產業發展規劃〉台北: 內政部營建署.
曾四恭〈台北市化糞池放流水污染防治之探討〉台北: 國立台灣大學環環境工程研究所研究報告, 1981.
游永慶〈台北市推動公寓整建及維護實施方式之研究〉國立台灣科技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4.游立偉〈建築物雙層通風之隔熱性能研究-以平屋頂構造為例〉台北: 臺北科技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4.黃士賓〈南部地區透天住宅開口部自然採光現況調查〉《中華民國建築學會第十九屆第二次建築研究成果發表會論文集》台北: 中華民國建築學會, 2007.
黃世孟〈建築以類人化觀點建立設施健診制度與維修再用之研究III〉《2009國科會自然處永續學門成果發表會論文摘要集》台北: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2009. 96-87.
黃志源〈臺灣地區水資源成本研究-從綠色會計面探討〉台中: 逢甲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4.黃啟瑞〈建築物立面設置懸掛物對居室室內光環境影響之研究〉高雄:樹德科技大學應用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4.吳基榮、徐玉村、吳秀賢〈談餐廚污水的清道夫-油脂截流器(下)油脂截流器簡介〉《工業污染防制報導》第十三卷, 2000
經建會都發處〈都市及區域發展統計彙編中華民國九十八年〉台北: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都市及住宅發展處, 2009.
經濟部能源局〈能源統計年報〉台北:經濟部能源局, 2009.
葉護彬〈進相電容器之壽命診斷〉《電機月刊》第十一卷第三期, 2001: 159.靳燕玲〈社區共用空間婦女人身安全設施研究〉台北: 內政部建築研究所研究, 2005.
廖文仁〈既有建築消防管路系統劣化評估模式之研究.〉台北: 國立台北科技大學建築與都市設計研究所, 2009.
廖文郎〈既有公共集會型建築設備系統之評估與更新.〉台北: 國立台灣科技大學工程技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1998.臺北市政府建築管理處〈臺北市舊有建築物無障礙設施設置參考手冊.〉台北: 臺北市政府, 2006.
臺北市政府〈臺北市政府辦理住宅用火災警報器補助計畫.〉2010.8.24
蔣順田〈高層集合住宅大樓公共設備節能綜效之研究-以台灣南部地區為例〉台南: 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5.蔡志祥〈台灣住宅整建產業發展策略〉台北: 台灣科技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4.蔡育宗〈合併式建築物污水處理設施功能評估與改善對策之研究〉淡江大學水資源及環境工程所碩士論文, 1993.蔡宗潔〈建築物管線老化與劣化非破壞性檢測技術之建置〉台北:內政部建研所, 2006.
蔡岡廷〈台南地區都市綠色音環境之研究〉台南: 成功大學建築學系博士論文, 2001蔡智勸,宋立垚〈老舊建築物整建及評估制度之研究〉《中華民國建築學會第十七屆第一次論文發表會論文集》台北:中華民國建築學會, 2005.
鄭政利〈雨水回收導入綠建築設計--簡易利用評估法教您如何換算替代率〉《營建知訊》272期:20-27鄭政利〈省水馬桶排水性能實驗及相關法規探討之研究〉台北: 內政部建研所, 2005.
鄭政利〈中高層住宅排水通氣系統調查與設計規範之研究〉台北: 內政部建研所,2001
鄧喬明〈住宅合理用水量之研究〉桃園:中原大學土木工程學系碩士論文, 1999.蕭大年〈台北市住戶整建消費行為模式之研究〉台北: 國立台灣科技大學建築所碩士論文,台灣科技大學, 2000.賴榮平、江哲銘〈既有建築綠建築改善制度之研究〉台北: 內政部營建署, 2005.
儲國輝〈公寓大廈公共設施之規劃特性管理模式與使用行為〉台北:國立台灣科技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3.營建署〈營建統計月報〉台北:營建署, 2010.
環境保護署〈噪音陳情案件現況〉《環境保護統計月報》第263期.:台北:環保署, 2010c
環境保護署〈歷年空氣污染狀況〉《環境保護統計月報》第263期.:台北:環保署, 2010b.
環境保護署〈環境保護署建築物生活污水回收再利用建議事項〉:台北:環保署,2010a
環境廳水質保全局、行政院環保署譯〈生活雜排水對策推進指導指針〉台北:行政院環保署譯:1988.
謝宏仁〈台灣都市住宅設備現況永續性及評估系統擬議〉台南: 國立成功大學建築所博士論文, 2005.謝宏仁〈永續發展下既有公寓大廈更新改造之物業管理輔助情報系統建置策略研究〉宜蘭: 宜蘭大學永續規劃與城鄉研究所, 2006.
謝明忠、江哲銘〈住宅音環境控制之研究(一)五層非電梯式集合住宅生活噪音測試評估〉《中華民國建築學會第二屆論文集.》台北:中華民國建築學會, 1989.
嚴佳茹〈高層集合住宅排水通氣系統空氣污染傳播風險評估之研究〉台北: 國立台灣科技大學建築研究所博士論文, 2009.財團法人台灣營建研究院〈營建物價79期〉台北::財團法人台灣營建研究院,2010.9
劉立群〈污水下水道用戶排水設備工程〉台北:詹氏書局,2006
國土交通省〈建替修繕判?二〉日本國土交通省, 2004a.
國土交通省〈改修再生手法?二.〉國土交通省, 2004b
國土交通省.〈建築物??調?報告--平成21年度上半期〉東京: 國土交通省, 2010a.
國土交通省大臣官房官?營繕部設備課.〈綠建築診斷技術〉 東京: 國土交通省, 2001.
國土交通省住宅局〈平成20 年住生活?合調?結果.〉 國土交通省住宅局, 2010.
財團法人管理?.〈計?修繕工事方.〉 東京: 財團法人管理?, 2003.
財團法人住宅??理支援? 〈?施工技術提案.〉 東京: 財團法人住宅??理支援?, 2001.
財團法人建築環境省?機構. 〈建築物?合環境性能評?CASBEE-既存評?.〉 東京: 財團法人建築環境省?機構, 2008.
財?法人都市防犯研究?〈防犯環境設計 住宅編.〉東京: 財?法人都市防犯研究?, 2005.
空氣調和衛生工學會〈給排水衛生設備規準.同解說HASS206 〉 東京: 空氣調和衛生工學會, 2000.
空調衛生設備士協會〈建築設備更新〉技術書院, 1987.
金井與藏〈圖解建築物裡〉東京: 建築情報雜誌社, 1994.
建設大臣官房官廳營繕部監修〈建築設備維持保全劣化診斷〉東京: 建築保全?, 1995.
東京都住宅局.〈分讓長期修繕計?.計?修繕〉東京: 東京都住宅局, 2004.
建設大臣官房官??繕部監修.〈建築物修繕措置判定手法〉建築保全?, 1993.
住宅事務局. 〈住宅〉東京, 2010年9月.
住宅改善?推進協議會. 〈平成18年度 住宅??態調查〉. 東京: 住宅改善?推進協議會, 2007.
住宅?推進協議?. 平成20年度 ?住宅??在需要者意識 行動?調?(概要) . 東京: 住宅?推進協議?, 2010.
萩原幸男〈建築物長期修繕計?書作成LCC算定開?〉2002.
八木正勝. 住宅?業界. 東京: 日本實業出版社, 2005.
?&?編集部〈大規模修繕保?(=大規模修繕工事瑕疵?保責任保?)管理組合未?開〉東京,- 27(8), 58-60
?&?編集部〈排水管?巡動向診?、工法、技術者養成、?合力排水管再生加速〉東京,-,2010.3
DerrienF.〈Sanitary water system Diagnosis〉《32nd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CIB W62》Tainan: CIB, 2006.
KlausHansen〈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of renovation project〉《Sustainable Building Conference 2002》 Oslo, 2002.
ShinjiKosaka. “Change in water consumption in a quarter of a century and study on water load calculation method. 32nd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CIB W62. Taipei, 2006.
Chiang C.M.P.C. et al.Chou. 〈A Study of the Impact of Outdoor Air and Living Behavior Patternson Indoor Air Quality-Case studies of Apartments in Taiwan. on Indoor Air Quality-Case studies of Apartments in Taiwan, The 7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Indoor Air Quality and Climate. 1996. Vol.3 :735-740
Kaplan, R. S. and Norton, D. P.〈Using the balance scorecard to work.〉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January-February.,1996。
Kaplan, R. S. and Norton, D. P. 〈The balance scorecard. Boston MA〉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1996。
Kaplan Robert S. & Norton David P.〈Linking the Balanced Scorecard to Strategy〉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39(1):65-66,1996。
期刊
王威仁,賴榮平,吳宗儒. “從建築火災案例探討建築火災人命安全因素之研究-以85 年至89 年高雄市發生之建築火災為例. 建築學報, 2002年9月: 61-76.王為、江哲銘〈透天住宅室內照明環境之調查研究—以台南及高雄地區為例.〉《照明學刊》Vol : 20, No : 4, 2003.
江哲銘、王?、劉建志、陳靖文〈高照度高色溫度照明對人體經絡反應之影響-以大專學生之實驗反應?例〉《建築學報》62期:75-90
江哲銘、楊武泰、李俊璋、何明錦、陳瑞鈴、羅時麒.〈建築室內空氣品質最佳化量測方法之研究-以辦公建築及寺廟建築為例.〉《建築學報》70 期增刊, 93-110呂文弘、鄭政利、杜功仁〈周衍均 公寓式住宅建築排水配管系統現況調查及發展課題分析〉《建築學報》43期:69-85林建隆,賴榮平,謝宏仁,林厚順 〈公寓大廈地下停車場空氣品質之研究〉《台灣公共衛生雜誌》第27 卷 第6 期, 2008: 478-495.
張智元、黃世孟、郭斯傑、蕭文雄〈建築物專業健診機制之供給與需求探討〉《建築學報》第59期:93~11張智元〈建築疾病編碼在建築病歷表之應用〉《物業管理學報》第1卷第1期:45?54張桂鳳〈永續建築居住效益對購屋選擇之影響.〉《住宅學報》第17期:51-70。蕭文雄、黃世孟、郭斯傑、王順治〈台灣當前建築使用階段之修繕法律課題研究-以探討公寓大廈修繕行為與建築法之關係為主軸〉《建築學報》60期:153-176黃世孟、江立偉、李姿葶、賴玉恩〈建築屋主觀點對於建築物健康診斷與定期檢查共識之研究〉《建築學報》71期:233-253黃士賓〈住宅室內生活噪音源及居民反應之調查〉《建築學報》第56期, 2006: 165~182.鄭政利、詹肇裕、徐豪廷〈太陽光電系統導入建築構造計畫及外殼設計之研究〉《設計學報》8卷3期:35-52鄭政利、李孟杰〈公共集會型建築設備更新之空間分析與定量模擬設計〉《設計學報》5卷1期:91-111鄭政利、廖文郎〈公共集會型建築設備更新及空間規劃案例研究〉《設計學報》4卷2期:1-17賴榮平、謝宏仁、陳裕益〈都市住宅建築設備永續性能現況研究〉《建築學報》42期:115-131謝明燁、林振?〈照明光色對閱讀行為時主觀心理評價之影響〉《建築學報》第69 期:51-62
羅時麒、陳伯勳. “生命週期方法應用於室內環境政策之優先度評估〉《建築學報》64 期增刊:91-107松村秀一. 〈八期集合住宅位置付再生工事內容分類. 〉《建築?會計?系論文集》第514?. 東京, 1998
橫田隆司、相原土郎等〈公共出賃集合住宅住宅區的住環境居民評?構造分析〉《建築?會計?系論文集》建築?會, 2003.
西川雅?、西原直枝、田?新一 〈800lx3lx机上面照度知的生產性与影響?被?者??〉《日本建築?會環境系論文集》第73卷第625?, 2000: 349-353
BluyssenM.Philomena. 〈EPIQR and IEQ: indoor environment quality in European apartment buildings. 〉《Energy and Buildings》 Vol : 31, Issue : 2, 2000
HsiehH.R. 〈Issues and proposed improvements regarding condominium management in Taiwan. 〉《Habitat International》, Vol. 33, Issue 1, 2009: 73-80
Jaggs Michael and PalmerJohn.〈Energy performance indoor environmental quality retrofit -A European diagnosis and decision making method for building refurbishment. 〉 《Energy and Buildings》 Vol 31, Issue : 2, 2000
Balaras,C.A.Droutsa,K,Argiriou,A.A.,and Asimakopoulos,D.N. 〈Potential for energy conservation in apartment buildings〉《Energy and Buildings》 Vol : 31, Issue : 2:193~202. , 2000
P.-C. Wu, Y.-Y. Li, C.-C. Lee, C.-M. Chiang, H.-J.J. Su ,〈Risk assessment of formaldehyde in typical office buildings in Taiwan. 〉 《Indoor Air Volume》 13 No.4 ,: 359-363.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