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參考文獻
[1]余虹儀, (2006) ,國內外通用設計現況探討與案例應用之研究,實踐大學工業產品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2]柯志祥、高天志, (2005) ,TRIZ法應用於工業設計構想發展之初探,台灣科技大學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3]林美秀,(2004) ,運用TRIZ原理探討專利開發實例中原大學機械工程學系碩士學位文。[4]Stan Kaplan, Ph.D﹐(2004) ﹐TRIZ發明問題解決理論
[5]蕭詠今 ,( 2007) ,TRIZ Keys to Technical Innovation,建速個人工作室
[6]蘇學恭,(2002) ,TRIZ-創新發明問題解決理論
[7]高天志,(2005), TRIZ法應用於工業設計構想發展之初探,台灣科技大學設計研究所碩 士論文
[8]吳建南,(2007),TRIZ與模組化之設計結構矩陣在產品開發之研究,東海大學工業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9]張旭華,呂鑌洧, (2009),運用TRIZ-based方法於創新服務品質之設計-以保險業為例,品質學報Vol.16,[10]李榮興, 羅啟源,( 2003),價值管理TRIZ手法應用在新產發展階段之研究
[11]陳巧青,(2004),運用TRIZ創新原則探討旅行業服務屬性矛盾現象之研究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12]楊俊明, 高清漢,劉祖華,楊富先, (2009),運用TRIZ原則建構具創造性的通用設計,系統性創新研討會暨中華系統性創新學會年會
[13]黃群智,林振陽,丁誌魰,(2007),台灣企業產品設計運用「通用設計」概念之研究, 應用藝術與設計學報第二期,南華大學[14]吳東治,(2006), 磨得設計專利名稱蛋糕切割器證書號M284315
[15]許文燦、黃永東, (2006) ,整合TRIZ 和QFD 兩工具的創新設計之研究-以HD-DVD 光碟機為例,立德管理學院工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16]吳振民、陳家豪, (2007) ,結合TRIZ 方法與整合新產品創新流程方法,國立成功 大學機械工程學系碩士論文
[17]許來興、朱晏樟, (2003) ,整合TRIZ 與功能分析之設計方法研究-以螺絲起子國立成功 大學機械工程學系碩士論文[18]王仁慶、陳家豪, (2001) ,TRIZ 創新設計方法之改良研究針對使用TRIZ方法國立成功 大學機械工程學系碩士論文[19]劉志成、陳家豪, (2002) ,TRIZ方法改良與綠色創新設計方法之研究國立成功 大學機械工程學系博士論文
[20]許來興、陳世軸, (2004) ,應用TRIZ方法建立手工具創新設計資料庫國立成功大學機械工程學系碩士論文[21]陳家豪、劉宜旺, (2004) ,從產品生命週期階段觀點提出改良的TRIZ為基礎之綠色創新設計方法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機械工程學系碩士論文
[22]張祥唐、陳家豪, (2004) ,整合TRIZ與可拓方法之綠色創新設計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機械工程學系博士論文[23]周蓓珍、吳志富, (2009) ,以通用設計探討中高齡者ATM操作之介面設計研究大同大學工業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24]柯雅娟、張祥唐, (2006) ,整合 TRIZ 物質-場模型與標準解於綠色創新解 題程序之研究樹德科技大學應用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25]黃群智、林振陽、丁誌魰, (2004) ,企業對「通用設計」概念於產品開發管理之認知研究南華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6]陳中、吳志富, (2008) ,改良式通用設計評估模式運用於產品設計之研究—以傘架為例大同大學工業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27]沈柄蒼、李傳房, (2005) ,從通用設計的觀點探討中式炒鍋之研究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28]吳憶伶、黃雅卿, (2007) ,符合高齡者辨識之感冒藥包裝視覺設計研究國立台中技術學院商業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29]林志翰、宋明弘, (2007) ,「結合通用設計與TRIZ原理於免洗餐具迴避設計之研究」大葉大學工業工程與科技管理學系碩士論文[30]蔡顯助 、王弘祐, (2004) ,自充填混凝土配比通用設計法則探討國立屏東科技大學土木工程系碩士班碩士學位論文[31]廖哲政、李傳房, (2002) ,高齡化社會之產品使用性研究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32]陳炫助、黃鐉津, (2005) ,以TRIZ 原則應用於設計發展之研究─以螺絲起子為例國立臺中技術學院商業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33]王世仁、王世堯,(2003),智慧財產權剖析:論生物科技專利策略與實務,台北:全華。[34]林柳君譯,(2000),閣樓上的林布蘭,台北:經典傳訊。
[35]林海清, (1991)﹐影響工職教師支援企業界研究發展關鍵因素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36]林鴻六、楊明秀,(2006),「知識經濟時代下之智慧資產鑑價」,全國律師,10卷,16–26頁。[37]唐明中、張詠惠,(2006),美國大學研發成果管理辦法之研究—以專利管理為例,2006清雲科技大學第二屆全國商學研討會,p30–42頁。
[38]徐作聖,(1999),國家創新系統與競爭力,台北市:聯經。
[39]康琦,(2006),論大學之科技研發成果與智慧財產權之運用—以專利管理為核心之探討,國立東華大學財經法律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40]陳佩伶,(2004),產學技術移轉之研究-建構國內大學技術移轉中心管理模式,國立台北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41]陳威霖,(2002),「智慧財產權之鑑價方法--以專利鑑價為例」,全國律師,6卷,39–51頁。[42]陳哲宏、陳逸南、謝銘洋、徐宏昇,(1994),專利法解讀,台北:月旦。
[43]黃孝惇,(2004),「試看我國學術機構之專利授權實務」,智慧財產權月刊,65 期,22–43頁。[44]黃秉鈞、葉忠福,(2005),創新管理:創意發明與專利保護實務,台北市:揚智。
[45]廖和信,(2004),專利,就是科技競爭力,台北:天下。
[46]趙晉枚、 蔡坤財 、 周慧芳、謝銘洋、 張凱娜,(2005),智慧財產權入門, 台北市:元照。
[47]劉尚志、陳佳麟,(2001),電子商務與電腦軟體之專利保護,台北:翰蘆。
[48]劉淑德,(2002),「專利資訊分析與應用」,國立成功大學圖書館館刊,10期, 59–63頁。[49]戴曉霞,(2000),高等教育的大眾化與市場化,台北:揚智。
[50]薛又軒,(2002),研發成果商品化—大學技轉中心運作模式之探討,國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51]魯明德, (2007) ,解析專利資訊p116~120
[52]林家熙 、賴奎魁, (2007) ,組織化大豆蛋白技術功效分析之研究﹐國立雲林科技 大學企業管理系碩士班碩士論文[53]陳達仁、黃慕萱、蔣禮芸、李秀朗, (2003) ,各國專利公報比較之研究﹐圖書與資訊學刊,政治大學﹐45,24-36。[54]黃慕萱、蔣禮芸、陳達仁, (2003) ,我國高科技公司專利引用網路之研究—1998年至2000年。科技管理學刊,8(2),25-44。[55]陳達仁, (2004) ,專利檢索﹐智慧財產月刊﹐70期﹐第5至11頁﹐智慧財產局[56]陳達仁、黃慕萱, (2003) ,專利資訊與專利檢索﹐文華圖書公司[57]黃文儀, (2000) ,專利實務﹐三民書局
[58]陳達仁, (2004) ,專利資料庫介紹智慧﹐財產月刊﹐70期﹐第12至25頁﹐智慧財產局
[59]林明憲、張祥唐 、劉念德, (2007) ,系統化專利分析與成果評估於迴避設計之研究﹐樹德科技大學應用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60]江惠儀、黃俊哲, (2008) ,基於資源配置考量以約略集合應用於專利分析之資料探勘方法﹐國立暨南國際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61]黃仁育、張嘉隆, (2005) ,薄式電子構裝應力分析暨晶片應力改善專利分析﹐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機械工程系碩士班碩士論文[62]黃毓瑩、 彭雲宏 、劉華美 , (2009) ,專利檢索在研發個案之潛在利益-以建築物遮陽板為例﹐國立台灣科技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63]林韋全、謝文賓、廖國基, (2008) ,新型摺疊式照相行動電話模組化上蓋旋轉機構之專利分析,概念設計,與疲勞壽命評估﹐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機械工程系碩士論文
[64]張錫男、耿筠, (2009) ,切換式電源供應器二次側同步整流技術之專利現況分析國立雲林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碩士論文[65]王璽欽、李永山, (2007) ,應用資料探勘技術於專利分析之研究資訊管理學系碩士論文[66]金禾山、葉明義、劉顯仲, (2009) ,專利佈局模式與申請策略- 以任天堂Wii 為例國立台灣科技大學管理學院MBA碩士學位論文
[67]葉至誠、葉立誠,(2002),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臺北:商鼎文化。
[68]陳雍正,(2006),文本分析。在管倖生編著,設計研究方法。臺北:全華。
[69]李維華、魏義峰,(2004),「TRIZ技法在專利迴避設計之應用」,雄工學報第五輯, 頁359-376。[70]Kumar, R,(2005),研究方法 :步驟化學習指南(胡龍騰、黃瑋瑩、潘中道譯)。臺北:學富文化。
[71]姜台林譯 , (2008) ,S. Kaplan著。TRIZ發明問題解決理論。台北市:宇河文化。
[72]曾念民, (2004) ,TRIZ:6 Sigma創意問題解決的新利器。品質月刊,3,46-52。[73]莊錦賜, (2001) ,「TRIZ 創意技法」,http://www.ccda.org.tw/。
[74]劉天倫、顧少庭, (2010) ,運用TRIZ方法進行專利技術佈局之策略研究聖約翰科技大學工業工程與管理系碩士班[75]鄭景安、黃永東整合, (2007) ,TRIZ 和限制理論工具在ISO14001 的研究立德管理學院工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76]李宜佳、邱上嘉、鄧怡莘, (2007) ,整合T R I Z 與案例式設計於產品設計問題之研究國立雲林科技大學設計運算研究所碩士班碩士論文
[77]邱兆瑜、溫肇東, (2009) ,通用設計於服務業之探討與應用國立政治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78]陳保伶、劉慶瑞, (2009) ,超高齡社會下日本企業策略之研究─Panasonic 於通用設計中的文化創新研究天主教輔仁大學日本語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79]陳易宏、林榮慶, (2005) ,導入CMP 領域知識之工程專利知識庫與 專利分析檢索技術之初步研究國立台灣科技大學機械工程系碩士學位論文
[80]李駿翔、劉士豪, (2003) ,應用資料探勘分類技術於專利分析之研究中原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碩士學位論文英文文獻
[81]Altshuller, G.S. , (1984) ,Creativity as an Exact Science: The Theory of he Solution Inventive Problems. Gordon& Breach Science Publishing, New York.
[82]Altshuller, G.S. , (1997),40 Principles: TRIZ keys to technical innovation, trans. and ed. Shulyak, L.,Rodman, S. Technical Innovation Center, Worcester,MA. APPLYING TRIZ TO SERVICE
[83]Clausing, D.P. , (2001) , The Role of TRIZ in Technology Development.TRIZ Journal, August.
[84]Goldschmidt, G. , (1997) , Capturing indeterminism:representation in the design problem space.Design Studies, 18, 441–45.
[85]Chicago, IL.Low, M.K., Trond L., Kathryn W. and Odd, M. (2001)Manufacturing a green service: Engaging the TRIZ model of innovation.IEEE Transactions on Electronic Packaging Manufacturing , 24(1).
[86]Mann, D. and Domb, E. , (2001) , Using TRIZ to Overcome Business Contradictions: Profitable E-Commerce.TRIZ Journal , April.
[87]Marsh, D., Waters, F. and Mann, D. , (2002) , Using TRIZ to Resolve Educational Delivery Conflicts Inherent to Expelled Students in Pennsylvania.
[88]Rantanen, K. and Domb, E. , (2002) , Simplified TRIZ:New problem-solving applications for engineers and manufacturing professionals .
[89]St. Lucie Press, Boca Raton, FL.Rivin, E.I. , (1998) , Use of the Theory of InventiveProblem Solving (TRIZ) in Design Curriculum. TRIZ Journal , February.
[90]Ruchti, B. and Livotov, P. , (2001) , TRIZ-based Innovation
[91]Principles and a Process for Problem Solving in Business and Management.TRIZ Journal December.Savransky,
[92]Schweizer, T. , (2002) , Integrating TRIZ into the Curriculum: An Educational Imperative. TRIZ Journal , November.
[93]Domb, E., (1998), The 39 features of Altshuller’s contradiction matrix, The TRIZ Journal, November.
[94]Sigma, available at: http://www.sixsigmatriz. com/TRIZ_ebook.htm.
[95]Terninko, J. , (1998) The QFD, TRIZ and Taguchi Connection: Customer-Driven Robust Innovation. TRIZ Journal , January.
[96]Terninko, J., Zusman, A. and Zlotin, B. , (1998)Systematic innovation: An introduction to TRIZ. St.Lucie Press,
[97]Boca Raton, FL. Ungvari, S.F. , (1999) , Product Differentiation StrategiesIncorporating TRIZ Methodology.TRIZ Journal , May..Innovation Center.. 19. Matrix 2003. Updating the TRIZ Contradiction Matrix. Creax Press, Ieper.
[98]Danford, G.S. , (2003), Universal Design People with Vision, Hearing and Mobility Impairments Evaluate a Model Building, Generations, Vol. 27, Issue 1, p.91-94
[99]Dorsa, Ed. , (2002), An Introduction to Universal Design: A Hand Tool Project, Technology Teacher, Vol. 61 Issue 8, p.27-29
[100]Lidwell, W. Holden, K. & Butler, J. (2003), Universa Principles of Design, First Edition, Massachusetts l: Rockport Published.
[101].Altshuller, G. (1998). 40 Principles: TRIZ keys to technical innovation. (Lev Shulyak & Steven Rodman, Trans.). Worcester, MA: Technical Innovation Center.
[102]Vincent, J.F. and Mann, D. (2000) TRIZ in Biology teaching. TRIZ Journal , September.
[103]Zeithaml, V.A. and Bitner, M.J. (2000) Services marketing: integrating customer focus across the firm Irwin/McGraw Hil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