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3.22.23.162) 您好!臺灣時間:2024/03/29 21:42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王可文
研究生(外文):Ko-Wen Wang
論文名稱:美國法上專利侵權之研究-以專利侵害判斷為主
指導教授:陳文吟陳文吟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中正大學
系所名稱:財法所
學門:商業及管理學門
學類:財務金融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8
畢業學年度:97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80
中文關鍵詞:專利侵害判斷間接侵害直接侵害專利侵害關鍵詞:專利全要件原則均等論申請過程禁反言原則外部證據內部證據周邊界定主義申請專利範圍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8
  • 點閱點閱:2129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
專利侵害案件在專利實務是相當普遍的,但是卻沒有ㄧ個明確的判斷標準及依據可以供實務來運用,實務上只能參考不具對外規範效力的專利侵害鑑定要點,來判斷專利案件是否構成侵權。該要點的法律性質僅是ㄧ行政規則,對於人民而言不但無法發生法律效果,對法官而言亦無拘束力,使專利侵害鑑定的判斷在我國實務運用上發生困難,雖然有認為透過專利法之解釋及民法上相關法理的類推適用可勉強解決適用上的困難,但缺乏明確的適用依據仍屬不爭之事實,實必須透過立法方式加以解決。美國專利法在實務運作上的原則,足以作為我國學界及實務之參考,本文爰以美國法上對專利侵害之判斷為主要研究對象。
美國法上關於專利侵害,乃第三人無合法之權源而製造,使用、販賣、為販賣之要約、或進口專利物品,或使用專利方法,甚或使用、販賣、為販賣之要約、進口由專利方法所製成之物品。侵害行為可分為直接侵害與間接侵害兩種不同的侵害態樣。當被控侵害之產品經由專利侵害鑑定過程確定該被控侵害產品係符合全要件或均等論而使侵害成立時,此即為一般所謂的直接侵害。而間接侵害又可分為輔助侵害及誘導侵害。
不論是直接侵害抑或間接侵害,其專利侵權訴訟之成敗最主要繫於該專利之申請專利範圍。倘專利範圍涵誘F涉嫌侵權之物品或方法時則侵權成立,反之,則不成立。因此為了決定是否有侵權,美國法院採取兩階段的侵權比對過程,首先要正確解釋該專利之專利範圍,是屬於法官的權責範圍,其次是將涉嫌侵權之物品或方法與前一步驟所得到之專利範圍進行比對,以決定侵權成立與否,是屬於陪審團的權責範圍。在美國專利侵害之判斷中,確定專利權之範圍是首要步驟,此涉及專利權範圍要如何解釋的問題,也就是當提交一份專利範圍解釋的提案給法院時,其用以支持其提案的端賴於兩種形式的證據,即內部證據與外部證據。在侵權分析的第二階段,須判斷被控侵權物是落入字義侵害還是均等侵害,再分別依個別之原則(如全要件原則、均等論、禁反言原則)來將被控侵權物與被確定後的專利範圍作一比較判斷,以確認被控侵權物是否構成專利侵權。
我國法與美國法對於專利侵害訴訟上有幾處明顯的差異,首先,美國法上之侵害行為可分為直接侵害與間接侵害兩種不同的侵害態樣,而我國專利法上所規範之侵害態樣僅有直接侵害行為,而不包括間接侵害之行為。其次,在解釋申請專利範圍時,美國法上對於申請人描述之技術特徵之用語真意有疑問時,應先以一般熟知該項技術領域人士的習慣用語加以解釋,仍有不明確之處時,即參考說明書中發明說明及圖式之記載,此乃內部證據,而當參考內部證據仍無法明確解釋申請專利範圍時,方考慮字典等外部證據,而我國解釋申請專利範圍時僅得參酌說明書及圖式(第五十六條第三項),但除了說明書及圖式之外,可否參酌其他資料,我國專利法無明文規定,易生疑義。最後,決定是否有侵權,美國法院採取兩階段的侵權比對過程,分析專利侵害訴訟分為兩階段;而我國專利法對專利侵害判斷原則均未有明文規定,實務上雖有專利侵害鑑定基準可資實務上適用,但缺乏實體法上依據,僅係行政規則,使專利侵害鑑定的判斷原則在我國實務適用上欠缺適用之依據。本文認為宜參考美國立法暨實務有關對專利侵害判斷之發展,明文規定於我國專利法中。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範圍 4
第一項 研究方法 4
第二項 引注方式說明 5
第三項 研究範圍 9
第三節 論文架構 10
第二章 專利侵害之態樣 15
第一節 侵害行為之概述 16
第一項 專利權效力 16
第二項 侵害態樣 17
第二節 美國法上之直接侵害 18
第一項 侵害行為 18
第一款 製造 19
第一目 未完成品之製造 19
第二目 限定申請專利範圍之製造 19
第二款 使用 20
第一目 單純持有 21
第二目 發明專利權人未預期之使用 21
第三款 販賣 22
第四款 要約販賣 22
第五款 進口 22
第二項 美國領域內 23
第一款 輸出領域外之行為 24
第二款 輸入領域內之行為 25
第三項 專利權期間內 25
第一款 試驗行為 26
第四項 法定例外事由 27
第一款 過境之交通工具 27
第二款 耗盡原則 28
第三款 默示授權理論 29
第四款 維修與重建 30
第五款 基於實驗目的 30
第三節 美國法上之間接侵害 31
第一項 輔助侵害 32
第一款 販賣部份之零件 33
第二款 該零件乃發明之主要部份 34
第三款 行為人主觀上明知 34
第四款 該零件不具有其他用途 35
第二項 誘導侵害 35
第一款 行為人主觀上明知 36
第二款 行為人客觀上誘導 36
第一目 指導和宣傳 37
第二目 繼續性之修理服務 37
第三目 授權行為 37
第三項 間接侵害與專利權濫用 37
第一款 專利權濫用理論之發展 37
第二款 美國專利法二七一條(d)項 38
第四項 間接侵害之擴大適用 39
第一款 美國專利法二七一條(f)項 39
第二款 美國專利法二七一條(g)項 40
第四節 小結 41
第三章 美國法上之申請專利範圍 44
第一節 界定方式 44
第一項 中心界定主義 45
第二項 周邊界定主義 46
第三項 折衷界定主義 47
第二節 美國法上之沿革 47
第一項 ㄧ九五三年專利法訂定前 47
第二項 類似中心界定主義時期 48
第三項 中心界定主義時期 48
第四項 周邊界定主義時期 49
第五項 現行美國專利法 49
第三節 申請專利範圍之撰寫類型 50
第一項 組合式申請專利範圍 51
第二項 手段弁鉬y言申請專利範圍 52
第一款 撰寫方式 53
第二款 解釋手段弁鄍弇y---------------------------------------------------------53
第三項 吉普森式申請專利範圍 55
第四項 馬庫西式申請專利範圍 56
第四節 申請專利範圍之解釋 57
第一項 解釋之主體 57
第一款 馬克曼案 58
第二款 評析 61
第二項 解釋之客體 61
第一款 內部證據與外部證據 62
第一目 內部證據 62
第二目 外部證據 63
第二款 證據之關聯性 64
第一目 內部證據優先於外部證據 65
第二目 Vitronics案 66
第三款 解釋原則 67
第五節 申請專利範圍解釋之發展 68
第一項 Texas案 69
第二項 Phillips案 70
第一款 案例概述 70
第二款 全院聯席審查之判決 72
第三款 評析 75
第六節 小結 76
第四章 美國法上之專利侵害判斷 78
第一節 全要件原則 79
第一項 意義 80
第一款 字義侵害 81
第二款 均等侵害 81
第二項 全要件原則之適用- Pennwalt Corp.案 82
第一款 字義侵害部分 83
第二款 均等侵害部分 83
第三款 聯邦巡迴上訴法院之見解 83
第三項 逆均等論 84
第一款 逆均等論之確立 85
第二款 美國法上之發展 85
第二節 均等論 86
第一項 起源與發展 87
第一款 中心界定主義時期 87
第二款 周邊界定主義時期 88
第二項 均等論之判斷依據 90
第一款 FWR檢測法 90
第二款 可置換性 91
第三款 可預見性 91
第三項 均等論之比對對象 92
第一款 整體觀察法 93
第二款 逐項觀察法 95
第三款 後續發展 96
第四項 均等論之阻卻 98
第一款 先前技術 99
第二款 禁反言原則 100
第三款 貢獻原則 101
第五項 均等論之限縮 102
第一款 醫藥品專利 102
第二款 電腦軟體專利 102
第三款 生物科技專利 103
第三節 申請過程禁反言原則 104
第一項 適用 105
第一款 迴避先前技術所為之修正 105
第二款 與可專利性有關之修正 106
第二項 與均等論之關係 107
第一款 彈性阻卻 108
第二款 完全阻卻 108
第三款 後續發展 109
第三項 案例發展 109
第一款 Warner Jenkinson案 110
第二款 Festo案 112
第四節 小結 115
第五章 我國法上之專利侵害判斷 118
第一節 我國法上之專利權侵害 118
第一項 專利權範圍內 119
第二項 專利權期間內 119
第三項 專利權領域內 120
第四項 未經專利權人同意 120
第一款 出資聘人之實施 122
第二款 雇用人之實施 122
第三款 特章磟I 123
第五項 侵害行為 123
第六項 法定例外情事 124
第一款 研究、教學或試驗 125
第二款 申請前已使用 125
第三款 申請前已存在 126
第四款 過境之交通工具 127
第五款 善意之使用 127
第六款 耗盡原則 128
第七款 醫師之處方或依處方調劑之醫藥品 129
第七項 我國法上對間接侵害之救濟 129
第一款 民法第一百八十四條前段 130
第二款 民法第一百八十四條後段 131
第三款 民法第一百八十四條第二項 131
第四款 民法第一百八十五條 131
第五款 專利法之規範不足 132
第二節 我國法上之申請專利範圍 132
第一項 申請專利範圍之發展沿革 133
第二項 我國界定方式 134
第三項 類型 135
第一款 組合式申請專利範圍 135
第二款 吉普森式申請專利範圍 136
第三款 馬庫西式申請專利範圍 137
第四款 手段弁鉬y言申請專利範圍 137
第四項 申請專利範圍之解釋 138
第一款 說明書及圖式 139
第二款 其他解釋資料與相關解釋原則 139
第一目 外國立法例 139
第二目 公示原則 140
第三款 手段弁鉬y言申請專利範圍之解釋 141
第三節 我國法上之專利侵害判斷 141
第一項 專利侵害鑑定基準 142
第一款 法律性質 142
第二款 內容評析 143
第二項 專利侵害鑑定要點 144
第三項 實體法上之法律依據 144
第一款 全要件原則 144
第二款 均等論 145
第三款 逆均等論 146
第四款 先前技術阻卻均等論 147
第五款 申請過程禁反言阻卻均等論 147
第四節 與美國法之比較 148
第一項 專利侵害態樣之異同 149
第二項 申請專利範圍之異同 152
第三項 專利侵害判斷之異同 155
第五節 小結 158
第六章 結論 161
參考資料 164
參考資料
一、中文部份
(一) 書名
1、陳文吟,我國專利制度之研究,五南圖書出版公司,民國九十五年十月四版三刷。
2、陳文吟,專利法專論,五南圖書出版公司,民國八十六年十月二版。
3、陳智超,專利法理論與實務,五南圖書出版公司,民國九十三年四月二版一刷。
4、陳逸南,知識產權理論與實踐,電子工業出版社,民國九十三年十月。
5、李文賢,專利法要論,翰蘆圖書出版有限公司,民國九十四年十月初版。
6、黃文儀,專利實務第二冊,三民書局,民國九十三年第四版。
7、黃文儀,申請專利範圍的解釋與專利侵害判斷,三民書局,民國八十三年初版。
8、鄭中人,專利法逐條釋論,五南圖書出版公司,民國九十一年九月初版一刷。
9、楊崇森,專利法理論與應用,三民書局,民國九十六年一月二版一刷。
10、劉尚志、陳佳麟,電子商務與電腦軟體之專利保護,翰蘆圖書出版有限公司,民國九十年九月二版。
11、謝銘洋,智慧財產權之基礎理論,翰蘆圖書出版有限公司,民國九十三年十月初版。
12、謝銘洋,智慧財產權之制度與實務,翰蘆圖書出版有限公司,民國九十三年十月二版。
13、蔡明誠,專利侵權要件及損害賠償計算,經濟部智慧財產局,民國九十六年二月初版一刷。
14、蔡明誠,發明專利法研究,國立臺灣大學法學叢書,民國八十七年八月二版一刷。
15、蔡明誠,發明專利法研究,自版,民國八十九年三月第三版。
16、羅炳榮,工業財產權叢論-專利侵害與迴避設計篇,翰蘆圖書出版有限公司,民國九十三年初版 。
17、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專利侵害鑑定要點,民國九十三年十一月。
18、智慧財産局法務室,專利法逐條釋義,民國九十二年三月。
19、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專利審查基準,民國九十三年版。
20、王澤鑑,侵權行為法(ㄧ)基本理論一般侵權行為,三民書局,民國九十五年八月初版十一刷。
21、王澤鑑,民法總則,三民書局,九十一年七月八刷。
22、施啟揚,民法總則,自行出版,民國九十六年六月七版一刷。
(二) 期刊
1、王咫憛B鄭遠翔,「專利侵害鑑定要點」(草案)程序規範之法理分析,法令月刊第56卷第3期,第74頁,民國九十四年三月。
2、陳文吟,由美國專利實務探討專利侵害之實驗免責,台北大學法學論叢第64季刊,第26頁,民國九十六年十二月。
3、陳智超,專利補助侵權於我國法制上之依據,智慧財產權第12期,第70頁,民國八十八年 十二月。
4、陳佳麟,申請專利範圍之手段弁鄍弇y解釋及其侵害判斷,科技法學評論第2卷第1期第147~203頁,民國九十四年四月。
5、陳森豐,陳逸瑄,從Philips v. AWH一案論申請專利範圍解釋之方法論,科技法律透析第18卷第8期,第47~62頁,民國九十五年八月。
6、陳蕙君,論專利權範圍、專利權效力範圍與專利權保護範圍之區辨,智慧財產權,第8頁,民國九十一年二月。
7、吳文賓,淺論專利審查基準的法律性質及司法審查,智慧財產權月刊第49期,第55~56頁,民國九十二年一月。
8、劉國讚,有關手段弁鄍弇y申請專利範圍解讀之美國法院判決介紹,智慧財產權月刊,第109期,第5頁,民國九十七年一月。
9、劉孔中、倪萬鑾,均等論在我國實務應用上所生問題之探討,智慧財產權月刊第40期,第55~66頁,民國九十一年四月。
10、錢逸霖,論美國專利法下之均等論與禁反言-深入剖析美國Festo案,智慧財產權月刊第70期,第55~72頁,民國九十三年十月。
11、蔡明誠,發明專利侵權時保護範圍認定與申請專利範圍解釋原則,植根雜誌第10卷第5期,第163頁,ㄧ九九四年五月。
12、蔡明誠,論智慧財產權之用盡原則-試從德國法觀察、兼論歐洲法之相關規範,政大法學評論41期,第41頁,民國七十九年六月。
(三) 論文
1、黃湘閔,申請專利範圍解釋之研究,私立世新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九十四年。
2、黃鐘模,侵害專利權之民事責任,私立東吳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八十八年。
3、麥怡平,專利侵害判斷與民事審判實務之研究,私立世新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九十四年。
(四) 網路資料
1、從美國種子專利侵權判決看其專利權利耗盡原則的適用,請參見http://pcm.tipo.gov.tw/pcm/pro_show.asp?sn=241(上網日期:民國九十六年十月一日)。
2、丁俊萍,新專利法施行細則修正專利範圍撰寫之方式,請參見 http://www.longriver.com.tw/home.php?id=52&xd=21&yd=2&pg=2(上網日期:民國九十六年十一月十日)。
3、李鎂,解讀專利法第五十七條,請參見http://pcm.tipo.gov.tw/pcm/01_classroom/other.asp(上網日期:民國九十六年二月八日)。
二、外文部份
(一) Books
1、CHISUM, DONALD S., CHISUM ON PATENTS, vol. 3, 5 & 5A, Matthew Bender & Co., Inc. (2003).
2、CHISUM, DONALD S., CRAIG ALLEN NARD, HERBERT F. SCHWARTZ, PAULINE NEWMAN & F. SCOTT KIEFF, PRINCIPLES OF PATENT LAW, Foundation Press (2004).
3、CANELIAS, PETER S., PATENT PRACTICE HANDBOOK, Aspen Law & Business (2001).
4、FABER, ROBERT C., LANDIS ON MECHANICS OF PATENT CLAIM DRAFTING, Baker & Taylor Books (2002).
5、GRUBB, PHILIP W., PATENTS FOR CHEMICALS, PHARMACEUTICALS AND BIOTECHNOLOG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USA (1999).
6、HOLZMANN, RICHARD T., INFRINGEM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PATENT RIGHT, Quorum Books (1995).
7、KAHRL, ROBERT C., PATENT CLAIM CONSTRUCTION, Aspen Law & Business (2002).
8、 ROSENBERG, PETER D., PATENT LAW FUNDAMENTALS, vol. 2 & 3, West Group (2002).
9、Schwartz, Herbert F., Patent Law and Practice, Bureau of National Affairs ( 2001).
(二) Periodicals
1、Adams, Charles W., A Brief History of Indirect Liability for Patent Infringement, 22 SANTA CLARA COMPUTER & HIGH TECH. L.J. 369 (2006).
2、American Intellectual Property Law Association (AIPLA), The Interpretation of Patent Claims, 32 AIPLA Q. J. 1-80 (2004).
3、Azure, Anthony H., Festo's effect on after-arising technology and the doctrine of equivalents, 76 WASH. L. REV. 1153 (2001).
4、Biela, Joseph A., Claim Interpretation: A Claim Indefiniteness Analysis Proposal, 47 IDEA 561 (2007).
5、Cohen, Julie E. and Lemley, Mark A., Patent Scope and Innovation in the Software Industry, 89 CAL. L. REV. 1 (2001).
6、Dinges, Jason R., Extraterritorial Patent Infringement Liability After: NTP, Inc. v. Research In Motion, Ltdm., 32 IOWA J. CORP. L. 217 (2006).
7、Holbrook, Timothy R., The Intent Element of Induced Infrigement, 22 SANTA CLARA COMPUTER & HIGH TECH. L.J. 399 (2006).
8、Kim, C. Leon, Transition from Central to Peripheral Definition Patent Claim Interpretation System in Korea, 77 J. PAT. & TRADEMARK OFF. SOC'Y 401 (1995).
9、Kandara, John N., Application of the Doctrine of Equivalents to Means Plus Function Claims : WMS Gaming Inc v. International Game Technology, 50 DUKE L. J. 887 (2000).
10、Lemley, Mark A., Inducing Patent Infringement, 39 U.C. DAVIS L. REV. 225 (2005).
11、Oswald, Lynda J., the Intent Element of "Inducement to Infringe" Under Patent Law, 13 MICH. TELECOMM. TECH. L. REV. 225 (2006).
12、Rowe, Elizabeth A., The Experimental Use Exception to Patent Infringement: Do Universities Deserve Special Treatment ? 59 ME. L. REV. 283 (2007).
13、Turk, Scott A., The Proper Method for Using Dictionaries to Construe Patent Claims, 6 CHI.-KENT J. INTELL. PROP. 43 (2006).
14、Wasserman, Melissa Feeney, Divided Infringement : Expanding the Extraterritorlal Scope of Patent Law, 82 N.Y.U.L. REV. 281 (2007).
15、Wharton, Jacob S., What’s left of the doctrine of equivalents? 20 ST. LOUIS U. PUB. L. REV. 281 (2001).
16、Wallace, Gregory J., Toward certainty and uniformity in patent infringement cases after Festo and markman: A proposal for a specialized patent trial court with a rule of greater deference., 77 S. CAL L. REV. 1383 (2004).
(三) Cases
1、Wallace v. Holmes, 29 F. Cas 74 (C.C.D. 1871).
2、Motion Picture Patents Co. v. Universal Film Mfg. Co., 243 U.S. 502 (1917).
3、Imazio Nursery, Inc. v. Dania Greenhouses, 69 F.3d 1560 (Fed. Cir. 1996).
4、Radio Corp. v. Andrea 79 F. 2d 626 (1935).
5、Deepsouth Packing Co. v. Laitram Corp. 406 U. S. 518, 173 USPQ 769 (1972).
6、Huck Mfg. Co. v. Textron, Inc. 187 U.S.P.Q. 388 (E.D. Mich. 1975).
7、Black & Decker (U.S.), Inc. v. Home Prod. Marketing, Inc. 929 F. Supp. 1114 (N.D. Ill. 1996).
8、Beider v. Photostat Corp. 10 F Supp. 628, 26 USPQ 237 (W.D.N.Y.1935).
9、 Fehr v. Activated Sludge Sludge, 84 F.2d 948 (1936).
10、Cincinnati Ice-Machine Co. v. Foss-Schneider Brewing Co. 31 F. 469 (C.S.D. Ohio 1887).
11、Zinn v. Weiss,7 F. 914 (C.C.E.D.N.Y. 1881)
12、Kaz Mfg. Co. v. Cheesebrough-Pounds, Inc. 317 F.2d 679 (1963).
13、Byam v. Bullard 4 F. Cas. 934 (No. 2262) (C.C.D. Mass. 1852).
14、Ecodyne Corp. v. Croll-Reynolds Engineering Co. 491 F. Supp. 194 (1979).
15、Hughes Aircraft v. United States, 29 Fed. Cl. 197(1993).
16、Ocean Science & Engineering, Inc. v. United States, 194 USPQ 380 (Ct. Cls. 1977).
17、Marconi Wireless Telegraph Co. v. United States, 53 USPQ 246 (Ct. Cls. 1942).
18、Roche Products, Inc. v. Bolar Pharmaceutical Co., 733 F .2d 858 (Fed. Cir. 1984).
19、Fuji Photo Film Co., Ltd. v. Jazz Photo Corp. 394 F.3d 1368 (Fed. Cir. 2005).
20、Adams v. Burke 84 U.S. 453, 21 L. Ed. 700 (1873).
21、E.g. Power Lift, Inc. v. Weatherford Nipple-Up Systems, Inc., 871 F.2d 1082 (Fed. Cir. 1989).
22、Whittemore v. Cutter, 29 F. Cas. 1120 (C.C.D. Mass. 1813).
23、Poppenhusen v. Falke, 19 F. Cas. 1048 (C.C.S.D. N.Y. 1861).
24、Aro Mfg. Co. v. Convertible Top Replacement Co. 365 U.S. 336 (1961).
25、Graham Paper Co. v. International Paper Co., 46 F. 2d 881 (1931).
26、Fromberg, Inc. v. Thornhill, 315 F. 2d 407 (1963).
27、Motion Picture Patents Co. v. Universal Film Mfg. Co. 243 U.S., 502 (1917).
28、Morton Salt Co. v. Suppiger Co.314 U.S., 488 (1942).
29、Mercoid Corp. v. Mid-Continent Inc.320 U.S., 661 (1944).
30、In re Donaldson Company, Inc., 16 F. 3d 1189 (Fed. Cir. 1994).
31、In re Harnisch., 631 F. 2d 716 (C.C.P.A. 1980).
32、Markman v. Westview Instruments, Inc., 52 F. 3d 967 (Fed. Cir. 1995).
33、Markman v. Westview Instruments, Inc., 517 U.S. 370 (1996).
34、Housey Pharms v. Astrazeneca UK Ltd., 366 F. 3d 1348, 1349 (Fed Cir. 2004)
35、Vitronics v. Conceptronic, Inc., 90 F. 3d 1576 (Fed. Cir. 1996).
36、Optical Disc Corp. v. Del Mar Avionics 208 F. 3d 1324 (Fed. Cir. 2000).
37、NeoMagic Corp. v. Trident Mictosystems, Inc. 287 F. 3d 1062 (Fed. Cir. 2002).
38、Astrazeneca AB v. Mutual Pharm. Co., 384 F. 3d 1333 (Fed. Cir. 2002).
39、Zodiac Pool Care, Inc. v. Hoffinger Industries, Inc. 206 F. 3d (Fed. Cir. 2000).
40、Autogiro Company of America v. The United States , 384 F. 2d 391 (Ct. Cl. 1967).
41、Karsten Mfg. Corp. v. Cleveland Golf Co., 242 F. 3d 1376 (Fed. Cir. 2001).
42、Texas Digital Systems, Inc. v. Telegenix, Inc., 308 F. 3d, 1193 (Fed. Cir. 2002).
43、Rexnord Corp. v. Laitram Corp.,274 F. 3d 1336 (Fed. Cir. 2001).
44、Phillips v. AWH Corp., 299 F. 3d 1313, 1325 (Fed. Cir. 2002).(簡稱Phillips I).
45、Phillips v. AWH Corp., 363 F. 3d, 1207 (Fed. Cir. 2004).(簡稱Phillips II).
46、Phillips v. AWH Corp., 376 F. 3d, 1382 (Fed. Cir. 2004).(簡稱Phillips III).
47、Phillips v. AWH Corp. 415 F. 3d 1303, 1309 (Fed. Cir. 2005).(簡稱Phillips IV).
48、Nazomi Communications, Inc. v. ARM Holdings, PLC, 403 F. 3d 1364 (Fed. Cir. 2005).
49、Terlep v. Brinkman Corp., No.04-1337 (Fed. Cir. Aug. 16, 2005).
50、Texas Instruments, Inc. v. United States ITC, 988 F. 2d 1165 (Fed. Cir. 1993).
51、Toro Co. v. White Consol. Indus., 199 F. 3d 1295 (Fed. Cir. 1999).
52、Cybor Corp. v. FAS Techs., Inc., 138 F.3d 1448 (Fed. Cir. 1998) (en banc).
53、Pennwalt Corp. v. Durand-Wayland, Inc., 833 F.2d 931 (Fed. Cir. 1987).
54、Graver Tank & Mfg. Co.v. Linde Air Prods. Co., 339 U.S. 605 (1950).
55、Dolly, Inc. v. Spalding & Evenflo Co., 16 F.3d 394 (Fed. Cir. 1994).
56、Kustom Signals Inc. v. Applied Concepts, Inc., 264 F.3d 1326 (Fed. Cir. 2001).
57、Maxwell v. J. Baker, Inc., 86 F.3d 1098 (Fed. Cir. 1996).
58、Marquip, Inc. v. Forsber Am., Inc., 198 F.3d 1363 (Fed. Cir. 1999).
59、Fay v. Cordesman, 109 U.S. 408 (1883).
60、Lemelson v. United States, 752 F.2d 1538 (Fed. Cir. 1985).
61、Hughes Aircraft Company v. United States, 717 F.2d 1531 (Fed. Cir. 1983).
62、Prouty v. Draper , 41 U.S. 335 (1842).
63、Vance v. Campbell, 66 U.S. 427 (1861).
64、Eames v. Godfrey, 68 U.S. 78 (1864).
65、Pennwalt Corporation v. Durand-Wayland,Inc. 833 F.2d, 931 (Fed. Cir. 1987).
66、Perkin-Elmer Corp. v. Westinghouse Elec. Corp., 822 F.2d 1528 (Fed. Cir. 1987).
67、Westinghouse v. Boyden Power Brake Company, 170 U.S. 537 (1898).
68、Leesona Corp. v. United States, 530 F.2d 896 (Ct. Cl. 1976).
69、Mead Digital Systems, Inc. v. A.B. Dick Co., 723 F.2d 455 (6th Cir. 1983).
70、Texas Instruments v. United States International Trade Commission, 805 F.2d 1558 (Fed. Cir.1986).
71、SRI International v. Matsushita Electric Corp. of America, 775 F.2d 1107 (Fed. Cir. 1989).
72、Winans v. Denmead 56 U.S. 330 (1853).
73、Warner-Jenkinson Co. Inc. v. Hilton Davis Chemical Co., 520 U.S. 17 (1997).
74、Perkin-Elmer Corporation v. Westinghouse Electric Corporation, 822 F.2d 1528 (Fed. Cir. 1987).
75、Hughes Aircraft Company v. United States, 717 F.2d 1351 (Fed. Cir. 1983).
76、Texas Instruments v. United States International Trade Commission, 805 F.2d 1558 (Fed. Cir.1986).
77、Lemelson v. United States, 752 F.2d 1538 (Fed. Cir.1985).
78、Perkin-Elmer Corp. v. Westinghouse Electric Corp., 822 F.2d 1528 (Fed. Cir.1987).
79、Pennwalt Corp v. Durand-Wayland Inc., 833 F.2d 931 (Fed. Cir.1987).
80、Corning Glass Works v. Sumitomo Electric, 868 F.2d 1251 (Fed. Cir. 1989).
81、Sun Studs, Inc. v. ATA Equipment Leasing, Inc., 872 F.2d 978 (Fed. Cir.1989).
82、Wilson Sporting Goods Co. v. David Geoffrey & Associates , 904 F. 2d 677 (Fed. Cir. 1990).
83、Genentech, Inc. v. wellcome Foundation Ltd, 31 U.S.P.Q. 2d 1161 (Fed. Cir. 1994).
84、Inverness Medical Switzerland GmbH v. Princeton Biomeditech Corp., 384 F.2d 391 (Ct. Cl. 1976).
85、McGill Inc. v. John Zink Co., 736 F.2d 666 (Fed. Cir. 1984).
86、Pall Corp. v. PTI Techs., Inc., 59 U.S.P.Q. 2d 1763 (Fed. Cir. 2001).
87、General Instrument Corp. v. Huges Aircraft Co. 226 U.S.P.Q. 289 (1968).
88、Unique Concepts, Inc. v. Brown, 939 F.2d 1558 (Fed. Cir. 1991).
89、Slater Electric Inc. v. Thyssen-Bornemisza., 650 F. Supp. 444 (S. D. N. Y. 1986).
90、Texas Instruments, Inc v. United States International Trade Commission, 988 F.2d 1165 (Fed. Cir. 1993).
91、Central Soya Co., Inc. v. Geo. A. Hormel & Co., 645 F. 2d 847 (10th Cir. 1981).
92、Schillinger v. Hurlbut, 130 U.S. 456 (1889).
93、Southwall Technologies Inc. v. Cardinal IG Co., 54 F.3d 1570 (Fed. Cir. 1995).
94、Festo Corp. v. Shoketsu Kinzoku Kogyo Kabushiki Co., U.S. Dist. LEXIS 21434 (1993).(以下簡稱Festo I)
95、Festo Corp. v. Shoketsu Kinzoku Kogyo Kabushiki Co., 72 F.3d 857 (1995). (以下簡稱Festo II)
96、Festo Corp. v. Shoketsu Kinzoku Kogyo Kabushiki Co., 520 U.S. 1111 (1997). (以下簡稱Festo III)
97、Festo Corp. v. Shoketsu Kinzoku Kogyo Kabushiki Co., 172 F.3d 1361 (Fed. Cir. 1999). (以下簡稱Festo IV)
98、Festo Corp. v. Shoketsu Kinzoku Kogyo Kabushiki Co., 234 F. 3d 558 (Fed. Cir. 2000). (以下簡稱Festo V)
99、Festo Corp. v. Shoketsu Kinzoku Kogyo Kabushiki Co., 535 U.S. 722, (2002). (以下簡稱Festo VI)
100、Festo Corp. v. Shoketsu Kinzoku Kogyo Kabushiki Co., 344 F.3d 1359 (2003). (以下簡稱Festo VII)
101、Maxwell v. J. Baker, Inc., 86 F. 3d 1098 (Fed. Cir. 1996).
102、Johnson & Johnston v. R.E. Service Co., 285 F. 3d 1046 (Fed. Cir. 2002) (en banc).
103、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v. Hamilton Sundstrand Corporation, 523 F.3d 1304 (Fed. Cir. 2008).
(四) Internet
1、Adams, Charles W., The Doctrine of Equivalents: Becoming a Derelict on the Waters of Patent Law, 84 NEB. L. REV. 1113 (2006), available at http://www.lexisnexis.com. (last visited Feb. 10, 2008).
2、Gupta, Anand, Patent Law: The Supreme Court Reinforces the Validity of the Doctrine of Equivalents in Warner-Jenkinson Co. v. Hilton Davis Chemical Co., 23 S. ILL. U. L. J. 123 (1998), available at http://www.lexisnexis.com. (last visited Nov. 12, 2007).
3、Hartung, Kirk M., Claim Construction: Another Matter of Chance and Confusion, 88 J. PAT. & TRADEMARK OFF. SOC'Y 831 (2006), available at http://www.lexisnexis.com. (last visited Nov.13, 2007).
4、Harrell, Eric C., Room for Fancy Head: Markman v. Westview Instruments, Inc., 23 OHIO N.U.L. REV. 1029 (1997), available at http://www.lexisnexis.com. (last visited Nov. 20, 2007).
5、Okun, Jason M., to Thine own Claim be Ture: The Federal Circuit Disaster in Exxon Chemical Patents, inc. V. Lubrizol Corp., 21 CARDOZO L. REV. 1335 (2000), available at http://www.lexisnexis.com. (last visited Nov. 16, 2007).
6、Weng, Li-Hua, Peamble Interpretation: larifying The "Giving Life, Meaning and Vitality" Language, 11 B.U. J. SCI. & TECH. L. 77 (2005), available at http://www.lexisnexis.com. (last visited Nov. 17, 2007).
(五) Article
1、35 U.S.C. §271 (a).
2、35 U.S.C. §271 (b).
3、35 U.S.C. §271 (c).
4、35 U.S.C. §271 (d).
5、35 U.S.C. §271 (e) (1).
6、35 U.S.C. §271 (f).
7、35 U.S.C. §271 (g).
8、35 U.S.C. §272.
9、35 U.S.C. §154.
10、U.S. Const. Art. I, §7.
11、U.S. Const. Art. I, §8 (8)
12、35 U.S.C. §100 (c).
13、35 U.S.C. §112 (1).
14、35 U.S.C. §112 (2).
15、35 U.S.C. §112 (6).
16、35 U.S.C. §120.
17、Patent Act of 1790, Ch. 7, § 2, 1 Stat. 109, 110.
18、Patent Act of 1793, Ch. 11, § 3, 1 Stat. 318.
19、Patent Act of 1836, Ch. 357, § 6, 5 Stat. 117.
20、Patent Act of 1870, Ch. 230, § 26, 16 Stat. 198, 201.
21、Rule 29 (1) EPC.
22、M.P.E.P. 2173.05 (h).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