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的問與答中
(2012年12月4日臺中(三)字第1010220405號函修改版)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實施計畫(修正草案)
(2011年9月20日)
王如哲(2010)。解析學生學習成效。評鑑雙月刊。取自http://epaper.heeact.edu.tw/archive/2010/09/01/3388.aspx
內政部戶政司。(2015)。中華民國育齡婦女生育率。2015年7月27日取自sowf.moi.gov.tw/stat/year/y02-04.xls
內政部統計處。(2015)。103年底人口結構分析。2015年7月27日取自http://sowf.moi.gov.tw/stat/week/week10403.pdf
方淑芬(2012)。歌曲教學融入國中「攜手計畫課後扶助方案」英語課程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方琬鈺(2014)。互動式多媒體融入英語教學對國中生英語學習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中華電信(2014)。2014中華電信啟動匯流新體驗 邁向數位大未來【新聞稿】。取自http://www.cht.com.tw/aboutus/messages/msg-140212-160728.html
王淑娟(2008)。五專護理科學生網路成癮及睡眠障礙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高雄醫學大學,高雄市。王曉靜、毛艷(2014)。初中生英語學習動機比較研究。蘭州教育學院學報,30(6),155-156.
王興耀(2001年3月)。環境污染與身心症--談網路文化對睡眠的影響精神科。高醫醫訊月刊,10。取自http://www.kmuh.org.tw/www/kmcj/data/9003/4673.htm
左金瑞(2014)。流行歌曲教學對英語文法結構記憶影響的效益研究-以台灣國中學生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英語學系,臺北市。甘惠華(2005)。臺灣地區三年級至九年級學生英語學習動機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田詩瑩(2013)。英語歌曲融入英語聽力教學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教育大學,臺東市。朱敬一(2014)。經濟關鍵在轉型 不在景氣。今周刊,913。取自http://www.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content-99205-108614
江懿錞(2013)。七年級國中生英語比較級文法顯性教學與隱性教學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余世琪(2011)。國中生英語學習風格、學習動機與學習適應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雲林縣。李秋欣(2013)。流行歌曲教學對英語虛擬語氣的學習與記憶影響效益研究--以台北市一所國中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李美璇(2015)。差異化教學策略對國中九年級生英語學習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李淑敏(2011)。英語流行歌曲融入教學對國中生英語學習成就及動機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李賡(2011)。中學生英語學習動機的初探。外語教研,35,77。
李靜汝(2014)。文法意識提升教學對台灣國中學生學習英語被動語句之成效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邱于真(2012年5月30日)。教師如何引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教學發展中心電子報。取自http://ctld.ntu.edu.tw/_epaper/index.php
林心怡(2010)。英語歌曲教學對國中生英語聽力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周丹華(2013)。初中生英語學習動機的研究-以上海市復旦初級中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取自中國優秀碩士學文論文全文數據庫。http://big5.oversea.cnki.net.erm.lib.mcu.edu.tw:81/kns55/
林玲巧(2015)。從學習風格與學習態度探討DVD情境輔助教學對國中生英語聽力能力提昇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康寧大學,臺南市。周美珠(2013)。英語歌曲教學對國中生英語聽力理解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科技大學,臺北市。周家銘(2009)。學習遷移的現代理論述評。中國電力教育,150,20-22。
林淑娟(2012)。英語歌曲融入教學對國中生文法學習效益的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洪安嫻(2011)。國中英語教師與學生對於文法教學與錯誤訂正信念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徐玉婷(2004)。國中生英語焦慮、英語學習動機與英語學習策略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臺南市。柴孟君(2014)。多媒體輔以混成式教學法對苗栗縣某國中八年級學生聽力理解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育達科技大學,苗栗縣。郤佳源(2007)。歸納式及演繹式文法教學於不同英文能力國中生之成效比較(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商業技術學院,屏東市。高崇哲(2008)。傳統文法教學與溝通式教學法之歌唱融入文法教學對英語學習焦慮與文法學習成效之比較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彰化市。高源令(2003)。發展理論。載於黃國彥(主編),教育心理學(27-112頁)。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秦夢群、賴文堅(2006)。九年一貫課程實施政策與問題之分析。教育政策論壇,9(2),23-44。陳巧柔(2013)。歸納式教學與演繹式教學對於中學生學習英文動詞時態文法之成效(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張文軒(譯)(1999)。語言學導論(原作者:G. Yule)。臺北市:書林。(原著出版年:1985)
張玉珠(2012)。文法意識提升對台灣國中學生學習英語關係子句之成效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陳亭吟(2013)。英語歌曲融入文法補救教學對國二低成就學生英語學習動機及學習成就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郭紅梅(2009)。論英語歌曲在英語教學中的地位、作用和教學方法。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9(3),140。
教育部統計處。(2015)。103學年度各縣市國中學生裸視視力不良率統計。2015年7月27日取自https://stats.moe.gov.tw/files/main_statistics/sight02.xls
張為竣(2015年6月2日)。兒少網路調查:智慧財產觀念待加強。蘋果即時。取自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section/new/
國家實驗研究院科技政策研究與資訊中心。(2015)。從 2015 年 IMD 競爭力分析報告看我國近幾年的競爭力變化。2015年7月21日取自https://pride.stpi.narl.org.tw/
許雪娟(2015)。字母拼讀教學法融入英語教學對國中生拼讀字能力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康寧大學,臺南市。陳婕瑩(2014)。運用多媒體英語歌曲融入英語文法教學對國中生英語學習成效與動機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康寧大學,臺南市。許順中(2006)。中學英語教師對文法教學的信念及教學實踐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陳超明(2015,3月)。英語要好,先閱讀後文法。親子天下,65,152-154。
陳雅蕙(2015)。合作學習對國中生英語學習態度與英語學習成就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陳萱沂(2008)。溝通式文法教學和傳統式文法教學對台灣學生在英語口語的正確性和流利性上的效用(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許寧(2006)。英語學習中的遷移。遼寧行政學院學報,8(5),142-143。
陳儀珊(2014)。讀者劇場對國中生英語口說教學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康寧大學,臺南市。張曉鵑(2002)。整合形式注重模式及溝通式英語教學:探討其對台灣中學生學習英語疑問句之成效(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新北市。陸韻萍(2014)。協同學習融入國中英語閱讀教學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新北市。黃志豪(2014)。民謠歌曲融入英語教學對於提升國中生聽力與文法學習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康寧大學,臺南市。馮美玲(2013)。Youtube英語流行歌曲輔助英語教學對國中生學習動機與學習成效影響之研究-以苗栗縣某國中國三生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育達商業科技大學,苗栗縣。黃昭嬿(2004)。台灣國中生透過兩種教學法學習英語文法成效之比較:溝通結合形式注重模式與傳統式文法教學(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銘傳大學,臺北市。黃淑玲、池俊吉(2010)。如何評估學生學習成效-以加州州立大學長灘分校系所訪視與測量中心之經驗為例。評鑑雙月刊。取自http://epaper.heeact.edu.tw/archive/2010/11/01/3683.aspx黃淑貞(2014)。教學電子書運用於國中生英語學習之成效(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銘傳大學,臺北市。黃凱莉(2011)。英語歌曲教學對國中生英語學習角色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台科技大學,臺南市。董保羅(2012)。英語流行歌曲運用在國中英語課程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楊麗娟(2002)。英語歌曲教學對國中技藝班及非技藝班學生之英語學習效益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劉宇挺、廖彥棻、林佳慧、卜慶雲、袁緒文、徐榕檀、…黃玉珮(2008)。英語教學的理論與實踐。臺北:佳音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鄭佩紋(2014)。國中九年級生校正式學習策略與學習英文單字成效之相關因素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蔡維軒(2013)。結合IRF即時教學對話模式之國中英語文法學習系統(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臺南市。親子天下(2012)。《親子天下》雜誌公布「國中生學習力大調查」【新聞稿】。取自http://media.cw.com.tw/cw/cwdata/pdf/2012-P-study.pdf
蕭玉真(2011)。提升學生學習成效-淺談大學教學卓越計畫。評鑑雙月刊。取自http://epaper.heeact.edu.tw/archive/2011/05/01/4374.aspx賴淑菁(2004)。臺灣地區中學英語教師對於文法教學的信念(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錢潔雯(2010)。基於歌曲San Francisco的教學活動設計探析英語歌曲教學。湖北成人教育學院學報,16(2),124-126
謝宇程(2015)。台灣人學英語常見的4個錯誤迷思:勇敢開口、文法錯了沒關係。商業週刊。取自http://www.businessweekly.com.tw/KBlogArticle.aspx?ID=13321&pnumber=2
戴京倞(2011)。寧夏農村中學生英語學習內在動機案例調查研究。海外英語,14,52-53
謝佳媛(2014)。偏遠國中小英語字彙與文法銜接課程之研究-多元智能觀點(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謝菁梅(2005)。國中英語教師文法教學信念與實務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鍾珮玲(2012)。運用多媒體融入英語教學以提升大學生英語學習動機與學習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二、英文部分
Batstone, R. & Ellis, R. (2009). Principled Grammar Teaching [Abstract].System, 37(2), 194.
Brown, H. D. (2007a). Principles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 (5th edition). New York, NY: Pearson Education.
Brown, H. D. (2007b). Teaching by Principles: An Interac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Pedagogy (3rd edition). New York, NY: Pearson Education.
Celce-Murcia, M. & Larsen-Freeman, D. (1999). The Grammar Book: An ESL/ EFL Teacher’s Course (2nd edition). Boston, MA: Heinle & Heinle.
Cullen, B. & Sato, K. (2000) Practical techniques for teaching culture in the EFL classroom. The Internet TESL Journal. Retrieved from http://iteslj.org/
Dunlosky, J., Rawson, K. A., Marsh, E. J., Nathan, M. J., & Willingham, D. T. (2013). Improving students’ learning with effective learning techniques: promising directions from cognitive and educational psychology. Psychological Science, 14 (1), 4-58.
Ellis, R. (1995). Interpretation Tasks for Grammar Teaching. Tesol Quartly, 29 (1), 87-105.
Ellis, R. (2006). Current issues in the teaching of grammar: an SLA perspective. Tesol Quartly, 40 (1), 83-107.
Hadley, A. O. (2001). Teaching Language in Context (3rd edition). Boston, MA:
Heinle Cengage Learning
Harmer, J. (2007). The Practice of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4th edition). Harlow, England: Pearson Education, Inc.
Huang, M. -S., Hsiao, W. -H., Chang, T. -S., & Hu, M. -H. (2012).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a cooperative learning system for digital content design curriculum: investigation on learning effectiveness and social presence. The Turkish Online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11(4), 94-107.
Kilickaya, F. (2004). Guidelines to evaluate cultural content in textbooks. The Internet TESL Journal. Retrieved from http://iteslj.org/
Larsen-Freeman, D. (2000). Techniques and principles in language teaching (2nd
edition). London, Englan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Lavery, C. (n.d.). Using songs. Retrieved August 21, 2015, from https://www.teachingenglish.org.uk/article/using-songs-0
Lee, Y. -J. (2011). A case study on the effect of teaching innovation on learning effectiveness: using a moderator of “integrat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to teaching.” The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 and Adult Learning, 7 (1) , 1-14.
Lester, M. (2001). Grammar and Usage in the Classroom (2nd edition). Needham
Heights: Allyn & Bacon.
Marton, W. (1988). Methods in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Frameworks and Options. Upper Saddle River, New Jersey: Prentice Hall, Inc.
Richards, J. C. & Schmidt, R. (Ed.). (2002). Dictionary of language teaching &
applied linguistics (3rd edition). Harlow, England: Longman.
Saricoban, A. & Metin, E.(2000). Songs, verse and games for teaching grammar. The Internet TESL Journal. Retrieved from http://iteslj.org/
Shabani, M. B. (2012). Levels and sources of language anxiety and fear of negative evaluation among Iranian EFL learners. Theory and Practice in Language Studies, 2 (11), 2378-2383.
Song (n.d.). In Oxford dictionaries language matters. Retrieved July 4, 2015, from http://www.oxforddictionaries.com/definition/english/song
Song (n.d.). In Wikipedia. Retrieved July 4, 2015, from https://en.wikipedia.org/wiki/Song
Tang, R. (1999). The place of “culture” in the foreign language classroom: a reflection. The Internet TESL Journal. Retrieved from http://iteslj.org/
Wang, F. J. (2010). The necessity of grammar teaching.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3 (2), 78-81.
Wang, S. M. (2010). The challenge and necessity of grammar instruction in Chna. Sino-US English Teaching, 7 (6), 3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